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验证重组腺相关病毒负载PSA基因转染方式与LNCaP细胞裂解物诱导方式对产生树突状细胞(DCs)疫苗的的影响.方法:抽取HLA表型为A2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体外培养.通过反复冻融LNCaP细胞、提取肿瘤细胞裂解物以及使用含PSA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未成熟DCs,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检测体外培养的DCs和CTL活性,并使用MTT法检测两组CTL对LNCaP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使用腺相关病毒转染组诱导的CTL对LNCaP和DU145两种前列腺癌细胞进行杀伤实验检测.结果:两种方式均可培养成熟的DCs,诱导激活CTL并分泌IFN-γ,而腺相关病毒转染的DCs成熟度和CTL诱导率均高于细胞裂解物组;腺相关病毒转染组诱导的CTL对LNCaP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细胞裂解物组诱导的CTL;腺相关病毒转染组诱导的CTL对LNCaP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两种抗原递呈方式均可培养出成熟的DCs,并可诱导自体CTL增殖;而使用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PSA至DCs的方式明显优于肿瘤细胞裂解物的抗原负载方式,具有高效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含未甲基化CpG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分化、成熟及其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DC,透射电镜观察CpG ODN刺激组和未刺激组DC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HLA-DR、CD86的表达,MTT法检测其对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lymphocyte reactor,MLR)中T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调节T细胞杀伤肿瘤的能力。结果:与未刺激组相比,CpG ODN刺激组DC表面突起细、长且规则,粗面内质网增多,空泡减少甚至消失;同时DC表面HLA-DR、CD86的表达上调,能明显促进MLR中T细胞的增殖,增强DC调节T细胞杀伤肿瘤活性:结论:CpG ODN可诱导人外周血DC分化成熟,增强DC调节T细胞杀伤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负载食管癌抗原肽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人食管癌细胞株 TE 1的杀伤效应。方法:用弱酸洗涤TE 1细胞获得抗原肽,将此负载到树突状细胞并与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制备 CTL,用Cr51释放法测定其对TE 1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负载食管癌抗原肽DC诱导的CTL对TE 1细胞的杀伤 率为(78.62±3.51)%,未负载食管癌抗原肽DC诱导的CTL对TE 1的杀伤率为(10.52±5.51)%,二者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负载食管癌抗原肽DC诱导的CTL对酸洗前TE 1杀伤率为(60.63±7.24)%,对酸洗后 TE 1的杀伤率为(8.64±4.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载食管癌抗原肽DC诱导的CTL对 Eca 109的杀伤率为(56.21±8.76)%,而对K59和786 0的杀伤率分别为(15.89±11.80)%和(3.95±2.99)%。 结论:酸洗可以从TE 1细胞上获得有效的抗原肽;负载食管癌抗原肽的DC可以诱导生成高效特异的CTL。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以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前体细胞,体外诱导其为树突状细胞(DC),负载直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冻融抗原,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lymphocytes,CTLs),探讨其对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联合应用rhGM-CSF、rhIL-4、rhTNF-a及rhsCD40L等细胞因子,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法从外周血获取单核细胞并进行诱导扩增,培养出DC,用冻融抗原冲击致敏DC。实验分3组:冻融抗原致敏DC组(Ⅲ组),未致敏DC组(Ⅱ组),T细胞组(Ⅱ组),观察CTL对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冻融抗原致敏DC激活CTL的能力显著高于未致敏的DCs组,两组CTLs对Lovo细胞的杀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9% vs 24.7%,P〈0.05)。