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VOF(Volume of Fluid)方法结合多孔介质模型对树脂在纤维织物中的流动前沿进行追踪,并对截留在纤维织物中的气泡进行捕获。纤维织物中的气泡主要由结构不均匀性造成,结构的不均匀性导致流体速度差异并形成多个流动前沿,气泡在动压的作用下会发生迁移。研究了压力、黏度以及双尺度孔隙率对浸渍速率的影响,发现浸渍时间和压力成反比,和黏度以及纤维束孔隙率与横向渗透率的比值成正比;纤维织物的浸渍速率主要取决于微观浸渍速率,而与纤维束的间距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维糖平对糖尿病大鼠体重、内脏重量、外周血中游离脂肪酸(FFA)以及瘦素(Leptin)的影响。方法:参照文献方法造模,设立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对照组以及维糖平大小剂量组。第12周末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内脏重量、外周血中FFA、Leptin等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肝脏和脾脏的重量较正常组有显著升高(P〈0.05),维糖平大小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较模型组的肝脏重量均有显著降低(P〈0.05),维糖平大剂量组的大鼠脾脏重量较模型组有显著下降。模型组FFA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维糖平大小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外周血中的FFA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Lept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维糖平大、小剂量组的Leptin水平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甲双胍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Leptin水平下降较明显(P=0.53)。结论:维糖平能显著降低实验性大鼠内脏重量、外周血中FFA的水平;对Leptin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旋转黏度计和流变仪考察了含硅芳炔树脂(PSA)和含炔丙基苯并噁嗪(P BZ)共混改性PSA树脂熔体的流变行为,建立了树脂黏度 组分 温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P BZ共混改性PSA树脂可使树脂的加工窗口变宽,树脂在90~130 ℃的黏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PSA树脂的熔体黏度随P BZ的加入而降低,P BZ的加入提高了PSA树脂的加工适用性;PSA树脂的黏度可通过加入P BZ和升高加工温度进行预测和调控。PSA及其改性树脂的动态流变行为显示树脂熔体呈牛顿流体,P BZ降低了PSA树脂熔体的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用双阿仑尼乌斯方程对PSA及其改性树脂在160~190 ℃的等温黏时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的经验模型表明当PSA树脂共混入质量分数为10%的P BZ时,树脂的凝胶时间延长,而树脂凝胶固化活化能从84.50 kJ/mol降至54.83 kJ/mol。  相似文献   

4.
以可用于RTM成型的含硅炔杂化树脂体系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树脂体系的流变特性,并根据双阿仑尼乌斯方程,建立了流变修正模型,该模型可揭示树脂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行为。研究表明:恒温与动态条件下的树脂流变行为符合阿仑尼乌斯流变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验测试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自组装非对称流场流分离(asymmetrical flow field-flow fractionation, AF4)仪器对脂蛋白的分离条件进行优化,分析仪器的分离性能并验证载液黏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方法:使用2种标准蛋白(碳酸酐酶和甲状腺球蛋白)初步验证自组装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仪器的性能,标定分离通道相关参数(压制后的分离通道实际高度), 进而通过四水平五因素的正交设计试验进行脂蛋白的分离条件优化,通过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验证分析。结果:通过调节流速条件及载液条件得到碳酸酐酶和甲状腺球蛋白混合样品的分离图,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及Stoke’s公式计算得到分离通道高度为164 μm。使用正交设计试验得到优化后的分离条件可实现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大于1.50的分离度(分离度为1.61和1.58),所选取的5种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水平分别为分离总流速(3.00, 3.50, 4.00, 4.50 mL/min)、聚焦时间(3.00, 3.50, 4.00, 4.50 min)、过渡时间(0.5, 1.0, 1.5, 2.0 min)、载液pH(6.8, 7.00, 7.20, 7.40)、载液黏度(使用不同浓度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调节载液黏度,其浓度分别为0.00%, 0.03%, 0.06%, 1.00%), 正交设计试验结果显示,5种主要因素中载液黏度对分离度影响最大,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载液黏度的影响,发现增大黏度可有效提高分离度,但会带来增大负峰的作用。结论:自组装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仪器可根据颗粒的粒径差异对脂蛋白进行有效分离,在优化的条件下可实现高、低密度脂蛋白的基线分离,载液黏度对分离度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陶瓷厚度和光固化时间对带有二硅酸锂陶瓷的双固化树脂粘结材料的聚合作用影响。材料方法:本研究中采用二硅酸锂陶瓷(易美铸瓷)。使用光谱辐射仪可确定不同厚度的陶瓷所引起的光衰减量。商用双固化树脂水泥(帕娜碧亚F)穿过不同厚度的陶瓷盘实现直接光固化,但使用的时间各不相同。在储存24小时后,树脂水泥的聚合效率使用维氏硬度(VHN)表达。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和图基HSD测试来确定差值。结果:当聚合光穿过厚度为1毫米、2毫米和3毫米的陶瓷盘时,则穿过强度由584毫瓦/平方厘米分别下降至216毫瓦/平方厘米、80毫瓦/平方厘米和52毫瓦/平方厘米。树脂水泥样品的自我固化仅能说明硬度值大大下降。