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本科生毕业考核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OSCE在护理本科生毕业考核中应用的可行性,促进高等护理教育考试改革。方法:以我院65名2003级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于毕业实习结束后开展OSCE多站式考试,分为SP考站与非SP考站,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OSCE成绩与护理专业课程考试成绩的相关性,调查学生对OSCE的认同情况。结果:0SCE考试平均成绩为81.04±3.99,总难度系数为0.81,信度分析克伦巴赫系数α=0.705,OSCE成绩与5项专业课程考试成绩显著相关。结论:应用0SCE进行护理本科生考核是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技能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进阶式多模态情景交流实训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进阶式多模态情景交流实训对SP进行培训后,分析2017年度安徽医科大学国家二阶段执业医师考试实证研究第一站及第二站中考官与SP对考生评分的相关性;随机抽取30名SP进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s,OSCE)考核,由教师及考生分别对SP进行评分。 结果 考官及SP对考生的评分分别为(59.87±12.40)分、(17.55±2.21)分,二者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294,P < 0.01)。教师及SP对学生的考核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及教师对SP在OSCE考核中的表现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进阶式多模态情景交流实训在SP培训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实践技能考试实施情况,以发现问题,提高培训质量。方法 选择辽宁省2010、2013、2017年结业考核的4 484名临床医学专业考生进行调研,收回有效问卷4 412份,总调查有效率98.39%。调查内容包括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考试、小站考试、计算机模拟病例(computer simulated case,CCS)考试及临床技能操作考站4部分共20个项目。将调查原始数据输入Excel数据库,利用Excel 2017及SPSS 10.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 实践技能考核各部分内容设计较合理;考生对考试设计满意度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达73.93%;SP考试中角色扮演(包括神态的逼真度和体征症状的模拟真实性)部分考核重点有待加强(2010年仅有14.84%的学员非常同意);考生认为CCS考试难度有逐年增高趋势;超过三分之二的考生评价临床技能操作考站设置合理,难度适中。结论 进一步深化探索SP考核模式;加强医学人文类等内容的考核;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临床思维培养;以考核为导向,规范临床培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专科护生出科考核中的应用效果,以完善护理教育OSCE并指导护理教学。方法对参加11个考站组成的OSCE的94名专科护生和36名主考教师,就OSCE设计与组织、质量和效能进行调查。结果 84.7%的考生和97.2%的教师认为OSCE值得进一步推广;98.8%的护生和100.0%的教师认为SP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病人;仅2.4%的护生对OSCE的公平性持否定意见。结论绝大多数护生和教师对OSCE质量和效能持肯定态度,大多数护生对OSCE组织和设计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是目前考察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的重要手段。我科较早地在每季度一次的出科考核中应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根据耳鼻咽喉专业特点,考核中设置共性项考站3站及个性化考站5站;结合住院医师前一阶段轮转内容的不同,在个性化考站中进行不同培训内容的考核。考核中学员轮流进入各站点,考官根据各站点的评分细则打分。考核结束后进行学员与教师的双向评估及反馈。通过近几年在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实践,发现这种考核更全面和灵活,获得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学生标准化病人(SP)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中的应用。方法:对我校2012、2013届部分毕业生进行SP考核,分析成绩,并对参加考核的学生与考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届学生SP考试总成绩均分无显著性差异;两届学生SP评分与考官评分成绩比较,差异显著。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考官与考生对学生SP的逼真度与满意度较高。结论:低年级医学生充当SP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简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方式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参考OSCE方式设计简化OSCE方式,选取2017级护理专业本科生161人进行考核,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护生对该考核方式的评价。结果88.8%的护生认为简化OSCE考站设置合理,82.5%的护生认为该考核方式能有效评价其临床实践能力,94.4%的护生认为该考核方式可推广到其他课程,但仍有13.8%的护生认为其并不适应该考核方式。结论简化OSCE方式能够客观评价护生专业实践能力,值得在基础护理学实训考核中应用,并在其他课程考核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视频评分法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途径。方法将334名护理专业学生按班级分为两组,实验组(168名)考核采用视频评分法,对照组(166名)采用传统评分法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单项操作成绩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但团队合作性操作熟练度、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视频评分法的认可度较高。结论在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应用视频评分法,能提高学生操作积极性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评价体系在地方医学院校临床毕业技能考核中的应用,及对医学生临床综合技能培养的意义。方法 20名考官采用四大考站的OSCE评价体系,对临床医学专业150名学生进行考核。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各考站分数差异;采用李克特(Likert)5级计分法对满意度进行记分、Likert3级计分法对考核体系作用指标及内部影响因素进行记分,综合分析评价此考核体系。结果第一和第四考站学生得分较其他考站低(P〈0.05)。满意度调查中,学生不满意有8人(5.48%),考官不满意仅有1人(5%)(包括较不满意和不满意)。考生及考官普遍认为,通过此考评体系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心理素质、沟通交流、小组合作、临床思维和实践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其作用均为中度以上(得分均〉2.0)。考评体系内部影响因素评价,难度由高到低顺序为第四、第一、第三和第二考站。考官认为第二考站内容简单占4人(20%),时间过长占8人(40%),其余各项指标适中或合理均占70%以上。结论 OSCE评价体系能有效指导教与学,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等综合能力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充分考虑体系内部影响因素,不断完善体系设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OSCE(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模式在成人护理综合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0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三班50名学生成人护理教学结束后进行OSCE考核模式下考核,并通过问卷了解情况.结果 82.4%考生认为考核过程非常客观反映了自身的水平,84% SP患者(护生扮演)认为有利于以后的临床工作,参与考核的教师认为OSCE考核模式适用于成人护理的综合考核.结论 OSCE考核模式能全面反映学生相互协作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并能客观的反映护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适合在成人护理考核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验和分析在非全程PBL课程中对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效果实施多元评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方法:在课程实施的不同时间点,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卷面考核的方法,对48名护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其中,成绩一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构成,为形成性评价;成绩二,即卷面考核成绩,为总结性评价。课程总评成绩为成绩一、成绩二与权重系数乘积之和。分析总评成绩、成绩一、成绩二之间的差异和关系。