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骶骨标本第一骶孔的解剖学特点,为第一骶前孔神经阻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50例骶骨标本进行测量,包括左、右第一骶后孔与骶正中嵴的距离,第一骶前后孔的深距,并确定穿刺进针的最佳角度.结果 左、右第一骶后孔与骶正中嵴的距离分别为(23.6±1.4)mm和(23.5±1.8)mm.左、右侧第一骶前、后孔深距分别为(26.1±2.8)mm和(25.4±2.6)mm.最佳进针角度,左侧:与冠状面和矢状面夹角分别为(82.3±2.6)°和(8.3±1.1)°;右侧:与冠状面和矢状面夹角分别为(83.9±2.9)°和(9.2±1.5)°.结论 第一骶前孔神经阻滞穿刺点宜选择距骶正中嵴旁开25~30 mm,角度以与冠状面82°~84°、矢状面8°~10°较易穿刺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骶管阻滞麻醉骶管裂孔穿刺点体表定位、进针方向及深度探索一种新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对8例盆腔扫描病人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骶管裂孔至拟注药点的距离及骶管裂孔大小;骶骨表面重建后对骶管裂孔、骶管的形状进行评估,确定进针方向。结果 全部病人经骶骨表面重建后能通过各种角度对骶管裂孔进行观察并测量骶管裂孔的大小,从骶正中嵴将骶骨切除一半后能对骶管的形状及走行进行精确的观察并准确测出了骶管裂孔至注药点的距离。利用上述数据术前在病人体表进行了准确定位,并成功实施了麻醉。结论 本方法可帮助医生对骶管裂孔进针方向、进针深度提供准确的数据。显著提高了麻醉手术的成功率,避免了给患者可能带来的副损伤,同时还可进行术前麻醉模拟训练。  相似文献   

3.
骶角连线中点垂直进针法骶管阻滞的临床应用张树林,金士翱关键词骶管阻滞,麻醉.骶尾,垂直进针中图法分类号R614.4 ̄+2骶管阻滞为肛门会阴区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由于传统的骶管阻滞进针法易出现并发症,且穿刺成功率较低[1]。为此,不少学者对骶管阻滞进针...  相似文献   

4.
第三骶骨置钉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第三骶骨的解剖学测量,探讨第三骶骨螺钉固定的安全性。方法:在32具骶骨标本上做标记,设定进钉点分别为第2骶后孔最下缘与第3骶后孔最上缘连线的中点(O点)和以O点作水平线交与骶外侧嵴的点(O’点)。骶正中嵴距进钉点的距离分别为X和X’。S3内侧置钉钉道长度为D1和D1’;S3垂直置钉钉道长度为D2和D2’;S3外侧置钉钉道长度为D3和D3’;S3横截面内侧置钉最大偏移角度为a和a’;S3横截面外侧置钉最大偏移角度为b和b’。结果:O点为进钉点,X,D1,D2,D3,a,b值分别为(19.71±1.87)mm,(20.12±2.54)mm,(15.66±2.22)mm,(28.64±5.19)mm,(33.06±9.29)°和(47.00±4.74)°;O’点为进钉点,X’,D1’,D2’,D3’,a’,b’值分别为(27.56±2.20)mm,(30.62±3.15)mm,(17.18±3.51)mm,(24.66±5.13)mm,(52.00±7.55)°和(39.00±5.50)°。结论:了解第三骶骨的解剖结构和精确的螺钉放置可以保证第三骶骨螺钉固定成功。  相似文献   

5.
氯胺酮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小儿下腹部和会阴部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是骶管阻滞麻醉,其与全麻复合使用能提供完善的术中及术后镇痛,减少对镇痛药的需求。对于腹股沟斜疝手术,我科应用氯胺酮肌注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效果肯定,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年龄1~3岁,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均分为2组,第1组肌注氯胺酮全身麻醉后再行单次骶管阻滞;第2组单纯肌注氯胺酮麻醉,根据麻醉效果追加剂量,安定静脉输注。年龄、性别等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法:2组术前均禁食8h,禁水4h,阿托品0.02mg/kg肌注。入室后肌注氯胺酮4~6mg/kg,常规监测ECG、BP、SPO2、HR。面罩吸氧。第1组患儿左侧卧位,确定尾骨尖,在骶骨角连线的中点穿刺,头向30°~45°进针0.5~1cm,回抽无血或脑脊液,注入空气1~2mL,无阻力,也不出现皮下气肿,即可注入试验剂量局麻药观察5min,无腰麻征象,全量按0.7%~1%利多卡因8~10mg/kg计算给入,阻滞平面可达T8~L1。第2组术中根据情况静脉追加氯胺酮1~2mg/kg,辅以安定0.05~0.1mg/kg。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及患儿麻醉苏醒时间,观察肌松和镇痛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骶尾部压力传感用于骶管穿刺成功判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拟骶管阻滞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2组(n=57例):对照组以针尖突破骶尾韧带时的“落空感”为骶管穿刺成功的判断标志,试验组以“落空感”+注药时骶尾部压力传感为判断标志,以5.0μL罗哌卡因20ml行骶管内注射,观察2组骶管阻滞的成功率。结果试验组骶管阻滞的成功率为94.6%,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2.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尾部压力传感有助于提高骶管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对慢性盆腔炎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1例慢性盆腔炎症患者行骶管阻滞治疗。结果 一次性治愈率为28.3%,一次性好转率为64.1%,一疗程后治愈率为61.7%,好转率为33.3%。结论 骶管阻滞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疼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骶管阻滞麻醉穿刺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肛门、会阴部和直肠手术的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经典法组用经典的骶管阻滞穿刺方法,改进法组用改进的骶管穿刺方法,比较两组在进针深度、改麻醉的例数、穿刺失败的例数、术后尿潴留例数的差别。结果:进针深度上经典法组为2.5~3.5cm,改进法组为0.3~0.5cm(P〈0.05);在改麻醉例数上,经典法组为7例,改进法组为0例(P〈0.05);在穿刺失败例数上,经典法组为5例,改进法组为0例(P〈0.05);在术后尿潴留的例数上,经典法组为6例,改进法组为5例(P〉0.05)。结论:在行骶管麻醉时采用改进的穿刺操作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麻醉的成功率和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1990~ 2 0 0 0年作者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深度褥疮 2 4例 ,术后创面一期愈合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男 15例 ,女 9例。年龄 2 6~6 5岁。全部患者均为外伤性截瘫后形成的深度骶尾部褥疮 ,截瘫指数为 3~ 6级 ,褥疮创面范围为 (4~ 6 )cm× (6~8)cm。1 2 治疗方法 :无菌条件下切除坏死病灶组织、疤痕组织和血运不佳失去活力的组织 ,并切除外露的骶骨表面组织 ,然后根据外露组织大小分别采用下列手术方法。1 2 1 臀大肌旋转肌皮瓣的应用 :以臀上动静脉为轴设计皮瓣 ,自髂后上棘与股骨大…  相似文献   

10.
宋阳 《安徽医学》2011,32(7):1025-1028
骶管囊肿在医学文献中[1]又称骶骨脊膜囊肿、骶骨蛛网膜囊肿、骶骨神经根囊肿等,发病机制不明,1938年Tarlov首次报道骶管囊肿。该病往往累及骶2~3神经后支,或背侧神经节,MRI或椎管造影可以明确显示其部位和大小,有的为多发性,有症状的仅占1%。此病由于临床上较少见,并且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内肿瘤相似,故常被误诊或漏诊,需注意鉴别[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