结论:冻融细胞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后活化CTLs,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含CpG序列的寡脱氧核糖核苷酸(CpG-ODN)对树突状细胞(DC)疫苗治疗小鼠膀胱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CpG-ODN作为DC成熟的刺激信号,体外诱导DC成熟,BTT739膀胱肿瘤细胞抗原提取物致敏DC制备DC疫苗,建立BTT739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磷盐酸缓冲液(PBS)对照组、DC疫苗组、CpG-ODN组、DC+CpG-ODN联合治疗组,于肿瘤细胞接种后第7、14天给予治疗,每组分2个亚组,分别用于测量瘤重、体积及用于观察荷瘤小鼠存活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组织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结果第2次治疗7 d后,联合治疗组平均瘤重及平均肿瘤体积均显著低于其余3个组(P0.01),荷瘤小鼠生存期显著长于其余3个组(P0.05)。肿瘤组织中TIDC表面CD80、CD86表达水平,联合治疗组略高于CpG-OD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PBS对照组和DC疫苗组(P0.05)。结论CpG-ODN可增强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对膀胱肿瘤荷瘤小鼠的抑瘤效应和生存期延长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DC成熟。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 探讨具有较强免疫活性树突状细胞(DC)的制备及其鉴定。②方法 采用3M KCL提取法和弱酸洗脱法获得肺癌细胞GLC-82的可溶性抗原多肽,并定量抗原多肽浓度;用GLC-82细胞抗原多肽;中击致敏,从人外周血PBMC中用GM—CSF、IL-4和TNF—α体外诱导扩增并经鉴定的DC;利用负载GLC-82细胞抗原多肽的DC,刺激同种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诱导产生具有识别肺癌细胞抗原的特异性CTL;③结果 人体外周血PBMC体外经7天诱导出的DC,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特性,经GLC-82抗原致敏的DC诱导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产生CTL,高表达CD3^+、CD4^+、CD8^+,且随培养时间延长,CD3^+和CD8^+ T 细胞百分率增加,CD4^+/CD8^+比例下降,动态观察CTL增殖倍数迅速增加;④结论 利用3Mkcl单盐提取法制备肿瘤可溶性抗原,并以终浓度50ng,/mL冲击致敏,从外周血PBMC中分离、扩增、活化的DC,使其负载肿瘤抗原,体外诱导能产生特异性CTL。  相似文献   

7.
肿瘤抗原致敏DC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及杀伤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增仁  李勇  田延峰  张丽静  张峰  李芳 《医学争鸣》2008,29(12):1088-1091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增殖和杀伤胃癌细胞的效率.方法: 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l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体外诱导培养获取成熟DC,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83,CD80,CD86及HLA-DR表型;同时经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lL-2)诱导扩增T淋巴细胞,检测CD3,CD4,CD8及CD56表型.以人胃癌OCUM-2MD3细胞株冻融抗原致敏DC,然后刺激T淋巴细胞,得到肿瘤抗原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MTT法检测致敏DC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和致敏DC活化的特异性CTL对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率.结果: 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获得大量形态典型、具备强烈刺激增殖能力、且高表达CD80,CD86的DC及高表达CD3的T淋巴细胞;MTT法检测结果发现胃癌细胞抗原致敏DC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显著高于未致敏DC组和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发现胃癌细胞抗原致敏DC主要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为CD8 的CTL(60.58±8.43)%,经胃癌细胞抗原致敏DC刺激后,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显著增加,致敏DC组对胃癌细胞杀伤活性(71.57±4.83)%,较未致敏DC组(12.53±1.62)%和单纯T淋巴细胞组(10.45±1.40)%作用更为显著(P<0.01),而且随着效靶比增加,其杀伤效应亦显著增加.结论: 胃癌细胞抗原致敏DC可显著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为CD8 CTL,进而发挥其高效杀伤胃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两种抗原负载方式对树突状细胞(DCs)疫苗的影响.方法 抽取HLA表型为A11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体外培养.通过反复冻融LoVo细胞,提取肿瘤细胞裂解物或者使用含CEA片断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未成熟DCs,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检测体外培养的DCs和CTL活性,并使用MTT法检测两组CTL对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两种方式均可培养的成熟DCs,诱导的CTL细胞分泌IFN-γ有所增加;转染后DCs诱导特异性CTL可有效识别并杀伤HLA-A11阳性的LoVo细胞,腺相关病毒提呈抗原制备的DCs疫苗对LoVo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肿瘤细胞裂解物的抗原负载方式.