结果:成绩一呈负偏态分布,成绩二和总评成绩呈正态分布;成绩一、成绩二均与总评成绩相关非常显著,成绩一和成绩二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在非全程PBL教学模式下,为反映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应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但应注意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技能考核中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及在大专护生临床技能考核中应用标准化病人的可行性,明确运用标准化病人在大专护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级护理大专实习生4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名,实验组运用标准化病人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方法,分析传统考核及标准化病人考核护生考核成绩护生满意度及教师对两组护生综合素质优良率的评价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实验组护生护理问诊、健康教育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病例分析操作技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考核成绩及考核方法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护生,P〈O.05,二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教师对护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对照组为41.7%、37.5%、50%、50%、29.2%;实验组为70.8%、75%、62.5%、70.8%、83.3%,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sP适合大专护生临床技能考核,应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大专护生临床技能考核是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技能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在ICU专业护生实习前急救与重症护理技能集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1级ICU专业护生120人为研究对象。2010级60人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规范化集训;2011级60人为实验组,在集训中应用情景模拟演练。集训后进行技能考核。自设2份调查问卷在护生实习1个月后,对护生和临床带教教师进行调查,内容分别为护生对集训效果的评价和带教教师对护生各项能力的评价。2组技能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得分均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2组护生对集训效果的评价比较,实验组学生在自身所接受培养方式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短实习生角色转变的时间、增强临床实习自信心及缓解实习前紧张、焦虑情绪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教师认为实验组学生在分析、应变、操作、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及积极获取知识的能力方面强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景模拟演练有助于提高护生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契约学习法在专科老年护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7级护生58名作实验组,在老年护理课程实践教学中进行契约学习教学。2006级护生55名作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法。教学后对两组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和分析,并对实验组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契约学习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结论:契约学习法是提高老年护理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双向评价体系,探讨双向测评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2年在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40名护生和负责带教工作的20名教师开展双向评价与单向评价试验.护生、带教教师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护生20名,教师10名;对照组:护生20名,教师10名.制定护生实习情况评价表和带教教师带教水平评价表,两组教师均采用护生实习情况评价表每两周对护生表现进行一次评分,并将评分情况反馈给实验组护生.同时,实验组护生采用教师带教水平评价表每两周对同组教师进行一次评分,并反馈评分情况.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护生、带教教师得分与自身上一次得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均数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同期成绩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结果 两组护生得分与自身上一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带教教师得分与自身上一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4周起,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同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向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护生和带教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主动性,双向评价、双向互动利于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并调整改进,可有效提升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感的相互关系,为今后护理教育改革、提高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及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 f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QBNS)对中医院校403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感的相关性。结果护理本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3.81±5.27)分,在年级及录取方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本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感、专业情感及专业技能均呈正相关(r=0.11~0.50, P<0.05)。结论护理院校在培养护生时,应重视其自尊和专业认同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性格互补型配对带教在临床传染科实习护生培养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传染科实习的164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名)和实验组(127名),其中实验组又根据卡特尔编制的16种人格因素测验量表分为内向组和外向组,分别为60名和67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教学方式进行带教;实验组采取性格互补型配对带教进行临床带教训练,共分为4组,即外向教师带内向学生,外向教师带外向学生,内向教师带内向学生,内向教师带外向学生。限定训练时间为2个月,训练均按照护生实习大纲要求项目展开,时间安排上尽量保持一致。训练结束后采取闭卷考核及学生评价评估教学效果。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双侧)。结果对照组及内向教师带内向学生组最后的考评成绩较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教学评价显示,内向教师带内向学生组得分要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格互补型配对带教较传统带教有优势,但是应避免内向教师与内向学生配对,应尽量发挥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提高实习护生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8.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了解四年制护理本科教学的改革效果。方法以263名护理本科生的入学年龄、学制、性别、高考成绩以及基础课程、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成绩作为相关因素,临床实践能力(由各临床实习单元的综合平均成绩组成)为因变量,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与性别、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成绩呈现高度相关性(P<0.05,P<0.01)。结论该研究形成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基本反映了临床实践能力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我国四年制护理本科教学改革提供了科学和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的新模式。方法:对比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中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带教前后两组护生(分别为30名)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及患者对学生的满意度测评。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及患者对学生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循证护理带教方法可以提高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利用信息能力和科研能力、临床教师带教能力、及患者对学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