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硬脊膜内皮样囊肿及囊性脊柱裂术后纤维疤痕粘连可造成继发性脊髓栓系,使得神经损害症状加重或产生新的症状.术文就该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囊性脊柱裂修补术后18例,硬脊膜肉皮样囊肿5例.手术年龄2岁~12岁,术后随访3月~12月,对大小便失禁分别采用Kelly评分法及Bruskewiz评分法.结果18例囊性脊柱裂,有的第一次手术后原有的神经损害症状进一步加重,有的产生新的症状.MR显示脊髓低位.在原手术处被纤维疤痕粘连牵拉,形成脊髓栓系.5例硬脊膜内皮样囊肿神经功能损害均为后天产生.MR显示皮样囊肿位于硬脊膜内,牵拉压迫脊髓、马尾.手术目的是切除病灶,将粘连牵拉的脊髓、马尾彻底松解开.术后随访,多数病人的大小便功能及双下肢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硬脊膜内皮样囊肿或先天性囊性脊柱裂手术后纤维疤痕粘连可造成脊髓栓系,产生神经损害症状或原有症状进一步加重.MR检查有助于诊断.脊髓栓系松解术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1岁.因颈项强直、疼痛2年,加重伴四肢感觉运动障碍,大、小便潴留8 d入院.查体:双上肢近端肌力Ⅱ级,双上肢远端及双下肢肌力0级,四肢腱反射消失,T2以下痛觉减退.颈椎MRI提示:C3~6占位,T1WI信号稍低,T2WI信号高,腹侧蛛网膜下腔增宽,横断面上包块有向后压表现.手术采用C3~7后正中入路,切除C3~7棘突及椎板,见椎板明显变薄,有些部位薄如纸,硬脊膜张力高,无搏动,切开硬脊膜,脊髓腹侧面有一囊肿,表面光滑,壁完整,壁厚0.5 mm,前面与脊膜无粘连,后面与脊髓侧面有粘连,与神经根轻度粘连,肿瘤大小约3 cm×2 cm×1 cm.术后病理报告为肠源性囊肿.术后13 d大、小便失禁,T2平面以下对疼痛稍有反应,四肢肌力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脊膜膨出和脊膜脊髓膨出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病变部位有脊柱裂(棘突及椎板的先天性缺损),硬脊膜经椎板缺损处向外膨出,在皮下形成囊肿。囊肿内无神经组织者,称为单纯性脊膜膨出。有神经组织者,称为脊膜脊髓膨出。如果一段脊髓向后突出并且外露呈平板状,仅有一层菲薄的纤维膜覆盖者,称为脊髓膨出。  相似文献   

4.
硬脊膜缺损在脊柱手术中比较常见,特别是椎管狭窄症患者,处理比较棘手.为预防脊髓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防治脑脊液漏和感染,并为神经组织提供容纳和保护,多数学者主张必须行及时有效的硬膜修补求.我院于1999~2001年应用生物蛋白胶-明胶海绵复合物修复硬脊膜缺损6例,术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6岁。因双下肢无力8月,进行性加重2月于1999年6月16日入院。查体:T7平面以下感觉减迟,双下肢肌力II级,肌张力增高,双例膝反射、跟腱反射亢进,Babinski(十)、Chaddock( )、Kemig( )、踝阵挛( )。腰部CT示L2-L4硬脊膜外肿瘤;椎管造影示L2-L4、T11硬脊膜外多发占位;MIR示C1-L5硬脊膜下巨大呈节段性分布、不规则、囊状(CSF、信号)占位病变,脊髓明显受压前移。X线示胸硬腰椎正常。入院后行惟管探查术,术中打开T6-T11右侧半椎板,见硬脊膜外有一灰白色囊状物,下界位于T11,上界位于T6,长约15cm。在T7平面有一直径约1cm的裂口与蛛网膜下腔相通,仅有CSF出入,无神经通过。囊肿与硬脊膜易分离,切除囊肿,用囊壁修补硬脊膜裂口,并用508生物胶粘涂。上下探查惟管无占位病变发现;术后诊断为T6-T11硬脊膜外囊肿。病理报告为玻变的结缔组织囊壁伴出血。术后两周出院,感觉基本恢复正常,肌力Ⅳ级,病理征消失。半年后复诊,肌力V级,无胸背部畸形与疼痛。  相似文献   

