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在近端胃癌根治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我院2016.10至2018.04期间对18例胃上部癌行近端胃根治切除,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残胃-空肠侧侧吻合,空肠-空肠侧侧吻合的双通道消化道重建。结果:本组病例切缘大于5cm,术后病理示无残留,清扫淋巴结(22+——3.5枚),符合D2标准。未发生吻合口瘘,以及出血等并发症,随访9-16个月,仅1例有轻度返流症状,3例进食后有上腹部轻微饱胀感,术后一年复查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等,均高于术前结果。近期生活质量满意。结论:近端胃根治性切除,行双通道残胃空肠吻合,清扫范围合理,保留了原消化通道,可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发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且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是胃上部癌行近端胃切除术后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60例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胃上部癌患者据术式分组。全胃切除组开展全胃切除术治疗,胃近端切除组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年和3年生存率;体质量下降幅度;手术前后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情况。结果胃近端切除组术后1年和3年生存率和全胃切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胃近端切除组体质量下降幅度和全胃切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手术前两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相近,P> 0.05;手术后胃近端切除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优于全胃切除组,P <0.05。胃近端切除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高于全胃切除组,P <0.05。结论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相似,均可获得良好的近远期效果,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其中近端胃切除术可更好改善术后营养状况,但容易出现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3.
全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手术方式。方法:全胃、脾及胰部份切除69例、单纯全胃切除10例。其中71例经左侧胸腹联合切口完成手术,8例经腹部切口完成手术。消化道重建以空肠远近端侧侧吻合代胃。结果:术后死亡5例,病死率6.3%。吻合口瘘4例,切口感染3例,脓胸2例,术后并 发症发生率11.3%。生存满5年者7例,5年生存率8.8%。结论:对贲门癌患者经左侧胸腹联合切合作全胃切除有利于彻底清扫转移淋巴结,避免上切端癌肿残留、 减少吻合口瘘。消化道重建以空肠远近端侧侧吻合代胃可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症状。  相似文献   

4.
陈红星  施祖群  董明都 《安徽医药》2012,16(10):1475-1476
目的 探讨胃癌胃上部癌更为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该院108例胃上部癌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后的1、3、5年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第一年患者的生存率大致相同,3、5年患者的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进展期胃上部癌采用全胃切除术比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讨论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临床疗效对比与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外科胃上部癌患者100例,其中50例采用全胃切除术治疗,50例采用近端胃切除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后生存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显示行全胃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近端胃切除术患者(P〈0.05);治疗后癌灶大小与患者生存率比较显示癌灶〉3 cm与〈3 cm治疗后1年生存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3~5年全胃切除术生存率显著较高(P〈0.05)。恢复情况比较显示治疗后近端胃切除术患者各项恢复指标优于全胃切除术组患者(P〈0.05)。结论胃上部癌要根据肿瘤的大小,分期,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全胃切除术可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临床疗效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6.
食管胃浆肌层瓣套入式吻合术治疗贲门癌8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采用食管胃吻合术,是目前广泛用以重建消化道的手术方法。其吻合多采用食管胃端侧或端端套入式吻合术,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均较高。前者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和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后两者则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1990年3月至1997年3月,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食管胃浆肌层瓣套入式吻合术治疗84例贲门癌,无1例吻合口瘘发生,亦无严重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我们认为本术式对食管胃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均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端胃切除使用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的术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自1997年初对常用的近端胃切除食管胃瑞-侧吻合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食管胃端-端吻合的方法行消化道重建,临床应用20例,经与前者进行比较证明效果满意。其操作简便,有利于肿瘤的根治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是目前经腹行近端胃切除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胃上部癌患者9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甲组与乙组,两组各有47例患者,甲组实施近端胃切除术,乙组实施全胃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营养状况要显著好于乙组(P<0.05);乙组5年内生存率要明显高于甲组(P<0.05);甲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6.17%,乙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9.1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有各自特点,术后并发症均较多,但是全胃切除术远期疗效要优于近端胃切除术,而近端胃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较好,因此临床在治疗时必须按照患者实情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术是普外科常用的手术。行B-Ⅱ式胃大部切除时必须游离及切断十二指肠,而关闭十二指肠残端是该术式中关键步骤之一。处理得当,患者很快恢复,反之,可能产生十二指肠瘘。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6年12月间,行胃大部切除术十二指肠残端“U式”关闭126例,无1例发生残端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2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资料,施行全胃+贲门切除17例,近端胃大部切除+远端食管切除21例,全胃切除+远端食管切除4例。结果本组40例患者行手术全切除肿瘤,切除率为95.2%,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肿瘤复发者5例,食管下端癌患者与贲门癌患者术后复发率与一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生存率与五年生存率比较,贲门癌患者明显高于食管下端癌患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结合部癌应尽可能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可有效保证手术根治度,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1.
