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2):150-153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效果。方法:按照等距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干预前)、2011年(干预第一阶段)、2012年(干预第二阶段)门诊处方各400张,统计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干预第二阶段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26.50%降至14.00%;抗菌药物静脉给药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比例由64.15%降至26.79%;二联抗菌药物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比例由33.02%降至7.14%;抗菌药物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百分比由17.86%降至2.21%。结论: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可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滕丽克  温红萍 《中国药房》2013,(46):4342-4344
目的:分析某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前后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了解整治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0、2012年每月15日的门诊处方,共24000张,进行分析对比。结果: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7.55%,较2010年降低了11.06%;处方合格率95.39%,较专项整治前提高了9.35%;使用品种数由整治前的29种减少至24种;联合用药由整治前的42.15%下降至16.57%;各种不合理应用均有降低。结论: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中,药学部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吕天益 《中国药事》2013,(12):1329-1332
目的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药学干预的措施和方法,并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评价其效果。结果药学干预后,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均明显降低,病原学送检率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均明显升高。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采取的各项药学干预措施切实有效,促进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合理应用水平的提高,为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朱灿阳 《中国药房》2012,(18):1661-1663
目的:探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4-9月(整治前)和2011年4-9月(整治后)门诊成人处方各18300份,对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治后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比例由整治前的39.90%降至19.98%。其中,注射用抗菌药处方比例由整治前的41.03%降至34.71%;单一用药、二联用药、三联用药比例分别由整治前的61.09%、37.00%、1.90%变为整治后的72.84%、26.20%、0.96%;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率从整治前的37.35%降至24.97%。结论: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明显改善,有效地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规范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2012年9月(整治前)以及2012年9月-2013年2月(整治后)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各1 037张,对整治前后门诊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由整治前531张(51.21%)下降至260张(25.07%);整治后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使用率明显上升,第三、第四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使用率下降;口服剂型使用率由32.79%上升到53.42%,注射剂使用率由67.21%下降到46.58%,处方平均金额下降,使用药物的品种减少,抗菌药药物联用比例下降。整治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抗菌药物整治工作有助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督促临床重视安全、合理和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比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我院抗菌药物处方情况,考察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改进情况。方法抽取2011年4月20日到5月19日和2011年10月20日到11月19日门诊全部抗菌药物处方,对处方中抗菌药物的通用名、用法用量、金额以及对应的疾病诊断等进行采集,分析。结果经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我院门诊抗菌药品种由42个减少至36个、口服剂型和基本药物使用率提高、联用率下降、不合理使用情况有改善。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有了明显的改进,但仍有些方面需提高。  相似文献   

7.
马书田 《中国药房》2012,(38):3578-3581
目的:评价我院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整治前、后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并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33个科室总处方数达754133张,有29个科室应用抗菌药物,处方数为151864张,占20.14%。其中,整治前53254张,整治后98610张,按照5:1的比例抽取得到整治前12100张,整治后24402张,共36502张。整治前、后不合理处方分别有2024、2690张,占抽查处方数的4.22%、2.80%;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占抽查处方数的比例分别为16.73%、11.02%,降低了5.71%;联合用药不适宜处方占抽查处方数的比例分别为4.74%、2.75%,降低了1.99%。二联用药处方整治前有90张(占4.45%),整治后有74张(占2.75%),三联用药处方整治前有6张(占0.30%),整治后为0。整治后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数比例降低了2.39%,销售金额比例降低了5.38%,注射剂金额比例降低了9.91%,DDDs比例降低了2.63%,日均费用降低了17.90元/日。结论:通过采取专项整治措施,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各项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按药品说明书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等,应继续加强其临床应用监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与分析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对提高门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成效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月-12月间门诊处方5 628张(为专项整治活动前),另抽取2019年1月-12月间门诊处方5 842张(为专项整治活动后),比较专项整治活动前后门诊处方用药的合格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阳江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3月与2014年1—3月共2 000张处方分成整治前、整治后2个组,运用前后对照的试验方法,依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的点评标准,进行点评,数据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该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79.50%下降至52.17%,品种由21个减少至12个,不合理使用率由56.54%下降至10.65%,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比例降低。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有了明显的改进,但仍应加强进一步管理。  相似文献   

