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肠癌组织中小窝蛋白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Caveolin-1)在正常结直肠粘膜、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结直肠癌组织、40例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结直肠正常粘膜和癌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01),癌组织中Caveolin-1表达阳性率(42.68%)明显低于正常粘膜组织(75.0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aveolin-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呈负相关(P=0.028),且伴发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比未发生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Caveolin-1表达阳性率明显减弱(31.11%vs.5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Caveolin-1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癌基因STAT3与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癌基因STAT3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检测40例结直肠癌组织、37例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肠粘膜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并对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对于正常肠粘膜组织,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的STAT3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STAT3高表达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早期事件。在癌旁组织中,那些STAT3蛋白阳性的组织细胞可能是潜在的癌前细胞。检测结直肠癌中STAT3蛋白的表达可以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腺瘤及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7例结直肠正常黏膜、13例腺瘤和61例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并探讨HIF-1α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浸润等的关系.结果: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HIF-1α无表达;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5.4%(2/13),且均为弱阳性表达,2组HIF-1α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65.6%(40/61),其中弱阳性、阳性及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9%、19.7%、18.0%,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和腺瘤组织(P<0.01).HIF-1α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0.05)和Dukes 分期密切相关(rs=0.554,P<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HIF-1α过表达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晚期事件,与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水平含量高低与患结直肠癌的几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中,选取入选病例的20例结结直肠癌患者及癌旁正常结直肠粘膜.以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正常结直肠粘膜对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观察组癌组织和对照组正常结直肠粘膜VDR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组织有1例VDR表达阳性(5.00%,1/20),对照组有17例VDR表达阳性(85.00%,17/20),对照组与观察组中VDR表达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生素D受体的表达对结直肠肿瘤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人体直肠癌组织是低表达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ZIC1和KLOTHO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检测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5对(包括癌和癌旁组织)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标本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ZIC1和KLOTHO mRNA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的关系.结杲:ZIC1和KLOTHO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下调(P均<0.0001);在25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ZIC1甲基化阳性率为80%,KLOTHO甲基化阳性率为76%,联合检测ZIC1和KLOTHO甲基化阳性率为64%.结论:ZIC1和KLOTHO基因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肿瘤组织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高频率发生,联合检测ZIC1和KLOTHO基因甲基化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粘膜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结直肠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实时PCR方法检测25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癌旁组织抑癌基因PTEN mRNA的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检测2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预后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随访资料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都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结论:PTEN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上可能有重要意义,PTEN蛋白表达低下或丢失可能成为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一种信号。  相似文献   

7.
姜黄素下调结直肠癌细胞Notch1信号通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Notch1信号通路中Notch intracellular domain蛋白(NICD1蛋白)在大肠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探讨姜黄素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及HT29细胞中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40例结直肠癌、31例癌旁肠组织石蜡切片中Notch1 intracellular domain蛋白(NICD1)的表达情况,通过对比人结肠直肠癌与癌旁正常肠黏膜细胞中蛋白阳性表达率判断NICD1蛋白与人结直肠癌的关系;不同浓度姜黄素(0、7.5、15、30、60 μmol/L)分别处理结肠腺癌细胞SW480和HT29细胞24 h和48 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NICD1、Notch1及HES-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ICD1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均表达,阳性率100%,癌旁肠组织中部分表达,阳性率为90.3%,但癌组织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姜黄素能下调人结肠腺癌细胞SW480及HT29细胞中NICD1、Notch1及HES-1蛋白的表达,有时间和剂量依赖.结论 Notch1信号通路中NICD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其阳性表达的部位可能与癌组织的病理分期有关;姜黄素可能通过调控Notch1信号通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RhoA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ang H  Chen Y  Cao D  Zhang Y  Meng R  Lu J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5):348-351
目的:研究RhoA基因m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方法:建立测定RhoA基因mRNA表达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最适条件,在半定量水平测定42例结、直肠癌手术标本正常粘膜组织、癌组织的RhoA基因mRNA表达的相对分子,探讨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42例结、直肠癌中RhoA基因表达较相应正常粘膜组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以42例肿瘤与正常粘膜表达量比值平均值为界,将患者分为过度表达组和高表达组,过度表达组中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肿瘤分期较晚(P<0.05)。结论:RhoA基因在结、直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9.