6.
<正> 硬脊膜外囊肿系于1898年由Schlesinger在尸解时最先发现,此后文献报告渐多。此病好发于脊柱胸段可腰段,甚少发生于骶部。骶部硬脊膜外囊肿是Enderle 在1932年行脊髓造影时首先发现,同年Wilson 经手术证实1例,当时称其为“骶管内隐性脊膜膨出”(intrasacral occult meningocele),1955年Schurr 改称“骶部硬脊膜外囊肿”(sacralextadural cyst)。Cloward 认为这种囊肿亦属于先天性硬脊膜外囊肿。1973年Cre-Llin 报告7例,对此症作了详细论述,并认为它是腰骶部疼痛和坐骨神经痛的一种罕见  相似文献   

7.
探讨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成人脊髓系综合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7年12月由本科收治的168饲脊髓拴系综合征志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为微外科治疗方法以及疗效.168例成人脊髓拴系综合征在显微镜下切除脊髓北侧脂肪瘤,松解硬膜内外与脊髓的粘连,病变部位人工脊膜修补形成宽松椎管.结果本组术后在住院期间(14d)92例(84.7%)患者症状得到改善.159例获得随访,在随访期内(1~3年)治愈者占15.3%,有效30.7%,无效15.3%,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84.7%.13例出现脑脊.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成人脊髓系统综合征可获得满意疗效,对成年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收治的168饲脊髓拴系综合征志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为微外科治疗方法以及疗效.168倒成人脊髓拴系综合征在显微镜下切除脊髓北侧脂肪瘤,松解硬膜内外与脊髓的粘连,病变部位人工脊膜修补形成宽松椎管.结果本组术后在住院期间(14d)92例(84.7%)患者症状得到改善.159例获得随访,在随访期内(1~3年)治愈者占15.3%,有效30.7%,无效15.3%,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84.7%.13例出现脑脊. 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成人脊髓系统综合征可获得满意疗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患病率逐年增加,预后没有根本改观,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活质量。脊髓损伤后髓内出血、水肿,在软硬脊膜的束缚下可能导致实质内压力增高,导致缺血缺氧,加重脊髓的继发性损伤进程。脊髓切开术切开硬脊膜、软脊膜、肿胀脊髓,释放坏死物质,是治疗脊髓损伤的有希望的途径之一。目前仍无脊髓切开术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规范化手术方案,本文作者对其手术时机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脊膜切开减压治疗脊髓外伤后广泛水肿及血肿的重要性。方法我院在2013至2015年期间,通过切开硬脊膜减压,治疗脊髓损伤后广泛水肿及血肿患者13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水肿范围累及2-4个脊髓节段者9例,超过4个脊髓节段者4例。颈髓出现血肿4例,胸腰髓血肿9例,血肿大小为脊髓1-2个节段。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后未出现切口部位感染、脊髓损伤持续加重、椎动脉损伤等。术后2周给于复查,影像学结果为脊髓的广泛水肿信号消失。结论脊髓损伤后,出现广泛水肿伴或不伴髓内血肿者,及时行硬脊膜切开和适当的脊髓切开可以缓解受累的动静脉,从而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有助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或减轻了肢体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脊髓和脊柱末端的各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均可导致脊髓栓系,如隐性脊柱裂、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腰骶椎管内脂肪瘤等,脊髓栓系使脊髓末端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脊膜膨出或脊髓脊膜膨出患儿往往早期即出现尿失禁症状,且随患儿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松解栓系修补脊膜膨出,可防止畸形进展.所以提倡早期手术[1]我院在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为48例腰骶部脊膜、脊髓脊膜膨出患儿行脊髓栓系松解及脊膜修补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