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86年6月—1989年6月,我院在体外循环下共施行心内直视手术10例,现予以小结,并着重介绍心肌保护方面问题。 1 临床资料男8例,女2例,6岁以下2例,10—20岁6例,20—32岁2例。先天性心脏病8例,后天性心脏病2例。手术种类: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3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4例,法示氏三联症心内矫正术1例,风湿性二尖瓣疾患人工瓣膜置换术1例、左房粘液瘤摘除术1例。术前心功能Ⅳ级2例、Ⅲ级4例、Ⅱ级以下4例。术前心胸比率<0.5 8例,0.51—0.642例。术前心电图右室肥厚5例、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2.
申天海  阎兴治 《贵州医药》1995,19(4):219-221
我院近二年施行小儿心内直视手术52例,成活50例(98.5%)、死亡2例(1.5%)。现就其手术过程中麻醉管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全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室缺(VSD)28例,房缺(ASD)11例,ASD并发二尖瓣裂1例,三房心1例,主肺间隔缺并发肺动脉高压3例,不典型法乐氏三联症(F3)2例,法乐氏四联症(F4)2例,VSD并发PDA4例。男性27例,女性25例,最大年龄12岁,最小年龄2岁,平均年龄3岁。2术前准备单纯的VSD,ASD术前无须特殊准备,心功能较差及合并肺动脉高压者术前则需定期吸氧及口服血管扩张剂,强心利尿,纠正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我院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院共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12~78岁,体重27~68kg,手术类型:CHD,ASD修补术3例;CHD,VSD修补术2例;MVR3例;MVR AVP1例;MVP1例,CABG4例,F4根治术1例;PDA1例,左房粘液瘤摘除术1例.体外循环转机时间22~102min,平均4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0~79min,平均30min,心脏自动复跳率95%.结果 全组无死亡例.结论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涉及多学科的合作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自1980年至1992年,我院共进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270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62例,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270例患者中,男110例,女160例,发生心律失常俄例。其中单纯房间隔缺损(ASD)十单纯空间隔缺损(VSD)修补术102例,心律失常9例。ASD+VSD合并其它畸形共68例,发生心律失常20例,法乐氏四联症共55例,发生心律失常1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或直视成形术共45例,发生心律失常21例。270患者中心功能1、五级135例,心律失常例数7例,其发生率为5.2%,心功能四级83例,发生心律失常35例。其发生率为42.2%,心功能IV级52例,发…  相似文献   

5.
心脏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当出现双向分流时,往往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前对肺动脉压控制及右心功能改善,术中麻醉的用药和管理、满意的畸形纠治,以及术后的呼吸管理和防治心功能不全,一直是临床致力解决的问题。现将32例此类病例的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至12月患者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4.3岁,体重4.5~27kg,平均9.6kg,≤2岁者18例,>2岁者14例。单纯室间隔缺损(VSD)16例,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ASD)5例,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PDA)7例,VSD ASD PDA3例,完全…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 (CPB)预充液不加血 ,以晶体液及代血浆等预充 ,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5 2例 ,其中男 19例 ,女 33例 ,年龄在 3~5 3岁 ,体重 12~ 70 kg,ASA(心功能 ) ~ 级 42例 , 级以上 10例。手术种类包括 :ASD(房缺 )、VSD(室缺 )或ASD VSD修补术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 (MSR)和主动脉瓣 (ASR)置换术 ,法洛四联征 (FOF)根治 ,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术和心房黏液瘤取出术等。1.2 方法 :使用天津 WFL— 10 0 0型人工心肺机 ,国产西京 90型鼓泡氧合器 ,预充液为复方氯化钠、70 6代血浆、碳酸氢钠及甘…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笔者所在医院小于6个月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005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施行小于6个月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531例;其中男268例,女263例;年龄22 d至6个月,平均(4.0±2.2)个月;体重2.1~8.0 kg,平均(4.7±2.4)kg。病种包括室间隔缺损(VSD)352例、房间隔缺损(ASD)23例、肺动脉瓣狭窄(PS)4例、动脉导管未闭(PDA)20例、法洛四联症(TOF)18例、右心室双出口(DORV)5例、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7例、完全性房室通道(CAVCD)5例、部分性房室通道(PAVCD)4例、肺动脉闭锁(PA)2例、VSD+ASD 48例、VSD+PDA 17例、VSD+ASD+PDA 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R)+VSD 7例、ASD+PS 5例、ASD+PDA 5例、主动脉缩窄(Co A)+VSD 3例。结果手术死亡15例(2.83%)。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4例,肺部感染19例,右肺不张4例,右侧气胸1例,喉头水肿9例,细菌性心内膜炎1例,切口液化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二次开胸止血4例。术后6~12个月门诊随访462例(87.2%),发现VSD残余漏6例,右下肺不张2例,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2例,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1例。结论开展小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应结合自身的技术设备条件选择病种,把握好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19个月,体重10kg。发现心脏杂音1年。患儿平素易患呼吸道感染,反复肺炎,心衰,多次住院治疗。入院时查体:呼吸25次/分,心率110次/分,律整,左侧第3~4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P_2亢进,震颤(±),腹软,肝脾不大,四肢活动自如。胸片示:肺血增多,全心大,心胸比为0.64,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右室肥大。心脏超声: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肺动脉高压(PH)重,VSD双向分流,以左向右分流为主。入院后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VSD+ASD+PDA+PH(重)。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后在体外循环下行VSD、ASD修补术,前平行循环时心包内PDA结扎术。术中见PA∶AO≈1∶2,全心扩大呈球形,修补VSD,VSD  相似文献   

9.
