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45例脑卒中(41例脑血栓形成,14例脑出血)进行了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结果表明,脑血栓形成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脑出血则无明显改变。作者结合文献,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在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对19例老年脑出血、51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血小板指数测定,其中PLT(血小板计数)在三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PDW(血小板平均宽度)、MPV(血小板平均体积)则脑出血组高于(P<0.01)而脑梗塞组低于(P<0.01)健康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42b表达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小板 CD62 p和 CD42 b表达的动态变化 ,探讨急性脑出血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 ( FCM) ,对 3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 ( 72 h内 )及治疗 1周后血小板 CD62 p和 CD42 b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与健康人比较 ,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小板 CD62 p的表达量明显增加 ( P<0 .0 0 1 ) ,CD42 b的表达量明显减少 ( P<0 .0 0 1 ) ;脑出血患者治疗 1周后与发病早期比较 ,血小板 CD62 p的表达量明显增加 ( P<0 .0 5 ) ,CD42 b的表达量明显减少 ( P<0 .0 5 )。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血小板活化现象 ,治疗后血小板活化程度增加 ,提示脑出血患者应适当应用改善脑循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凝血和血小板状态。方法实验组为脑梗死患者100例,脑出血患者100例,患者在发病状态下抽取血样分析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情况。对照组为正常人的血液血样分析凝血报告。同时保证患者和对照组均未接受任何止血凝血药物。分析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人,脑出血患者和健康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和脑出血患者血液分析报告中关于血小板总数,和凝血酶情况分析。特别是关于患者对于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酶状态数量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血小板含量和凝血酶种类,对照组血小板含量明显高与实验组,凝血酶种类也较多(P0.01)。血小板和凝血酶的状态处于和正常人状态不同。结论由于正常人和脑出血患者和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含量血小板状态以及凝血酶状态不同,导致患者的发病率,发病状态不同。不同的凝血功能所引起的血栓,以及发生脑出血和脑梗死病原理不同。  相似文献   

5.
陈勇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1):962-962,964
目的:探讨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在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变化情况。方法:脑梗死患者60例,脑出血患者45例,正常对照组48例,患者在发病后72小时内抽静脉血抗凝。患者和对照组均未接受任何止血凝血药物。分析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人,脑出血患者和健康人,脑梗死患者和脑出血患者,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两项指标上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与健康人比较MP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性脑出血组与健康人比较MP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脑梗死组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组比较,PLT、MPV两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与腔隙性脑梗死组比较PLT、MPV两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体积增大是脑梗死、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凝血和血小板状态。方法 自2020年8月~2022年8月抽取300例研究对象,100例脑梗死确诊病例(脑梗死组)、100例脑出血病例(脑出血组)、100例来院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PLT)等7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脑梗死组、脑出血组FIB、MPV、D-D高于对照组(P<0.05);3组APTT、PT、TT、PLT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与脑出血均可出现FIB、MPV、D-D增高,提示FIB、MPV、D-D增高为这两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脑血管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并检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8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85例急性期时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另设健康人54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脑梗死组PLT<对照组,MPV>对照组(P<0.01);脑出血组MPV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差弄有显著性意义,P<0.0l。结论:血小板体积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陈勇  王余成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2648-2649,2652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在血小板数严重降低的情况下输注单采浓缩血小板的效果.方法:住本院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72小时内,未接受任何止血、凝血和抗凝药物情况下,抽静脉血抗凝,测定其血小板数;选择35例血小板数严重降低的脑出血患者,输注单采浓缩血小板.测定输注血小板后20~24小时血小板数(PLT)、计算输注后20~24小时患者血小板回收率(PPR)、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比较输注前后临床症状、评价输注疗效.结果:输注结果表明,输注后20~24小时血小板回收率﹥40%,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5.0或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或明显改善26例,输注后20~24小时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4.5和20~24小时血小板回收率<20%,临床症状未得到控制或无明显改善患者即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9例.结论:血小板数严重降低的35例脑出血患者输注单采浓缩血小板有效率占74.3%,且临床出血症状可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引起的患者迟发性脑出血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颅脑外伤患者4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患者颅脑外伤后导致其迟发脑出血;对照组患者颅脑外伤后非迟发性脑出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BPC)、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BPC、FDP、APTT凝血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D-dime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的年龄、凝血功能障碍和GCS评分都与颅脑外伤导致迟发性脑出血相关(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迟发性脑出血可能与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凝血与纤溶功能情况。方法 选择2017~2018年收治的5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取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实施凝血与纤溶功能检查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急性发病期中第1、3 d外周血小板数量明显降低,D-D上升(P 0. 05),发病后7 d得以恢复。观察组病患者发病后3、7 d血浆Fbg、t-PA以及TAT明显上升(P 0. 05),AT显著下降(P 0. 05).结论 脑出血病患在急性期内,会体现出凝血功能上调以及纤溶活性增强现象。故应当积极观察患者血小板、血浆D-D、血浆Fbg、TAT、AT以及t-PA等指标,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的改变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