当树脂水泥穿过厚度为1毫米、2毫米和3毫米的陶瓷盘实现光固体,且在光固化时间分别大于30秒、40秒和60秒时,我们发现硬度值不会再继续上升。结论:在本次研究的范围下,陶瓷厚度和光固化时间对双固化树脂水泥的聚合具有显著的影响。当树脂水泥在不同厚度的二硅酸锂陶瓷下进行光固化时,相应地延长光固化时间对确保充分聚合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南海驻岛礁官兵守礁前后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血细胞的变化,为守礁部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守礁官兵守礁前后及航海组血液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血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守礁后官兵血液流变学中全血低切黏度(low—shear blood viscosity)、全血中切黏度(shear whole blood viscosity)、全血高切黏度(high-shear blood viscosity)、红细胞容积(Hct)、红细胞变性指数(RBC deformation index)、红细胞聚集指数(RBC aggregation index)、红细胞沉降率(ESR)增高,血浆黏度降低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增高,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血细胞分析中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增高,红细胞平均体积体积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驻岛官兵守礁后血液流变学数值升高是血液浓缩、红细胞体积减小引起红细胞发生质和形态的改变所致。血浆黏度下降与血浆蛋白减少有关。驻礁官兵守礁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迟,纤维蛋白原降低,可能是食物结构改变、营养成分下降、新鲜食物少使维生素缺乏、加上微量元素发生变化等等使它们的合成减少而引起。  相似文献   

8.
王霜剑  唐旭炎 《安徽医学》2015,36(8):920-923
目的:比较3种根管内预处理方式对玻璃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40颗离体无龋单根管前牙,经常规根管治疗和桩道预备后根据不同根管内预处理方式随机分为4组:I 组:2%洗必泰溶液组(n =10);Ⅱ组:2.5%次氯酸钠组(n =10);Ⅲ组:35%磷酸凝胶组(n =10);Ⅳ组:生理盐水组(对照组)(n =10),采用自酸蚀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粘接纤维桩后进行薄片推出实验,记录推出时的最大力值,扫描电镜观察根管内壁及粘接界面的微观形态,体视显微镜观察粘接界面的断裂方式。结果 I组粘接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Ⅱ组粘接强度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Ⅲ组粘接强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断裂方式以根管牙本质与粘接材料之间的破坏为主要破坏方式,纤维桩粘接后界面观察:35%磷酸凝胶可见树脂突形成,较为致密,2%洗必泰所形成的树脂突较短,形态规则,2.5% NaClO 未见明显树脂突形成。结论采用自酸蚀系统粘接纤维桩前使用2.5%的 NaClO 溶液预处理可降低纤维桩粘接强度,35%磷酸凝胶可显著提高纤维桩粘接强度,而2%洗必泰溶液预处理对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利用35%磷酸凝胶处理可形成良好的树脂突,有利于构成立体网状结构,提高纤维桩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膜引导技术在即刻种植牙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骨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浙江省台州市温岭第三人民医院即刻种植牙患者38例(种植牙体52枚)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不同方法测量计算成骨率进行比较.结果 52颗牙钛膜平均保留时间为3.2个月,种植体稳定,所有切口均为甲级愈合,随访两年,患者种植体周围骨的吸收高度平均为(1.31±0.17)mm,未出现松动情况;平均骨厚度测量结果:直接测量法为(2.20±0.27) mm,CT二维测量法为(2.27±0.30)mm,两种方法经相关性分析呈显著正相关(r=0.9994,P< 0.01);直接测量方法计算成骨率为(89.01±1.26)%,采用CT二维测量法计算成骨率为(88.82±1.97)%,采用CT三维容积法计算成骨率为(86.37±2.15)%,CT三维容积法显著低于直接测量法和CT二维测量法(P<0.05),而直接测量法与二维测量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膜引导技术运用于即刻种植中,能够获得良好的骨修复,CT三维重建能够对种植效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同时还能够为术前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值得在牙种植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当归总苯酞在活血化瘀方面的功效。方法 大鼠ig给予当归总苯酞(生药1、2、4 g/kg),观察当归总苯酞对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采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制备高黏血症大鼠模型,观察当归总苯酞对大鼠血液黏度的影响;观察当归总苯酞对大鼠凝血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 当归总苯酞(生药1、2、4 g/kg)能延长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的形成时间(P<0.05、0.01);降低高分子右旋糖苷所致的高黏血症大鼠全血、血浆、血清黏度(P<0.05);抑制花生四烯酸(AA)、腺苷二磷酸钠(ADP)、胶原(CG)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P<0.05、0.01、0.001);明显延长大鼠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0.05、0.01、0.001)。结论 当归总苯酞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表现为延长实验性动脉血栓的形成时间;改善高黏血症模型大鼠的全血及血浆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凝血系统,延长大鼠TT、PT、APTT等指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反应注射成型冷态充模模拟,考察了充模过程中各种气泡的形成过程。