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1968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33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3例小肠肿瘤中,良性40例,恶性93例。良性以平滑肌瘤为多。占55.0%(22/40);恶性心腺癌和淋巴瘤为多,分别占46.2%(43/93)和34.4%(32/93)。本组术前确诊33例,仅占24.8%,其中十二指肠肿瘤26例,空回肠肿瘤7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以腹痛、腹部肿块、梗阻以及出血为主。结论:小肠肿瘤尤其是空回肠肿瘤诊断较为困难。临床上要提高警惕,十二指肠镜、CT及B超检查对十二指肠肿瘤有较高的诊断率,小肠造影、DSA检查对空、回肠肿瘤诊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肠原发性肿瘤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们所收治的31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 小肠肿瘤大多位于十二指肠,占21/31(67.74%).全组术前确诊率为17/31(54.84%).其中,十二指肠肿瘤较高66.67%(14/21);空回肠肿瘤术前诊断率较低,仅3例30%(3/10).本组患者以恶性病变28例,以腺癌占绝大多数24/31(77.42%),其次为恶性淋巴瘤4/31(12.90%).良性肿瘤仅3例.小肠肿瘤可表现为腹痛、腹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和黄疸、发热等.X线钡餐,特别是低张小肠气钡造影和内镜对诊断小肠肿瘤有较大帮助.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造影对小肠肿瘤,特别是诊断困难的小肠出血有诊断价值.CT对判断肿瘤有一定帮助.结论 小肠肿瘤以恶性者和腺癌多见,又以十二指肠为主.十二指肠水平都以上肿瘤以消化道内镜检查加活检为首选.低张小肠造影是有效的诊断和定位方法.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血管瘤和平滑肌瘤是较好的方法.CT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高伟民  刘静  吴云军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1):1028-1029
目的评价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和多排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肠肿瘤患者行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多排螺旋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小肠肿瘤的特征性影像表现。结果 26例中,腺癌13例,间质瘤7例,腺瘤3例,淋巴瘤2例,神经鞘瘤1例。X线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发现10例,检出率37.5%;CT检出率100.0%。结论多排螺旋CT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已成为目前检查小肠肿瘤最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小肠造影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43例因怀疑小肠疾病进行小肠CT造影病例的影像资料,由两位影像医师共同分析,用分级法判断小肠粘膜、肠壁和系膜血管解剖结构显示。对照临床和病理诊断,评估其影像诊断正确性,总结小肠炎症、肿瘤和血管性疾病的影像表现。结果:43例小肠CT造影,正常25例,良性病变14例,恶性病变4例。43例小肠粘膜、肠壁结构和系膜血管显示良好占69.8%,83.7%和97.7%。结论: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能很好显示小肠粘膜、肠壁结构和系膜血管,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改良药物法钡餐造影对小肠肿瘤的诊断承禾夏启宇(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南京210011)关键词小肠肿瘤;改良药物法;钡餐造影小肠原发性肿瘤较少见,常规钡餐检查不易发现。笔者收集自1986—1995年10年中采用改良药物法钡餐造影300例,从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与肠胶囊内镜(BCE)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常见小肠肿瘤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小肠肿瘤患者的MSCTE及BCE检查资料,对比分析MSCTE、BCE单独及联合诊断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及病灶大小的符合度。结果 MSCTE与BCE联合诊断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一种检查手段(P<0.05);对MSCTE、BCE及联合诊断的病灶大小测值与病理测值进行相关分析,r值分别为0.98、0.966、0.995。结论 MSCTE与BCE联合应用能提高小肠肿瘤的检出率及术前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国岐 《海南医学》2010,21(5):69-70
目的总结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8例小肠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恶性肿瘤多位于十二指肠,占35.5%,良性肿瘤中以平滑肌瘤为多占71.4%,恶性肿瘤则以腺癌最常见(63.0%)。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肿块、发热、黄疸等。检查方法可采用消化道钡餐造影(GT)、胃镜检查(Gastroscope)、动脉造影(Angiography)、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CT和Uitrasonography检查。治疗上,力争对恶性肿瘤做根治性切除。结论小肠恶性肿瘤多位于十二指肠,以腺癌常见,小肠肿瘤确诊的早晚与预后直接有关,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和腹痛腹泻,要追查到底,以排除小肠病变,把握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和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小肠疾病中的差异,为临床小肠疾病诊断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2例经过手术病理诊断确定为小肠肿瘤、克罗恩病、肠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和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定位符合率上,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低于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定性符合率上,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低于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小肠类疾病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采用胃肠道造影技术进行诊断的方法相比较,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诊断小肠类疾病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小肠平滑肌肿瘤术前诊断率,对9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小肠平滑肌肿瘤术前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其中7例为平滑肌瘤(4例位于空肠上段,3例位于回肠);2例为平滑肌肉瘤(均位于空肠上段)。