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的抑郁情绪发生情况,并分析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与其社会生活状 况、自尊、社会支持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宁市2 个社区,对社区 内≥ 60 岁的496 例老年人,使用社会生活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简版、自尊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生活 满意度指数A 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社区老年人抑郁得分2 ~ 12 分,平均(4.89±1.69)分,抑郁情绪 发生率为28.8%。其抑郁情绪在有无慢性病、有无兴趣爱好及不同经济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抑郁情绪阴性组社会总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自尊水平及生活满意度高于抑郁情绪阳性组。社会总 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生活满意度总分与抑郁情绪呈负相关(r =-0.207、-0.232、-0.125 和-0.126, P =0.000、0.000、0.005 和0.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经济状况[Ol ^ R=1.304(95% CI :1.003,1.681)]、 有无慢性病[Ol ^ R=2.072(95% CI :1.272,3.384)]、客观支持[Ol ^ R=0.873(95% CI :0.764,0.993)] 及自尊水 平[Ol ^ R=0.831(95% CI :0.743,0.952)] 是抑郁情绪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社区老年人的抑郁情绪发生率 近1/3,无兴趣爱好、有慢性病、经济状况差、缺乏社会支持、自尊水平及生活满意度低的老年人抑郁情绪 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敏  黄智玉  丁雨 《重庆医学》2002,31(9):829-830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方法: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编生活事件评价问卷、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韦氏临床记忆量表分别对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评价、社会支持、抑郁程度、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对患者的躯体状况进行评分。结果:与正常老年人相比,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明显降低,且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评价、抑郁程度、躯状况呈负相关;与社会支持、认知功能呈正相关。结论:脑梗塞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生活事件评价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老年手术患者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术前焦虑和抑郁状况,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APGA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术前老年患者进行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推断性分析。结果全部295例老年手术患者家庭功能良好208例(70.51%),家庭功能中度障碍67例(22.71%),家庭功能严重障碍20例(6.78%);社会支持总分(40.42±9.03)分,其中主观支持(23.32±5.42)分,客观支持(9.45±3.73)分,支持利用度(7.65±1.86)分;术前焦虑152例(51.53%),抑郁98例(33.22%)。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家庭功能良好组低于家庭功能障碍组(P<0.05);抑郁发生率社会支持高分组高于低分组(P<0.05);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家庭功能良好组高于家庭功能障碍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心理异常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是否患肿瘤性疾病、社会支持总分和家庭功能状况。结论老年手术患者术前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术前焦虑和抑郁情绪与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老年骨折住院患者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骨科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60例老年骨折住院患者,选用老年抑郁量表(G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问卷调查和测试,以55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老年骨折患者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老年骨折患者的抑郁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354,P<0.01).结论 老年骨折住院患者抑郁水平显著升高,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老年骨折患者对应激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5.
脑外伤后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将85例成年脑外伤患者分为抑郁组32例和非抑郁组53例,进行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评定与对比分析。结果:脑外伤后抑郁组和无抑郁组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分比较,抑郁组总分低于非抑郁组(P〈0.05),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个人利用度均低于非抑郁组(P〈0.01);脑外伤后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患者的应对方式量表评分的比较,抑郁组解决问题因子分(P〈0.01)、求助因子分(P〈0.05)、忍耐因子分(P〈0.01)均低于非抑郁组。结论:脑外伤患者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不足,易出现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社会学角度,探讨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与焦虑障碍或/和抑郁 障碍的区别。方法 按DSM-IV诊断标准收集25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共病组)、30例主要抑郁症患者(抑郁组)、14例广泛性焦虑障碍和6例惊恐障碍患者(焦虑组)。对所有病例使用LES、SSRS、FES-CV进行调查评定。结果 (1)共病组的负性生活事件评分与抑郁组、焦虑组无显著差异;(2)共病组的社会支持分显著高于抑郁组,而与焦虑组无显著差别;(3)共病组存在家庭功能缺陷,但显著较抑郁组和焦虑组为轻。结论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在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方面具有不同于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临终关怀对老年住院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临终关怀对住院老年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晚期肿瘤患者7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8)。