结论 两种抗原提呈方式均可培养出成熟的DCs,不明显改变DCs表型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并可诱导自体CTL增殖.使用腺相关病毒转染DCs的方式明显优于肿瘤细胞裂解物的抗原负载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负载人肺癌GLC-82细胞可溶性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肺癌细胞的杀伤研究,为以DC为基础的肺癌免疫瘤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用3MKCl提取法和弱酸洗脱法获得人肺腺癌细胞GLC-82的可溶性抗原多肽,用GLC-82细胞抗原多肽冲击致敏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用GM-CSF、IL-4和TNF—α体外诱导扩增并经鉴定的DC;利用负载GLC~82细胞抗原多肽的DC,刺激同种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诱导产生具有识别肺癌细胞抗原的特异性CTL;进一步探讨该CTL对GLC-82,肺癌CALU-6和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人PBMC体外经7d诱导出的DC,经光镜、电镜、免疫组化证实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特性;经GLC-82抗原致敏的DC诱导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产生CTL,诱导激活的CTL与靶细胞共育时镜下发现CTL靠近并聚集在肿瘤细胞周围,致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结论肺癌可溶性蛋白抗原能活化致敏DC,无需明确肿瘤特异抗原,获取方法简便可行;联合应用GM—CSF、IL-4和TNF—α诱导人PBMC中的单核细胞,能诱导出功能较强的DC;致敏DC能强烈刺激初始型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产生CD8^+表达增加的CTL;激活的CTL对肺癌靶细胞发挥高效而特异的细胞毒效应,对非肺组织瘤靶细胞也具有非特异性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0.
聂志林  靳风烁  张克勤  梁培禾  叶锦 《重庆医学》2009,38(24):3122-3124
目的 探讨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联合含未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CpG)序列的寡脱氧核糖核苷酸(CpG-ODN)对膀胱肿瘤细胞的免疫学效应.方法 用小鼠BTT739细胞反复冻融抗原致敏培养第7天的DC,48h后分别加入CpG-OD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DC成熟,制备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灭活后用于刺激T淋巴细胞制备效应细胞(CTL),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测定各组CTL对BTT739细胞的杀伤活性,ELISA法测定效应细胞培养上清液的干扰素-γ(IFN-γ)水平,同时检测了CTL对自体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负载肿瘤抗原的DC诱导的效应细胞分泌较高水平的IFN-γ,并对BTT739细胞具有较高的杀伤效应,CpG-ODN活化的DC疫苗诱导的效应细胞分泌IFN-γ水平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均高于TNF-α活化的DC疫苗诱导的效应细胞(P<0.01).DC疫苗对自体淋巴细胞无明显免疫杀伤活性.结论 CpG-ODN可增强负载肿瘤抗原的DC疫苗对膀胱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效应,并且对自体淋巴细胞无免疫杀伤活性,为膀胱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角蛋白19致敏的DC/CTL对MCF-7体外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体外经角蛋白19(K19)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细胞毒T细胞(CTL)对MCF-7细胞株的抑瘤作用.方法经抗原多肽K19体外致敏外周血来源的DC诱导特异性CTL,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及细胞因子分泌,3H-TdR掺入法检测DC诱导CTL增殖,51Cr释放法测定CTL对MCF-7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扩增培养出可见树突状形状的D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83、CD40、CD80及CD86高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经K19致敏的DC刺激的自体淋巴细胞增殖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在同一效靶比时,K19致敏的DC诱导的CTL对MCF-7细胞的杀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随着效靶比增加,杀伤作用增强(P<0.01).结论DC在体外经K19抗原致敏后,可诱导产生对MCF-7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效应细胞杀伤MCF-7细胞,且随效靶比增加,杀伤力增强.  相似文献   

12.
