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罗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2):2838-2839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情况并进行差异化分析。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农村地区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农村地区未控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人群中,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占16.1%;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占38.4%,混合型高血压(SDH)占45.5%。其中年龄较高的患者知晓率及治疗率均低于年龄较低的患者。结论:当前农村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以混合型高血压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主,对收缩期高血压进行控制是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血脂异常与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高血压与血脂异常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医家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临床中,我们观察了482例高血压患者中血脂异常的分布情况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旨在了解不同证型的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的程度,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客观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的辨证分型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在高血压发病前以及在疾病过程中对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分布的影响,为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367例高血压病患者,收集其一般情况及四诊等信息,填写调查表,最后将所有资料录入数据库。通过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心脑血管病与高血压病及中医证型构成规律。结果:心脑血管病无论发生在高血压病前或后,都使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趋向于瘀血阻络型。结论:心脑血管病对高血压病发病及其中医证型分布皆有影响,能为提出高血压病防治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在高血压发病前以及在疾病过程中对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分布的影响,为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367例高血压病患者,收集其一般情况及四诊等信息,填写调查表,最后将所有资料录入数据库。通过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心脑血管病与高血压病及中医证型构成规律。结果:心脑血管病无论发生在高血压病前或后,都使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趋向于瘀血阻络型。结论:心脑血管病对高血压病发病及其中医证型分布皆有影响,能为提出高血压病防治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长期高血压会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并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利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的现代医学研究,建立高血压病的规范化的辨证标准,可以更有效地指导高血压病的治疗。通过对高血压病的辨证分型与高血压分期、动态血压、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胰岛素抵抗以及心脑肾血管等器官的损害关系进行整理总结,为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进展缓慢,逐渐导致靶器官的损害,按其临床表现及血压水平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分型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择四种常见证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48例(高血压组),与48例同年龄和性别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中的CRP。[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CRP显著升高(P〈0.01),其中阴虚阳亢型和肝肾阴虚型与阴阳两虚、痰湿壅盛两型比较,CRP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伴有CRP的升高,而CRP升高,主要体现在阴虚阳亢型和肝肾阴虚型。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10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凯旋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0):1123-1124
目的 :研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6例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辩证分为 4型进行辨证论治 ,并参照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降压疗效标准和症状疗效标准进行治疗效果的评定。结果 :治疗后降压显效 72例 ,有效 33例 ,无效 1例 ;症状治疗显效 5 8例 ,有效 4 5例。结论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明显 ,降压效果缓慢持久。  相似文献   

13.
中医分型治疗高血压病20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索中医分型治疗对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对 2 0 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 ,中医辨证分为肝阳上亢型 (Ⅰ型 )、肝肾阴虚阳亢型 (Ⅱ型 )和肝肾阴阳两虚型 (Ⅲ型 )。其中 :Ⅰ型 4例 ,Ⅱ型 119例 ,Ⅲ型 77例。分别用Ⅰ、Ⅱ、Ⅲ型中药汤剂治疗。每例患者均连续用药 2个月。结果 :治疗前后收缩压为 (16 1.2± 2 5 .2 )mmHg对 (136 .1± 16 .3)mmHg ,P <0 .0 1,舒张压 (10 3.2± 12 .4)mmHg对 (84.1± 9.3)mmHg ,P <0 .0 1。 结论 :中医分型治疗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疗效 ,治疗期间未发现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明了 ,但钠平衡的调节治疗在临床上有着实际的治疗意义 ,笔者对 6 2例高血压患者采用了钠平衡调节疗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6 2例高血压患者中 ,男 2 7人 ,女 35人 ;其中 >5 0岁者 5 9人 ,4 0~ 5 0岁者 3人。对患者监测记录血压后 ,逐个进行限盐饮食教育 ,要求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直到 6 g d为止。于第 10复诊测血压 ,第 4 0天评定疗效。在此期间 ,患者保持生活规律 ,服药情况保持不变。2 结果经过低盐干预 ,34例患者收缩压降低 ,占5 0 .5 % ;10例无变化 ;18例升高。 4 2例患者舒张…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10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 ,是以动脉血压升高 ,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 ,它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 ,也是导致肾功能损伤的原因之一。目前西医降压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 ,降压效果十分明确 ,但有许多患者通过西药治疗 ,血压虽然得以控制 ,但临床症状却未消失 ,有的病人在高血压时症状不明显 ,降压后反而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临床症状 ,因此许多病人不能坚持服用降压药物 ,久而久之导致各种并发病的发生。笔者予服用西药降压的同时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 10 3例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降压效果缓慢持久。现…  相似文献   

16.
106例青年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火林 《中原医刊》2005,32(22):15-16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病的临床处理,总结认识与体会。方法对106例青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占82.1%,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占51.9%,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13.2%.收缩期、舒张期高血压占34、9%;无临床症状者占30、2%;青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代谢紊乱;经治疗血压控制满意率达83、0%。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青年高血压病,实施健康教育,改善生活行为,使用降压药物,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18.
玻璃体混浊的分型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玻璃体混浊是眼科常见而又较难治的内眼疾病,它对视力有一定的影响。笔者近几年来,应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治疗玻璃体混浊29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文29例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6岁。病因:眼底出血13例,葡萄膜炎10例,近视6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2个月。治疗前0.1以下8例,0.1~0.6的2例。 临床分型 气滞血瘀(23例):玻璃体混浊程度严重,甚则不能窥见眼底。多伴头痛眼痛。舌边有紫点,苔薄,脉涩。治以理气活血化瘀,多用血府逐瘀汤加茺  相似文献   

19.
邢月朋主任中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40余年,在内科杂病的诊治方面有独特的经验,笔者有幸成为第4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跟随邢月朋老师临证,亲身感受到其经验丰富、医术精湛,今将其治疗高血压病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与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相关关系,应用诊所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374例高血压病患者。发现其收缩压与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EPFV)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APFV)及A/E比值呈明显正相关(P<0.05及0.01);舒张压与心输出量(CO)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舒张功能指标无相关关系。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舒张期高血压组(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众多因素以后,收缩压与A/E比值呈明显正相关(P<0.05),舒张压与年龄、CO呈明显负相关(P均<0.01)。结果提示: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主要影响左室舒张功能,舒张压主要影响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