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海林  习羽 《医学综述》2013,19(13):2445-2447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CT诊断脊椎转移瘤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良好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的35例脊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运用X线平片、CT检查,比较两者在诊断上的差异。结果 X线平片和CT在椎管受累、软组织肿胀、病理性骨折、骨质破坏或缺损、椎体形态改变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在细微的病变中也有明显的差异,CT可发现X线平片无法显示的病变情况。结论优质的X平片能显示出脊椎转移瘤,而CT则对于发现早期的脊椎转移瘤以及细微的病变情况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对16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骨梗死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将骨梗死分为早期和中晚期,总结其影像学特征,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MRI表现为典型的地图样表现。中晚期骨梗死,X线平片可见不规则的斑片状骨密度增高影,CT示病变呈不规则多发类圆形高密度病灶。MR 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 MRI检查对早期骨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当怀疑骨梗死时,应常规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的影像学情况.方法 选择3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病理明确有85处腕关节骨受到侵蚀,分别以X线、CT和MRI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 患者经X线检查指、掌和关节结构没有发现异常,有13处腕关节平片发现有骨质受到侵蚀破坏;经CT影像学检查发现,有35处腕关节骨受到破坏;经MRI检查发现,有82处腕关节骨受到侵蚀,经增加强检查发现,其中有17例患者有明显滑膜炎改变,合并骨髓水肿与关节积液、肌腱炎等症状;三种诊断结果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MRI检查最佳.结论 应用MRI与CT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以在病症早期检查出腕关节骨受侵蚀情况,影像学检查结果均优于X线片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X线平片、CT及MRI在脊椎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98例脊椎转移瘤患者,分别采用X线、CT和MRI进行检查和诊断,观察三种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和检出情况。结果MRI的病变椎体检出率96.11%,明显高于X线的52.22%和CT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的X线平片可以发现大部分脊椎转移瘤,CT可以显示普通X线平片不容易发现的早期少量骨质破坏,而MRI与常规X平片、CT比较,更加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更早地发现和诊断脊椎转移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对早期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90例126个髋关节,进行影像学对照分析,对比X线平片、CT、核素扫描、MRI检查对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能力。结果对于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X线平片有一定限制;CT优于X线平片,在显示病变区内的增生、硬化、碎裂和囊变等方面较X线更清楚;放射性核素骨扫描较X线检查敏感,但特异性低,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MRI在出现X线和(或)CT改变之前,甚至核素扫描尚正常时就可在股骨头有异常信号。结论MRI检查是诊断初期和早期ANFH的最佳方法,尤其对早期病变区内各种成分的显示。病变区周围的骨髓水肿以及关节内积液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足的X线、CT和低场MRI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26例患糖尿病足的患者,先采用X线DR平片、双能X线骨密度仪器进行检查,再对其中20例行螺旋CT检查,6例患者未见X线异常现象行低场MRI检查。比较分析三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螺旋CT对骨质疏松、神经性骨关节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软组织肿胀、骨端骨质破坏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螺旋CT对大、小动脉血管钙化和狭窄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P0.05)。结论 X线平片检查糖尿病足患者,可清晰地显示出晚期骨质、血管改变,CT可对细微骨质变化、血管壁钙化进行有效诊断,其诊断效果比X线更为显著,而MRI对早期骨髓炎的诊断效果显著优于X线平片,对感染部位及范围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左东红  周涛  张军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0):1375-1376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累及20个骨骼的骨梗死患者行X线、CT和MRI检查。结果:11例共累及20个部位,股骨下端10个,股骨上端1个,胫骨上端7个,胫骨下端1个,肱骨上段1例。X线片及CT表现为骨质疏松或环形、斑片状高密度影。MRI依据病变发病时间,不同分期病灶特点和信号不同,地图样和双线样改变是特征性改变。