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伦理认知水平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实习护生373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伦理认知问卷和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测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伦理认知总分为(50.00±2.83)分,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301.59±24.44)分。本科组和大专组在对生命价值尊严的认知水平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伦理认知水平分别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认知成熟度有相关性,护理职业道德与评判性思维能力有相关性,年龄分别与生命价值尊严和认知成熟度有相关性,生命价值尊严与认知成熟度有相关性(P<0.05)。伦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学历、认知成熟度,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伦理认知水平(P<0.05)。结论实习护生的伦理认识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且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学校和医院应注重护生的伦理教育,通过改善护理教育方法来进一步提升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伦理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伦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对常见护理伦理问题的现状,为帮助护理人员处理临床护理伦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0~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1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伦理学知识方面满分11分,总得分为(4.30±1.385);应对护理伦理问题行为方面满分30分,总得分为(26.46±3.233)。结论护理管理者要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护理伦理知识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应对临床护理伦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职生与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差异,为制定健康教育重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内容进行调查,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检验比较本科生、高职生和中职生的差异;结果:中职生认知正确率平均为61.3%,低于本科生(75%)及高职生(80.9%),P〈0.01。对游泳、礼节性的握手、共同进餐是否会传染、安全套是否可以预防艾滋病认知正确率均很低,中职生明显低于本科生和高职生(P〈0.01),时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歧视仍较重.存在伦理问题;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重点应该下移到中等专业学校,传播途径知识是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应特别注意性心理和性道德伦理教育。通过健康教育,消除伦理学差异.激发防治艾滋病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逐渐改变他们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不同层次实习护生伦理认知状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层次实习护生伦理认知现状,探讨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护理伦理培养提供策略。方法设计问卷,获取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364名不同层次护生的伦理认知状况。结果三个层次护生对伦理认知的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认知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护生的伦理认知需要进一步提高,应依据学历层次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从而加强护生伦理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为护理教育者引导护理本科生树立正确专业价值观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对兰州地区23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价值观评分为(3.68±0.41),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信任(3.98±0.59)、责任自由安全(3.73±0.50)、照顾提供(3.73±0.45)、行动主义(3.53±0.48)。结论护理本科生具有中立偏积极的护理职业价值观,但尚需培养和强化其护士角色,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其热爱护理专业。  相似文献   

6.
来访者的文化程度与心理咨询或治疗师伦理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来访者的文化程度与心理咨询或治疗师伦理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编“心理咨询或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来访者版)”,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共986名来访者进行调查(其中有效问卷715份)。结果不同文化程度的来访者在知情同意、保密原则、广告宣传等方面,对心理咨询或治疗师伦理行为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P〈0.05),高文化程度的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或治疗师遵守伦理行为的评价高于低文化程度的来访者。不同文化程度的来访者在个人情感体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P〈0.05),高文化程度的来访者更容易被心理咨询或治疗师的魅力所吸引。