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散结镇痛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妊娠功能和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体种植法制备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手术后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达那唑胶囊(0.070 g/kg)阳性对照组,散结镇痛片低、中、高剂量(0.216、0.432、0.864 g/kg)组及散结镇痛胶囊(0.864 g生药/kg)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皮下移植自体子宫内膜组织的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观察桂枝茯苓丸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模型组、米非司酮组、桂枝茯苓丸A、B组,其中模型组、米非司酮组及桂枝茯苓丸A、B组均制作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术后桂枝茯苓丸A、B组用桂枝茯苓丸灌胃治疗21 d,米非司酮组灌阳性药米非司酮,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灌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大鼠子宫内膜组织VEGF及mRNA、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HIF-1 mRNA表达,测定血清雌二醇(E2)及白介素-8(IL-8)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雌激素受体(ERα)。结果桂枝茯苓丸A、B组VEGF及mRNA、HIF-1α及HIF-1 mRNA在子宫内膜组织上表达下调,E2、IL-8水平及PCNA、ERα表达量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可抑制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生长与血管生成,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对实验性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消痛合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浆PGE_2,6-keto-PGF1水平的影响。方法手术建立SD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予消痛合剂治疗,并与西药米非司酮对照。结果和结论消痛合剂能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浆PGE_2,6-keto-PGF1α水平,与米非司酮比较无显著差异,提示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浆PGE_2、6-keto-PGF1α水平是消痛合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朱启江 《淮海医药》2010,28(4):290-292
目的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种植动物模型,了解正常在位子宫内膜、腺肌症的子宫内膜及卵巢巧克力囊肿内壁组织在裸鼠体内的生长的差异。方法将正常子宫内膜、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内膜及卵巢巧克力囊肿内壁分别注射到裸鼠腹腔内,观察生长情况,留取标本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3种种植物中以卵巢巧克力囊肿内壁最易种植成功,其次是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内膜,正常子宫内膜种植成功率低于前两者。免疫组化结果提示3组种植成功的腺上皮上均有雌激素受体表达,孕激素受体弱表达或不明显,血管上皮生长因子表达明显。结论腺肌症的子宫内膜及卵巢巧克力囊肿内壁组织在裸鼠体内更易生长,与正常内膜有差异;裸鼠体内种植腺体上皮及基质均见明显血管上皮生长因子表达。裸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动物模型成功建立,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和药物治疗提供了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雌激素依赖的妇科疾病,多项研究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的根本差异是基因差异,正是在位子宫内膜的异常使其得以在异位粘附、浸润和生长。研究在位子宫内膜在组织病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将是探索发病机制的新靶点,也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现就近年来关于在位子宫内膜芳香化酶P450和雌激素受体亚型两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周玲  钱志红  任琼珍 《江苏医药》2012,38(13):1513-1515
目的建立Lewis大鼠皮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模型。方法以同系大鼠作为供体,取子宫内膜,采用皮下注射法对28只大鼠行皮下造模手术,术后第7天及第21天取异位子宫内膜结节行HE染色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大鼠均成活,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成功率100%。子宫内膜在腹壁内生长,呈隆起囊状小包块,具有正常子宫内膜基本组织结构。结论以同系大鼠子宫内膜皮下注射法成功地建立了Lewis大鼠腹壁EM模型,可用于EM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Lewis大鼠皮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模型.方法 以同系大鼠作为供体,取子宫内膜,采用皮下注射法对28只大鼠行皮下造模手术,术后第7天及第21天取异位子宫内膜结节行HE染色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大鼠均成活,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成功率100%.子宫内膜在腹壁内生长,呈隆起囊状小包块,具有正常子宫内膜基本组织结构.结论 以同系大鼠子宫内膜皮下注射法成功地建立了Lewis大鼠腹壁EM模型,可用于EM研究.  相似文献   

8.