结论:X线平片可以满足中晚期骨梗死的诊断,CT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MRI检查对早期骨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骨梗死的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35例累及75处骨骼的骨梗死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将骨梗死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多双侧发病。骨梗死急件期、亚急性期x线、CT表现为阴性和局部的骨质疏松及斑点状钙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稍高、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典型的地图样改变;慢性期x线及CT呈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I 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检查是诊断早期骨梗死最为有效的方法,X线平片对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病变有帮助,CT较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12例病人均行X线平片、CT、MRI检查.共累计29个部位,股骨下段10个,胫骨上段8个,胫骨下段5个,股骨颈4个,胫骨粗隆部2个.结果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中期CT表现为髓腔不均匀钙化,晚期MRI表现为典型的地图样表现.结论MRI是检查诊断早期骨梗死最为有效的方法,X线平片对中晚期病变有帮助,CT较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CT及MRI表现,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和临床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60例发性骨髓瘤骨病累及部位以脊柱骨、肋骨、骨盆、颅骨最多见.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软组织肿块,少数见骨质硬化.X线诊断敏感性65.4%(34/52),准确度82.4%,CT诊断敏感性98.1%(51/52),准确性94.1%,MRI诊断敏感性100%(20/20),准确性95%,X线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与CT和MRI存在显著差异(P<0.05),CT和MRI无显著差异(P>0.05).X线、CT和MRI联合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100%(12/12).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骨质损害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X线平片空间分辨率高,可对全身骨骼进行全面评估,CT和MRJ对早期病变和小的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敏感性高,可作为X线平片的补充.X线、CT和MRI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影像学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姚强 《西部医学》2014,(4):515-517
目的比较X线平片、CT及MRI对于诊断骨梗死的价值。方法分析2009年6月~2012年10月拟诊为骨梗死的28例共59个部位患者的X线平片、CT和MRI等影像学资料,并以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确诊为对照,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诊断骨梗死的价值。结果 28例患者X线平片、CT和MRI诊断骨梗死的真阳性、假阳性、假阳性和真阴性的例数分别为X线平片:32、2、24和1个部位;CT:42、1、14和2个部位;MRI:56、1、0和2个部位。故相对应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X线平片:33.3%、57.1%、55.9%、94.1%和4.0%;CT:66.7%、75.0%、74.6%、97.7%和12.5%;MRI:66.7%、100%、98.3%、98.2%和100%。结论 3种诊断骨梗死的影像学检查中,X线平片和CT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显著低于MRI,但三者的特异性均不高。MRI对于骨梗死早期病变诊断显著优于X线平片和CT,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诊断早期骨梗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X线表现和MR影像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磁共振成像和X线平片在检测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骨侵蚀等病变中的作用。方法2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一周内行双腕X线平片及MR成像检查。MR成像检查包括自旋回波T1加权像,梯度回波T2加权像及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选择平扫显示病变明显的手腕行Gd-DTPA增强扫描,扫描参数同平扫自旋回波T1加权像。结果25例临床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的50个腕关节中,X线平片观察到14个腕关节出现骨侵蚀病变,MR影像检出46个腕关节出现骨侵蚀病变。MR影像共检出164个腕骨的骨侵蚀病灶,而X线平片仅检出21个腕骨骨侵蚀病灶。其中三角骨及月骨是最易受累的部位。在类风湿关节炎骨质侵蚀病变的检出上,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1)。MR影像还可显示滑膜炎性及水肿改变,增强MR影像可鉴别血管翳与关节积液。结论MRI检查可发现类风湿关节炎较早期腕关节的骨质侵蚀等病变。对于临床怀疑类风湿关节炎,且X线平片又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行双腕MR成像检查,这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及影像诊断和检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到该院就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为实验对象,30例患者经病理的证实以及临床诊断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30例骨髓瘤大多累及脊柱、肋骨以及盆骨等部位。