对研究组患者实施1个月以上的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整体护理,观察干预前后2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及焦虑抑郁情绪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干预后在生活质量(QOL)总分及其分类指标如食欲、精神、睡眠、家庭理解与配合、对癌症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面部表情以及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照组(P〈0.05或P〈0.01);焦虑、抑郁水平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除在生活质量分类指标中的疼痛、日常生活情况、面部表情以及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度评分降低外(P〈0.05或P〈0.01),其他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终关怀可以提高老年住院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观支持度、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生活满意度,同时可以降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老年冠心病抑郁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方江  张凡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8):1156-115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抑郁症发病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伴抑郁患者52例为观察组,老年冠心病不伴抑郁症患者5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家庭及社会支持,以及Holter监测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并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严重睡眠障碍、焦虑激越、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者家庭和睦及社会支持率明显高于观察组,Holter监测显示观察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ST-T改变发生率显明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心源性猝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易产生睡眠障碍负面情绪等症状,心脏重大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有利于预防和降低老年冠心病抑郁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个体怀旧治疗与团体怀旧治疗对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纳入的98例有轻中度抑郁症状的老年人,随机分为个体怀旧治疗组(n=49)和团体怀旧治疗组(n=49),并分别给予为期8周的个体与团体怀旧治疗,并在干预前后应用老年抑郁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对老年人抑郁情绪及生活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2组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4,P=0.374),生活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7,P=0.103);干预后2组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2,P=0.000),生活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5,P=0.000);2组患者组内干预前后抑郁得分、生活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个体怀旧治疗与团体怀旧治疗均可以明显缓解老年抑郁情绪并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团体怀旧治疗对有轻、中度抑郁情绪的老年人均有效,而个体怀旧较适用于缓解有轻度抑郁情绪的老年人。本研究可为后续怀旧疗法的应用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文娟 《农垦医学》2023,(2):157-160+182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2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1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焦虑量表、老年抑郁量表以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本次调查共计回收合格问卷168份,有效回收率为93.33%。老年脑梗死患者社会支持与焦虑呈现显著负相关(r=-0.547,P<0.001),老年脑梗死患者社会支持与抑郁呈现负相关(r=-0.328,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医护人员应尽早评估其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情况,充分发挥其社会关系网,缓解老年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和比较轻性抑郁障碍(MinD)与重性抑郁障碍(MDD)的临床症状、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方法 选择288例MDD患者(MDD组)和222例MinD患者(MinD组)作为研究对象,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生活事件量表(L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作为评估工具,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心理应激、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结果 MinD组与抑郁有关症状的发生率和HAMD-17评分均显著低于MDD组(P<0.01, P<0.05);两组生活事件发生率相近,但MDD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明显强于MinD组(P<0.01).PSSS、TCSQ和EPQ显示,与MDD组比较,MinD组朋友支持因子分较低;较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内外向因子分较高,神经质因子分较低(P<0.01或P<0.05).结论 与MDD比较,MinD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低;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心理应激较轻,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同时具有较好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比较轻性抑郁障碍(MinD)与重性抑郁障碍(MDD)的临床症状、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方法选择288例MDD患者(MDD组)和222例MinD患者(MinD组)作为研究对象,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生活事件量表(L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作为评估工具,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心理应激、社会支持、心理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结果 MinD组与抑郁有关症状的发生率和HAMD-17评分均显著低于MDD组(P〈0.01,P〈0.05);两组生活事件发生率相近,但MDD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明显强于MinD组(P〈0.01)。PSSS、TCSQ和EPQ显示,与MDD组比较,MinD组朋友支持因子分较低;较多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内外向因子分较高,神经质因子分较低(P〈0.01或P〈0.05)。结论与MDD比较,MinD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低;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心理应激较轻,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同时具有较好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对喉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6例喉癌患者的抑郁情绪及其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86例喉癌患者中有抑郁症状58例,无抑郁症状28例。抑郁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54.05±5.26),无抑郁组为(34.33±3.68);无抑郁组社会支持度评分均高于抑郁组(<0.05);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结果显示,无抑郁组的面对得分高于抑郁组(<0.05),回避与屈服得分无统计学差异。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患者的抑郁情绪显著相关(<0.05)。结论:喉癌患者的社会支持利用度越低,抑郁发生率越高。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与有效应对方式能很好改善喉癌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SLE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6例SLE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进行调查。