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00例,其中行单纯后路椎体问融合术47例患者,行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后外侧融合术53例患者。回顾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并比较两组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影像学表现。并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术后48h内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0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切口疼痛VAS评分、48h内伤口引流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前凸角、融合节段前凸角、临床疗效、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或不联用PLF对椎弓根内固定下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短期临床疗效、融合率无明显影响,且椎问融合联合后外侧融合增加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分别应用腰椎退行性疾病,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2月到2017年9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PLIF联合PLF进行治疗的患者有5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PLIF进行治疗的患者有47例(观察组),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ODI评分以及融合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完成治疗后进行跟踪随访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PLIF联合PLF进行治疗或单纯采用PLIF进行治疗,在短期临床疗效和融合率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应用PLF时,却可能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创伤,所以,在进行治疗方法的选择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60°环形融合术(PLIF+PLF)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4~2012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360°环形融合术(PLIF+PLF)组和后外侧融合术(PLF)组,每组48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在腰椎融合率、腰椎前凸角、JOA评分改善率的差异.结果 360°环形融合术组患者的腰椎融合率、腰椎前凸角、JOA评分改善率优于后外侧融合术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360°环形融合术治疗成人腰椎滑脱能更好地保持腰椎生理前凸,获得更高的腰椎融合率,提高JOA评分,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PCF与PLIF治疗椎弓峡部崩裂滑脱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对67例腰椎弓峡部崩裂并腰椎滑脱患者(71个椎间隙)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平均随访20.3月。根据植骨方式分为两组,PLIF组(自体骨组织)40个椎间隙;PCF组(自体骨组织+同种异体骨组织)31个椎间隙。比较两组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9个月、术后18个月植骨融合率的差异。结果:两组间手术出血量分别为430.5±67.3ml和560.8±70.5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术后9个月随访、18个月随访,两组的植骨融合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腰椎峡部崩裂并腰椎滑脱患者进行PCF或者PLIF融合方式,融合效果并无差异。PCF方式更适于椎间隙植骨不足时的补救。  相似文献   

5.
覃开兵  周树权 《吉林医学》2013,34(18):3562-3563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和腰椎外侧融合术(PLF)两种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成PLIF组和PLF组,采用Suk标准及Nakai评分方法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骨性融合情况。结果:PLIF组和PLF组Nakai评分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3.10%和77.78%,Suk标准评判骨性融合率分别为89.2%和72.3%,PLIF组患者椎间隙高度明显优于P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腰椎外侧融合术相比,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对患者腰椎滑脱的矫正、生理曲度恢复、椎间高度维持及椎间孔面积扩大等指标的改善均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临床疗效主观评价优良率高于PLF。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学创新》2015,(29):73-76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行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经椎间孔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腰椎后外侧融合术的65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ODI功能障碍指数、腰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而TLIF组患者术后腰痛和腿痛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LF组患者(P<0.05)。(2)TLIF组患者术后骨性融合率达100%,明显高于PLF组的8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的腰椎前凸角和相对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TLIF组患者的腰椎前凸角和相对椎间隙高度较PLF组均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孔行椎体间融合术和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经椎间孔行椎体间融合术患者其术后腰腿疼痛的缓解程度、融合率以及椎间隙高度的调整均优于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因此可将经椎间孔行椎体间融合术作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优选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对单阶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单阶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TLIF法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PLIF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比较组内及组间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调查表(ODI)调查情况以及邻手术上节段的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末次随访的OD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末次随访中观察组患者邻手术上节段的活动度和治疗前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邻手术上节段的活动度大于治疗前,且大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与PLIF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的引流量少;且能够很好地保留脊柱后韧带复合体的结构,使患者邻手术上节段的活动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术后初期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于我科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共48例.其中应用MIS-TLIF技术治疗患者23例,应用PLIF技术治疗2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前1d及术后1d血清肌酸激酶(CK)含量,并且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进行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ores,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节段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CK水平、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IS-TLIF组手术时间少于PLI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1d血清CK水平均低于PLIF组(P<0.05);两组VAS及ODI评分术后各时间段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MIS-TLIF组术后3d、1个月及3个月时VAS评分低于PLIF组(P<0.05),但6及12个月随访时VAS评分与PLI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3、6、12个月)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随访均显示手术效果满意,在随访期内均获得较好的融合.结论 与传统开放PLIF术式相比,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术单侧或双侧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月9月在我院就诊的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6例。根据椎间融合器数目进行分组,即单侧椎间融合器植入患者纳入至单侧组(n=46),将双侧椎间融合器植入患者纳入至双侧组(n=40)。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术后3月、6月VAS评分、ODI评分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比较,P<0.05,两组术前、术后3月及术后6月VAS评分、ODI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P>0.05。两组术后3月、6月滑脱率、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均较术前比较,P<0.05,两组术前、术后3月及术后6月滑脱率、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比较,P>0.05。单侧组手术时间(187.35±11.23)min、住院时间(14.06±1.56)d均短于双侧组,单侧组手术出血量(306.31±114.95)mL均少于双侧组,P<0.05。单侧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双侧组仅发生1例脑脊液漏。结论PLIF术单侧或双侧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单侧椎间融合器应用后可显著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LIF手术和减压加后外侧植骨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200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41例,其中减压伴后外侧融合患者20例,接受PLIF手术患者21例。