老年高位胃癌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136例65岁以上高位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老年高位胃癌患者发病隐匿且常伴有出血、梗阻及贫血;绝大多数合并有其他疾病,术前合并症占53%。主要采用经腹近端胃切除术,根治性切除率为85%,姑息性切除率为9%,术后并发症31%,手术死亡率为3%。结论对老年高位胃癌患者,应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经术前充分准备,术后积极处理,老年人多能耐受手术。而适当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是提高根治性切除,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张英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4,(1):196-196,F0003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治疗胃癌的效果,以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4月本院收治的35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NM分期:I期6例、Ⅱ期18例、Ⅲ期11例;腹腔镜下行胃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全胃切除术8例,远端胃次全切除术12例,近端胃次全切除术15例。所有患者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300±42)min.术中出血量(178±53)ml,切口长度(3.6±1.3)cm,清扫淋巴结(21.0±6.5)个,术后住院时间(12.5±5.6)d,术后2年无瘤生存率为91.43%。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矛  吴彬 《淮海医药》2001,19(6):450-451
目的:探讨大肠癌外科急诊的诊断,术前准备及手术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大肠癌外科急诊与治疗情况,结果:I期根治性切除吻合36例,占54.5%(36/66),分期根治性手术19例,占28.7%(19/66),Hartmann术3例,占4.5%(3/66),11例行单纯造口术,占16.6%(11/66)。64例痊愈出院,吻合口瘘1例,2例死亡,结论:对大肠癌外科急诊加强术前诊断和准备,完善术中处理,正确选择术式可提高大肠癌I期肿瘤切除和吻合率,提高远期效果及治愈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患者胃癌预后的因素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老年胃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治性切除72例(77.4%),减瘤术8例(8.6%),姑息手术13例(14.0%),其中姑息性切除4例(4.3%),胃空肠吻合(短路术)、空肠造瘘术9例(9.7%).以Roux-en-Y吻合52例(55.9%),毕Ⅰ式吻合15例(16.1%),毕Ⅱ式加Brouth吻合9例(9.7%),食管胃端侧吻合11例(11.8%),食管胃端端吻合6例(6.5%).目前Roux-en-Y吻合已成为消化道重建的主要方式;并存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慢性病62例(66.7%),术后并存病加重致各种并发症43例(46.2%),其中术后因并存病加重致死亡2例;5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为19.2%,减瘤术为0,姑息手术3.2%,其中姑息性切除3.2%.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并存病多,术后并发症重,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老年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香菇多糖用于晚期或复发胃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对晚期胃癌或术后复发的、已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需应用的有效药物。 方法 选择胃癌晚期或术后复发患者 2 0 0例分组对比 ,观察组用化疗药物加香菇多糖 ,对照组单纯用化疗药物 ,进行比较观察。化疗期间对部分免疫指标检验观察。 结果  加用香菇多糖的观察组 110例病人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完全缓解 2 5例 ,部分缓解 4 4例。患者的部分免疫指标也有明显提高。 结论 香菇多糖能提高对胃癌化疗的疗效 ,能提高患者的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是治疗晚期胃癌的理想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6.
刘炳彦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8):166-166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除食管胃膈下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0年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膈下吻合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膈下吻合术后,效果满意,无术后30d死亡病例;无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贲门癌切除食管胃膈下吻合术临床治疗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静脉插管滴注5-氟尿嘧啶化疗在大肠癌术后肝转移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对32例大肠癌患者在根治切除肿瘤后(术前、术中均未发现临床肝转移),实施门静脉插管滴注5-氟尿嘧啶预防性化疗1周;观察其术后5年内肝转移的发生率。结果:预防性化疗组5年内肝转移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25.0%,两组相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大肠癌术后门静脉插管滴注5-氟尿嘧啶预防性化疗可预防肝转移,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助于术后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发生于胃的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发生于胃的胃肠间质瘤(GIST)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995年8月-2005年8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胃GIST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9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贲门胃底区7例,胃体9例,胃窦3例。肿瘤最小2cm,最大25cm,中位大小6cm。胃周淋巴结转移1例。手术行胃楔形切除1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5例,远端胃大部切除3例,其中联合脏器切除3例。查免疫组织化学CD117阳性16例,CD34阳性17例。术后随诊5例复发转移。结论:胃GIST治疗以手术为主,术中应根据肿瘤大小、部位、有无外侵及淋巴结转移决定手术范围,切除在于完全而不在于大范围清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病理相关性因素,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风险.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收入的早期胃癌患者共168例,所有病例标本均为手术完整切除的标本,标本经病理证实癌组织均局限于黏膜以及黏膜下层,检测早期胃癌患者病理特征,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共分析了168例早期胃癌患者标本,其中淋巴结转移28例,淋巴结转移率16.7%.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中显示,病灶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以及脉管侵犯为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分析病灶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以及脉管侵犯为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病灶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以及脉管侵犯为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