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人群肥胖与年龄、性别、民族、脂代谢紊乱及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555例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的资料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体重指数(BMI)与性别、民族、年龄、血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肪肝、心电图异常及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病史等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BMI与脂肪肝、收缩压、甘油三酯及高血压病史密切相关;与民族密切相关,非广西壮、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BMI最高,广西汉族次之,广西壮族最小;与性别密切相关,男性:BMI高于女性。结论:对容易出现肥胖的人群及男性应注意监控体重,肥胖的人群除了控制体重外,还应治疗伴随的脂肪肝、高血压及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2.
肥胖与血脂、血压、脂肪肝等因素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人群肥胖与年龄、性别、民族、脂代谢紊乱及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598例参加健康体检人群的资料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肥胖与性别、民族、年龄、血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肪肝、心电图异常及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病史等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在控制混杂因素后肥胖与脂肪肝、收缩压、甘油三酯浓度密切相关,与民族密切相关,非广西壮、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体重指数(BMI)最高,其次是广西的的汉族,BMI最小的是广西壮族。与性别密切相关,男性BMI高于女性。与心电图异常呈负相关。结论:对容易出现肥胖的人群及男性应注意监控体重。肥胖的人群除了控制体重外,还应治疗伴随的脂肪肝、高血压及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体重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在我院参加健康体检的 6532人,应用体重指数的判断标准,BMI=体重(kg)/身高^2(m^2),正常18.5〈BMI≤24,超重24〈BMI〈28,肥胖≥28,消瘦BMI≤18.5。统计学方法。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1)计算体重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因素的相关性。(2)对体重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体重指数与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谷丙酶、r-谷胺酰转移酶均有关,与冠心病、心电图异常及尿素氮无关;以标准偏回归系数分析可以看出,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肪肝、血尿酸均对体重指数有贡献,以脂肪肝的贡献最大。结论 积极控制体重对降低脂肪肝、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尿酸偏高、肝功异常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及肥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糖、体重指数(BMI)、腹型肥胖的相关性。方法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无其他相关疾病的体检人员988例,测量两组甘油三脂、血清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体重指数和腰臀比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检出率随着体重指数、血脂水平、血糖水平的增高而增加,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脂肪肝的检出率与血脂成分有关,混合型高脂血症组检出率最高,单纯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其次,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组最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型肥胖脂肪肝的检出率大于非腹型肥胖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体重指数、血脂、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血中甘油三酯含量是脂肪肝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腹型肥胖组比正常腰臀比组脂肪肝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某区居民高血压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与部分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血脂、血糖(GLu)、年龄、吸烟及饮酒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居民400人,按照现场测量血压按是否高血压分组,测定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脂、血糖、身高、体重,询问家庭年收入、年龄、吸烟及饮酒情况。结果( 1 )高血压与正常血压组之间年龄、肥胖情况(体重指数、腰围、臂围、臀围)、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血糖间均有差异。高血压组年龄、肥胖情况、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及血糖均大于血压正常组,而HDL小于正常血压组。(2)收缩压与年龄、体重指数,肌酐和甘油三酯呈现显著正相关,与家庭收入呈现负相关。舒张压与体重指数、吸烟量呈显著正相关。(3)多因素分析发现BMI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结论(1)高血压与多种心血管病发病因素存在相关联系。(2)控制体重可能有效控制血压情况。  相似文献   

6.