术前评价患者的VAS评分、滑脱等级、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末次随访时评价患者的VAS评分,并对患者的术后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之间的术前VAS评分、滑脱等级、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减压组VAS评分平均为(2.1±0.2),内固定组VAS评分平均为(1.9±0.3),两组之间的VA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疗效评定标准,减压组:优11例,良6例,可2例,差1例;内固定组:优13例,良6例,可1例,差1例。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之间术后临床效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LIF手术和减压伴后外侧植骨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与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将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PLF组52例行PLF术治疗,PLIF组53例行PLIF术治疗,对比术后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术后总有效率94.34%高于PLF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够提高椎间高度和增加节段角度,但PLIF组提高椎间高度和增加节段角度幅度明显高于PLF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LIF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55%与PLF组1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术治疗椎间盘突出较大或节段不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确切,能够快速恢复腰椎前柱支撑功能和重建腰椎生理曲度,符合腰椎生物力学原理,在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早期恢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单侧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方法:2004~2006年采用单侧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24例,并在手术时间、神经损伤、融合率、平均矫正丢失度、椎间隙高度维持率及临床疗效方面和PLF及PCF组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上单侧PLIF组和PLF组无差异,但和PCF组有差异。在神经损伤、断钉方面三组无差异。在融合率、维持间隙高度及平均矫正丢失度方面,单侧PLIF组和PCF组无差异,但和PLF组有差异,优于PLF。结论:单侧PLIF术式为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骨科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后外侧融合术的PLF组、经后路椎体融合术的PLIF组,观察手术相关指标、近期疗效情况及远期疗效情况。结果①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LI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②手术后,二组患者腰部疼痛评分低于手术前,椎间隙高度高于手术前,且PLIF组患者的腰部疼痛评分低于PLF组,椎间隙高度高于PLF组;③术后3,6,9,12个月时,PLIF组的ODI评分均低于PLF组。结论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改善远期机体功能,并取得与后外侧融合术(PLF)相当的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对比经腰椎间孔人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骨科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患者,将其分为TLIF组和PLIF组,每组各40例。TLIF组给予TLIF术治疗,PLIF组给予PLIF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椎体间融合率、融合时间、VAS和ODI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TLIF组手术时间与术巾出血量均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LIF组VAS、ODI评分与改善率与PLI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LIF组总有效率为90.0%,PLIF组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与PLIF相比更有效、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情况下,腰椎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应用融合器行后方椎间融合治疗短节段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5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短节段腰椎不稳病人资料,对患者术前及随访时症状进行JOA评分,比较PLF术和PLIF术式术前及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程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手术节段融合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PLIF组随访的39例患者中,植骨达到100%融合,PLF组随访的12例患者中,确切融合达到41.67%。结论短期随访中,PLF术在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上与PLIF术相近,融合效果较PLIF术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采用动态中和固定系统( Dynesys)及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 PLIF)治疗L3~5节段退变疾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 Dynesys 及 PLIF 手术治疗L3~5节段退变疾病患者4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DI)、手术节段及临近节段活动度( ROM)变化。结果46例患者均获随访,Dynesys组平均随访时间(20±7)个月,手术时间(168±19)min,出血量(481±169)ml,术后住院时间(9±2)d,PLIF组平均随访时间(16±6)个月,手术时间(204±20) min,出血量(635±168) ml,术后住院时间(8±2) d;两组患者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Dynesys组手术节段术后ROM较术前减低(P<0.05),PLIF组手术节段ROM在术后消失,两组临近节段ROM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无明显改变;两组间手术节段ROM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近节段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L3~5节段退变疾病时Dynesys和PLIF手术均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但Dynesys具有较短的手术时间及更少的术中出血量,可保留手术节段一定的活动度,因此在具有相同手术适应症的L3~5节段腰椎退变性患者建议行Dynesys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在腰椎融合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与传统腰椎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的术后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5月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9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改良术式组(A组)40例,其中男1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2.23±9.75)岁;传统术式组56例,其中男22例,女34例,平均年龄(56.02±10.25)岁。比较两组手术ODI评分、VAS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等多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式术后短期ODI、VAS评分、椎间隙高度变化无明显差异。改良术式组较传统术式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少(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植骨融合率均为100%。结论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腰椎融合术式,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创伤小、风险小和医疗费用少的优点,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恒  李源  齐鹏  毛克亚  王征  郑国权  赵永飞  王岩  崔赓 《海南医学》2016,(11):1798-1801
目的:比较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MIS-TLIF)与传统的腰椎后路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行L5~S1单节段手术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84例,其中MIS-TLIF组38例,PLIF组46例,术后随访12~20个月,平均15.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射线照射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腰椎功能评分(JOA)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与PLIF组相比,手术时间(122 h vs 136 h)、术中出血(115 mL vs 151 mL)、术后引流(0 mL vs 140 mL)、术后下地时间(25 h vs 42 h)、住院时间(3.6 d vs 5.2 d)明显减少,术中射线照射时间(15 s vs 11.6 s)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患者术后出院时VAS腰痛评分为(3.8±2.3)分,明显优于PLIF组的(4.9±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MIS-TLIF组与PLIF组相比,VAS评分(术后3个月:2.1分vs 2.5分;末次随访:1.3分vs 1.5分)及JOA评分(术后3个月:19.2分vs 18.9分;末次随访:24.6分vs 25.1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与PLIF组末次随访的临床疗效的优良率分别为92.1%和91.3%,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IS-TLIF术式对L5~S1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有确切的手术优势,临床医生可根据个人技术水平及器械配备合理选择该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秦入结  李垠  宋波  史东平  于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8):2719-2721,2724
目的 对比研究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均行减压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固定,TLIF组26例,PLF组19例.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的椎间高度、融合率、JOA改善率等指标,综合判断近期疗效.结果 经随访9~18个月,平均12.2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P<0.05;两组椎间高度重建、骨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两组JOA疗效改善率比较P>0.05.结论 PLF手术与TLIF手术均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术式,TLIF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大,但骨融合率高、并发症极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