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袁彬 《中国医药》2009,(8):606-608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和CT在癫痫诊断、分型、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VEEG监测和CT对80例癫痫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常规脑电图(EEG)出现痫样放电33例(41.2%),监测到临床发作2例;VEEG痫样放电62例(77.5%),监测到临床发作15例,VEEG痫样放电率明显高于常规EEG。CT异常24例(30.0%)。VEEG与CT两种方法的异常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EG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癫痫EEG的痼样放电率,特别对不典型临床发作表现和无先兆指征的可疑性癫痫患者进行诊断和分类尤为有用。CT的应用,成为癫痫病因研究的重要手段。VEEG与CT二者相互结合,对癫痫的病因、诊断、分型、治疗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探讨动态脑电图对于癫痫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15例癫痫患者的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15例癫痫患者中检出痫样放电312例,检出率75.2%,但不同发作类型间痫样放电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睡眠期检出痫样放电291例(检出率93.3%),觉醒期检出153例(检出率49%),痫样放电主要出现在NREM睡眠Ⅰ~Ⅱ期。结论动态脑电图能明显提高癫痫患者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癫痫的诊断、鉴别诊断、分型、指导用药及癫痫外科治疗的术前监测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24小时脑电实时记录仪,应用于癲痫及脑梗塞、脑外伤等50例检测与EEG对比分析,结果在临床确诊为癲痫发作13例中,动态脑电图(AEEG)呈痫样放电11例,检出率为84.62%,与EEG 1例检出看样放电(7.69%)相比,P<0.01’有高度显著差异。在可疑癫痫18例病例中,AEEG痫样放电14例,检出率为77.78%,与EEG 3例中检主病样放电(16.7%)相比,P<0.01,有高度显著差异。AEEG比EEG更易发现痫样放电,提高癫痫之诊断,与国外报导相近似。观察中其额,中颞部痫样放电较多,与文献报导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睡眠时视频脑电图(VEEG)表现,探讨癫痫患者中痫样放电与睡眠周期的关系。方法对确诊的62例癫痫患者进行长程睡眠VEEG,通过VEEG监测癫痫患者在睡眠各期的痫样放电,对癫痫放电与睡眠周期进行分析。结果睡眠中有60%患者出现痫样放电,非快速动眼睡眠期(NREM)中的Ⅰ期有30%患者出现痫样放电,42%患者在NREMⅡ期出现痫样放电,NREMⅢ期有7%患者出现痫样放电,3.6%出现在NREMⅣ期,0.4%出现在快速动眼睡眠(rapid eyemovementsleep,REM)期。结论 NREM可诱发癫痫放电,癫痫的放电易在NREMⅡ期诱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结节性硬化患者的脑电图(EEG)、CT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对8例结节性硬化患者分别进行EEG、CT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EEG正常1例,边缘状态1例,异常6例,表现为痫样放电4例;8例CT均有异常,表现为侧脑室室管膜下或侧脑室体外侧壁散在性类圆形结节状钙化灶,不同程度向侧脑室内突出.结论 结节性硬化患者EEG异常率较高,痫样放电多见,能客观反映患者的脑功能状况,对癫痫的早期诊断、癫痫病灶的定位,治疗及判断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CT检查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能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及时的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癫痫患者剥夺睡眠和常规脑电图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常规和剥夺睡眠脑电图对癫痫患者痫样放电检出率.方法:对98例儿童癫痫患者分别行常规和剥夺睡眠脑电图描记.结果:常规脑电图检查出痫样放电33例,占33.7%,异常65例,异常率占66.3%;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出痫样放电74例,占75.5%,异常88例,异常率占89.8%,剥夺睡眠脑电图较常规脑电图痫样放电检出率提高了41.8%.痫样放电以非快速眼动睡眠期S1~S2期占优势,为93.2%.二者痫样放电率和脑电图异常率分别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但睡眠痫样放电率与临床癫痫各发作类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剥夺睡眠脑电图对癫痫患者的诊断效果优于常规脑电图,在浅睡时行脑电图检查有助于提高痫样放电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日间自然睡眠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对癫痫诊断情况。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癫痫患者80例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年龄不同分为未成年组30例和成年组50例。结果 80例癫痫患者清醒脑电图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低于睡眠脑电图,未成年组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日间自然睡眠脑电图可以明显提高痫样波的检出率、明确癫痫发作类型,其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可以为指导临床用药和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4h脑电(AEEG)监测对难治性癫痫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连续24hAEEG监测。结果AEEG痫波阳性率为64.29%,与常规EEG的28.21%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且痫样放电与睡眠密切相关。96例患者中捕获41例(42.71%)临床发作,其中31例确诊为癫痫发作;2例癫痫合并假性发作;3例假性发作;3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2例癫痫合并SAS。结论24hAEEG携带方便,监测期间自然睡眠不受环境改变的影响,显著提高了临床癫痫发作和痫样放电阳性率,还可作为难治性原因之一SAS的筛查检测,有助于难治性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脑电图EEG和癫痫发作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73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患者进行EEG监测,癫痫发作时监测皮层EEG,记录异常放电情况。结果经过EEG监测,73例患者EEG的频率均减慢到7-8 Hz,均出现异常放电情况,且多为α波变慢,波率不规则及背景活动不对称,弥散性或局限性及一侧性出现低中等波幅;慢波增多及单侧的痫样放电,多为中度以上异常。最后总结为局限性异常16例,重度异常13例,中度异常36例,轻度异常8例。结论 EEG监测与癫痫的发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所以EEG作为研究脑功能的医学手段,对预测癫痫的发作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睡眠EEG对癫痫的诊断价值、优点及诊断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分析应用日本光电4418型EEG仪监测136例癫痫患者睡眠EEG。结果136例,正常28例(20,6%),非特异性异常12例(8.8%),痫样放电96例(70.6%)。结论睡眠EEG可反映睡眠结构和异常放电的发作情况;同时EEG可观察临床发作的全过程及发作时EEG的演变过程,能更明确局限性癫痫诊断及定位,也可为全身性发作者寻找致痫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热性惊厥患儿脑电图异常与智力,发病年龄大小、抽搐时间长短、有阳性家族史、部分变异癫痫发作和智力迟滞的关系.方法 入院24 h内做脑电图1次,2周后复查脑电图1次.部分患者做画人试验、PPVT试验.结果 28例异常脑电图背景活动中呈痫样放电8例.2.5~5岁脑电图异常患儿全部做了画人试验、PPVT试验:智力障碍8例,边缘型6例、智力低下4例.结论 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年龄<1岁或>6岁者,围产期有脑损伤史,伴有脑电图慢波、尖波及慢波发放可变异为癫痫发作及并发智力迟滞.  相似文献   

12.