健康体检人群体质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辉  刘颖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8,30(6):551-553+556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体质指数及其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健康体检者1198例体质指数(BMI)情况分析,探讨超重肥胖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结果]随年龄增加,BMI、超重及肥胖检出率有增高趋势,50—70岁人群超重率最高,〉50岁人群肥胖率最高。随BMI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减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逐步增高;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检出率亦增高。在肥胖男性高血糖检出率高于女性。〉70岁肥胖人群高血压、高血糖检出率最高,分别为88.46%和82.69%,〈40岁肥胖人群高血脂检出率最高为49.18%。[结论]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率较高,控制体重对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方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18-119
目的探讨基层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体质指数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为慢性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机关单位健康体检者1526例体质指数(BMI)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超重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结果随年龄增加,BMI、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有增高趋势。随着BMI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逐步增高。结论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超重、肥胖率较高,高血压和血脂紊乱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BMI与慢性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控制体重对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应对BMI〉24的人群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高脂血症、脂肪肝3者的相关性。方法:以2008~2009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健康体检人群4586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体检中体重指数、血脂、脂肪肝情况。结果:超重及肥胖总检出率为45.42%,随年龄增长,BMI随之增长,高脂血症、脂肪肝的检出率增加,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血症组脂肪肝的检出率高于无高脂血症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的检出率与血脂成分有关,高甘油三酯血症组脂肪肝的检出率较高胆固醇血症组增加,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重指数与高脂血症、脂肪肝的发生呈正相关,脂肪肝的形成与甘油三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程臻  胡瑜  刘雨濛 《当代医学》2021,27(1):22-25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体重指数与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之间的关系,为我市市民健康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体检的7004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检测体重指数、血压,对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及血糖和尿酸进行检测,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体重指数与其他体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接受体检的人群中,平均BMI(26.42±3.54)kg/m~2,其中男(26.36±2.76)kg/m~2,女(26.49±2.85)kg/m~2。受试者中无消瘦者,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1.29%和23.80%;超重和肥胖患者的BP、血脂、FPG及SUA异常率均高于BMI正常人群;超重率、肥胖率、血脂和血尿酸异常率在45~59岁达到峰值。此外,控制年龄因素的偏相关分析显示,BMI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与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尿酸呈正相关(P<0.01)。结论超重和肥胖与血压、血脂、血糖和血尿酸的异常密切相关,本市市民的超重率、肥胖率偏高,应加强体质量控制,降低由此引发的健康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中老年人血清尿酸水平与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酶法测定尿酸、血糖、血脂,同时测量血压、体重、身高. 结果 血尿酸浓度随年龄增加出现升高趋势,与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BMI均呈正相关. 结论 监控中老年人血尿酸水平的改变与监控血糖、血脂、血压及BMI的变化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1.
吴昳  田江  徐翠玲 《当代医学》2009,15(15):75-76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与患者空腹血糖(FBG)、体重指数(BMI)及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48例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为研究组,与正常对照者48例对比研究,检测空腹血糖,肝功能及血脂,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在体重指数、收缩压、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胺转移酶、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等指标上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重指数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肥胖是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脑力劳动者脂肪肝的发生情况,探讨该人群脂肪肝与高血脂、体重指数(BMI)、腹型肥胖的相关性。方法:整群选取2010年8月在我院体检的脑力劳动者1 244名,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并进行肝脏B型超声检查和血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糖的测定。结果:(1)脂肪肝总检出率为32.1%,男性肥胖、超重、体重正常组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86.3%、51.7%和17.3%;女性肥胖、超重、体重正常组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56.5%、44.2%、4.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脂肪肝组WC、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ALT水平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脂肪肝检出率与血脂成分有关,混合型高脂血症组的检出率>单纯性高TG组>单纯性高T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同一体重指数分组中腹型肥胖脂肪肝检出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体重指数、血脂呈正相关;甘油三酯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腹型肥胖者发生脂肪肝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正常腰臀比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抵抗素水平与新疆维吾尔族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脂肪肝患者287例(脂肪肝组)和健康对照206例(正常对照组),其中维吾尔族378例,汉族115人,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胰岛素、血糖及抵抗素水平,计算BMI、HOMA-IR,分析抵抗素与NAFL及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维吾尔族研究对象的脂肪肝构成比、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汉族研究对象。在维吾尔族研究对象中,校正影响因素后,与正常组相比,脂肪肝组血清抵抗素、HOMA-IR水平升高;而脂肪肝患病率、BMI、SBP、TC、LDL-c、HOMA-IR水平随着血清抵抗素的增高呈现上升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校正性别、年龄、BMI、SBP、DBP、HOMA-IR、TC、HDL-c、LDL-c、TG等影响因素后,以血清抵抗素三分位最低层为对照,在第二、三分位层时患脂肪肝的OR值分别为7.048、8.085;胰岛素抵抗的OR值分别为2.892、3.699;偏相关分析提示:校正了年龄、性别、SBP、DBP、TG、TC、HDL-c、LDL-c后,HOMA-IR与抵抗素水平正相关。结论:抵抗素水平升高是维吾尔族NAFL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患者血抵抗素增高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壮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以期发现高血压危险人群,并采取 措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宁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 马山县5家壮族人群聚居区医院的壮族T2DM患者相关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血糖和血脂等生物化学指标及生 活方式等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壮族T2DM患者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 598例壮 族T2DM患者分为正常血压组306例、高血压前期组436例和高血压组856例。将资料按收缩压(SBP)与舒张压 (DBP)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BP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心血管病家族史、体重指数(BMI)、糖化血 红蛋白(HbAl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及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呈正相关(P <0.05);与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及餐后2 h血糖(2hPG) 呈负相关(P < 0.05)。DBP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心血管病家族史、BMI、空腹血浆血糖(FPG)、HbAlc、HDL、LDL、TG、 TC及hs-CRP呈正相关(P <0.05);与体力活动呈负相关(P <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 力活动、心血管病家族史、BMI、HbAlc、HDL、LDL、hs-CRP 是壮族T2DM 患者SBP 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年龄、体力活动、BMI、FPG、HbAlc、HDL、TC、hs-CRP是壮族T2DM患者DBP升高的独立危 险因素(P <0.05)。结论 年龄、体力活动、心血管病家族史、BMI、FPG、HbAlc、HDL、LDL、TC、hs- CRP是壮族T2DM患者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延边地区朝鲜族及汉族居民不同血糖水平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特征.[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2 464人30~70岁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及血压,同时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血糖(GLU)水平.[结果]朝鲜族人群空...  相似文献   

16.