在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少数患者出现骨质硬化。结果:对比数据发现,X 线诊断敏感性及 X 线诊断准确性和 CT、MRI 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T 与 MRI 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 >0.05)。通过 X 线、CT 以及 MRI 进行联合诊断敏感性与准确性均为100%。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在影像学的表现特性较强,X 线平片空间的分辨率较高,可以对患者的全身骨骼进行评估,CT、MRI 适合早期病变和骨质破坏等病症,可以结合 X 线共同进行分析。能够显著提高骨髓瘤影像学的检出率与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及影像诊断和检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到该院就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0例为实验对象,30例患者经病理的证实以及临床诊断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30例骨髓瘤大多累及脊柱、肋骨以及盆骨等部位。在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少数患者出现骨质硬化。结果:对比数据发现,X线诊断敏感性及X线诊断准确性和CT、MRI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T与MRI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X线、CT以及MRI进行联合诊断敏感性与准确性均为100%。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在影像学的表现特性较强,X线平片空间的分辨率较高,可以对患者的全身骨骼进行评估,CT、MRI适合早期病变和骨质破坏等病症,可以结合X线共同进行分析。能够显著提高骨髓瘤影像学的检出率与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12例病人均行X线平片、CT、MRI检查。共累计29个部位,股骨下段10个。胫骨上段8个,胫骨下段5个,股骨颈4个,胫骨粗隆部2个。结果: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中期CT表现为髓腔不均匀钙化,晚期MRI表现为典型的地图样表现。结论:MRI是检查诊断早期骨梗死最为有效的疗法,X线平片对中晚期病变有帮助,CT较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患者资料,分析其X线平片、CT、MRI、SPECT和PET-CT的不同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平片简便易行,能提供病变部位整体信息,对长骨显示较佳;CT、MRI在不规则骨巨细胞瘤的诊断、肿瘤侵犯范围以及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等方面均有独特优势;SPECT和PET-CT能发现较小病灶,且对病理分级为恶性或恶变的骨巨细胞瘤早期发现骨转移有较高价值。结论综合运用X线平片、CT、MRI及SPECT和PET-CT可提高骨巨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影像学对脊椎椎体边缘小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临床资料,X线脊椎侧位片定位有目的有选择地做CT检查,综合分析做出诊断。结果 采用螺旋CT对30例脊椎椎体边缘小病灶患者行CT减薄扫描,所见其形态呈多种多样。结论 螺旋CT可以发现X线平片所不能显示的小病灶细微结构,结合临床资料可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所致骶髂关节改变的X线与CT表现,探讨早期影像学特征,比较X线片与CT对早期AS诊断的价值.方法 搜集确诊的40例AS患者,摄取骶髂关节正侧位平片,其中30例做骶髂关节至腰椎CT扫描,总结其影像学的表现、病理改变及临床分期,并对X线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早期骶髂关节改变的影像学表现为:X线Ⅰ级2例,仅表现为关节面不清,间隙存在;Ⅱ级(诊断为早期病变)9例,表现为髂骨侧关节中下部关节面下骨质侵蚀破坏.CTⅠ级2例,双侧骶髂关节面骨质疏松及软骨下骨质轻度糜烂;Ⅱ级12例,软骨下局限性硬化,骨质模糊不清,斑块脱钙侵蚀及微小囊变,骨质硬化.对Ⅲ-Ⅳ级AS病变,X线与CT诊断基本相同,但对AS早期病变CT明显优于X线平片,能够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结论 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及软骨下骨质糜烂,斑片脱钙侵蚀、小囊变、骨质硬化是AS早期征象.CT更能准确清楚的显示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19.
SAPHO综合征为一组以皮肤病变和骨关节病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但是由于其发生率较低且临床表现多样,对于SAPHO 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目前仍然存在挑战。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其各种骨关节病变及其影像学特征,对于此类罕见疾病的早期诊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SAPHO综合征骨关节病变影像学表现及其研究进展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干骺端纤维性缺损的影像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干骺端纤维性缺损的影像学资料,6例均行x线检查,CT检查4例,MRI检查2例。结果6例均位于长骨干骺端,包括胫骨3例,股骨2例,肱骨1例,其中5例病灶位于骨皮质内及皮质下,x线、CT表现为偏心性的骨质破坏区,1例病灶累及骨皮质及骨髓腔,x线、CT表现为中心性的骨质破坏区。1例MRI表现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结论典型干骺端纤维性缺损病例单凭x线平片即可诊断;CT较x线平片更清楚显示病灶的位置,病灶内及周围骨质结构情况;MIKI在显示骨髓腔及软组织方面明显优于X线、CT。干骺端纤维性缺损具有明显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