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应用心电监护的有效时间,提高监护水平进行理论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共计一年时间里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发病后,根据心律失常易发生的时间和时段选择性的进行心电监护。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发病后的心电监护的有效时间为2 d内持续心电监护24 h,2 d后每天心电监测的时间段6:00~18:00,5 d后为6:00~12:00。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律失常易发时间、时段进行心电监护加强护理观察,可降低病死率、降低住院费用、避免因长时间心电监护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相似文献   

2.
陈茹  庄小环  陈岚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45-174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195例AMI后的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规律。结果:195例AMI中发生心律失常125例,占64.1%.AMI后心律失常虽在24小时内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较多发生在凌晨5时至下午4时之间,其中9~12时为最多。结论:AMI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时间规律性,应在AMI后心律失常易发生的时间段密切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各项急救护理工作,减少意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律失常发生时间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5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AMI后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规律展开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经统计,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多为5:00~16:00,其中以9:00~12:00发病率最高。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护理满意度高达96.7%(145/150),复窦率达到75.3%(113/150),住院天数为(10.1±1.5)d。结论 AMI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临床医护人员应在易发时间段加强对患者的监测,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意外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并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所发生的时间,同时总结相关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的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均为51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发生的原因,同时为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的高发时间主要为4:00~16:00,而患者的低发时间主要为15:00~3:00。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患者心率失常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率失常的主要的高发时间主要为4:00~16:00,而患者的低发时间主要为15:00~3:00。为患者配合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后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其睡眠质量评分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而且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应用价值十分明显,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时间规律和护理措施,为临床相关病例的诊治提供借鉴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一般性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性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排便护理等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总发生率和时间规律。结果给予强化性护理的治疗组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为41.07%,远低于给予一般性护理的对照组的73.21%,且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特点以6:0018:00居多,其中6:0018:00居多,其中6:0012:00最多。结论加强AMI后心律失常多发时间段的监测和护理,能有效降低意外事故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陈美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7):1063-106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3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 患者在患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段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心肌梗死后6-12h,有4例心律失常的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无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 通过加强急性心肌梗死后重点时间段的护理监护,能减少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张郁秋 《北方药学》2014,(10):189-18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患者在早期溶栓治疗过程中行优质护理,对照组在治疗时行临床常规Ⅱ级护理。在治疗后通过对心率、出血情况、血压及治疗后症状的分析,确定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护理组中发生轻度出血3例,低血压1例,心律失常3例,情绪异常2例,脑出血1例,总有效率为79.15%;对照组发生轻度出血7例,低血压5例,心律失常4例,情绪异常4例,脑出血3例,总有效率为52.06%;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中,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接诊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平均住院费用、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综合组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占比;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控制的时间、住院天数;护理前后心律失常相关的心功能指标;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综合组满意占比、心律失常相关的心功能指标、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控制的时间、住院天数、心力衰竭发生率对比常规组有优势,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分析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上述患者经简单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患者循证护理(试验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心律失常复发概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及心律失常复发概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康复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循证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干预中的价值,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以及常规护理组两组,组间例数一致。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功能分级以及住院费用、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值。结果: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数据结果经统计学计算,循证护理组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整体上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治疗预后效果,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建平 《家庭用药》2009,(12):22-22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头两天内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心律失常,这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学者报道,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10天内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86%~100%,尤其在发病后前3天内最多见。在溶栓后2~4小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尤其在溶栓3小时左右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陈芬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724-272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方法。结果78例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类型:室性早搏29例、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16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0例、房室传导阻滞4例、窦性心动过速8例、窦性心动过缓9例、心室颤动2例。其中心律失常发生于溶栓后2h内患者67例(85.9%),发生于溶栓2h后11例(14.1%),77例经抗心律失常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1例死亡(死于心室颤动)。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有预见性的护理,可以提高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谢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147-14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年7月~2010年1月5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后发生心律失常(RA)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7例患者中有41例临床判定为血管再灌注,再灌注率为71.93%,其中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28例(49.12%)。梗死范围多发生在心脏前壁,下壁发生相对较少。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后要及时进行心电监护,注意心电图改变,发现心律失常进行及时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临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中的护理应用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患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传统护理组中的患者进行传统常规护理,而对循证护理组中的患者除采取传统常规护理外,还应用循证护理,从疾病相关的四个方面进行循证,从而指导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进行了解。结果传统护理组中,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占26.67%,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8.51±6.65)d,而循证护理组中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占13.33%,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5.46±6.67)d,即相对于传统护理,循证护理组中患者心律失常例数较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并且心功能情况更好,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并且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与恢复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随机选取了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和相关指标。结果:护理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循证护理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减少住院时间与卧床时间,降低治疗经济负担,宜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特征,以期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梗死相关动脉为依据,划分为右冠状动脉闭塞组、左回旋支闭塞组、左前降支闭塞组,各40例,观察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特征。结果120例患者中38例(31.67%)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右冠状动脉闭塞组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率(15.89%)低于左前降支闭塞组(47.37%),高于左回旋支闭塞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冠状动脉开通时间>6 h发生心律失常为4例,<6 h发生心律失常12例;心律失常多发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相关动脉较早开通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具有极高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其发生类型与梗死相关动脉、再灌注时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田莉 《中国实用医药》2013,(34):207-20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42例,对其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于护理效果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通过循证护理后有30例患者得到治愈,9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3例患者死亡。结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晏景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3,(32):144-144,14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本院行急诊支架置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进行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共发生心律失常4例,血栓形成1例,穿刺损伤2例,尿潴留4例,对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6个月进行复查,预后良好;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护理后明显提高,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支架置入术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