菌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炳燕  邓月秀  冯婉琴  刘敏娟  马颖 《天津医药》2019,47(12):1263-1267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具有难以治愈、极 易复发、可恶变等特点。目前,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该病缺乏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越 来越多的学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深入探索,发现其发病机制与人体菌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菌群能够 通过影响人类的发育、代谢和免疫功能来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菌群 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进行雌、孕激素受体的测定。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为慢性盆腔疼痛、经期腹痛和不孕等;连续切片证实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来源于内膜基底层的腺体和间质;雌激素受体在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7.5%(35/40)和77.3%(41/53),孕激素受体在在位和异位内膜的阳性率分别为77.5%(31/40)和83.0%(44/53),两者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有种植、转移等肿瘤组织的特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药物治疗后改善体征。病灶变软24例,病灶缩小20例,病灶消失7例,总有效率达94%。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主要为激素治疗,抑制雌激素合成,使异位种植的子宫内膜萎缩或切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刺激和出血周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异位囊肿的抑制作用。方法参照Jones方法建立Wistar大鼠EMs动物模型,3周后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人参皂苷Rg3组和孕三烯酮组,各组又分为2、4、6、8周共12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形态和体积的变化。结果肉眼观察:Rg3治疗前移植灶体积透明、囊状增大,有新生血管形成,Rg3治疗后血管消失、移植灶体积缩小(P<0.05);Rg3与孕三烯酮治疗后相比,移植物体积亦有明显缩小(P<0.05)。结论Rg3能明显缩小EMs大鼠模型的子宫内膜移植物体积,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早期抑制了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2.
小柴胡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治疗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其异位内膜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性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分 5组,小柴胡汤组分别给小柴胡汤 5, 10, 15g·kg-1·d-1,达那唑组给达那唑0. 1g·kg-1,对照组给蒸馏水 20mL·kg-1,均ig,qd。从大体、光镜、电镜等形态学水平,观察小柴胡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给予小柴胡汤 5, 10, 15g·kg-1·d-1 4wk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均可见异位内膜体积缩小、萎缩;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到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生长明显受抑制。结论:小柴胡汤对实验性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替勃龙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3月龄雌性W 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替勃龙组、雌激素组4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等量赋型剂灌胃,替勃龙组和雌激素组分别给予替勃龙和雌激素灌胃,于用药后50d处死全部动物,分别测定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参数。结果(1)骨密度(BMD)检测结果:模型组BMD低于假手术组(P<0.05),替勃龙组和雌激素组BMD高于模型组(P<0.05),替勃龙组BMD高于雌激素组(P<0.05)。(2)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模型组骨小梁体积(TBV)、骨小梁表面(TBS)、纵向骨生长率(LBGR)、骨皮质矿化率(mAR)低于假手术组(P<0.05),骨小梁形成表面(TFS)、活性生成面(AFS)、骨小梁骨生成率(BFR)、骨小梁吸收表面(TRS)四项指标则高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TBV、TBS、LBGR、mAR低于替勃龙组和雌激素组(P<0.05);TFS、AFS、BFR、TRS则高于替勃龙组和雌激素组(P<0.05);替勃龙组TBV、TBS高于雌激素组(P<0.05);AFS、BFR、TRS低于雌激素组(P<0.05)。结论替勃龙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优于雌激素,明显改善去势大鼠骨小梁厚度,使骨小梁体积百分比增加,皮质骨平均厚度变厚,骨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对实验性SD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外科手术法建立SD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在第2次开腹后按模型异位内膜大小随机分成5组,分别是模型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0.5%CMC-Na),孕三烯酮组(1.5 mg.kg-1)和Rh2低、中、高剂量组(5、10、40 mg.kg-1);连续灌胃给药21 d后,在末次给药24 h内麻醉解剖大鼠、采血及保存异位内膜组织。