结果 76例SLE患者中,有抑郁症状64例,无抑郁症状12例,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有抑郁组为(55.05±5.26),无抑郁组为(32.33±3.68),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无抑郁组社会支持度评分均高于有抑郁组(P<0.05)。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评分结果显示,无抑郁组的面对得分高于有抑郁组(P<0.05),而回避和屈服得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LE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社会支持利用度较低。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系统和有效应对方式可以较好改善SLE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与感知社会支持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株洲市24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量表(MSPS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抑郁发生率46.3%;感知社会支持总得分(4.96±1.17)分;抑郁患者在感知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无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其感知社会支持与抑郁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感知社会支持得分越高,抑郁分数越低,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抑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的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长春市三个城区中 939例 45~ 5 5周岁妇女用自评抑郁量表 ( SDS)及抑郁状态问卷 ( DSI)进行抑郁症状的评价及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有更年期抑郁症状组 ( 组 )妇女、更年期正常对照组 ( 组 )及生育年龄正常对照组 ( 组 )妇女各 30例行血清雌二醇 ( E2 )水平测定。结果 :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率为 32 .0 6%, 组及 组的 E2 水平均比 组降低 ( P<0 .0 5 ) ; 组血清 E2 水平下降更明显 ,与 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 ;抑郁症状发生与是否有精神心理症状、血管舒缩症状、有无意外生活事件及年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 ;与家庭月收入、爱人下岗后是否就业、夫妻感情好坏、对生活是否满意、对自己评价的高低、遇到烦恼淡忘它的时间的长短、是否参加社团组织活动、遇到烦恼是否有家庭或社会的帮助等因素成负相关关系。结论 :更年期抑郁症状发生与 E2 的减少 ,某些躯体、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缓解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可考虑应用激素替代疗法。除药物治疗之外 ,进行心理咨询和予以良好的社会支持是降低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和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暴力对女性抑郁症自杀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暴力调查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TCS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72例抑郁症患者(有家庭暴力组45例,无家庭暴力组41例)进行评定,并将两组评定结果加以比较。结果:①有家庭暴力组与无家庭暴力组患者自杀程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有家庭暴力组EPQ的神经质、精神质、消极应对方式及总社会支持评分与无家庭暴力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有家庭暴力的女性抑郁症患者自杀程度高,具有精神质和不稳定个性、消极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缺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失独者社会支持与抑郁情绪间的关系及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214名失独者,其中男80人,女134人,年龄49~83岁,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 持评定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测量失独者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及抑郁水平。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 (t=2.85,P<0.05)、有无配偶(t=5.62,P<0.05)、家庭所在地不同(t=3.95,P<0.05)、人均月收入不同(F=3.48,P<0.05) 的失独者社会支持得分不同;人均月收入不同的失独者,自我效能感得分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46, 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失独者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得分呈正相关(r=0.26,P<0.01),失独者自我效能感(r=–0.59, P<0.01)和社会支持(r=–0.31,P<0.01)与抑郁得分均呈负相关。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失独者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 抑郁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年龄<60岁、有配偶、人均月收入高及农村的失独者社会支持水平较高,人均 月收入高的失独者自我效能感较高。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预测失独者抑郁情绪,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失独 者抑郁情绪。社区工作人员在对失独者这一特殊人群进行心理护理时,可以从改变其认知,提升自我效能感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长沙市新确认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情绪问题发生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更好地开展 该人群的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将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在长沙市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 中新确认登记的、符合入组条件的感染者/患者作为连续样本,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 (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艾滋病压力量表(HIV/AIDS Stress Scale)进行调查。 结果:37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抑郁阳性率为40.3%(PHQ-9≥10分),焦虑阳性率为30.5%(GAD-7≥10分)。重 度抑郁症状(PHQ-9≥20分)及重度焦虑症状(GAD-7≥15分)分别占8.1%,14.3%。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状况 (b=–3.407,P<0.001;b=–2.799,P=0.001)、性取向(b=1.903,P=0.008;b=1.314,P=0.034)、居住情况(b=–1.995, P=0.012;b=–2.167,P=0.002)、出现HIV感染相关症状(b=4.578,P<0.001;b=3.652,P<0.001)、艾滋病相关压力 (b=0.081,P<0.001;b=0.090,P<0.001)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预测因子,社会支持(b=–0.046, P=0.044)是抑郁情绪的预测因子,并且抑郁(ΔR2=55.8%,P<0.001)、焦虑(ΔR2=54.7%,P<0.001)互为强显著预测因子。 结论:在新确认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较为严重,在对该人群进行登记管理的同时应考 虑提供必要的心理社会支持及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