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由外周静脉 (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穿刺插管 ,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等[1] ,它能为患者建立一条良好的静脉通道 ,可以减少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但PICC置管的同时可以引起极少数病人穿刺点的持续出血 ,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为了避免拔管 ,从 2 0 0 2年 12月~ 2 0 0 3年 6月 ,我科对 12例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出血的患者采用了云南白药介入的护理方法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即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1],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静脉注射技术,与其他中央静脉导管(CVC)相比,具有安全、操作简便、容易插入、多种用途、保留时间长(甚至长达1年)等优点[2‐3]。PICC可以有效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化学性静脉炎,特别适合需要反复长期输液或化学治疗的患者。但上肢深浅静脉均存在许多分支,因此,导管末端有时并不能到达上腔静脉而异位到其他血管。导管异位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6%~10%[4]。盲插PICC导管异位率高达42%~76%;早期的研究PICC成功率只有70%,导管异位率为10%;另一研究导管异位率为7.87%;在超声引导下插管,导管异位发生率较低(4.93%)[5‐7]。最常出现的异位是颈内静脉,其次是腋静脉,其中经贵要静脉穿刺最易发生导管异位的部位是颈内静脉[8]。导管异位有导致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孔、血栓和瘘形成的风险等;如果导管仍在外周静脉,会引起肿胀,疼痛,肢体水肿及不适;在颈内静脉导管尖端的位置可能会导致转动头颈部困难和不适及患侧疼痛;多次反复调整又会导致局部感染及静脉炎等并发症[9‐1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头颈乳腺肿瘤科在PICC穿刺时改变传统的颈内静脉压迫方式,采用输液软袋压迫颈内静脉法,前瞻性研究原发 PICC 导管异位患者的临床特征,探寻PICC异位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PICC的全称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颈脉)穿刺插管,将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1年).PICC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抢救、肿瘤化疗、静脉营养(TPN)、长期输液病人,是一条安全、快捷、效果良好的静脉途径.  相似文献   

4.
裘洁 《吉林医学》2012,33(16):3540-3541
<正>PICC是指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插至上腔静脉的导管,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输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护理工作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静脉化疗[1]。现将我科2011年1~9月收治的156例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从外周静脉导入,将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导管。近年来,PICC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对妇科恶性肿瘤疾病患者进行化疗,与普通静脉化疗手段相比,它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痛苦,同时改善临床化疗患者的护理质量~([1-2])。然而,Safdar N等~([3])的调查也发现,PICC围置管期肿瘤患者导管  相似文献   

6.
经外周不同静脉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从肘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保证药物直接进入上腔静脉,从而避免了患者因长期静脉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害[1].在穿刺过程中通常首先选择贵要静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最后选择头静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现将两种不同静脉途径行PICC的应用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经患者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将PICC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大剂量化疗.结果 108例患者中102例一次穿刺成功,6例第二次穿刺成功.导管留置时间58~192d,化疗过程中共发生静脉炎4例,无1例出现渗漏性损伤.结论化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患者痛苦,而护患双方的共同参与才是PICC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经外周静脉插管的中心导管(PICC)是由周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1],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肿瘤患者需要长期静脉化疗和胃肠外营养,常规的静脉穿刺对血管损伤大,易致周围静脉炎,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也给护理操作带来困难。PICC置管减少患者每天穿刺带来的痛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插至上腔静脉的导管,药液通过导管输注在中心静脉中,由于其管径较大,流速较快,从而可以减轻患者因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对管壁的损害,并且因其可以长期留置,从而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改善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1].  相似文献   

10.
<正>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PICC置管操作快速、方便;维护简单,不限制日常活动;避免反复进行静脉穿刺,可以有效避免因长期输注化疗药物和高浓度药物等对血管的损伤,具有很大的优越性[2],现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和对症治疗。但PICC置管在给患者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为延长PICC使用时间,保证患者使用及用药安全,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