结论来访者的文化程度与心理咨询或治疗师的伦理行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维度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质量和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2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使用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除常规产科护理外给予多维度干预。分别记录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分娩后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生命质量评估。结果两组生命质量比较,干预组躯体功能[(46.23±26.36)分比(41.53±23.07)分]、躯体健康所致角色限制[(58.14±25.36)分比(53.73±24.47)分]、躯体疼痛[(88.23±15.35)分比(84.23±25.14)分]、总体健康感[(48.23±25.16)分比(34.23±27.37)分]、生命力[(66.23±27.26)分比(46.23±21.07)]、社交能力[(79.23±25.46)分比(66.23±27.27)分]、情感问题所致角色限制[(76.23±29.36)分比(74.29±31.37)分]、心理健康[(78.29±27.36)分比(63.28±24.37)分1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7.0%比46.0%,P〈0.05);干预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9.26±2.45)h比(15.54±3.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度干预对于降低剖宫产率效果显著,能够减少分娩时间并且改善产妇的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冠心病住院患者疾病认知和自我效能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2~12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23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采用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量表和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疾病认知和自我效能调查。结果本组患者冠心病知识和认知量表得分为(12.31±2.22)分,得分指数为(0.61±0.02),认知水平偏低。不同年龄段、教育水平、经济水平及在职和退休、城市和乡村、有无家族史的患者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教育水平、职业状况、居住地、经济水平和家族史对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冠心病自我效能得分为(84.19±6.54)分,得分指数为(0.70±0.03),自我效能不高。不同年龄段、教育水平、经济水平及高盐或/和高盐饮食、是否坚持运动、城市和乡村、有无家族史的患者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教育水平、运动锻炼、居住地及经济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住院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我效能偏低,疾病认知受到教育水平、职业状况、居住地、经济水平和家族史的显著影响,而自我效能受到年龄、教育水平、运动锻炼、居住地及经济水平的显著影响,针对影响因素制定护理管理措施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和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性护理对糖尿病控制的作用。方法:将糖尿病280例分为强化教育组(观察组)和传统教育组(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分组强化教育,即以组为单位分期参加糖尿病知识学习,针对每例进行个体指导。对照组则仅进行一般的糖尿病知识教育性护理。然后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教育后对糖尿病的认识、自控能力明显提高,心理状态及糖代谢情况明显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各方面亦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通过进行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控能力,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改善糖代谢水平,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变化,探讨炎症标记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ACS组12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亚组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亚组76例,选择稳定性心绞痛66例作对照组。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及热沉淀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及FIB。结果ACS组CRP高于SAP组[(18.82±17.32)mg/Lvs(1.96±0.88)mg/L,P〈0.05],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28.74±23.19)mg/Lvs(11.03±10.17)mg/L、(1.96±0.88)mg/L,P〈0.011,UAP亚组高于SAP组[(11.03±10.17)mg/Lvs(1.96±0.88)mg/L,P〈0.05]。ACS组FIB高于SAP组[(3.55±1.33)g/Lvs(2.46±2.77)g/L,P〈0.051,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3.98±1.46)g/Lvs(3.23±1.02)g/L、(2.46±2.77)g/L,P〈0.011,UAP亚组高于SAP组[(3.23±1.02)g/Lvs(2.46±2.77)g/L,P〈0.05]。结论炎症参与了ACS患者的发病过程,冠心病患者血清CRP和FIB水平增高可作为ACS的危险信号,同时也可以作为CHD患者危险分层的重要生化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恩格尔哈特的《生命伦理学基础》是西方生命伦理学的经典之作,他用后现代的多元视域,尝试为俗世伦理学的道德实践构建“程序道德”,为道德“异乡人”找到沟通渠道。但是,基于“理性人”认知下的西方的生命伦理学仍有偏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视阈,对西方生命伦理以“人”为中心的视角、道德的建构以及中西医文化落差境遇予以批判性审视。  相似文献   

12.
