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陆惠光 《中外医疗》2012,31(34):174-175
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更新,使得预防医学成为21世纪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中医"治未病"理论经过历代医学家的发展与丰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其独具的诊疗疾病模式在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上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理解与认同。治未病与亚健康状态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该研究就治未病理论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予以综述,探到中医"治未病"理论对调节亚健康状态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亚健康状态与未病的关系,养生、治未病、治病与调整亚健康状态的关系。认为将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未病”相对应失之宽泛,而与“欲病”对应则准确贴切。中医调整亚健康状态,既非“养(生)”也非“治(疗)”,而重点在于“调(理)”,即将欲病状态调整为无病状态。  相似文献   

3.
未病的涵义,既包括平人,也包括亚健康者,亚健康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可指导亚健康的临床辨识及干预,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不论是中医的“治未病”理论,还是现代的“亚健康”的干预理念,既是积极主动的预防医学观,也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这些思想对于养生保健和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治未病思想的阐述,揭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亚健康状态防治的干预结论:对亚健康的防治,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行为和工作方式,从而远离亚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状态防治的关联。方法通过分析阐述中医治未病思想,揭示其对亚健康状态防治的有效干预措施。结果中医治未病思想从心理调节、生活方式、理疗保健和中医药几个方面加以干预,可有效防治亚健康状态。结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治未病思想给予相应干预,有利于培养健康的生活、工作及行为等习惯和方式,从而达到防治亚健康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从肾、脾、肝三脏略述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与调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肾、脾、肝三脏论述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与调治,认为亚健康状态的提出,禀承了中医学"治未病"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7.
浅析亚健康 治未病及运动养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浅释亚健康、治未病及运动养生的本质,并揭示了三者的相互关联,认为三者目标一致但侧重点不同,运动养生是干预亚健康治未病,促进各类人群永葆健康的济世良方。  相似文献   

8.
李亚珍  戴菲  杨霞 《吉林医学》2009,30(24):3225-3225
“治未病”思想发源于我国的《黄帝内经》,它倡导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范于未然。医学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上工治未病”(《灵枢·逆顺》),倡导人们“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亚健康是“治未病”的重点,亚健康引领着健康医学发展的方向,蕴涵着预防医学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由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转变的中间状态,此时虽没有疾病发生,但已不是健康状态,中医虽然没有“亚健康”病名,但其相当于中医的“未病”,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和强调“治未病”,“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非常丰富。在《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著作中有系统论述,其基本认识是: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在这里,把“亚健康”分为“未生”、“未成”“未发”三个层次。唐代孙思邈提出:“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明确地把“未病”、“欲病”、“已病”区分开来。对于“治未病…  相似文献   

10.
"十人九痔"是说患痔的病人较多,但大多数人的痔病处于无症状的表现,可以作为亚健康状态去认识对待.遵循祖国医学治未病原则,积极从亚健康角度去干预调控,阻断亚健康向疾病的发展,预防为主,上工治未病,对防止痔病的发作有积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干预亚健康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颖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4):69-69,72
"治未病"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传统医学理论中的重要体现,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运用祖国医学"治未病"理论提出的养生防病谋略,探讨亚健康状态,干预亚健康人群,是符合当前重大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在《金匮要略》中所涉及的范围就有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5个方面。所以,医学有2个目标,一是治病,二是防病。从根本意义上讲,医学应该是关于"健康"的学问,而不是关于"疾病"的学问。故而医学关注方向也从"已病人群"的"疾病医学"逐渐向‘"未病人群"的"健康医学"扩展,对疾病的策略从"有病求医"向"预防为主"转变,与中医的"治未病"相一致。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的中医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方式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和亚健康,《黄帝内经》提出"治未病"的预防思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亚健康的概念、临床表现、分类和基本特性,从中医"治未病"的观点和辨证论治的方法,阐述了中医对亚健康调护的优势,并探讨和分析中医护理干预亚健康人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运动养生,"内养外防""天地合一",可达到体健寿康,干预亚健康,治未病,也可防未病,康复人体疾病,促进机体康复,延年益寿.传统养生功法对中老年女性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中老年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状态均有良好的干预和调节.功法练习在广大群众中日益普及,在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亦是指导我们治疗疾病与养生保健的关键原则之一。两千年后的今天,在各种疾病和亚健康问题肆虐的情形下,"治未病"为人类提出超前性的现世指导。该文将从治未病的哲学渊源、具体涵义、指导意义及基因启示等方面作了简要探析、思考。  相似文献   

16.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由健康状态向疾病状态转变的中间状态,此时虽没有疾病发生,但已不是健康状态,中医虽然没有“亚健康”病名,但其相当于中医的“未病”,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和强调“治未病”,“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非常丰富。在《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著作中有系统论述,其基本认识是: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在这里,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日前赴澳门出席第二届国际中医药与亚健康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高度关注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在新世纪应对亚健康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结合<内经>原文,逐字逐词梳理诠释了"治未病"的科学内涵,整理归纳了<内经>中有关"治未病"的内容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治未病"在亚健康调控及抗衰防病中的指导作用.借鉴并运用<内经>"治未病"思想,对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未病"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可在群体疾病中发挥作用,但是因中医"治未病"又具有个性化特征,其效用发挥更多地集中在为人群开取个性化处方。文章通过"中医预防保健"探讨中医"治未病"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关系,强有力证明了中医在公共卫生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将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防治相结合,以此为切入点将中医"治未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20.
亚健康状态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全新概念。传统的中医理论为亚健康的康复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治“未病”及辨证论治思想,恰好适宜作为亚健康状态临床防治、调理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