对气泡产生的现旬豚原因进行了描述,分析,同时提出了充模过程中防止气泡卷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模具材料模塑的制件试样进行残余固化度和拉伸强度的测定,分析了RTM模具材料的传热特性对制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预防性树脂充填对第一恒磨牙窝沟龋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第一恒磨牙窝沟龋分别用窝沟封闭剂、光固化流体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封闭充填,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预防性树脂充填比传统的树脂充填方法较好,充填3年后观察,继发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用光固化流体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窝沟封闭剂充填封闭3年,充填物完全保留率分别为87.5%,75.0%,光固化流体树脂的完全保留率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窝沟封闭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复合树脂充填是一种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能对窝沟龋给予治疗,同时还能对牙齿的其他窝沟进行封闭,杜绝患牙再次治疗的风险,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髓室底穿通修复材料的密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筛选密合性最好的髓室底穿通修补用材料。方法:选择离体恒磨丁80只,将每只牙髓室底磨穿,再用银汞合金、光固化复合树脂(LCR)、玻璃离子(ASPC)、羧酸锌粘固粉(PCC)等4种材料分别修复后进行短期染料浸泡试验和扫描电镜(SEM)观察,比较材料渗漏及密合情况。结果:4种材料均有微渗漏及不密合情况,渗漏程度随时间延长而加深,其中ASPC最好,银汞合金、LCR次之、PCC较差,材料与洞壁间隙大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养阴生津方对热盛津伤瘀滞证模型家兔血液流变性和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物造模方法,复制温病热盛津伤瘀滞证家兔模型,观察养阴生津方对模型家兔血液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aolin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K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的影响.结果:养阴生津方能降低血液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Fg含量,对抗PT、TT、KPTT缩短,协调TXB2、6-keto-PGF1α间平衡.结论:养阴生津方能改善血液流变性,调节凝血功能,抑制血栓形成,是温病"滋而能通"治法的药理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排龈线预防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出现悬突与炎症的效果。方法选择牙体楔状缺损于龈下的患者112例,每位患者选择患牙2颗共224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排龈线法对缺损排龈后充填复合树脂;对照组患者常规处理后直接充填复合树脂。比较2组患者充填前和充填后1、3、6个月充填体颊侧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的变化,并观察2组患者牙体楔状缺损充填的保留率和悬突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牙体楔状缺损充填前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填后1、3、6个月,2组患者充填体颊侧龈沟液AST水平均较充填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患者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楔状缺损充填体保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悬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龈线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悬突和牙周组织炎症的发生,延长充填体的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10-13
目的探讨不同形态的牙本质桩对树脂充填上颌中切牙切角缺损应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形态、尺寸正常的上颌中切牙,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建立上颌中切牙邻面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桩道辅助设计,其中桩道深2 mm,直径1 mm;运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柱形桩、锥形桩以及串珠桩对树脂充填后牙本质桩、树脂粘接界面以及牙体组织粘接界面最大主应力的影响。结果各实验组最大主应力的分布及大小相差较大。串珠组易在串珠之间形成应力集中,其在桩自身、与树脂粘接界面以及与牙体组织粘接界面的最大主应力峰值远高于另外两组;锥形桩在桩自身和与树脂粘接界面的最大主应力峰值最小;而柱形桩与牙体组织粘接界面的最大主应力峰值最小。结论锥形牙本质纤维桩可以有效传递和分散应力,降低桩及与树脂粘接界面的最大主应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SonicFill大块充填树脂与常规树脂Neofil分层和整体充填后牙窝洞的边缘密合性和固化程度。方法:将40颗离体磨牙近远中分别制备复面洞,冲洗,酸蚀釉质,涂自酸蚀粘结剂,光照20 s后,将离体牙随机分为A、B组(n=20),A组一侧窝洞(A1)以大块充填树脂分层充填,每层2 mm;另一侧(A2)以常规充填树脂Neofil分层充填,每层2 mm;B组一侧窝洞(B1)以大块充填树脂整体充填4 mm;另一侧(B2)以常规树脂Neofil整体充填4 mm。维氏硬度仪测定充填材料的显微硬度。样本在2%亚甲基蓝中37 ℃水浴染色24 h,低速切片机将牙齿按近远中向沿片切,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龈壁染料渗漏情况。结果:维氏硬度均值和维氏硬度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从大到小依次为B1>A1>A2>B2。A2、B2组的边缘微渗漏高于A1、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常规树脂Neofil比较,SonicFill大块树脂充填材料在整体和分层充填的应用中均可获得更好的边缘密合性和固化硬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