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及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2型糖尿病伴有脂肪肝 (DF)组 6 7例 ,2型糖尿病不伴脂肪肝 (NDF)组 33例 ,脂肪肝 (F)组 2 1例 ,正常对照 (C)组 18例。检测 4组患者的体脂参数、血脂、血糖 (空腹和餐后 2h)、胰岛素 (空腹和餐后 2h)及游离脂肪酸 (FFA) ,采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 DF组与NDF组、F组与C组比较 ,体重指数 (BMI)、腰围 (W 1)、腰臀比 (WHR)、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HOMA IR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F组的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2hBG)、空腹胰岛素 (FINS)和餐后 2h胰岛素 (2hINS)水平高于C组 (P <0 .0 5 )。DF组中游离脂肪酸 (FFA)水平高于C组 (P <0 .0 5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FBG、TG、BMI和脂肪肝是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脂肪肝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 ,FBG、TG、BMI和脂肪肝是影响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干部体检中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数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周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2):3491-3494
目的 分析干部群体中脂肪肝的惠病情况,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参加健康体检的534名机关干部,做血脂、血糖及血尿酸等生化检查,同时做腹部B超、心电图和胸片等检查,并将检查资料录入微机,对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脂肪肝的检出率为23.6%,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约是女性的2.5倍(P〈0.01):脂肪肝检出率青年、中年和老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BMI)、血甘油三酯(TG)、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和血尿酸(UA)水平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脂肪肝组中并存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糖耐量低减、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结论 脂肪肝的发病与性别密切相关.肥胖、糖尿病、以高TG血症和低HDL-C血症为主的血脂异常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控制体重、纠正血脂异常和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背景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证实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可以比单一的血脂指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比值更好地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关于TG/HDL-C比值在高血压人群中评估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较少,不同TG/HDL-C比值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特点的研究也较少。目的分析不同空腹TG/HDL-C比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动态血压及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情况,并探讨TG/HDL-C比值与ba-PWV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病房的439例(18~8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资料,测量患者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测定患者血肌酐、总胆固醇、TG、LDL-C、HDL-C、血尿酸、空腹血糖,并计算TG/HDL-C比值;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收集24 h、日间及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和平均心率。计算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夜间下降率并记录勺形血压波形,所有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采用ba-PWV进行评估。根据TG/HDL-C比值将患者等分为低分位组(n=219)及高分位组(n=220),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有无差异,并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ba-PWV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分位组男性比例、BMI、高脂血症史比例、吸烟史比例、血肌酐水平、总胆固醇水平、TG水平、血尿酸水平、空腹血糖水平高于低分位组,年龄、HDL-C水平低于低分位组(P<0.05)。高分位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心率、ba-PWV高于低分位组,收缩压夜间下降率、勺型血压比例低于低分位组(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12.35,95%CI(10.307,14.401)〕、空腹血糖〔β=20.69,95%CI(1.532,39.854)〕、TG/HDL-C比值〔β=20.99,95%CI(6.176,35.810)〕、24 h平均收缩压〔β=7.57,95%CI(5.656,9.493)〕是ba-PWV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TG/HDL-C比值高分位组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低分位组,且TG/HDL-C比值与ba-PWV独立相关,因此监测TG/HDL-C比值有助于早期发现动脉硬化和血压升高,促进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全面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