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对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影响。方法:对到本院就诊的已排除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尿蛋白/尿肌酐(UACR)测定,筛选出符合30 mg/g≤UACR≤300 mg/g的患者202例,其中正常高值血压组86例,正常血压组116例,分析两组UACR差异。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UACR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0.08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常高值血压与糖尿病MAU呈独立相关。结论:正常高值血压是糖尿病性MAU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贾学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9):995-996,1003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血压正常高值者(正常高值组)106例,血压正常者(正常组)83例;检测和比较两组间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血hsCRP、一般血生化项目及体重指数(BMI),并进行PWV与hsCRP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及BMI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正常高值组与正常组CFPWV分别为(9.3±0.9)m/s、(8.3±0.8)m/s,CRPWV分别为(9.5±1.2)m/s、(8.2±0.5)m/s,hsCRP分别为(3.56±2.27)mg/L、(2.67±1.79)mg/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CFPWV、CRPWV相关性分析均呈正相关(分别为r=0.316、r=0.327,P均<0.01)。结论:血压正常高值者PWV明显增高,且与hsCRP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高血压病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微量白蛋白(MA)水平变化。方法选取121例高血压病患者(EH组)和46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剐测量血浆hs-CRP和晨尿尿M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H组患者血浆hs—CRP和尿MA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浆hs—CRP与尿MA均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不同证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中医证型与hs-CRP关系。方法选择2011例正常高值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为无症状组、肝气郁滞亚型、心脾两虚亚型、心肾不交亚型、脾虚湿盛亚型和正常血压对照组。分别检测hs-CRP浓度,并分析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血压组相比,正常高值血压组有较高水平的hs-CRP;正常高值血压中医各证型均有不同程度的hs-CRP升高,其中肝气郁滞亚型尤为显著。结论 hs-CRP有可能作为中医不同辨证分型的指标之一,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梗死(C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80例CI患者入院24h内(急性期组)和治疗2wk后(恢复期组)的血清hs-CRP水平,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对照。观察不同大小梗死灶和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t=13.187,8.608),且急性期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和恢复期组p〈0.01(t=5.142);大面积梗死CI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者,均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其hs-CRP水平越高,均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反映了CI患者的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用于CI患者病情的判断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选择的7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血压变异性的大小,即测出24h收缩压标准差和24h舒张压标准差的数值,同时对79例病人化验测定血高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分别比较24h收缩压标准差和24h舒张压标准差的数值与血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关联性。结果:发现随着血压变异性的升高,血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逐渐升高,79例病人中24h收缩压标准差与高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系数为0.561,24h舒张压标准差与高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系数为0.412,经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压变异性水平与血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谢静  杨爱静 《吉林医学》2010,(25):4263-4264
目的: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对经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测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117例高血压病患者,常规检测hsCRP及尿微量白蛋白,分析二者与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结果:117例患者中软斑49例、混合斑43例、硬斑25例,hsCRP升高组3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1例,二者均以软斑和混合斑为主;同时升高者45例,以软斑为主,同时正常组9例。hsCRP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升高与斑块形成明显相关,与斑块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但二者同时升高时与斑块类型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及尿微量白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相关,当二者同时升高时以不稳定斑块为主,监测hsCRP及尿微量白蛋白对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尿微量清蛋白(MAU)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其-717A>G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将高血压患者按尿清蛋白水平分为尿正常清蛋白(NMAU)组(75例)和MAU组(56例),另选择健康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60例)。免疫浊度法测定各组血浆hs-CRP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受检者CRP的-717A>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3组受检者的收缩压、舒张压、hs-CRP、MA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MAU组与MAU组的收缩压、hs-CRP、MAU、T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升高是高血压患者MAU发生的危险因素(OR=3.107)。MAU组与NMAU组受检者比较,CRP-717A>G基因型AA、AG及GG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21,P>0.05);等位基因A、G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1,P=0.047)。结论 hs-CRP升高是高血压患者MAU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RP-717A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血压患者MAU发生的易患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压晨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216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及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探讨血压晨峰及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结果:IMT增厚组中血浆hs-CRP及血压晨峰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P<0.05);血压晨峰组中血浆hs-CRP、IMT均显著高于非血压晨峰组(P<0.05)。结论:血压晨峰和血浆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亦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许多血管性疾病发生的最危险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BMI≤25kg/m2的PCOS患者(PCOSl组)和40例BMI〉25ks/m。