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鼻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在鼻内镜下行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8例(76耳)。结果58例(76耳)经随访3-6个月,治愈56耳(73.68%),好转14耳(18.42%),无效6耳(7.89%)。有效率92.10%。结论经鼻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操作简单、精确、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0例(40耳),均为单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0耳),观察组给予鼻内镜下经咽鼓管置管灌药治疗,对照组给予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交的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无严重并发症,是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对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35例(55耳)鼻咽癌放疗后经保守治疗、鼓膜穿刺、鼓膜切开抽液冲洗无效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并随访3月~6.5年,对听力、头痛、耳闷、耳鸣等症状术前、术后变化进行比较. 结果:治愈9耳,治愈率16.36%,有效44耳,占80.00%,总有效率96.36%,鼓膜穿孔6耳,占10.90%. 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之一,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同时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尽早实施鼓膜置管术,对术后复发者,可反复实施该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室置管治疗鼻咽癌(NPC)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疗效和最佳置管时间。方法:应用耳内镜下鼓室置管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2例(87耳),分为A组(置管时间<6个月)17例(28耳),B组(置管时间6~12个月)18例(30耳),C组(置管时间>1年)17例(29耳)。结果:全部病例置管均一次完成,治疗总有效率为75.8%(66/87耳),B组的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B组的置管术后复发率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少(P<0.05)。结论:耳内镜下鼓室置管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并发SOM安全有效,置管时间以6~12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经咽鼓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生  李红霞 《医学综述》2009,15(21):3355-3356
目的观察鼻内镜电视监视下咽鼓管注射药物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并探讨分析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82例(89耳)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经欧氏管吹张咽鼓管并经咽鼓管注入药液。结果鼻内镜电视监视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率为90%。结论鼻内镜电视监视下经欧氏管咽鼓管吹张结合咽鼓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咽鼓管置管在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6例,根据中耳炎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3)和干预组(n=63)。对照组该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而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咽鼓管置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为68.3%和22.2%,显著高于对照组39.5%、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采用咽鼓管置管治疗的患者治疗6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鼓膜穿孔及耳漏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咽鼓管置管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学军  周志励  王彦 《广西医学》2012,34(11):1584-1585
目的观察内镜下鼓室置管及腺样体刮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75例(96耳),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加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结果 75例均完成手术,无腺体残留、软腭粘连或咽鼓管口瘢痕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治愈78耳,好转13耳,无效5耳,总有效率为94.79%(91/96)。结论鼓室置管联合腺样体刮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通过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与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119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咽鼓管置管组与鼓室注药组,两组均抽出鼓室积液并注入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咽鼓管置管组在疗效上优于鼓室注药组(P〈0.05)。结论咽鼓管置管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临床上可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比较分泌性中耳炎的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探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治疗组采用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0例(61耳),对照组采用经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0例(58耳).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体有效率达91.8%,并发症发生率6.56%,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92.98%,并发症发生率15.79%,经卡方检验,两种方法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远小于对照组.结论 经咽鼓管咽口置管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咽鼓管用药联合鼻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患耳118只)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行咽鼓管用药治疗,研究组行咽鼓管用药联合鼻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78.18%(P<0.05),且复发率3.64%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咽鼓管用药联合鼻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且未见严重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1.
廖海石  林柏洪 《实用全科医学》2010,8(8):998-998,1009
目的探讨鼓膜切开冲洗鼓室早期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0例(87耳)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初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45耳)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冲洗鼓室,B组25例(42耳)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冲洗鼓室。结果 A组45耳治愈24耳,好转15耳,B组42耳治愈18耳,好转10耳,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无效6耳中2耳出现化脓性中耳炎,1耳鼓膜穿孔,B组无效14耳中1耳出现化脓性中耳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鼓膜切开冲洗鼓室早期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好,且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耳部症状及其中耳压力的临床意义。方法 调查60例(320耳)确诊为NPC患者的耳部症状1体征并测量中耳压力。结果 以耳部症状首诊的有75例(83耳),占总人数的46.9%,占总耳数的25.9%;62耳有分泌性中耳炎,占总耳数的19.4%;21耳有耳部疾病而无分泌性中耳炎者,其平均中耳压为-87.62mmH2O;全组能作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后中耳胆固醇肉芽肿行乳突根治及鼓室成型术的效果。方法:对在我科确诊为鼻咽癌放疗后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9例患者9耳进行手术治疗研究,放疗与手术间隔时间为6~14年(平均9年),术前接受的放射剂量为68~75Gy。所有患耳采取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开放乳突根治或完璧乳突根治术,同时行鼓室成型,其中3例行开放乳突根治+鼓室成型;6例行完璧乳突根治+鼓室成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2年以上,7耳鼓膜完整(占77.8%),2耳在术后3个月出现鼓膜再穿孔,但耳流脓、耳闷塞感明显较术前减少。PTA(0.5 kHz, 1 kHz, 2 kHz)和A-B Gap分别由术前的90.5 dB和45.8 dB 改善至术后6个月的62.3 dB和25.5 dB。结论:大多数鼻咽癌放疗后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患者可采取手术改善症状,放疗引起的慢性中耳炎不是鼓室成型的禁忌症。  相似文献   

14.