抑癌基因WWOX 和FHIT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包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OX)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在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两者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75例结直肠癌和30例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WWOX和FHIT、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WWOX和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大肠组织(P<0.05),且这种表达状态与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及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而与部位和年龄无显著相关.WWOX和FHIT蛋白表达之间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可能与常见脆性位点对DNA损伤的易感性相一致有关.结论:WWOX和FHIT基因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并可能联合预测结直肠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转录因子E2F-1、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粘膜中E2F-1、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E2F-1阳性表达率为56.7%,癌旁正常粘膜中为6.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2F—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Bcl-2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3%,在癌旁正常粘膜中为13.3%,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cl-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E2F—1、Bcl-2在结直肠癌细胞中共同过度表达,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全面了解参与大肠腺瘤癌变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pathway,EGFR pathway)基因.方法分别提取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DukesA、DukesB和DukesC-D大肠腺癌组织的总RNA,生物素标记cRNA探针,分别与5张Affymetrix U133 PLUS 2.0基因芯片杂交,GeneScanner 3000扫描,GCOS1.2软件处理杂交信号,将大肠腺瘤与大肠腺癌(包括DukesA,DukesB和DukesC-D大肠腺癌)与正常大肠粘膜组相比较筛选表达差异基因.应用PathwayV1.0软件对以上筛选出的表达差异基因进行通路分析.结果 EGFR信号通路参与正常大肠粘膜→腺瘤→腺癌这一过程(P〈0.05),EGFR信号通路中共有包括MAPK,Shc1,SOS1、Grb和c-FOS基因等29个基因在大肠腺瘤癌变过程中有显著的表达差异(P〈0.05),这些基因在大肠腺瘤癌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 EGFR信号通路中共有29个基因参与大肠腺瘤癌变,对选择EGFR及其下游信号转导因子作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全基因组寡核苷酸筛选大肠癌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查人大肠癌组织与相应正常大肠粘膜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应用美国AffymetrixHG—U133寡核苷酸芯片(代表迄今所知的32264个人类全基因.包括19308个已知的人类基因和12956个EST簇)检测9例大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大肠粘膜基因表达谱,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综合运用交集补集、秩和检验及t检验比较两组表达谱数据结果获得大肠癌组织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和ESTs3125个(包括肿瘤上调基因ESTs974个、下调基因ESTs2151个);大肠癌组织表达而相应正常粘膜不表达的ESTs245个:大肠癌组织不表达而正常粘膜表达的ESTs162个;最重要的大肠癌差异表达基因ESTs17个。本研究所筛得之大肠癌差异表达基因80.1%未见报道。结论综合运用交集补集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对基因谱数据进行挖掘的策略,可为寻找大肠癌分子标记物和从整体上探讨大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查人大肠癌组织与相应正常大肠粘膜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应用美国AffymetrixHG-U133寡核苷酸芯片(代表迄今所知的32264个人类全基因,包括19308个已知的人类基因和12956个EST簇)检测9例大肠癌组织及相应正常大肠粘膜基因表达谱,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综合运用交集补集、秩和检验及t检验比较两组表达谱数据。结果获得大肠癌组织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和ESTs3125个(包括肿瘤上调基因ESTs974个、下调基因ESTs2151个);大肠癌组织表达而相应正常粘膜不表达的ESTs245个;大肠癌组织不表达而正常粘膜表达的ESTs162个;最重要的大肠癌差异表达基因ESTs17个。本研究所筛得之大肠癌差异表达基因80.1%未见报道。结论综合运用交集补集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对基因谱数据进行挖掘的策略,可为寻找大肠癌分子标记物和从整体上探讨大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不同分化程度结肠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P)‐5与耐药因子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对45例结肠癌组织、36例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QP‐5及耐药因子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TopoⅡ)、胸苷酸的限速酶(TS)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AQP‐5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中AQP‐5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对照组(P<0.05),且表达量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P‐gp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和细胞质,GST‐π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TopoⅡ主要分布于细胞核,TS主要分布于细胞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中耐药因子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其中P‐gp、GST‐π、TopoⅡ随着分化程度降低表达增加,TS在不同分化程度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AQP‐5与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TS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AQP‐5与耐药因子P‐gp、GST‐π、TopoⅡ、TS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高度表达,可能促进了结肠癌的转移和进展。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相关免疫球蛋白新基因SNC73结构与表达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由减式杂交方法获得的人大肠癌相关基因SNC734 结构和功能。