结果表明,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小肠平滑肌肿瘤是一种安全、敏感的检查手段,有定位价值,对定性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肠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0例小肠出血性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小肠钡餐、动脉造影、核素扫描等单项或多项检查,最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肿瘤11例(55%),以良性肿瘤多见;血管畸形5例(25%)。结论 小肠出血以肿瘤常见,血管畸形值得重视。血管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对手术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剖腹探查结合术中内镜,注射美兰染色肠管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小肠肿瘤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建平 《海南医学》2010,21(2):32-34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原发性小肠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术前诊断方法。结果小肠肿瘤多位于十二指肠,占38.6%(17/44)。良性肿瘤以平滑肌瘤为主,恶性肿瘤以腺癌最常见。检查方法可采用X线钡餐、内镜检查、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CT和B—US、PET—CT检查。结论小肠肿瘤缺乏简单易行、价廉及无创性的诊断方法。治疗上,对恶性肿瘤力争做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非上皮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以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我院近20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原发性小肠上皮性肿瘤7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小遥非上皮性肿瘤以中年男性多见,恶性为主,良性肿瘤中以平滑肌瘤最多(57.5%),主要位于空肠,恶性肿瘤以恶性淋巴瘤多见,主要位于回肠,平滑肌肉瘤次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肠梗阻,盆血,消瘦,发热及穿孔。本文前术确诊36例(45.5%),急诊手术确诊24例(30.1%),术前误诊19例。79例均手术治疗,术后死亡3例。结论:对原发性小肠非小皮性肿瘤早期诊断的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性,结合临床特点,选择有关辅助检查,一经确,应早期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小肠肿瘤54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洪  后强 《四川医学》2012,33(2):299-30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4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均经手术和(或)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14例(25.9%),恶性肿瘤40例(74.1%)。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消化道出血、黄疸、消瘦及消化道穿孔等。其中52例经手术治疗,良性肿瘤行肿瘤局部肠段切除,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或捷径手术,无手术死亡。结论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体征,术前误诊率高。对有出血、腹痛、梗阻、腹部肿块等临床表现者,应怀疑本病可能,对诊断不明确者应综合采用各种检查,必要时剖腹探查。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治问题。方法 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小肠良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83例。结果 术前诊断为小肠肿瘤38例(35.0%)。诊断方法为消化道造影,纤维内镜检查加活检,选择性动脉造影,CT、B超检查,余均为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小肠良性肿瘤24例行局部切除;十二指肠肿瘤33例行Whipple/Child术,7例行手术探查;空回肠恶性肿瘤44例中,18例行根治术,4例行姑息切除术,2例行手术探查,恶性淋巴瘤20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行正规化疗。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术前误诊率高;纤维内镜检查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对十二指肠肿瘤诊出率高;小肠分段造影和选择性动脉造影是空肠、回肠肿瘤的重要诊断手段。手术为小肠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小肠恶性淋巴瘤术后加化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空回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的选择。方法 :33例空回肠出血患者分别行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核素扫描、血管造影、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等单项或多项检查 ,手术及病检证实。结果 :33例患者中 ,小肠肿瘤占 13例 (39 39% ) ,以平滑肌瘤多见 ,小肠感染性疾病 8例 (2 4 2 4% ) ,Meckel’s憩室 7例 (2 1 2 1% ) ,血管病变(包括血管瘤 ) 3例 (9 1% ) ,其它 2例 (6 0 6 % )。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 ,黑便多见 (4 2 42 % ) ,约 1/ 3的患者伴有腹痛 ,以中度贫血为多见 (4 8 48% )。核素扫描检查 7例 ,5例均发现小肠出血部位 ,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均为Meckel’s憩室 ;胃镜和 /或结肠镜检查 2 0例 ,5例提示小肠病变 ;剖腹探查 6例 ,其中 1例蓝色橡皮疱痣血管瘤、1例血管畸形、1例坏死性小肠炎 ,3例经术中肠镜发现 1例副伤寒、1例空肠平滑肌瘤、1例肠道钩虫病。结论 :空回肠出血以肿瘤为最常见病因 ,对不明原因的中度贫血伴黑便者应高度怀疑小肠病变 ,核素检查对诊断Meckel’s憩室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6.