放疗联合紫杉醇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紫杉醇治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放疗联合紫杉醇治疗58例中晚期鼻咽癌的局控率、生存率和毒副反应,并与57例单纯放疗相比较。结果综合组和单放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7.9%、71.9%,颈部淋巴结有效率91.5%、7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的远处转移率低于单放组(P<0.05)。两组1~3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等,经治疗可改善。结论放疗联合紫杉醇可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长期疗效有待于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前后腭帆张肌横截面积的改变与放射性中耳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就诊的36例接受放射性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放疗前后分别测量所有患者上腭帆张肌及翼内肌的横截面积,比较放疗前后的差异,并分析患者于放疗后发生放射性中耳炎与腭帆张肌受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放疗后共24例(44耳)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放疗后S_TVP、S_LTVP、S_RTVP、S_LTVPM、S_RTVPM、S_LTVPP、S_RTVPP、S_MP、SL_MP及SR_MP与放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腭帆张肌萎缩耳中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腭帆张肌无萎缩耳者(72.92%VS37.50%,,=8.445,P=0.004)。结论放疗后鼻咽癌患者的腭帆张肌与翼内肌会发生萎缩.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与腭帆张肌的萎缩可能有一定的相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听性脑干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对鼻咽癌33例(66耳)患者于放疗前,放疗后第1天及第3、6、12、24、36个月分别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结果:放疗完成后第1天与放疗前对比,听性脑干无明显减退。听性脑干部分指标3个月后开始减退,6个月后全面减退。在6~12个月之间,听性脑干部分修复,但此后听性脑干呈缓慢减退的趋势。结论:常规的鼻咽癌放疗对患者近期听性脑干可能无明显影响,但会引起其远期的损伤,为了防止出现严重后果,必需早期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Ou YK  Xu YD  Zheng YQ  Wu SN  Zhang SY  He XZ  Xu X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121-123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颞骨放射性骨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8耳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的颞骨放射性骨坏死行手术治疗:2耳行乳突根治术,1耳行扩大乳突根治术,5例采用乳突根治术+耳周带蒂组织瓣术腔填塞术。结果8耳中共5耳(62.5%)获得干耳,无死骨再形成,2耳(25%)症状明显改善。其中行乳突根治+耳周带蒂软组织瓣术腔填塞术者获得干耳4耳,症状明显改善1耳,但术腔仍有感染及肉芽,均无死骨再形成;行乳突根治术者1耳获得干耳,另1耳术后半年游离死骨形成,再次手术切除,未能完全上皮化及干耳,需定期换药;扩大乳突根治术者1耳症状明显改善,但局灶性骨面暴露,未再见游离死骨形成。结论对鼻咽癌放射后颞骨放射性骨坏死治疗困难,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局部引流及预防并发症,采用乳突根治+耳周带蒂组织瓣术腔填塞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谢华 《医学综述》2013,19(9):1610-1612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以鼓室积液和传导性聋为主要特征,属于中耳非化脓性炎。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SOM的形成是咽鼓管功能障碍、乳突气化不良、感染、变态反应、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与鼻咽癌及放疗有关的SOM的发病机制更为复杂,预后欠佳。在此,对近年来SOM及与鼻咽癌和放疗有关的主要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鼻内窥镜检查在成人鼓膜切开和置管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检查在成人鼓膜切开和置管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42耳)的成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鼻内窥镜辅助下施行鼓膜切开和置管术.结果鼻内窥镜检查显示鼓膜情况清晰,操作简便.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访0.5~2年.2例(3耳)复发;1例(1耳)术后发生耳漏;1例(1耳)听力无明显改善.其余病例听力显著提高,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镜检查为成人鼓膜切开和置管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