10.
董杰  相秀英  尹玉磊  王旭 《中国药房》2012,(30):2813-2815
目的:介绍我院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和药学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为整治前(1-6月)、整治后(7-12月)2组,对抗菌药物的费用比例、使用强度(AUD)、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整治前的22.08%下降至整治后的19.2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由整治前的67.48%下降至整治后的59.91%;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由整治前的21.77%上升至整治后的31.77%;介入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由整治前的36.62%下降至整治后的5.17%;AUD由整治前的68.36DDD下降至整治后的59.78DDD,降幅达12.55%;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24h的比例由整治前的22.41%上升至整治后的64.09%。结论:通过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和药学干预,我院各项抗菌药物应用指标发生明显改善,且多项指标已符合卫生部规定。我院抗菌药物整治和药学干预方法及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评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分为整治前(2011年1-12月)、整治后(2012年1-12月),对抗菌药物的费用比例、使用强度[AUD]、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AUD由整治前39.61 DDDs/(100人·d)(466628/1 177 214)下降至整治后24.77 DDDs/(100人·d)(384 115/1 550 762)(P<0.0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55.10% (54 189/98 347)下降为整治后36.47% (44 081/120 870)(P<0.05);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整治前16.85% (210 159/1 247 235)下降至整治后4.98%(67 138/1 348 153)(P<0.05);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由整治前70.50% (69 335/98 347)下降至整治后14.44%(17 454/120 870) (P <0.05).整治后一、二、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的DDDs降低16.19% ~ 58.21%,喹诺酮类的DDDs百分比增加57.22%.整治后限制使用类药的DDDs和构成比下降(P<0.05),非限制使用类与特殊使用类药DDDs和构成比均略有上升(P<0.05).整治前抗菌药物使用频度排名前10位的药物为注射用头孢甲肟、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头孢硫脒、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美唑、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和注射用头孢吡肟,其DDDs分别为50 204、41 357、35 519、31 696、26 471、24 911、20 798、16 506、12 360、8 029.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排名前10位的药物为注射用头孢甲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用头孢孟多酯、注射用头孢硫脒、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青霉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其DDDs分别为50 018、34 295、30 367、27 536、22 500、19 962、13 552、10 622、8 781、7 665.整治后非限制使用类药和特殊使用类的DDDs分别为50 741 (22.52%)、27 536(12.22%),均略高于整治前[37 271(13.91%)、24 535(9.16%)](均P<0.05),限制使用类DDDs为147 021 (65.26%),明显低于整治前[206 045(76.93%)](均P<0.05).结论 通过实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和各项药学综合干预措施,本院各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明显改善,且全部指标已符合卫生部规定.  相似文献   

12.
江莉  罗晓红  李渊 《中国当代医药》2014,(18):140-142,147
目的:评价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本院会阴侧切术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2010年10~12月)、后(2013年10~12月)会阴侧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本院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会阴侧切术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率由整治前的51.0%下降至整治后的25.2%;以预防用药为目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整治前的48.6%下降至整治后的22.6%;单药应用率由整治前的50.4%下降至整治后的25.0%;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50.6%降至24.2%(P<0.05);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0.4%升至1.0%;二联用药率由整治前的0.6%下降至整治后的0.2%(P>0.0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本院会阴侧切术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明显促进作用,会阴侧切术抗菌药物使用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依据抗菌药物PK/PD理论,对我院门诊药房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以期优化临床给药方案。方法:基于4例出现频数较高的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结合抗菌药物PK/PD理论,明确药师在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给药频次等问题的处方点评策略。结果: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为取得较好临床疗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T 〉 MIC需要超过给药间歇的40%;阿奇霉素片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且PAE较长的抗菌药物,推荐给药频次为qd;氟喹诺酮类药物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其有较高的组织浓度,AUC0-24 h/MIC ≥100和/或Cmax/MIC〉8时可发挥良好的疗效。结论:在处方点评过程中,药师应评估患者的综合情况,以抗菌药物PK/PD理论为指导,开展有效地处方点评工作,对不合理处方积极干预,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曾雯君 《北方药学》2014,(10):89-90
目的:为社区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方法,对该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剂量(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院抗菌药物品种从33种下降到19种,销售金额从2209986.57元降至1276714.94元,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6.81%降至16.72%,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由75.16%上升到97.06%。结论:经过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医院加强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抗菌药物应用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我院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期间不同阶段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后续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012年5—7月(整治前期),2012年8-10月(整治中期),2012年11月-2013年1月(整治后期)抗菌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期和整治中期抗菌药物的DDDs较整治前期分别下降19.83%和15.54%,AUD下降了17.54%和14.15%。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由903.52元下降到843.65元,人均下降59.87元。整治后期和整治中期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整治前期下降了17.60%和8.75%。分级管理制度被严格执行后,我院特殊级抗菌药物管理成效明显,其中整治后期和整治中期的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比整治前期下降了49.06%和40.17%,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下降了20.08%和12.95%。I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从整治前期22.22%下降到整治中期的16.67%和整治后期的14.58%,均符合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30%的规定。整治期间,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未见明显变化,且检出阳性率较低。结论:本次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有助于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但是要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水平,还必须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法抽查2007年4季度我院门诊处方8000张,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146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1.83,主要表现在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等9个方面。结论医药工作人员应加强药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实施前置性医嘱审核及干预工作后对我院输液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经临床药师实时审核并退回的不合理输液处方的类型、构成及修改情况,比较推行前置性医嘱审核工作前后门诊输液处方质量的变化。统计分析2012-2014年的不合理输液处方退回率,纵向观察前置性医嘱审核工作对输液处方质量的影响。结果 2012年通过实时审核、干预不合理输液处方,不合理输液处方总体修改成功率达98.96%。与2011年未实行前置性医嘱审核时相比较,2012-2014年输液处方不合格率明显下降(P<0.05),随着输液处方总数的增加,不合理输液处方退回率逐年下降(P<0.05)。结论前置性医嘱审核干预工作可明显提高输液处方质量,控制输液不合理应用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该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院门诊处方10785张,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该院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方案不合理、重复用药、剂量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当、配伍不合理等。结论将用药信息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可减少不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捌查基层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基层医院2008年6~7月间门诊处方2122张。按科室分别统计抗菌药物种类、使用方法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基层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728张,占总数的81.43%,主要表现为对药物及病原菌了解不足,抗菌药物应用指征不严格,以过度应用为主要倾向。结论:医院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