Peng WB  Sha WH  Li YY  Nie Y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6):1849-1853
目的 利用新型诱导剂钙离子载体(CI)A23187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生成树突细胞(DC),观察DC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CTL)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产生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黏附法分离出PBMC,分2组培养:传统方法组,加人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新型诱导剂组,加入rhGM-CSF+CI A23187.培养开始前,予K562细胞冻融抗原致敏,培养96 h后收集负载抗原的DC.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细胞的表面标志;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各组DC刺激同种异体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能力、DC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和DC激活的CTL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与传统方法相比,A23187联合rhGM-CSF 诱导培养的DC具有更加典型的树突形态;DC 表面分子CD83、CD1a、CD86、CD40表达(45.2%±1.8%、31.5%±3.9%、40.1%±7.8%、36.4%±6.3%)较传统方法组(16.9%±1.3%、20.4%±3.4%、26.5%±2.2%、22.3%±3.0%)明显高(均P<0.05),且CD14表达(5.7%±0.8%比19.0%±1.6%)明显低(P<0.05);负载K562细胞冻融抗原后的DC具有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作用;对K562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效靶比为1:1及10:1时,抑瘤率分别为(25.3±3.8)%比(15.6±2.4)%、(35.6±5.2)%比(22.9±3.2)%(均P<0.05);刺激的CTL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效靶比为10:1及40:1时,杀瘤率分别为(44.3±6.2)%比(29.9±2.8)%、(61.0±5.2)%比(43.1±4.8)%(均P<0.05).结论 新型诱导剂CI A23187联合rhGM-CSF能更有效地诱导PBMC生成强效成熟DC,K562细胞冻融抗原冲击该DC激活CTL能够获得较强的杀伤K562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卵巢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将大鼠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只,每组随机抽取10只大鼠进行DC体外培养,其余大鼠随后取脾脏淋巴细胞进行杀伤率试验,实验组于培养的第3天加入大鼠卵巢癌细胞系NuTu-19的冻融抗原,培养14 d后将两组DC分别与各组剩余大鼠脾脏分离的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观察形态学.结果 实验组DC在体外试验中可以有效地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诱导生成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在效靶比(SC:RC)为1:3、1:10、1:30和1:100时: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在相同效靶比(SC:RC=3:1,10:1,30:1)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实验组分别为(40.9±1.2)%、(69.8±1.8)%及(89.0±0.4)%,对照组分别为(30.9±1.9)%、(34.4±2.1)%及(51.0±1.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后的DC疫苗能够激活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产生体外免疫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弱酸洗脱提取人卵巢癌细胞膜表面的肿瘤抗原肽,用于负载脐血树突状细胞(DCs),观察其对混合T淋巴细胞的体外激活效应。方法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中的单个核细胞(CBMNC),将其中贴壁的细胞在细胞因子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白介素(rhIL)-4及重组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的配伍作用下诱导分化为DCs。室温下以pH为3.3的枸橼酸-磷酸盐缓冲液处理人卵巢癌细胞,洗脱液经Oasis HLB小柱提取纯化后负载DCs。