方法 对SNC73的cDNA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得到全长序列,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了分析及预测;采用In situ-Max荧光原位杂交方法结合荧光R带技术对SNC73在人染色体上的定位作了研究;利用Northern杂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SNC73在多种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在大肠癌组织与这粘中膜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原位杂交/原位PCR技术检测SNC73 mRNA在肠上皮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SNC73序列及开放阅读框9ORF)进行分析,发现其与免疫球蛋白IgA高度同源,为一免疫球蛋白样基因。该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4q3 2。SNC73在大肠癌组织也 肠粘膜的表达有差异(P<0.05)。SNC73在肠上皮表达阳性。结论 SNC73在大肠癌中低表达,可能为一新的肿瘤标记物,并提示上皮细胞、非淋巴细胞存在IgA类的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膀胱癌(BC)中基因的差异化表达及其预后作用。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BC的基因表达数据,利用R软件筛选出肿瘤与正常组织间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评估其潜在生物学功能及信号通路。利用在线数据库STRING11.0构建了编码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进一步筛选关键基因。通过UALCAN、GEPIA数据库验证关键基因在BLCA中的表达水平。随后利用在线工具Kaplan Meier Plotter分析他们的预后情况。结果得到1 538个基因存在差异表达,其中有1 088个上调,450个下调,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与信号转导、物质代谢、免疫反应等信号通路相关。10个关键基因中,在BC中白细胞介素-6表达越高预后越好(HR=0.46,P < 0.05),间皮素表达越高预后越差(HR=2.27,P < 0.05)。结论BC中存在众多差异表达的基因,他们对疾病进展存在影响,发现并利用他们在BC个体化治疗存在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Loss of heterozygosity of chromosome 20 in 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Peng Z  Zhou C  Zhang F  Ling Y  Tang H  Bai S  Liu W  Qiu G  He L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115(10):1529-1532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 of chromosome 20 in patients with 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 to identify additional loci involved in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 Methods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ere analyzed in 83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tumor and normal DNA by PCR. PCR products were electrophoresed on an 377 DNA sequencer. Genescan 2. 1 and Genotype 2. 1 software were used in the LOH scanning and analysis. Comparisons between LOH frequency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were performed by Χ(2) test.P&lt;0. 05 was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The average LOH frequency in the long arm, short arm and whole chromosome 20 was 21. 1%, 26. 7% and 22. 8%, respectively. Chromosome 20 exhibited relatively high LOH frequency, particularly in the regions of 20p and 20q11. 1-q13. 1.Conclusion There is notable genetic instability on chromosome 20 in 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ma patients; that is, mutation on chromosome 20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 Also, there may be tumor suppressor genes related to 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ma near the region 20q11. 1-q13. 1.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组织中KAI1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KAI1基因的表达与食管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食管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KAI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食管癌组织及其正常黏膜中,KAI1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癌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其正常黏膜(P<0.05),但KAI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食管癌癌变可能与KAI1蛋白的低表达有关,但与KAI1 mRNA的表达无关,推测这可能是由于翻译后修饰所致.  相似文献   

19.
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癌患者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感染HPV18的宫颈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进一步探讨HPV18致宫颈癌发生的机制。方法:采用杂交捕获Ⅱ代技术筛选出3例感染HPV18的宫颈癌病例,取癌组织及自身正常宫颈组织标本,用含14 112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微阵列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并进行分析。结果:在3例宫颈癌组织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 315条,其中649条上调,666条下调。这些基因涉及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蛋白类、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代谢、免疫相关、细胞受体、蛋白翻译合成以及其它一些未知功能的基因。结论:HPV18引发宫颈癌是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通过相互调节、网络调控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望进一步分析证实以明确HPV引发宫颈癌的精确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0.
胃癌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测序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筛选数个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检出率高的胃癌差异表达片段。方法 以筛选了的gcys-10,gcys-12,gcys-13,gcys-16这4个新基因片段为研究对象,将它们克隆入T载体中进行测序,根据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细胞株GC7901、胃粘膜细胞株GES-1以及胃癌、胃粘膜活检标本。结果 4个差异基因表达片段测序后经过同源性检索均为新基因,被基因库收录,收录呈为AF054171,AF071052,071053,某某071056。根据这些基因设计的4对引物均能从GC7901总RNA中扩增出相应产物,而gcys-10的引物未能从GES-1细胞株中扩增出相应产物。gcys-10在50例活检标本中的检出率分别为:萎缩性胃炎83.3%,肠腺化生81.8%,疣状胃炎58.3%,胃癌88.9%,胃溃疡50.0%,十二指肠溃疡0,急性胃炎0。在17例胃癌手术标本的检出率为94.1%。结论gcys-10,gcys-12,gcys-13,gcys-16均为胃癌差异表达基因,其中gcys-10在胃癌及胃癌前病变中检出率非常高,其表达的变化可能对胃癌的早期发展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