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人工椎体治疗脊椎结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群波 《四川医学》2006,27(4):391-392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在脊柱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10月,对19例脊柱结核患者行胸腰椎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复合人工椎体植入、前路钉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19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慢性窦道形成。术后6个月复合人工椎体植骨融合率选85%。无内固定松动及螺钉断裂。结论脊柱结核的治疗是病灶清除、减压矫形、植骨融合和坚强固定。复合人工椎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植入融合率高,牢固可靠。避免了自体髂骨取骨,是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人工椎体置换术在胸腰椎椎体肿瘤综合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5年间8例人工椎体置换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原发性肿瘤5例,转移性肿瘤3例。结果 1例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7例存活。截瘫恢复情况;1例全瘫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4例患者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X线片随访显示人工椎体固定可靠。结论 人工椎体置换术能够达到缓解症状、稳定脊柱、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等作用,同时为患者接受综合治疗赢得了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中应用的手术要点与经验。方法:回顾我院2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病例,从椎管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及效果方面,总结手术经验。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以上,显示手术后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CT/MRI复查,椎管容积扩大,致压骨块消失,植入人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已与相邻椎体融合,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提高12级。术中无较大副损伤出现,术后未发生钛合金板与螺丝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减压彻底,重建方式符合脊柱生物力学分布原则,脊髓功能恢复较好,通过改进内固定技术及支撑材料后,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远期脊髓神经再压迫风险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8年1月~2012年9月经前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8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根据应用的椎间植骨支撑材料不同分为钛网组41例和人工椎体组40例,测量并比较各组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节段后凸角(Cobb角)大小、伤椎邻近上下椎体间高度.结果 8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以上,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两组的Cobb角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间Cobb角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网组的Cobb角及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改变明显大于人工椎体组;术后复查CT,椎管容积扩大,致压骨块消失,植入骨已与相邻椎体融合,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提高1~2级.术中无较大副损伤出现,术后未发生钛合金板与螺丝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减压彻底,重建方式符合脊柱生物力学分布原则,脊髓功能恢复较好,与钛网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具有术后Cobb角改变小,相邻椎间隙高度降低小,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脊柱前路手术中使用具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恢复、维持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的效果。方法对38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20例行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植骨(A组),18例行自体髂骨植骨(B组)。比较两组植骨融合情况、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Cobb角。结果两组均经6~15个月随访,均获植骨融合。术后3个月相对于术后1周融合节段椎体后缘高度及Cobb角改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椎间高度变化均较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在维持椎体后缘高度和融合节段曲度方面均优于自体髂骨,且较快达到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6.
张东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144-145,F000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血管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26例30个椎体血管瘤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并排除禁忌证。患者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5±1.5)。结果随访1~4年,平均2.2年。术后24h患者疼痛基本消失10例,明显缓解12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1例,优良率为84.6%,术后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1.5±0.9)。3个月后患者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椎体高度未继续丢失,肿瘤未见复发。发生骨水泥渗漏2例3椎,均未引起患者症状加重。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血管瘤能凝滞病变、固化椎体、稳定脊柱、解除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梅  王月青 《安徽医学》2005,26(1):83-83
脊柱肿瘤现已由保守和姑息性治疗发展为积极的手术治疗,我院近年来施行人工椎体置换术治疗胸腰椎肿瘤8例,现将手术中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间支撑体在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8年12月对本院胸腰椎爆裂性骨折76例行侧前路减压术、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间支撑体植骨重建椎体骨缺损,并观察术中和术后局部及全身反应、人工椎体稳定性、材料与骨组织界面接触、植骨愈合等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随访16个月,无明显局部及全身反应,组织相容性好.术后3~6个月达骨性愈合,椎节即刻稳定性及长期稳定性均好,无界面骨质吸收及人工椎体下沉现象.结论 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间支撑体可用于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减压后椎体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目前较理想的椎体间支撑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9.
10.
马中耀 《现代医学》1989,17(2):117-117
我院自1985年以来对具备手术治疗指征的椎体结核患者采取了病灶清除术,其中6例腰椎结核,4例胸椎结核。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0例年龄18~56岁,病程6个月至4年。均未接受系统抗结核治疗,术前予一线抗痨药物准备1~2个月。4例胸椎为胸_(3~4)、胸_(7~8)各1例,胸_(8~6)2例;6例腰椎为腰_(1~2)、腰_(4~5)各1例,腰_(2~3)、腰_(3~4)各2例。全组均经X线证实有椎旁或腰大肌脓肿或死骨。腰椎中4例可扪及腹侧部包块,其中  相似文献   

11.
