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中国每年新发中风约200万人。中风病约50%的高致残率给病人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症状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刺在中国社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实践中有极广泛的应用。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为将已有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社区中风后偏瘫针刺治疗方案,并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和评价方法。方法与设计:采用多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方法,计算将要入组的样本量为124例。先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将124名偏瘫患者分为轻中重3层后,再随机分成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据改良的Ashworth评分将患者的偏瘫类型分为软瘫(弛缓性瘫痪)和硬瘫(痉挛性瘫痪),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组:常规综合康复方案加针刺治疗驰缓性瘫痪或痉挛性瘫痪的方案。对照组予常规综合康复方案。主要结局指标有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中风负担量表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修正的Rankin量表评分、中风中医症征积分表评分和Ashworth评分。于治疗4、8周后观察疗效,并于6个月时进行随访。讨论:本试验的预期结果为,针刺治疗能改善社区内中风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患者的负担。该结果将为针刺治疗中风的研究方案转化到社区提供依据。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TRC-11001347。  相似文献   

2.
衣爱枝 《中外医疗》2008,27(32):33-33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6例中风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康复疗法治疗.结果 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总有效率为96.67%. 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疗法是治疗中风的一种重要方法,早期进行系统规范和个体化康复治疗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风后足内翻是中风后遗症极其严重的肢体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运动能力,以针刺为主的替代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且疗效显著。文章检索、搜集近10年来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文献,并进行整理、分类、分析,发现针刺对于该病疗效确切,但不同针刺手法差异较大。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针刺法的特点,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为中风后足内翻提供更好的针刺治疗方案和科研思路。目前,针刺治疗本病的神经学机制还需进一步阐明,深度挖掘针刺对中风患者神经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机制,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是研究针刺效应机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叶氏养胃汤治疗中风后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针药配合治疗中风后焦虑症的有效途径。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叶氏养胃汤为主治疗本病2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本病19例。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改善状况进行评定,并将疗效作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焦虑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结论:针刺配合叶氏养胃汤治疗中风后焦虑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董文毅(第二临床学院中医科)关键词针刺,中风偏瘫,CT扫描,β-内啡肽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较为明显已被公认。作者以50例中风偏瘫患者为对象进行了针刺即刻疗效观察,同时观察了即刻疗效与CT扫描病灶、病情程度、血浆β-内啡肽(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醒脑静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中风后失语患者3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治疗2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4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醒脑静治疗中风后失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临床更有效的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现从体针疗法、微针疗法及其他针刺疗法等针刺理论角度进行总结与客观评价,探讨不同针刺疗法在中风后痉挛瘫中应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提出未来中医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的方法,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丙戊酸钠片治疗;穴位注射组患者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穴位注射治疗;针刺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患者降低呃逆症状评分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中风后呃逆患者采用针刺或穴位注射的效果优于口服丙戊酸钠片治疗。  相似文献   

9.
郭子衣 《求医问药》2014,(17):36-37
目的 :分析用在膻中穴注射山莨菪碱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症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收治的65例中风后呃逆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为33例穴位注射组患者采用在膻中穴注射山莨菪碱的方法进行治疗,为32例针刺组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并在治疗5天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呃逆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中风后呃逆症患者采用在膻中穴注射山莨菪碱法进行治疗可取得确切的疗效,而且具有简便易行(选穴极少)、见效迅速等优势,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刺时机对中风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艾君  黄宗卫 《四川医学》2001,22(4):390-391
笔者自 1992年 12月至 1999年 10月在临床上观察了2 0 0余例中风患者的针刺疗效 ,发现选择适宜的针刺时机对中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笔者随机将 2 0 0余例中风患者分组观察对照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2 0 0余例中风患者 ,其中脑出血 30例 ,脑梗死 88例 ,面神经麻痹 112例。其中根据选择针刺治疗时机的早晚又分为 :在患者发病伊始即开始进行针刺治疗 ,或不超过 72小时即配合针刺治疗 ,称为治疗组 ;在中风患者发病半个月至 1月以后才开始针刺治疗的病人 ,称为对照组。所有的针刺患者均同时应用西医的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