田翔  杨天和  俞杉  梁勤  蔡运昌  李世英 《贵州医药》2004,28(11):966-968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引导Amplatzer封堵器在介入封堵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应用TTE按介入封堵适应证筛选符合条件的病例,全组共56例,ASD24例、年龄3.7~49岁,ASD直径4.8~34mm;VSD9例、年龄3~18岁,VSD直径2.8~8.2mm;PDA23例,年龄3~18岁,PDA最窄直径2.1~8.0mm。经导管在X线引导下采用TTE指导封堵。结果 全组病例均一次封堵成功,无1例残余分流。结论 TTE对ASD、VSD、PDA在介入治疗适应证的筛选及术中监测与术后随访均具有实际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手术184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 2 0 0 2年上半年 ,我院已开展心血管手术 184例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先天性心脏病 98例 :男 4 5例 ,女 5 3例 ;年龄 4岁~ 4 9岁。其中 ASD19例 ,合并 PDA1例 ,二尖瓣前叶裂 3例 ,其中 1例并有三尖瓣隔瓣裂 ,右室弃常肌束 1例 ,继发孔、原发孔缺损异位肺静脉 1例 ;VSD4 9例 ,合并 ASD5例 ,不典型F4 3例 ,右室流出道狭窄第三心室形成 1例 ,左室右房通道 1例 ;单纯右室异常肌束 1例 ,肺动脉瓣狭窄 4例 ,PDA2 4例 ,右冠窦宽大畸形窦底破裂、左冠窦及无冠窦窄小瓣口呈枷锁狭窄 1例。1.2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85例…  相似文献   

11.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15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115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病例,其中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者96例,膜周型者19例。手术均采用全身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修补有16例行直接修补,余均采取补片修补术。对于主动脉瓣的病变,施行瓣膜成形术92例,5例无法作瓣膜成形者则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18例单纯行室间隔补片修补术对主动脉瓣未作特殊处理。结果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4个月至2年,死亡10例,心功能Ⅰ级72例,Ⅱ级31例,Ⅲ级2例。结论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进行同期外科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右胸小切口心内直视下心脏不停跳手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经右胸小切口心内直视下心脏不停跳修补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18例。方法取左侧卧位,右侧抬高45~60°,取右腋下或右前外侧小切口,长约6~8cm,经第四肋间进胸,在常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下直视修补ASD7例,VSD9例,ASD+VSD2例。结果本组无死亡,手术时间[(120.56±15.54)vs(180.43±33.13)],CPB时间[(33.8±13.2vs(74.74±35.83)],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5.83±0.69)vs(9±1.74)],胸腔引流量[(163.56±43.95)vs(234.78±48.98)],术后住院天数[(7.17±0.69)vs(10.91±1.72)],均明显减少,与同期一组23例经前正中切口进胸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右胸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修补ASD、VSD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开胸及经心导管对房缺(ASD)、室缺(VSD)及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共4例,ASD、VSD各1例,PDA2例。年龄7-30岁,术前采用超声确定诊断并分型,术中依据超声测值,协助临床医生进行封堵治疗。结果4例患者介入手术均获成功。结论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查作为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在介入封堵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筛选,选择封堵器大小,术中及时评估封堵器效果及评价封堵术后的心脏功能状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幼儿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及围术期治疗的规律,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系统回顾1999年3月—2010年3月310例4个月~30个月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及转归。病种包括:VSD194例,ASD17例,VSD伴ASD23例,VSD伴PDA27例,VSD伴PDA及MS10例,VSD伴ASD及PDA27例,PDA8例,ASD伴丁APCV4例。术前肺动脉收缩压与体动脉收缩压之比〉0.75的81例(26.1%)。因难治性肺炎和心衰而急诊手术38例(12.2%)。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住院死亡9倒。术后3个月和半年各死亡1例。病死率3.5%(11/310)。年龄小,畸形复杂矫治不完全,术后肺部感染(5例)、持续肺动脉高压(2例)、低心排(2例)、顽固性出血(1例)、营养不良(1例)等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手术治疗是拯救婴幼儿高危先心病的积极有效手段,提高手术和体外循环技术,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主动脉窦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例主动脉窦瘤患者,合并室间隔缺损(VSD)7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5例.