以3H-TdR掺入法测定负载抗原的DCs对混合T淋巴细胞的体外活化效应。结果贴壁的CBMNC在细胞因子2 000 U/mL rhGM-CSF、500 U/mL rhIL-4及100 U/mL rhTNF-α的配伍作用下体外诱导分化为具有典型形态和表型的DCs。人卵巢癌细胞弱酸洗脱肽负载的DCs与混合T淋巴细胞体外共培养后,T细胞增殖加快。结论CBMNC可以在GM-CSF、IL-4和TNF-α的作用下体外诱导分化为功能性DCs。pH为3.3的枸橼酸-磷酸盐缓冲液洗脱法可得到卵巢癌细胞的弱酸洗脱肽,用其负载脐血DCs,体外可激活细胞毒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肿瘤组织树突状细胞(DC)功能缺陷机制,研究卵巢癌细胞对DC成熟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共培养卵巢癌细胞与DC,观察DC表面标志、吞噬功能及对T淋巴细刺激胞能力的变化,检测免疫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 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rhGM-CSF和rhIL-4诱导生成DC后,表达CD1a(55.0%±10.3%)、CD86(63.5%±11.1%)、HLA-DR(89.4±19.7%)和CD83(9.7%±3.4%),经肿瘤坏死因子(TNF)-α促成熟后,DC成熟标志CD83(39.5%±7.5%)升高.与卵巢癌细胞共培养,DC特异性标志CD1a(19.1%±4.0%)表达减少,成熟特异性标志CD83(44.2%±8.3%)增高且时间提前,对TNF-α诱导无反应.卵巢癌细胞使DC对葡聚糖的吞噬功能下降43.05%,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刺激活性降低56.35%;抑制DC分泌白细胞介素(IL)-12及与IL-12相关的p38磷酸化,使MLR中T细胞分泌干扰素(IFN)-γ降低而IL-10增高.结论 卵巢癌细胞影响DC成熟及功能,DC吞噬能力及抗原处理功能下降,不能有效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特异性CTL活化,造成T细胞对肿瘤细胞耐受.可能是肿瘤逃避机体免疫监视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乐  肖菊香  王妍华  赵磊 《西部医学》2013,25(9):1291-1297
目的探讨3种大肠癌肿瘤细胞裂解物负栽的健康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刺激同体和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的作用。方法对血站来源的健康人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DC前体细胞,用临床应用药物GM—CSF、TNF—a和试验用试剂rhlL-4联合诱导培养扩增Dc,制备3种大肠癌细胞裂解物,体外致敏DC,显微镜观察Dc形态演化过程,电镜拍摄微观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鉴定DC表型,ELlSA法检测肿瘤抗原致敏DC分泌IL-12水平,检测致敏DC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的IL—lO和IF阿7水平,3H—TdR法检测成熟DC(mDC)诱导同体和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DC形态学呈现典型树突状分化特征,mDC表达特征性免疫表型CDla、CD83,共刺激分子CD86、HLA—DR,分泌高水平IL—12,mDC与同体和异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均能有效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T淋巴细胞不分泌IL-10,分泌较高水平IFN-了,3W480细胞株在各项指标上都具优势,3H—TdR法检测提示mDC不仅可以刺激同体淋巴细胞增殖,同样有效激活异体T淋巴细胞。结论来源于血站的健康人外周血是-种方便的DC前体细胞原料。联合细胞因子的培养方法可以成功诱导出成熟的DCl型细胞,引起Thl型细胞免疫反应;3种大肠癌肿瘤细胞裂解物,尤其是Sw480细胞株裂解物抗原性质稳定,能够有效促进DC分化,提高DC成熟度;负载裂解物的DC不仅刺激同体T淋巴细胞增殖,也可有效激活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因此应用健康人异体来源的DC瘤苗刺激患者T淋巴细胞增殖,从而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的设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K-ras突变多肽负载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胰腺癌特异性免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K-ras(12-Val)突变多肽负载树突状细胞(DC),诱导胰腺癌特异性免疫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未成熟Dc体外负载K-ras多肽(YKLVVVGAV)后诱导成熟,抗K-ras(12-Val)单抗检测突变抗原位点表达后与T淋巴细胞混合扩增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MTT法测定CTL对胰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免疫杀伤活性.