空回肠出血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空回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的选择。方法:33例空回肠出血患者分别行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核素扫描、血管造影、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等单项或多项检查。手术及病检证实。结果:33例患者中,小肠肿瘤占13例(39.39%),以平滑肌瘤多见,小肠感染性疾病8例(24.24%),Meckel‘s憩室7例(21.21%),血管病变(包括血管瘤)3例(9.1%),其它2例(6.06%),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黑便多见(42.42%),约1/3的患者伴有腹痛,以中度贫血为多见(48.48%).核素扫描检查7例,5例均发现小肠出血部位.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均为Meckel‘s憩室;胃镜和/或结肠镜检查20例,5例提示小肠病变;剖腹探查6例,其中1例蓝色橡皮疱痣血管瘤、1例血管畸形、1例坏死性小肠炎,3例经术中肠镜发现1例副伤寒、1例空肠平滑肌瘤、1例肠道钩虫病。结论:空回肠出血以肿瘤为最常见病因,对不明原因的中度贫血伴黑便者应高度怀疑小肠病变,核素检查对诊断Meckel‘s憩室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7.
陆巍  李开河  赵芝乔 《河北医学》2007,13(5):571-573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年1月至2006年12月,4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及随访资料.结果:42例中,良性肿瘤15例,恶性肿瘤27例;肿瘤位于十二指肠4例,空肠10例,回肠28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黄疸等.术前确诊为18例(42.9%).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54例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198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并经证实的54例小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原因肿瘤35/54(64.81%),其中恶性肿瘤占24/35(68.57%),良性肿瘤11/35(31.43%);血管病变10/54(18.52%);炎性及其他疾病9/54(16.67%).术中肠镜检查6例,阳性诊断率100%;选择性动脉造影5例,诊断符合率4/5(80%);99mTc标记红细胞核素扫描6例,其中5例提示小肠出血5/6(83.33%);胃镜及结肠镜检查37例,阳性结果8/37(21.62%);肠道X线检查阳性率6/24(25.00%);B超10/29(34.48%)阳性.结论:肿瘤是小肠出血的主要原因,血管病变不可忽视.术中肠镜、DSA、ECT等诊断方法外,B超检查具有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键林  蚁璇 《河北医学》2008,14(9):1063-1064
目的:探讨小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X线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小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结果。钡餐检查采用全消化道追踪观察、多体位及适当加压的方法。结果:病变单发位于空肠3例,回肠7例,空回肠同时受侵犯5例。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见肠管狭窄6例,呈多发小结节充盈缺损5例,"动脉瘤样扩张"3例,3例见不规则龛影。结论:小肠恶性淋巴瘤临床以持续性脐周钝痛、腹部肿块、出血及贫血为主要表现,多发于回肠。全消化道钡餐检查以多发、多种类型病变及侵犯范围较广泛为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8例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调查1988~1995年经术后病理学证实的小肠恶性肿瘤病例结果:小肠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同期大肠恶性肿瘤的2.95%,其中,腺癌15例(占53.6%)平滑肌肉瘤9例(占32.1%),术前确诊率为17.9%。结论:小肠肿瘤有腹痛,腹腔肿块,肠梗阻,消化道出血四大临床表现,并采用内窥镜,低张气钡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及CT检查,可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