的PCOS患者(PCOS2组);另选BMI匹配的健康女性各30例,分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EDF,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应用SPSSl4.0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DF和hs-CRP在PCOS患者血清中均明显增高,且与正常体质量的PCOSl组相比,hs-CRP水平在肥胖的PCOS2组进一步显著增高。相关性分析显示,PEDF与hs-CRP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EDF水平与hs-CRP密切相关,揭示代谢紊乱与亚临床慢性炎症共同促进PCOS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丹 《黑龙江医学》2008,32(7):515-5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CRP与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美国BECK-MAN360CE全自动免疫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150例健康人和20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CRP和TG、TC、HDL-C、LDL-C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RP、TG、TC和LDL-C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P与TG、TC、LDL-C呈正相关,病例组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P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CRP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CRP与血脂代谢异常有相关性;与血脂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收缩压在120~139 mm Hg和(或)舒张压在80~89 mm Hg定义为正常高值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在成年人中的发生率比高血压病的高,通常伴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的血管损害、肾损害、心脏损害与正常血压人群相比,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正常高值血压这一概念的提出,把心血管疾病的防线从防发病前移到防危险因素,并建议这类人群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甚至药物干预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对照组48例正常者的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心功能Ⅱ级与心功能Ⅲ级和心功能Ⅲ级与心功能Ⅳ级之间尿酸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力衰竭组与正常对照组和心功能Ⅱ级与心功能Ⅳ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酸和hs-CR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表明,88例不同心功能NYHA分级的CHF患者的尿酸与hs-CRP呈正相关(r=0.817,P<0.01)。结论CHF患者尿酸和hs-CRP升高,CHF的分级,可能在CHF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尿酸和hs-CRP浓度升高可作为CHF患者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指标和炎症反应激活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他汀序贯疗法对PC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102例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改良他汀序贯疗法)和对照组50例(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检测PCI时(PCI前24h内)、PCI后30d早晨空腹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hsCRP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血ALT、AST、CK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他汀序贯疗法对降低PCI患者hsCRP水平更明显,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住院率的关系。方法:70例MHD患者的观察时间为21个月,每3个月测定1次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和人体学指标及血CRP,根据CRP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记录该期间患者的住院发生事件。结果:CRP>10mg/L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平均值均低于CRP<10mg/L组,有显著性差异;而营养不良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发病率高(P<0.05、0.025),住院率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CRP升高导致住院的相对危险度(RR)为3.0139(R>1)。结论:在MHD患者CRP作为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通过影响营养状况及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导致住院率增加,提示CRP可作为MHD患者临床预后,尤其是短期预后,住院事件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吸烟对高血压前期体检人群血脂及静息心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杭州及嘉兴两地4家医院健康体检中符合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人群的吸烟状态,并根据其吸烟状态分为吸烟组及不吸烟组各150例,另设血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对3组体检获得的静息心率、血脂及体重指数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BMI、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TG、TC、FBG、SBP、DBP、RHR均显著高于不吸烟组及对照组(P<0.01),而HDL-C水平则低于不吸烟组及对照组(P<0.01),不吸烟组与对照组比较显示血清TG、TC、HDL-C、F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吸烟组SBP、DBP、RH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吸烟会显著增高高血压前期人群的血压、血糖、血脂代谢及静息心率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蛋白尿的关系以及降低夜间血压对蛋白尿的影响,为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患者蛋白尿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每日分别于晨起或睡前口服氯沙坦50~100mg治疗12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清蛋白、血脂、肌酐、钾、钠,24h尿白蛋白定量,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不同服药时间对血压节律的影响,以及血压节律的变化对蛋白尿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夜间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非杓型患者比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间治疗前24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尿蛋白水平与夜间平均收缩压水平呈正相关(r=0.233,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会加重肾脏损害,睡前服用氯沙坦可有效控制夜间血压水平.显著降低尿蛋白水平,减轻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与依那普利治疗对慢性肾脏疾病的作用。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6年2月门诊及住院的非糖尿病的58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包括每天口服依那普利5mg,2次/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每晚加服20mg洛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的血糖、血压、尿蛋白定量(Upr)、血肌酐(Scr)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Upr和Scr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Upr和Scr下降比对照组明显(P<0.05,P<0.01)。结论:对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ACEI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可以更好地达到保护肾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65例肥胖高血压患者在不同糖耐量状况下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间住院肥胖高血压病人65例,以糖耐量分组,比较两组间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结果 肥胖高血压糖耐量减退组HS-CRP显著高于糖耐量正常组(HS-CRP:NGT vs IGT:1.61±0.95vs 2.27±1.28,P<0.05),两组间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肥胖高血压患者合并糖耐量减退时,其未来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潜在风险显著增高,高血压的治疗需对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