建市裸鼠胰腺癌移植瘤模型,分别予K-ras特异性CTL肿瘤瘤内及尾静脉注射,观察不同治疗途径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 负载K-ras(12-Val)多肽的DC成熟后表达突变抗原位点并有效地刺激自体[CD8+:(44.8±2.1)%]和同种异体T细胞活化;诱导的特异性CTL对胰腺癌细胞杀伤率按效靶比(10:1、20:1、50:1)分别为(21.2±1.9)%、(32.4±2.1)%、(45.7±5.3)%,杀伤效率均显著高于非特异性激活的T细胞治疗组(均P<0.05),对正常组织无损伤(均P>0.05).裸鼠K-ras特异性CTL治疗后8 d,瘤内治疗组肿瘤体积(68±13)mm3即明显低于对照组(87±14)mm3及IL-2非特异性治疗组(79±19)mm3(均P<0.05),K-ras特异性CTL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裸鼠的生存率(P<0.05).免疫组化染色证实K-ras特异性CTL具有体内迁移到肿瘤病灶的能力.结论 利用K-ras(12-Val)突变多肽体外负载树突状细胞,能诱导有效的抗胰腺癌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的体外扩增培养方法及诱导特异性抗卵巢癌细胞免疫效应.方法①从脐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后,获得单核细胞(Mo).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剂(GM-CSF)、IL-4、集落刺激因子(SC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Ⅲ配体(Flt-3L)诱导分化扩增,共培养7d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分析;②诱导单核细胞分化的第3天加入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冻融抗原,共培养4d后获得负载肿瘤抗原的成熟DC;将致敏的DC与从脐血中分离的同种同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6d,获得效应细胞;MTT法检测效应细胞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人肝癌细胞株Hu-7的细胞毒作用;结果①脐血来源的Mo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7d后分化生成成熟的DC,高表达特异性抗原CD83、CD86、CD80、CD1a;②DC可负载并提呈肿瘤抗原,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产生,不同浓度的CTL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均有特异性杀伤、抑制作用(P<0.05).结论脐血中DC的前体细胞(即单核细胞)可在体外分化扩增为成熟的功能性DC,并可诱导出特异性杀伤卵巢癌细胞的免疫效应,是一种临床应用前景良好的、方便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卵巢癌(OVCA)细胞与自体或同种异体树突状细胞(DC)融合后体外诱导特异性CTL的作用。方法:用PEG法将OVCA细胞与自体或异体DC融合,在含GM-CSF的RPNH-1640完全培养基中继续培养7~14d,然后将融合细胞与CA-125特异性T细胞共同培养,用细胞内细胞素染色法检测其诱导CTL活性。结果:人类OVCA细胞表达CA-125、HER2A/neu、MUC1肿瘤相关抗原及MHC-Ⅰ类分子和粘附分子(ICAM),但不表达MHC-Ⅱ类分子、B7-1和B7-2;DC则表达MHC-Ⅰ类和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ICAM,但不表达DF3/MUCl或CA-125等OVCA相关抗原,而OVCA细胞与自体或异体DC融合细胞则表达CA-125及MUC1肿瘤相关抗原、MHC-Ⅰ类和Ⅱ类分子、B7-1、B7-2及ICAM。结论:人OVCA与自体或异体DC融合细胞能诱导由MHC-Ⅰ类分子限制的CTL活性和自体肿瘤细胞的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负载胃癌酸洗抗原树突状细胞 (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酸洗涤法获得SGC790 1细胞膜抗原多肽 ,GM CSF、IL 4和TNF a体外诱导扩增DC并负载酸洗抗原 ,制备胃癌抗原特异性CTL ;用CytoTox 96TM检测其对SGC790 1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负载胃癌抗原肽的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SGC790 1的杀伤率达 88 95 % ,显著高于LAK细胞的杀伤率 (P <0 0 5 )。且其对同种不同分化类型的胃癌细胞株MGC80 3、MNK2 8也有较高的杀伤效应 ,而对LOVO及HepG2肿瘤细胞株无显著杀伤作用 (P >0 0 5 )。结论 负载胃癌抗原的DC体外可诱导出高效而特异的抗胃癌效应 ,提示以DC为中心的肿瘤生物治疗可望提高胃癌综合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