HE染色观察异位内膜病理组织学改变;Elisa测定血清中雌激素(Estrogen,E2)、孕激素(Progesterone,P)和抗子宫内膜抗体(Endometrial antibody,EMAb)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异位内膜组织中Bcl-2、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Rh2(40 mg.kg-1)异位内膜组织明显萎缩,腺体数目明显减少,腺腔萎缩,腔内积液体积减少;Rh2(5、10、40 mg.kg-1)降低E2、P和EMAb的水平;Rh2(5、10、40 mg.kg-1)异位内膜组织中Bax/Bcl-2、Caspase-9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Rh2(40 mg.kg-1)可明显抑制实验性SD大鼠异位内膜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E2、P和EMAb水平、上调Bax/Bcl-2蛋白表达、激活细胞凋亡的内源性途径启动因子Caspase-9蛋白、激活执行因子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盛国荣 《中国药业》2010,19(4):17-19
目的筛选肤康涂膜剂处方的最佳药物用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不同处方的肤康涂膜剂对实验性小鼠的镇痛作用和对豚鼠皮肤石膏样毛癣菌感染模型的治疗作用,根据考察数据设计最佳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1000mL肤康涂膜剂中含水杨酸30g,酮康唑20g,薄荷脑20g,氯霉素10go结论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肤康涂膜剂的处方,方法可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热传导法损伤大鼠子宫内膜,建立稳定的大鼠宫腔粘连模型.方法 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仅开腹穿刺左侧子宫,无热损伤;热损伤10 s组、15 s组和20 s组分别采用100℃热水导管损伤大鼠左侧宫腔10 s、15 s和20 s.分别于造模后3、7、14和21 d每组大鼠处死3只,收集双侧子宫进行病理学鉴定,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变化及腺体数量,Masson染色分析各组子宫内膜纤维化程度.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热损伤10 s组造模后14 d即可达到自我修复,宫腔形态基本恢复,有大量腺体新生;热损伤15 s组造模后14 d宫腔形态狭小,肌层完整,大量胶原纤维聚集形成致密粘连,较大程度的符合人类宫腔粘连的病理表现;热损伤20 s组造模后7、14和21 d宫腔已完全封闭,肌层结构紊乱,未见腺体结构,内膜过度受损.与假手术组比较,热损伤10 s组、15 s组和20 s组子宫内膜腺体数目依次降低,而子宫内膜纤维化面积比依次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100℃的热水导管损伤大鼠宫腔15 s,造模14 d后可成功构建稳定的大鼠宫腔粘连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动物模型,探讨中药制剂复方莪术胶囊(AGJN)对EMS异位内膜的作用。方法:通过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复方莪术胶囊对异位内膜生长和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复方莪术胶囊低、中、高剂量(1.0、3.0、9.0 g生药/kg)组对异位内膜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异位内膜体积明显减小(P<0.01)。结论:复方莪术胶囊对EMS大鼠异位内膜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TMP)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微血管密度的影响和抗血管形成作用。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4周后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p TMP 50,100,200 mg/(kg.d)连续给药15d,SP免疫组化法测定在位内膜和异位病灶组织中MVD的表达。结果:TMP治疗EMs模型大鼠4周后异位组织中MVD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在位内膜中MVD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TMP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EMs异位组织的增生(P〈0.05)。结论:TMP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组织中MVD的表达和新生血管形成均有抑制作用,作用呈剂量依赖性。TMP有望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抗血管形成治疗的新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同源子宫内膜异位移植建立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并初步观察异位内膜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方法:完整剥离小鼠子宫内膜,按每段5mm分别接种于右侧子宫旁、右侧腹壁和小肠系膜。动物分别于术后30,90和180d剖腹探察模型成功率,并采用双向电泳初步分析建模180d异位内膜的蛋白质差异表达。结果:内膜移植30,90和180d模型的成功率分别为25.0%,50.0%和84.2%;不同接种部位异位内膜形态以清亮囊肿为主,子宫旁内膜移植成功率明显高于另外2个接种部位。双向电泳图谱提示,异位内膜与正常内膜之间完全匹配的蛋白点有99个,丰度大于5倍的差异点有13个,异位子宫内膜的蛋白质表达在种类和数量上明显增多。结论:同源子宫内膜异位移植90和180d可以成功建立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异位子宫内膜的蛋白质表达明显增多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