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东红 《医学综述》2004,10(6):355-356
心肌重塑引起的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心力衰竭(心衰)发生发展的机制,阻滞神经激素,阻断心肌重塑的恶性循环是心衰治疗的关键。把β-受体阻滞剂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基本治疗药物是CHF治疗进展的一个主要成就。卡维地洛作为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是唯一一种在临床上被证实可以全面阻滞肾上腺素活性的药物,这一概念奠定了全面阻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心力衰竭发生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现已明确心肌重构和神经激素一细胞因子之间的恶性循环是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从而使心衰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转变。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与肯定。β受体阻滞剂不仅能有效改善心室重构,还能显著减少猝死。心衰大型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ACEI使心衰患者死亡率降低25%-26%;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中重度慢性心衰患者12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病终末阶段的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社会人群老龄化和各类疾病患者存活时间延长,心力衰竭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住院、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显示,在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过度的激活虽能对低下的心室功能起代偿作用,但同时也加重了对心肌的损害,加剧了心衰的恶化。多年的临床试验证明β受体阻滞剂能明显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本研究旨在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血管内皮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患者作为样本,分别采用常规抗心衰方法及卡维地洛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血管内皮功能及糖脂代谢情况优势显著(p0.05)。结论:采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指标的恢复,增强血管内皮功能,促使患者糖脂代谢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胡世红 《微创医学》2000,19(6):951-952
随着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已认识到神经内分泌激活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国际上进行了很多大规模、随机双盲、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除洋地黄以外的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剂,长期应用均可加重心衰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原因是它们不能抑制甚或加重心衰时的神经内分泌异常,而凡能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药物均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本文根据循证医学,就慢性收缩性心衰的抗神经内分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刘志凤  刘士生 《重庆医学》2005,34(5):799-800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应用强心甙(洋地黄)类药物和利尿剂.随着心力衰竭病理生理概念及发生机制研究的进展,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有过度激活,从而加剧心室重塑及促进心衰恶化.因此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不仅限于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更重要的是干预神经内分泌激活,从而减轻心肌损害,延缓心衰的进展,提高心衰患者的存活率.本文报道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伊贝沙坦治疗,观察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胡世红 《医学文选》2000,19(6):951-953
随着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已认识到神经内分泌激活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国际上进行了很多大规模、随机双盲、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除洋地黄以外的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剂,长期应用均可加重心衰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原因是它们不能抑制甚或加重心衰时的神经内分泌异常,而凡能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药物均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本文根据循证医学,就慢性收缩性心衰的抗神经内分泌治疗作一综述。1 慢性心衰时神经内分泌激活及其后果  慢性心衰患者交感神经(SN)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的激活是一种…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的现代认识与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 )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 ,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 ,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 ,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近年来 ,由于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对心衰的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而国际上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对心衰的治疗提供了大量的实证。因此 ,心衰的治疗有了较大的更新。1 心衰的发生发展机制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是心衰的基本病因 ,而心室重塑 (remodeling)是导致心衰不断进展的病理生理基础。初始的心肌损伤使室壁应力增加 ,导致心室反应性肥大和扩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循环医学研究的日趋成熟 ,慢性心衰治疗概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常规治疗已转变为“神经内分泌拮抗剂”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 β受体阻滞剂等的应用成功地降低了心衰死亡率和病残率[1 ] 。1 传统慢性心衰治疗的新认识1 1 洋地黄制剂 慢性心衰的治疗长期以来是针对心衰的血液动力学异常 ,应用正性肌力药增强心肌收缩力 ,应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减轻心脏负荷。而随着对“心室重塑是心衰发生、发展机制”认识的逐步深入 ,洋地黄制剂已从主导的、首选药的地位降为辅助用药[2 ] ,过去 ,用洋地…  相似文献   

10.
β-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子发 《医学综述》2003,9(3):158-160
自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后 ,人们已经认识到导致心力衰竭 (心衰 )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塑[1 ] 。从 2 0世纪80年代末期到 90年代早期开始 ,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 ,某些内科疗法 ,针对心肌重塑的机制 ,可延缓或防止心肌重塑的发展 ,对心肌有着长期有益的生物学效应。因此 ,在过去的 10年中 ,心衰治疗的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已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 ,目的是有利于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2 ] 。β 阻滞剂成功地应用于慢性心衰的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正是上述治疗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