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黄胜立 《中国药房》2012,(36):3419-3420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住院患者100例,按数字随机法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脑梗死基础治疗上,口服瑞舒伐他汀;对照组在常规脑梗死基础治疗上口服辛伐他汀。6个月后评定患者的血脂变化,并采用颈动脉超声观察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膜厚度(IMT)。结果: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的甘油三酯(TG)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MT厚度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较辛伐他汀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并CAS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92例脑梗死并CAS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瑞舒伐他汀治疗,各46例.对比两组在治疗后,血脂、CRP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脂、CRP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积分为(3.19±0.35)分,与对照组(3.62±0.47分)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并CAS斑块,可有效降低患者TC、TG、LDL-C、CRP水平,改善HDL-C指标,促进颈动脉斑块消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8例(2012年1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瑞舒伐他汀治疗),各34例,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斑块面积大小。结果:治疗前68例患者各项数据差异不大,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施瑞舒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血脂、斑块面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消退患者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4.
白慧芳 《北方药学》2018,(5):130-13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辛伐他汀,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积分,以及血清D-二聚体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积分,以及血清D-二聚体、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以上指标均改善明显,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降低斑块厚度,阻止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以及炎性因子IL-6和TNF-α的影响,以探讨普罗布考和瑞舒伐他汀联合使用在治疗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优势所在。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0月-2011年8月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230例,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20例)和联合治疗组(110例)。另选取30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患者予以瑞舒伐他汀10 mg口服,每晚一次;联合给药组患者予以瑞舒伐他汀口服的基础上予以普罗布考250 mg,每日2次。6个月末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炎性因子IL-6和TNF-α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6个月末,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均较常规治疗组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炎性因子IL-6和TNF-α水平较常规治疗组降低(P0.05)。结论普罗布考和瑞舒伐他汀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较单独使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有效地缩小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降低炎性因子IL-6、TNF-α水平,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在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治疗中的临床随机对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后颈动脉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易损斑块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在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血脂水平.结果:两组在治疗后CAIMT、内膜斑块面积、易损斑块、TG、TC以及LDL-C上均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CAIMT、内膜斑块面积、易损斑块、TG、TC以及LDL-C上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HDL-C升高更加显著(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可以有效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等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qn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动脉斑块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调脂,有助于控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17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58%,高于对照组的53.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8%与对照组的17.2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9.64±2.14)分,低于对照组的(24.25±2.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数量、最大斑块大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能提高治疗效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颈动脉斑块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患者分到观察组(n=56例)和对照组(n=5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血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以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以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DL-C、LDL-C、TG、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LDL-C、TG、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可有效缩小硬化斑块,并能有效降低血脂浓度,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缺损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1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相关的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入10 mg瑞舒伐他汀钙连续用药6个月,1次/晚。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hs-CRP、IL-6水平、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之后,瑞舒伐他汀组的血清hs-CRP、IL-6水平比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炎性因素,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助于快速恢复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行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36例在其基础上行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IMT、斑块面积及hs-CRP、NO的含量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IMT、斑块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行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脑梗死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420例,随机分成3组,瑞舒伐他汀组给予10 mg,晚一次口服;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晚一次口服;对照组未给予降血脂治疗。分别在患者入院时、治疗6个月及1年检查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治疗6个月及1年后,瑞舒伐他汀组及阿托伐他汀组血脂、hs-CRP水平及颈动脉IMT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脑梗死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他汀类药物可以用于脑梗死二级预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王志和  颜永进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413-341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瑞舒伐他汀、洛汀新,疗程半年,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压、hs-CRP、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左心室重量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hs-CRP,颈动脉粥样斑块减少,TC、TG下降,HDL上升.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对稳定斑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颈动脉斑块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120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单独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进行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面积、血浆炎性因子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TG、TCHO、LDL-C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DL-C上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动脉IMT与斑块面积、血浆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普罗布考和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可明显降低颈动脉斑块面积,减少炎性因子,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血脂水平、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均无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血脂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34例有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 mg)86例和对照组(未使用非他汀类药物)47例。对比刚入院时和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积分评估以及血脂水平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斑块的积分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与入院时相比治疗组患者的TC、TG和LDL水平有明显的降低, HDL水平有明显的增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8.
冯亚利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527-529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住202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1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口服瑞舒伐他汀,治疗时间为12个月,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治疗6、12个月后的颈动脉斑块积分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且TC、TG、LDL-C、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而以上指标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能够延缓阻止甚至逆转动脉硬化的过程,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药物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血气指标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斑块数、斑块厚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 O2、p H值高于对照组,Pa CO2、TC以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斑块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药物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减小颈动脉斑块厚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以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观察组患者以瑞舒伐他汀20 mg/d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hs-CRP水平变化情况.同时测定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斑块面积和颈动脉IM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和颈动脉IM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脂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HDL-C水平则相对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2组患者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更好地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血脂及血清hs-CRP的水平,能够更有效的抵抗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