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地黄多糖是中药地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促进机体造血、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肿瘤活性、降血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地黄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黄多糖是中药地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促进机体造血、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肿瘤活性、降血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地黄多糖的提取分离技术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地黄炮制前后粗多糖的提取和总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有效开发和利用地黄中多糖类成分,比较地黄炮制前后其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地黄多糖,用比色法对粗多糖中总精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生地黄和熟地黄中粗多精的提取率分别为17.14%和26.72%,总糖含量分别为44.93%和16.29%.结论:地黄炮制前后多糖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地黄多糖对 SD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增殖及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TT 法检测不同浓度地黄多糖在不同时间点(1、3、5、7、9,、11 d)对大鼠 BMSCs 增殖情况的影响;对硝基苯磷酸盐(pNPP)法检测不同浓度地黄多糖在不同时间点(3、7、14 d)对细胞上清中 ALP 活性的影响;茜素红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地黄多糖对 BMSCs 矿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地黄多糖可以促进BMSCs 增殖,其最佳浓度为50μg/mL, P<0.05;同时可以促进 BMSCs向成骨分化,其最佳浓度也为50μg/mL,P<0.05。结论:地黄多糖具有促 BMSCs 增殖及骨向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壳聚糖澄清剂封牛角地黄颗粒纯化工艺的影响。方法比较乙醇沉淀法和壳聚糖澄清剂封牛角地黄颗粒的纯化效果。考察指标为干浸膏得率、芍药苷保留率、多糖保留率。结果乙醇沉淀法和壳聚糖澄清剂纯化牛角地黄颗粒工艺效果相近,均使制剂干浸膏得率明显减少,但乙醇沉淀法使多糖含量显着降低,而壳聚糖封多糖含量影响较小,且芍药苷保留率较高。结论利用壳聚糖澄清剂纯化牛角地黄颗粒除杂质效果较好,制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6.
地黄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为玄参科植物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临 床分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三种。熟地黄具有补血 滋阴、填精益髓之功效,治疗血虚、肝肾阴虚诸症。 熟地黄多糖是熟地黄的主要作用成分,作为一类重 要的天然大分子化合物,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 突变等多种作用,对此国内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现就熟地黄多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地黄多糖(RPS)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取120只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地黄多糖治疗组(10、20、40 mg/kg)和复方丹参片治疗组(260 mg/kg);通过夹闭冠状动脉30 min后恢复血流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术后立即给药治疗。4周后,通过TTC染色测定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通过苏木精-尹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性形态学改变,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指数;测定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和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相比,地黄多糖(20、40 mg/kg)治疗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显著降低(P0.05,P0.01);地黄多糖各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病变和心肌细胞凋亡状况均好转,其中以40 mg/kg治疗组效果最为显著;地黄多糖(20、40 mg/kg)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P0.01);地黄多糖(10、20、40 mg/kg)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ST、CPK含量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其中20、40 mg/kg治疗组大鼠血清中LDH含量显著降低,T-AOC水平和心肌组织中SOD、CAT活性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地黄多糖能够降低心肌组织梗死面积,改善组织病理学改变,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提示地黄多糖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地黄多糖能够改善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地黄多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作用,及其对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BMSCs为研究对象,取第3代细胞,分为对照组、β-巯基乙醇诱导组(5mmol/L BME)和地黄多糖诱导组(0.2 mg/mL)进行诱导实验,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前后细胞生长周期改变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神经标志物:神经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Notch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tch蛋白胞内片段(NICD)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地黄多糖诱导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而S+G2/M期的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不表达神经细胞标志物,各诱导组诱导后产生特异性神经细胞标志物表达。