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目的通过切除颈椎后方肌肉的方法制作动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黄韧带退变动物模型。方法将12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肌肉剥离组、肌肉切除组。造模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大体观察、斜板实验及CR片观察。结果造模后1月,颈后肌肉缺损区肌肉完全再生,椎间隙变窄、骨赘形成、关节突硬化出现较早,术后2个月大鼠颈椎的退变尚不至于造成后肢运动功能的改变。结论切除颈后方肌肉可造成颈椎动力失衡性大鼠黄韧带的退变,为颈椎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颈椎病大鼠c_Fos在脊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破坏大鼠颈椎后柱稳定性 ,成功建立颈椎病模型 3、 4、 5个月后 ,分别取相同节段C4~ 6 的脊髓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c_Fos表达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从C4~ 6 的每第 3张切片中选取 1 0个明显表达切片 ,记数阳性细胞后取均值。结果 :对照组脊髓组织中c_Fos阳性细胞数表达较少 ,而模型组明显增多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模型组 3、 5个月比有统计学意义 (1 1 2 0±2 2 6 ,2 7 6 8±4 36 ,P<0 0 5 )。结论 :c_Fos表达不但与急性刺激有关 ,也与颈椎病的慢性刺激有关 ,并随颈椎退变程度加重而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动静力平衡失调与颈椎病——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为探讨颈椎生物力学失衡与颈椎病发生的关系,通过切除大鼠颈部肌群、切断兔颈棘上和棘间韧带及风寒湿刺激低头位兔颈部肌肉,采用组织形态学、生物化学及血液流变学等观察方法,分别建立颈椎动力性平衡失调,静力性平衡失调以及风寒湿痹证型颈椎生理弯曲消失甚至反曲,椎间孔变小,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赘形成;光镜、电镜也充分证实颈椎间盘的进行性退变过程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动物颈椎间盘中HE、5-HT、PGE2和6-酮-PGF1a含量变化经组间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正常组与风寒湿复合模型组LPO、SOD含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证实,颈椎生物力学失衡是颈椎退变的主要机制,提出“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颈椎病病机学说,并认识到,风寒湿雅可加速、加重颈椎生物力学失衡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结合X光片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60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CT结合X光片检查,对照组仅给予X光片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椎间隙狭窄、颈椎曲度异常、骨性椎管狭窄、小关节突增生、钩突增生、椎体后缘骨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结合X光片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有助于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Wistar大鼠 2型糖尿病模型。方法 :将 2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果糖组 ,对照组饮用自来水 ,高果糖组饮用 1 2 %的果糖水。于实验前、实验过程中第 1~6个月每月取空腹尾静脉血 ,测定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及动物体重。结果 :果糖组在 2个月后血糖开始升高 (P <0 .0 5 ) ,3个月后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果糖组在 1个月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即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并持续维持在高水平上。果糖组在 2个月内体重的增长速度较对照组快 ,3个月后体重增长速度开始变缓 ,4~6个月阶段体重增长速度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①高果糖饮食 2个月后 ,Wistar大鼠糖代谢严重障碍 ,出现胰岛素抵抗 ;②本实验为糖尿病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适用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病、证模型复合的方法建立血瘀型颈椎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颈椎病模型组和血瘀型颈椎病模型组,每组10只。颈椎病模型采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血瘀型颈椎病模型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基础上复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加肾上腺素法血瘀模型制成。通过动物体征、血液流变学、CD62p验证血瘀证;通过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Ⅱ型和X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Agc0、Col2a1、MMP-13和TIMP-1的基因表达评判椎间盘退变程度证实颈椎病模型的成立。结果:血瘀型颈椎病模型组动物舌质瘀紫、瘀斑,尾色瘀青;血液流变学指标及CD62p均有不同程度增高,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退变更加明显,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X型胶原表达增高,与正常组和颈椎病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gc1、Col2a1和TIMP-1的基因表达降低,MMP-13基因表达增高,Agc1、Col2a1的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颈椎病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病、证模型复合的方式建立了大鼠血瘀型颈椎病模型,血瘀可以加重颈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减压后脊髓病理与后肢运动功能的变化.方法 构建大鼠T9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30只Wistar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组:假手术对照组(5只)、慢性压迫组(5只)、减压组(20只),减压组分为减压后1周、2周、4周、6周,采用斜板试验,观察大鼠后肢功能;利用HE染色、NissⅠ染色和TUNEL染色方法,观察受压部位脊髓及临近上下节段的脊髓前角病理变化和细胞凋亡现象.结果 慢性压迫组大鼠斜板试验角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脊髓减压后第1周,斜板角度显著提高(P<0.01),随着时间延长后肢肌力逐渐增强;受压部位脊髓减压后早期病理变化无明显改变,减压后第2周细胞凋亡指数仍较高,为(24.31±4.73)%,与慢性压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近上下节段脊髓减压后早期病理恢复可见,细胞凋亡率于减压后1周显著下降(P<0.05),分别为(15.21±4.81)%和(16.21±3.98)%,以后继续降低.结论 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减压后,其早期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可能主要因受压部位临近上下节段脊髓功能代偿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拉旋转斜扳治疗混合型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及所致咔哒声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混合型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提拉旋转斜扳治疗(治疗组) 40例和腰椎旋转斜扳治疗(对照组) 40例。治疗组采用提拉旋转斜扳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旋转斜扳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即时镇痛率、总有效率、推拿所致咔哒声响与即时镇痛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1次后即时镇痛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 5%(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 5%(3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组推拿所致咔哒声响与即时镇痛疗效之间无关系(χ2=0. 031,P=0. 861);对照组推拿所致咔哒声响与即时镇痛疗效之间无关系(χ2=3. 077,P=0. 079)。结论提拉旋转斜扳治疗混合型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优于腰椎旋转斜扳治疗,镇痛疗效与咔哒声响之间无关系,和棘突错动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X光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颈椎病患者(2016年1月20日到2017年1月20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CT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X光片进行检查),各50例,对比2组患者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颈椎病患者检出率(椎间孔异常、椎间隙狭窄、颈椎曲度异常、椎体骨赘及项韧带钙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采用X光片进行进行检测,能够对患者颈椎的生理变化、颈椎稳定性情况、椎间隙狭窄等情况进行确诊,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R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0例颈椎病的CR表现,并对其影像学改变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684例(68.4%),椎体旋转391例(39.1%),滑椎298例(29.8%),椎间隙狭窄共1517个(以C5~6椎间隙狭窄为多见),椎间孔变形、狭窄874个(亦以C5~6椎间孔变形、狭窄为多见),椎体骨赘1836个,其中前缘骨赘579个,后缘骨赘901个,侧缘骨赘356个,钩椎关节退变769例(76.9%),椎间关节退变596例(59.6%),韧带钙化352例(35.2%),此外尚有椎间盘真空征(或积气征)13例、正位裂隙征86例,侧位裂隙征117例等.