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SF)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阻断第一肝门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0.9%氯化钠注射液(NS)对照组(IR+Ns组)和参附注射液治疗组(IR+sF组),SO组和IR+NS组于再灌注前用与SF注射液等量之NS注射预处理,IR+sF组则用SF灌注前做预处理,每组30只。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后再分为6h和12h两个时相点组,每组15只。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ALT、丙二醛(MDA)和统计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并用光镜观察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细菌移位率、内毒素、ALT和MDA水平IR+sF组均较1R+Ns组低。结论参附注射液对肝缺血再灌注后的肠黏膜屏障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黄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IR)后小肠损伤及细菌移位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大黄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大黄治疗组(60mg/kg),每组8只。分别测定血浆和小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小肠组织的湿/干重比值(W/D)并作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结果 大黄降低了IR后XOD,MDA,W/D的测定值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的发生率,并且增加了SOD的含量。结论 大黄对肢体IR继发的小肠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黄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IR)后小肠损伤及细菌移位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大黄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大黄治疗组(60mg/kg),每组8只.分别测定血浆和小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小肠组织的湿/干重比值(W/D)并作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结果大黄降低了IR后XOD,MDA,W/D的测定值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的发生率,并且增加了SOD的含量.结论大黄对肢体IR继发的小肠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胆汁酸对于肝硬化大鼠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37只肝硬化大鼠及30只相似体重的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熊去氧胆酸组、甘氨胆酸组(均为70mg/kg·d)和安慰剂组治疗两周。测定胆汁分泌速度、回肠细菌总数、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给予安慰剂的肝硬化大鼠,胆汁分泌速度低于健康大鼠(P<0.001)。给予胆汁酸治疗后,胆汁分泌速度增至正常水平。肝硬化大鼠比健康大鼠的回肠细菌总量显著增高(P<0.001),而给予胆汁酸使其回肠细菌总量降至正常水平。给予胆汁酸的肝硬化大鼠细菌移位率和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均较给予安慰剂的肝硬化大鼠低(P<0.001),而存活率高于安慰剂组。结论给予肝硬化大鼠胆汁酸可以增加胆汁分泌,抑制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减少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提高存活率。服用胆汁酸可能有益于防治肝硬化肠源性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氨基胍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对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给药组,每组又分为6h,24h,72h组。每组采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眼压升高60min后,腹膜腔内注射氨基胍溶液(给药组)/或等量生理盐水(缺血再灌注组)。测定视网膜组织中SOD、MDA的含量。结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6h时,SOD水平下降(P<0.01),MDA水平升高(P<0.01),此时给药组SOD、MDA水平与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氨基胍可能通过对抗氧自由基途径来对抗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芦丁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B组为 缺血再灌注组,C组为缺血再灌注+维生素C组,D组为缺血再灌注+芦丁组.所有大鼠均行开腹手术并分离肠系膜上动脉.A组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B组、C组、D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复灌60 min.C组于复灌前10 min静脉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180 mg/kg,D组于复灌前10 min静脉给予芦丁注射液50 mg/kg.复灌60 min后由腹主动脉穿刺采血制备血清检测SOD、MPO、D-乳酸、内毒素,处死动物取小肠组织,制备肠组织匀浆检测SOD、MPO.结果 B组与A组相比,B组大鼠血清及肠组织中SOD含量明显减少,MPO水平增高,血清中D-乳酸和内毒素的水平增高;D组与B组比较,D组中血清及肠组织的SOD含量显著增加,MPO水平下降,血清中的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有所减少,并且,D组血清及肠组织的SOD含量高于C组,MPO的水平低于C组,血清中D-乳酸和内毒素的水平比C组低.结论 芦丁具有保护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降低氧自由基的水平,恢复SOD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了肠道屏障功能,使得细菌"移位"减少,并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肝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对照组(C组,6只)、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18只)、丙泊酚干预组(P组,18只)。各组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1,3,6h三个时相。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结束后即刻取肝左叶做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量,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与C组比较,IR组和P组肝组织Caspase-3蛋白含量、AI均增加(P<0.05);与IR组比较,P组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AI减少(P<0.05)。结论丙泊酚可以下调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Cas-pase-3蛋白表达,使肝细胞凋亡减轻,从而对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前列地尔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首先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并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Control)、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和前列地尔治疗组(前列地尔+I/R)。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浆及肾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大鼠发生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浆和肾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MD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SOD的活性则明显降低(P<0.05)。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前预先给予前列地尔,能够明显抑制上述指标的变化,同时可以减轻大鼠肾脏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前列地尔可以降低大鼠血浆和肾组织中MDA的含量,升高SOD的水平,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对远隔器官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探讨依托咪酯对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质量300~350g,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n=12),B组肾缺血再灌注组(n=12),C组肾缺血再灌注+依托咪酯组(n=12),实验结束,24h后处死大鼠,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TNF-α和NF-κB进行定性、半定量检测。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和NF-κB表达上调(P<0.05),C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和NF-κ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较,C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和NF-κB表达下调(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继发心肌组织损伤,依托咪酯能够明显减轻这种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TNF-α表达抑制,TNF-α/NF-κB正反馈信号阻断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时肾组织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及肾组织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检测,揭示肾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HGFmRNA表达变化及与SOD、MDA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切除右肾,1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实验组,每组20只,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对比2组间肾脏HGFmRNA、MDA及SOD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大鼠肾功能明显下降,表明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成功。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肾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增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HGFmRNA表达,再灌注组较假手术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肾脏HGFmRNA变化与SOD变化呈负相关,与MDA呈正相关。结论自由基的损伤性刺激可能是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引起肾脏HGFmRNA表达上调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