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了可用作脂肪青霉素酰基转移酶活性测定的发色底物 2 -硝基 -5 [(己酰 ) -氨基 ]苯甲酸和 2 -硝基 -5 [(辛酰 ) -氨基 ]苯甲酸。在波长 40 5 nm,能检测在酶催化水解过程中所释放的发色团 2 -硝基 -5 -氨基 -苯甲酸。来自淡紫链霉菌 (Strep-tomyces lavendulae)的青霉素酰基转移酶对这些底物有相当高的活性 ,能从合成酰胺及其天然类似物双氢青霉素 F和青霉素 K中裂解脱去己酰残基和辛酰残基。因此用这些发色底物可测定青霉素酰基转移酶的活性用双氢青霉素F和青霉素K的发色类似物连续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肪族青霉素酰基转移酶活性@李海明…  相似文献   

2.
青霉素酰基转移酶(青霉素酰氨基水解酶,EC3.5.1.11)是种广泛地分布于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和丝状真菌)里的一种酶。它用于6-氨基青霉烷酸的工业化生产,作为半合成青霉素的原材料。青霉素酰基转移酶在体内的作用还不清楚,但从在体内大肠杆  相似文献   

3.
迄今已可较有把握地认为,受体是生物大分子的一部分,并想象除核酸及磷脂外,蛋白质为受体的主要可能结构。在过去的五年中,有些学者曾成功地分离出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并确定其氨基酸组成。从剂量-效应曲线,可以推论受体与酶的相似性,因此酶动力学的规律也可运用于药物-受体的相互作用上。从X-射线结构研究酶的结构图,发现在酶的表面有氨基酸(如精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丝氨酸等)的极性残基,或如苯丙氨酸、色氨酸等的可极化的残基,通过与极性氨基酸功能基团相互作用,底物或抑制物可与酶的活性中心相结合。药物-受体复合物形成的分子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4.
朱峰  乔建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31(11):641-645,664
聚酮合成酶能够合成包括许多大环内酯类抗生索在内的聚酮类天然产物,它的结构和功能的模块性为组合生物合成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聚酮合成酶的酰基转移酶功能域可以特异性地决定所选择酰基辅酶A的种类.决定产物的结构。近年来,针对许多来源不同、结构各异的聚酮合成酶的底物专一性已经从氨基酸序列、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更有效地应用聚酮合成酶开发新型抗生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将头孢菌素C转化成-7-氨基头孢烷酸(7-ACA),克隆了来源于变异三角酵母的D-氨基酸氧化酶(DAAO)基因和来源于假单孢菌的戊二酰-7-氨基头孢烷酸(GL-7-ACA)酰基转移酶基因,并在重组大肠杆菌中表达。对DAAO重组菌BL21(DE3)/pET-DAAO而言,通过分批补料培养可获得250U/ml的高DAAO活性。信号肽序列缺失的GL-7-ACA酰基转移酶基因也成功地在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ACY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螺旋霉素生物转化为4"-异戊酰螺旋霉素的水平,为构建以4"-异戊酰螺旋霉素为主要组分的必特螺旋霉素新一代基因工程菌提供指导.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KC1139-e-ist-ist和pKC1139-ist-ist,它们分别含有5'-上游插入红霉素抗性基因强启动子PermE*的4"-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串连双拷贝,和4"-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串连双拷贝;将它们分别导入到变铅青链霉菌TK24中,比较它们对螺旋霉素的4"-异戊酰化能力.结果 在加入终浓度为50μg/mL螺旋霉素时,变铅青链霉菌TK24[pKC1139-e-ist-ist]比变铅青链霉菌TK24[pKC1139-ist-ist]对螺旋霉素的4"-异戊酰化水平提高近4倍.结论 在变铅青链霉菌TK24中,PermE*可以增强4"-异戊酰基转移酶基因表达,明显提高对螺旋霉素的4"-异戊酰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抑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moda等相信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yl-coenzyme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ACAT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胆固醇血症,有希望的抑制部位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人工合成化合物探索对ACAT的抑制活性,其中有57-118、CL-227082和CL-283546等;20世纪90年代,在微生物领域内,试图寻找新的ACAT抑制剂,以图发现心血管系统治疗剂。本文主要就微生物来源的ACAT抑制剂的生物学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新型聚酮合酶(PKS)基因簇EF568935(Gen Bank登录号)中酰基转移酶(AT)EF080951(GenBank登录号)底物特异性,为PKS的功能研究及组合生物合成研究提供新组件.方法 从酰基转移酶AT-EF080951结构域两端的连接肽区设计引物,通过PCR克隆其结构域基因at-EF080951;连接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与麦芽糖结合蛋白(MBP)融合表达;直链淀粉树脂柱亲和层析纯化MBP-AT-EF08095l;融合蛋白用Xa因子切除MBP,得到AT-EF080951单体;以MBP、小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对照蛋白,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MBP-AT-EF080951与AT-EF080951对底物的结合能力,计算结合常数(Ka,μmol/L),分析其结合底物的特异性.结果 (1)MBP-AT-EF080951与底物的结合常数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0.0049±0.001;丙二酰辅酶A,0.0049±0.003;乙酰辅酶A,0.107±0.002;辅酶A,0.005±0.003.(2)AT-EF080951与底物的结合常数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0.005±0.002;丙二酰辅酶A,0.0041±0.002;乙酰辅酶A,0.120±0.001;辅酶A,0.0042±0.003.结论 MBP-AT-EF080951和AT-EF080951都特异性结合乙酰辅酶A,AT-EF080951可能是乙酰转移酶.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突变前后的蛋白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从而探讨酰基转移酶Lov D活性提高的原因。方法对酰基转移酶的平面结构进行拟合,通过底物通道NVR2.1计算软件得到Lov D的主要底物,在酶活性测定过程中计算均方根偏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RMSD)和势能、G0和G5的均方根波动(root mean square fluctuation,RMSF)数值、主要α螺旋区域I与通道周围其他螺旋区域的距离等指标。结果 RMSD和势能的计算结果表明,叠合后的蛋白结构组成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换;G0和G5的RMSD数值比较表明,G0和G5整体的运动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G0和G5的RMSF数值比较表明,4个局部柔性峰值微弱变化区域和1个柔性变化较大的区域;通过底物通道计算软件得到Lov D主要的4条底物通道,α螺旋区域I是形成通道的核心螺旋区域;比较G0和G5的主要通道的宽度、长度、弯曲率等数值,突变后G5的主要通道变宽、变短、弯曲率变小;G5的距离变大。结论远距离的突变使得Lov D活性提高是由于α螺旋I末端的柔性变化,导致α螺旋I的运动的变化,使得在α螺旋I附近底物通道变短、变宽、弯曲率减小。这些变化可能降低了底物进出主要通道的阻力,使得参与酶催化的底物在通过这些通道的时候的速率加快,从而使得催化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0.
糖基在微生物天然糖苷类抗生素的生物活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增减或者改变化合物的糖基构成往往会对化合物的生理活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糖基的添加通常由糖基转移酶催化完成。本文综述了目前微生物天然糖苷类抗生素糖基转移酶的体外活性研究进展,阐述了糖基转移酶反应可逆性的发现,糖基转移酶辅助蛋白的重要性,以及糖基转移酶的体外糖基底物特异性的研究情况,并对将糖基转移酶应用于体外糖基多样化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