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岩  李檀  石家堃 《中国医药》2010,5(4):359-36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Ⅰ、Ⅱ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53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2例。保留肋间臂神经53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49例(92.45%),感觉异常4例(7.55%)。2部分患者上臂内侧和腋窝区的皮肤感觉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2例患者中术后感觉正常2例(16.67%),感觉异常10例(83.33%)。随访6个月~3年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增加局部复发的风险,应成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标准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在10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79例,切除肋间臂神经29例。术后对108例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08例患者在随访第l、3、12、24个月期间局部均未发现复发、转移。保留肋间臂神经79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67例(84.8%),感觉异常12例(15.2%),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29例患者均有感觉异常。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问臂神经可明显降低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22例患者,其中70例保留肋间臂神经,52例切除肋间臂神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功能及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组患者中有63例(90%)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正常;切除肋间臂神经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感觉异常,严重者有疼痛或烧灼感。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3个月~5年,两组患者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在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保留患者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2年3月-2009年2月63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3年保留该神经的45例患者未出现局部复发。保留肋间臂神经的45例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皮肤感觉正常41例(91.1%),有4例上肢出现感觉减退(8.9%)。而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术后16例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和疼痛(88.9%)。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降低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39例,根据在腋窝淋巴结清扫中是否保留肋间臂神经分为保留神经组(92例)和不保留神经组(47例)。观察两组感觉障碍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淋巴结切除数量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臂内侧皮肤的感觉障碍术后随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两组患者局部均未见复发。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对乳腺癌根治术的效果没有影响,降低了上臂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杨斌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3):111-1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在5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34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术后对52例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52例患者在随访第1、6、24个月期间局部均未发现复发、转移。保留肋间臂神经34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0例(88.2%),感觉异常4例(11.8%);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8例患者均有感觉异常。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降低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在62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行改良根治术时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32例,切除30例。术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患侧上臂内侧和腋窝区的皮肤感觉功能进行检查。结果保留ICBN的病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及腋窝区皮肤感觉正常24例(75%),感觉异常8例(25%),而切除ICBN的病例中术后感觉正常6例(20%),感觉异常24例(80%).两组上臂内侧和腋窝区的皮肤感觉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1年无一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预防术后上臂及腋窝区感觉异常的发生,不增加局部复发的风险,应成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标准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崔志超  王宇  赵亚婷  胡继卫  马杰 《河北医药》2012,34(21):3247-3248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乳腺癌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6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30例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1年内对2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5.4%,而对照组高达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腋下均未见复发。结论对于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中保留肋问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且不影响手术治疗的总体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发生情况及乳腺癌复发情况。结果62例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均临床治愈出院。观察组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异常5例(1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例(100.0%)(χ2=19.27,P〈0.05)。平均随访1年,观察组中上臂皮肤感党异常患者5例,在术后1-3个月内恢复;对照组感觉异常均未恢复正常;两组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5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手术,其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38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结果保留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56例均未见局部复发。结间臂神经38例与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比较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通过手术技巧的改进,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亦是必要的,它保存了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的感觉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