其中地黄多糖组nestin及NSE阳性细胞率高于β-巯基乙醇诱导组(P<0.05);GFAP阳性细胞率低于β-巯基乙醇诱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示地黄多糖诱导组诱导前为Notch1蛋白强阳性或阳性染色,并随诱导时间延长阳性细胞逐渐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地黄多糖诱导组诱导分化24 h后细胞内NICD含量逐渐下降,到第5天时,低于诱导前水平,且仍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地黄多糖可能通过抑制Notch1蛋白表达而诱导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且主要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地黄多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作用,及其对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BMSCs为研究对象,取第3代细胞,分为对照组、β-巯基乙醇诱导组(5 mmol/L BME)和地黄多糖诱导组(0.2 mg/mL)进行诱导实验,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前后细胞生长周期改变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神经标志物:神经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Notch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tch蛋白胞内片段(NICD)的表达情况.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地黄多糖诱导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而S+G2/M期的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不表达神经细胞标志物,各诱导组诱导后产生特异性神经细胞标志物表达.其中地黄多糖组nestin及NSE阳性细胞率高于β-巯基乙醇诱导组(P<0.05);GFAP阳性细胞率低于β-巯基乙醇诱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示地黄多糖诱导组诱导前为Notch1蛋白强阳性或阳性染色,并随诱导时间延长阳性细胞逐渐减少.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地黄多糖诱导组诱导分化24 h后细胞内NICD含量逐渐下降,到第5天时,低于诱导前水平,且仍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地黄多糖可能通过抑制Notch1蛋白表达而诱导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且主要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与地黄煎对机体免疫及内分泌网络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KM雌性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免疫低下模型组、免疫低下+香菇多糖(10 mg.kg-1)和免疫低下+地黄煎(10.4 g.kg-1)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各组分别按设计剂量连续给药1周。运用HE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一系列方法观察小鼠卵巢和胸腺的形态变化,检测血清中IL-1α和雌二醇(E2)含量。结果 (:1)HE染色观察模型组胸腺狭窄细长,髓质明显萎缩,皮质较厚,生发中心减少,用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香菇多糖更为明显。模型组小鼠卵泡形状不规则,原始卵泡明显减少,闭锁卵泡增多,用药后可见多个闭锁卵泡和生长卵泡,其中地黄煎组可见多个原始卵泡;(2)ELISA检测血清中IL-1α含量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香菇多糖和地黄煎能不同程度提高IL-1α含量(免疫低下+香菇多糖组:175.81±46.00,免疫低下+地黄煎组:172.93±40.91),但明显低于正常组。E2含量模型组相比正常组并无明显降低,香菇多糖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降低,而地黄煎组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香菇多糖和地黄煎可不同程度提高小鼠免疫功能及调节内分泌的功能,各有偏颇。  相似文献   

11.
甜菜碱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红娜  张丹参  郑晓霞  张力  薛贵平 《医学综述》2009,15(24):3788-3789
甜菜碱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天然维生素物质,有许多优良的药理作用。甜菜碱具有渗透调节作用,保护细胞抵抗外界高渗等的影响;甜菜碱是一种比蛋氨酸或胆碱更为有效的甲基供体,参与蛋氨酸循环及卵磷脂合成,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中安全而有效,同时对多种肝脏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此外,还有抑瘤抗癌、降压镇静、解热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边云  田风胜 《医学综述》2014,(23):4349-4351
清热类中药是中药药理领域中最早系统研究的一类药物,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对其药理作用的认识逐步完善,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阿司匹林是非甾体消炎药的代表药,同时是心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的常规用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血栓形成等功效。随着对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献显示,清热类中药与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有较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长期在无血清培养基内传代培养的亲本瘤和杂交瘤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长期(三个月以上)在DMI传代的瘤细胞,贴壁能力明显减弱,个别瘤系完全呈悬浮型生长,但重新置回含血清常规培养基培养,贴壁能力大部分可恢复到原来状态:诱发BALB/c小鼠腹水和皮下实体瘤的能力保持不变;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培养,瘤细胞的死亡时间在DMI和RPS15对照两种培养基内基本一致;4个亲本瘤系8-氮鸟嘌呤筛选结果与含血清培养的瘤细胞相似;经DMI长期传代的杂交瘤系分泌抗体的能力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苦荬菜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深入,其药理活性越来越得到重视。 查阅近10 年苦荬菜属植 物的国内外文献,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苦荬菜属植物提供参考和 依据。  相似文献   

15.