陈勤  邓宁  周政  邵勇  胡文竹  余彬  邱建中 《四川医学》2004,25(7):783-784
目的 研究和评价The centaul plate system在胸、腰段脊柱前路内固定术中的作用和特点。方法 2003年2月至2004年2月,对18例胸、腰段脊柱椎体病变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采用胸、腰段脊柱前路centaul系统内固定。本组男11例,女7例。年龄28~83岁,平均42岁。胸椎结核6例,腰椎结核2例,胸椎骨折3例,腰椎骨折5例,胸椎肿瘤2例。结果 15例获平均6个月随访,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未见钢板和螺钉断裂,松动现象,植骨块未见松动。结论 The centaul plate system钉板系统的小巧外形和低切迹,更适合亚洲人的脊柱特点,并能相当便利的植入植骨块,为胸腰段的脊柱提供一个稳定的骨融合,它可作为撑开器和便利进行后凸畸形的矫正,具有良好的影像兼容性,有利术后的影像跟踪。  相似文献   

12.
手法整复和体位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桂炉  郭文健  郭天明 《河北医学》2003,9(12):1057-1058
目的:在胸腰椎骨折病人中,尤其在非手术治疗的病例中.寻求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治疗。方法:对34例胸腰椎骨折病人用一次牵引手法整复和体位复位,治疗前后分别撮片对比,对其受伤椎体高度的变化和Cobb角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平均椎体高度为19.7mm.治疗后平均椎体高度为26.2mm,平均增高5.5mm,病人脊柱畸形及疼痛等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手法复位和体位复位在胸腰椎骨折中有较肯定的治疗作用,简单易行,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36例胸10-腰3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分析术后其神经功能、Cobb角度数和伤椎椎体高度比情况,术后1年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其Cobb角度数、伤椎椎体高度比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腰椎功能大部分得以恢复,与术前比较,神经功能、Cobb角度数和伤椎椎体高度比情况均大部分改善(P 〈0.01),术后1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bb角度数和伤椎椎体高度比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能恢复腰椎大部分功能,但达不到正常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留并不切断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治疗胸椎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对45例胸椎疾病患者,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暴露病变椎体,进行病灶清除、脓肿引流、脊髓减压、骨折复位固定或植骨融合等手术。结果:手术切口平均长度(17.6±1.1)cm,视野纵向平均直径(12.1±1.6)cm,开关胸方便快捷,术中术后出血量少,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结论:该术式能满足大部分胸椎手术操作的要求,是治疗胸椎疾病理想的手术入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Z-plate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陈旧性胸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行前路开槽式扩大减压、植骨、Z-plate钢板内固定术,术后进行6-24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结果: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占83%(15/18),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未见钢板、螺栓和螺钉松动及断裂现象,结论:应用前路开槽式扩大减压、植骨、Z-plate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具有减压彻底,术后脊柱稳定性,无需行石膏固定和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0年1月~2010年1月对3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前融合节段后凸角(20.6±3.5)°,20例存在脊髓压迫症状,Frankel B级3例,C级5例,D级9例.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0.5~3.5年,平均1.5年,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融合节段后凸角为(7.5±3.5)°,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是集直视下直接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一次性完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权正学  蒋电明  欧云生 《重庆医学》2008,37(15):1687-1689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03年12月至2007年8月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椎间融合结合钛板颈前路手术治疗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并成功随访24例,术后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融合效果.结果 随访4~36个月,平均20.5个月,全部患者术后未见任何过敏或毒性反应.JOA评分从术前(9.3±2.1)分提高到术后(15.2±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 2).术后X线片未见人工椎体塌陷、移位或脱入椎管,无钛板或螺钉松动及折断,无明显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椎间融合,融合时间(8.6±3.4)个月.结论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植入融合率高,牢固可靠,联合颈椎前路锁定钢板系统可以有效地进行颈椎前路融合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脊椎切除、内固定重建治疗胸椎肿瘤的手术指征及疗效。方法在WBB分区指导下对l2例胸椎肿瘤患者采取全脊椎切除、减压植骨及内固定重建。本组12例中,肿瘤病灶均同时累及WBB4-9区和10-3区。单纯后路内固定5例,前后联合入路7例。结果随访6个月~7年,1例神经症状无改善,其余疗效均较为满意。3例术后10~36个月肿瘤复发。结论对同时累及WBB4-9区和10-3区的胸椎肿瘤病人采取全脊椎切除、内固定重建,稳定性好,肿瘤切除彻底,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钛合金脊柱内固定系统对术后MRI成像的影响.方法:对12例行胸腰椎后路钛合金脊柱内固定的患者术后进行MRI检查,然后对术后钛合金内固定伪影的特点及其对椎管内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钛合金内固定伪影的大小为内固定大小的2~3倍.在矢状面T1和T2加权和轴位T1加权上均可清晰显示脊髓和椎管内的结构.后路系统的连接棒伪影较小,只对紧邻的椎板和小关节处图像辨认有影响,对术后图像观察的影响较小.正确植入的椎弓根螺钉伪影也较大,主要影响对邻近部位椎管侧方、椎间孔、脊神经和后外侧突出的椎间盘等结构的观察.结论:胸腰椎后路脊柱钛合金内固定术后患者进行MRI检查时,应该尽量选择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进行扫描,当使用常规自旋回波序列扫描时,应尽量减少回波时间(echo time,TE).在分析术后MRI图像时,应充分考虑到钛合金内固定伪影对图像的影响,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