李博  何燕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13,(18):102-103,109
目的:阐述和分析护理中专生实习前的焦虑因素,提高护生南学生向临床护士的角色转变质量,为学院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实习前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3年3月采取一般问卷调查及焦虑自评量表随机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发放问卷128份,收回125份,有效应答率为97.65%,调查对象的年龄以17~18岁为主,焦虑影响因素中以担心实习中出现差错得分最高,为(3.43±1.10)分,焦虑人数为11人(占8.80%),焦虑的主要躯体表现为“我很容易脸红”,得分为(2.74±0.98)分。结论:自信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护理教育者和护理管理者应以三基能力训练为基础,提高护生对临床的认知,采取团体治疗、团体教育、临床见习等方式,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心理状态进行施教,减小负性影响,提高l晦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以陕西省某医学院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核心价值认同问卷进行调查,并对核心价值观认同得分及影响因素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在构成医学生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的3个层次中,情感认同度得分最高,认知认同其次,行为认同度最低;不同性别的医学生在认知认同层次中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专业医学生在认同的3个层次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校生和实习生在认知认同和行为认同层次得分有统计学意义;多元价值观和社会风气等因素对在校生和实习生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院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加强医学生对理性认知的认识,要以情育人,创设实践平台,并形成教育合力,从而达到提高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护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实习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447名不同教育层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法律知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相关规章制度及自我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 本科、专科和中专护生在医疗风险认知方面存在差异(P<0.05).本科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较高,特别在法律知识、护理相关规章制度、自我防护知识三个方面,中专护生认知最低.结论 医疗风险认知教育是护理教育的重要责任,注重学校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特医疗风险教育贯穿于学习的各个环节,从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实习护生对医疗风险的认知,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护理大专生对安乐死的态度及意向情况,为护理伦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长沙市某职业学院的护理大专三年级全体学生共350人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350名护理大专生中,64.9%的学生赞同安乐死,70%的护生表示如果自己患不治之症愿意选择安乐死,如果亲人要求安乐死,45.1%的护生会同意,绝大部分护生认为安乐死应该合法化.而对于对濒临死亡患者实施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的回答,持反对态度者(44.3%和64.8%)均多于持赞同态度者(31.1%和13.7%).男女生在是否同意亲人安乐死方面存在差异(P〈0.05),不同家庭住址的学生在是否支持亲人安乐死、是否赞同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方面存在差异(均P〈0.05),而是否学习过〈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学生除了在是否支持亲人安乐死方面无差异外,其他方面均有差异(均P〈0.05).结论 绝大多数护理大专生支持安乐死,且对安乐死意向较明确.应加强对其护理伦理学的教学,积极正确引导护生,使护生对安乐死有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基于第二课堂的护理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构建,试图解释第二课堂教育在护理本科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机制与效果,并探讨护理医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隐性教育作用的认知与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三个年级的护理本科生开展职业素质情况调研,内容涉及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人文素质三方面。结果职业精神方面:认为有“显著提高”者占44.13%,“有所提高”者占33.20%,“有所下降或显著下降”者占6.48%。职业技能方面:认为有“显著提高”者占51.82%,“有所提高”者占41.70%,“有所下降或显著下降”者占1.21%。人文素养方面:有91.1%的学生认为得到提高,且2009级和2011级“显著提高”的比例均超过50%。结论基于第二课堂开展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使得护理医学生在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人文素养等方面有所提高,该培养方式得到了护理医学生的广泛认同与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了解护理专业大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认知。方法:采用艾克森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的性格倾向测试问卷(简称EPQ-R)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校526名在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内、外向性格护生分别有203人(占43.3%)和265人(占56.6%);入学初,清楚护理工作性质的内、外向护生分别有39人(占19.2%)和95人(占35.8%),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目前,清楚护理工作性质的内、外向护生分别有132人(占65%)和210人(占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生不喜欢护理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繁重,很累"和"工作风险性高";繁华的家庭住址是护生性格外向的有利因素。结论:家庭周边环境越好,护生性格越倾向于外向;外向护生比内向护生更倾向于了解外界信息;护理院校应加强护生风险意识的教育和增强护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8.
DarrylMacer教授将爱看作是生命伦理学原则的普遍原则,试图将基督教文化形成的生命伦理学范式变成一种普遍的生命伦理学范式。他忽视了世界文化道德多元化的事实,有以偏概全之嫌。世界上存在着多种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道德共同体,有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由于对爱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诠释,所以,它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唯一的生命伦理学范式。  相似文献   

19.
不同学历护生对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的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学历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方法:对我校护理学院437名本科生、高职生、专升本科生进行问卷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对护士社会地位评价、对未来职业的态度等14条题目。结果:本科、高职、专升本三个学历层次护生在择业自主性、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以及对护士社会地位的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学历护生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有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寓于职业情感教育、临床教师以实例现身教育,以及寻求社会认同与支持等措施有助于培养护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和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