结论 CR在颈椎病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也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特别是颈椎的侧位和左、右后斜位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西比灵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对近5a来所诊治的109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55例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5~10mgq.n.,两组均经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疗效情况。结果:按所定疗效判定标准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论平均初效时间或症状完全控制时间以及两个月后复发例数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西比灵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式打结法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中以铆钉铆于侧块,尾线打结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以新式打结方法将棘突根部固定维持开门状态。对照组37例以普通打结法固定,术后均以颈托固定3周。术后对轴性症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12~36个月),术后12个月实验组轴性症状发生率12.2%,对照组发生率32.4%。结论新式打结的方法对预防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后轴性疼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针对颈椎病模型大鼠椎旁肌细胞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32只,采用完全随机化区组设计方案,将32只SD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电针治疗组(模针组)、模型美洛昔康片对照治疗组(美洛昔康组),每组8只大鼠。建立动静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变模型,手术造模饲养2个月。模针组取大椎穴进行电针针刺治疗,每次留针25 min,1次/d,14 d为1个疗程,2疗程之间间隔2 d,共治疗2个疗程。美洛昔康组:给予美洛昔康片灌胃治疗2个疗程。空白组、模型组均只作固定而不做其它任何处理。采用免疫组化检测VEGF、VEGFR2的表达,采用PCR检测β-catenin mRNA,Western-Blot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美洛昔康组、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大椎穴通过促进颈椎病模型大鼠颈夹肌细胞血管新生达到修复受损颈椎肌肉目的,其机制可能与电针激活β-catenin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椎病前后路手术前后颈、项部肌肉及切口内局部应用罗哌卡因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40例全麻下颈椎病前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毕接患者自控镇痛泵,泵内药物为氟比洛酚酯+芬太尼;观察组患者术前先向颈、项部肌肉及切口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术毕再向颈、项部肌肉及切口注入20 ml.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反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符合诊断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2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40例。治疗组以反压法推拿为主治疗,对照组牵引为主治疗,两组5 d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87例,好转4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痊愈42例,好转59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72.1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反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交感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附1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椎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 1995~ 2 0 0 2年 1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症状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 ,采用前、后路颈椎手术 ,部分使用内固定物。结果  18例均有颈椎不稳 ,14例行颈前路间盘切除自体骼骨植骨融合 ,结合前路钢板固定 8例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 ,不稳节段门轴、小关节植骨融合 4例 ,配合侧块钢板固定 3例。术后随访 8-70个月 ,平均 3 0个月 ,均获得融合 ,治疗有效率 88.9%。结论 颈椎不稳在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以稳定和减压为目的前后路颈椎手术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formula granules in reducing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the nerve root type and the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This was a multicenter, sing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From April 2002 to November 2003, 499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the treatment or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rally administered granules prepared with a formula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Jingfukang granules. The treatment course was 1 month for both groups.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the nerve root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the total effect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87.2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0.70%, P < 0.01). After the treatment period in both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rate of resolution of pain, numbness of the upper limbs, muscle strength of the upper limbs, and fatigu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 0.05). In patients with the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the total effect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82.07%) was similar to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1.21%, P > 0.05). After the treatment period in both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rate of resolution of weakness of the waist and kne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cervical spondylosis formula granules significantly improve numbness, muscle strength, and fatigue, and reduce pain in patients with the nerve root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improve the weakness of the waist and knees in patients with the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联合前列地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注射前列地尔干乳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炎性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并探索血浆血栓素B2(thromboxane,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 keto prostaglandin F 1α,6-Keto-PGF1α)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以针刺及西药治疗,对照组以牵引及西药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观察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眩晕症状、功能积分量表变化情况及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有效率为90.0%。两组眩晕症状与功能积分比较,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在颈肩痛、日常生活及工作方面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TXB2含量下降,6-Keto-PGF1α含量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TXB2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6-Keto-PGF1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降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浆TXB2含量,升高血浆6-K-PGF1α的含量,通过纠正异常的血管舒缩功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