所有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进行手术.除手术修补窦瘤外,同时修补VSD 7例,主动脉瓣置换(AVR)1例,主动脉瓣成形(AVP)4例.另行右室流出道(RVOT)疏通2例,二尖瓣成形(MVP)1例,三尖瓣成形(TVP)3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残余分流.轻度AI2例,低心排出量综合症2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均痊愈出院.所有患者被随访5个月~4年,心功能(NYHA)Ⅰ~Ⅱ级.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对心功能影响严重.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同时矫正合并畸形,可获得满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右腋下小切口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们采用右腋下小切口施行心脏直视手术142例,男84例,女58例;年龄2岁1个月至32岁,平均年龄7.4岁。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126例(干下型9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18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3例)。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死亡,二次开胸止血1例,肺不张1例、残余漏1例。通过门诊复查、电话等形式随访6~82个月,1例室间隔缺损出现小型残余漏,其他患者无异常。结论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是心脏直视手术的微创手术方法之一,有创伤小、失血少、切口美观等优点,可扩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分析心脏直视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指导.方法研究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9例心脏直视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式及转归,其中主动脉瓣置换1例,二尖瓣置换1例,双瓣置换1例,主动脉窦瘤修补合并主动脉瓣置换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合并主动脉瓣置换1例,室间隔修补合并三尖瓣成形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合并主动脉瓣成型术后再手术1例,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1例.以上病例除2例未手术外,余者均予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死亡3例.6例手术成功,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内科治疗效果差,有外科手术指征时,尽早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曹彬  陈广明 《江苏医药》1995,21(9):583-584
报告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60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升主动脉造影确诊.行低温体外循环手术,取右房切口9例、右室切口41例、主动脉加右房(右室)切口10例.合并室缺者与窦瘤一起修补;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行瓣膜成形式替换术。术后死亡1例。随访1~13年,其余患者心功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瓣膜故障再次手术换瓣临床效果,分析故障原因、手术时机选择及手术效果.方法 选择2003年3月至2010年5月行再次手术换瓣患者33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术1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2例、三尖瓣置换术3例.治疗前后对患者行心功能评级,参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3例再次手术换瓣患者中,死亡1例(3.0%),32例存活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33例患者术前心功能分级Ⅰ级0例,Ⅱ级13例(39.4%),Ⅲ级15例(45.4%),Ⅳ级5例(15.2%);术后6个月复查,32例患者存活,心功能分级Ⅰ级16例(50.0%),Ⅱ级12例(37.5%),Ⅲ级4例(12.5%),Ⅳ级0例.术后6个月与术前心脏功能相比,Ⅰ、Ⅲ、Ⅳ级患者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Ⅱ级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瓣膜故障,再次手术置换新瓣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要注意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瓣膜种类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应激性溃疡是指机体受到各种严重创伤的消化道黏膜发生损害,主要临床表现消化应激性出血。应激性溃疡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54%~63%[1]。我科自2004年5月至2007年1月共行小儿心内直视术380例,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9例发生率2.36%,我们对9例患儿进行了动态病情观察,并制定出相应护理措施。1临床资料本组9例患儿男2例,女3例,年龄岁2412~9岁,其中法乐氏四联症患者3例,房间隔缺损并室间隔缺损者2例,主动脉错位者1例,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者3例,患儿手术前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者4例,Ⅳ级者3例。9例患儿均在全麻深低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