儿童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癎)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危险因素。并评估预后。方法:对病毒性脑炎伴有惊厥发作的342例患儿进行随访分析.对继发癫痫患儿给予抗癫痫治疗观察疗效。结果:342例病毒性脑炎恢复期继发癫痫30例,占8.9%,继发癫痫组惊厥次数、惊厥持续时间、意识障碍持续时间、EEG重度异常率、EEG出现癫痫波百分数、EEG恢复时间及MRI异常率均高于非继发癫痫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惊厥持续时间及EEG恢复时间为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发热时间、肢体瘫痪出现率、头CT异常率、脑脊液异常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继发癫痫的患儿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总有效率80%。结论:病毒性脑炎恢复期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为惊厥持续时间长及EEG恢复时间慢。积极防治惊厥可以减少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视频脑电监测在新生儿惊厥诊断中的应用,为临床新生儿惊厥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入住本院新生儿科有惊厥发作并行视频脑电监测的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常见病因、发作形式、脑电结果.结果 50例惊厥新生儿中,脑电图结果正常23例,异常27例.其中以HIE、颅内出血异常率最高.发作期痫性放电15例;发作间期痫样放电7例,背景活动正常;背景异常伴发作间期放电3例;背景异常2例.监测到39例新生儿发作,发作期和/或发作间期无痫性放电,诊断为非癫痫性发作.结论 视频脑电监测对新生儿惊厥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早期干预,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药物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精确定位和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对26例颞叶癫痫患者应用长程视频脑电进行术前监测定位和皮层电极、深部电极进行术中定位;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病灶+颞叶切除或颞叶+海马杏仁核切除。结果26例患者根据脑电图,18例患者根据MRI检查定位了致痫灶。术后无病死和严重并发症,服用抗癫痫药物减少;随访6~18个月,1级16例,2级6例,3级4例。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图和MRI检查是定位癫痫灶可靠的检查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减少并发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癫痫患儿癫痫发作与发作间期动态脑电图和心电图的变化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4例行24 h动态脑电图与心电图同步监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动态心电图出现异常34例,占32.7%;出现以颞部为主的异常脑电波64例,动态心电图异常率为37.5%,心电图异常表现方式最多,室性早搏、心律不齐、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暴力违法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图特征。方法:采用脑电记录仪对400例司法鉴定涉嫌暴力违法精神分裂症患者和进行描记,并将结果与非暴力违法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暴力组脑电图异常频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暴力组癫痫样放电征在左侧、右侧与双侧的表达频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癫痫样放电征左侧大脑半球表达频度显著高于右侧(P<0.01);暴力组癫痫样放电征涉及额叶、颞叶、顶叶和枕叶频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癫痫样放电征多在颞叶、额叶表达;暴力组癫痫样放电征总体表达频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违法行为可能与大脑损害及大脑癫痫样放电征有关,大脑异常放电冲动刺激可能是导致患者暴力违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CTS)的临床及脑电图(EEG)特点。方法收集2002~2011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6例BECCT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儿起病年龄3~14岁,高发年龄为5~10岁。多数患儿同生期无异常事件,精神发育运动正常,神经系统查体及影像检查正常.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以部分运动性发作为特征,脑电图特点为发作间期EEG可见患者中央区及颞区出现高幅的尖波放电,以双向尖波为特征。56例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停止发作,39例已停药,1例复发,16例正减药。结论BECCTS患儿具有特征性临床及脑电图,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反应良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和CT在癫癎诊断、分型、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VEEG监测和CT对80例癫癎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常规脑电图(EEG)出现瘸样放电33例(41.2%),监测到临床发作2例;VEEG癎样放电62例(77.5%),监测到临床发作15例,VEEG瘸样放电率明显高于常规EEG.CT异常24例(30.0%).VEEG与CT两种方法的异常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EEG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癫瘸EEG的瘸样放电率,特别对不典型临床发作表现和无先兆指征的可疑性癫瘸患者进行诊断和分类尤为有用.CT的应用,成为癫瘸病因研究的重要手段.VEEG与CT二者相互结合,对癫癎的病因、诊断、分型、治疗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19.
贾瑞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035-3036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监测(AEEG)即24h脑电图监测在癫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2例临床诊断为癫瘸的患者行AEEG监测,对发作间期清醒与睡眠脑电图瘸样放电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252例患者中,共检出瘸样放电191例,单独出现在清醒期者17例,单独出现在睡眠期者80例,清醒及睡眠均出现者94例,清醒期共出现111例(占58.1%),睡眠期共出现174例(占9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瘸样放电主要出现于NREM睡眠I-Ⅱ期。结论睡眠期癌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觉醒期,AEEG有助于癫瘸的诊断,这点,对临床不能排除癫瘸发作而常规脑电图无阳性发现的患者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