费菜药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泛文献检索的基础上,综述了费菜的种属、成分、药理、临床应用,为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 ,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进展 ,本方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赞赏和青睐。本文着重综述了近年来该方临床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NK/T细胞淋巴瘤核糖体蛋白S13(RPS13)基因的表达。方法提取石蜡包埋NK/T细胞淋巴瘤组织总RNA,逆转录为c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NK/T细胞淋巴瘤RPS13表达水平。结果20例NK/T细胞淋巴瘤RPS1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结论RPS13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这可能在NK/T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罗静  蒋文  刘林  王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21):2252-2255
目的 构建携带人RPS14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获得稳定产毒的细胞,并观察其在人MDS细胞株MUTZ-8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通过反转录方法,获得目的基因RPS14;将目的基因克隆入慢病毒表达质粒pGC-FU Vector,构建含有RPS14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pGC-FU RPS14,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其正确性;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明确核糖体蛋白S9(RPS9)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情况,并明确其对骨髓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相应机制。方法 选取10例健康志愿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ON组)与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CD138+细胞(CD138+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PS9在mRNA水平的表达,并选取3例CON与11例CD138+细胞,Western blot检测RPS9在蛋白水平的变化,同时选取GSE19784数据集,检测RPS9的表达与患者总体生存率、核因子-κB(NF-κB)、类泛素蛋白修饰分子(SUMO)、泛素通路之间的关系。随后构建RPS9-短发夹RNA(shRNA)敲低载体,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检测敲低效率后。RPMI8226分为CON与RPS9-shRNA组,使用膜联蛋白 V别藻青蛋白/ 碘化丙啶(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并构建类泛素蛋白修饰分子特异蛋白酶1(SENP1)过表达载体,Western blot确定过表达效率后,检测RPS9抑制后SENP1表达的变化,并在RPS9-shRNA中转染SENP1过表达载体,Western blot检测CON、RPS9-shRNA、RPS9-shRNA-SENP1细胞中NF-κB通路P65、抑制因子κBα(IκBα)磷酸化水平的变化,膜联蛋白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RPS9在10例健康志愿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ON)以及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CD138+细胞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12和5.45±0.71(t=4.291,P=0.0036),Western blot中大多数骨髓瘤CD138+细胞中RPS9呈现高表达,RPS9的高表达同时与患者髓外浸润相关,并在GSE19784数据集中与患者总体生存率相关。RPMI8226在感染CON与RPS9-shRNA慢病毒48 h后,流式细胞仪证实两组细胞感染效率均在90%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证实RPS9在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受到抑制。RPMI8226 CON与RPS9-shRNA感染病毒48 h后,CON与RPS9-shRNA组细胞膜联蛋白 V 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3.47±0.37 和18.60±1.64,RPS9-shRNA组显著高于CON组(t=9.015,P=0.0008)。在增殖中,CON组与RPS9-shRNA组在72 h时增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6,P=0.0024)。而在细胞周期中,CON与RPS9-shRNA组在感染病毒48 h时,G2期细胞比例分别为(29.28±3.42)% 和(10.43±1.43)%,CON组显著高于RPS9-sh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29,P=0.0007)。RPS9的表达在GSE19784数据集中与SENP1正相关,并与IκBα编码基因NFKBIA呈负相关,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RPS9的敲低能够抑制SENP1的表达,并抑制NF-κB亚基P65、抑制因子IKBα的磷酸化,促进IKBα的表达,而SENP1的过表达不仅能够阻碍这一效应,也能够使RPS9诱导的凋亡减少。结论 RPS9在多发性骨髓瘤CD138+细胞中高表达,且与患者总体生存率、髓外浸润相关。RPS9的抑制能够促进骨髓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并抑制增殖。RPS9能够通过SENP1影响NF-κB通路的活化,并影响细胞的凋亡,提示SENP1可能为RPS9生物学效应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