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网络药理学已成为中医药药理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的热门工具,广泛应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筛选、药物重定位、中药配伍机制探索及中医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阐释等。回顾网络药理学的发展历程,整理现阶段网络药理学相关的中医药数据库、疾病数据库、功能注释数据库,对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并指出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及挑战,进而展望中医药网络药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规范、合理使用网络药理学进行中医药研究提供指导,同时也为引领中医药原创研究的发展以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4):F0002-F0002
陕西省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是2008年经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科技厅联合批准,以陕西中医学院为依托建立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要开展陕产道地药材资源开发及质量标准研究;活性成分的筛选及提取分离研究;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中药药效学、毒理学作用机理研究;中药新药与新剂型的开发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余甘子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检索余甘子的生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相关疾病,利用STRING数据库研究靶点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DAVID数据库分析GO和KEGG,利用Cytoscape及Hiplot软件建立“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化合物-靶点-疾病-通路”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12个有效生物活性成分、59个靶点、107种疾病和113条通路,基因功能分析得到生物学过程(BP)相关通路479条、细胞成分(CC)相关通路44条、分子功能(MF)相关通路78条。结论:余甘子通过广泛作用于多条细胞代谢通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过程,发挥抗炎、抗癌活性作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余甘子多成分作用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整体作用的特点, 网络药理学具有与中药作用类似的特点, 选择网络药理学技术来研究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分子机制成为一种趋势。网络药理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聚焦所需要研究的蛋白、基因和通路, 成为研究人员常用的筛选工具。主要介绍了网络药理学常用研究方法, 常用数据库和工具, 对网络药理学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中药药性理论和中药的毒性作用机制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并对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及展望进行总结, 以期为后续网络药理学在中药中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清肺口服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清肺口服液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清肺口服液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成分-靶点-共有通路”网络模型进行分析,借助分子对接软件将网络中的核心成分与潜在的抗COVID-19作用靶点对接筛选。结果?清肺口服液药材成分靶蛋白进行生物分析共得到KEGG通路129条(P<0.05),病毒性肺炎相关靶蛋白进行生物分析得到KEGG通路104条(P<0.05),其中KEGG共有通路83条。“成分-靶点-共有通路”网络包含成分201个和对应的靶点2?424个。网络中所含的78个核心成分与治疗COVID-19药物潜在作用靶点RdRp、3Clpro和PLpro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haseol、丹参新醌D、1,2,5,6-四氢丹参酮等核心成分与目前可能治疗COVID-19的多种药物亲和力相近。结论?清肺口服液的多个核心成分可以与多个潜在靶点结合而达到治疗COVID-19的目的,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可以为现代中药创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柴胡-葛根调节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热症状的药理学机制,为中医药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柴胡、葛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根据药代动力学筛选中药活性组分;通过 Gencards、OMIM数据库获取MPP发热症状主要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PPI网络并挖掘网络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采用Metascape平台分析“药物-成分-靶点”及其参与的生物过程及通路,而后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柴胡-葛根-MPP发热靶点-通络”网络,最后通过autodocktools1.5.6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利用Pymolwin绘制主要中药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示意图。结果 柴胡-葛根调节MPP发热症状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刺芒柄花素等,核心靶点有IL-6、TNF、IL-1β等,分子对接验证亦显示Docking Score绝对值大于4.25者占总数88.24%,大于5的占72.55%,大部分靶点与成分的结合活性较好。中药活性成分槲皮素、山奈酚、刺芒柄花素和β-谷甾醇与3个核心靶点的结合活性均较强。柴胡-葛根调节MPP发热症状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IL-17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等,其功能主要为调节肺部炎症及免疫紊乱等。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柴胡-葛根调节MPP发热症状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柴胡-葛根的临床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百部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成分,预测作用靶点,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收集百部的药物成分及相应作用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作用靶点间的关系网络;通过ClueGO对靶点的基因本体(GO)及通路进行富集分析。最后,把作用靶点映射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图上进行分析。结果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两个参数为标准,共筛选得到32个药物成分;疾病相关的作用靶点共筛选出45个;通过富集分析得出多条相关的基因本体(GO)功能和KEGG通路。结论研究结果初步预测了百部治疗结核病的主要药物成分、靶点和信号通路,为其药物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和深入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药活性成分及其复方可通过调节大脑胰岛素信号通路影响下游信号传导、抑制磷酸化Tau蛋白(phosphorylated Tau protein, Tau)及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 Aβ)沉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元再生与突触可塑性、改善大脑葡萄糖代谢、减缓氧化应激等有效防治代谢性疾病认知障碍。同时,通过抑制代谢性疾病诱导的中枢神经炎症及内质网应激,间接调节脑胰岛素信号通路,以恢复代谢性疾病患者大脑的学习记忆与认知功能。中药与脑胰岛素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多靶点、多效能、多途径的特性,使代谢性疾病认知障碍得到了有效改善。但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中药调节脑胰岛素信号通路、缓解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现有文献多为中药单体及活性成分研究,复方研究相对较少,且中药干预脑胰岛素信号的临床研究不足等。今后需进一步开发以脑胰岛素信号通路为靶点的复方新药,依托蛋白组学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寻找新的中药治疗靶点,加强不同中药复方以及同一复方不同剂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同时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探究中药防治代谢性疾病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人参白虎汤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药效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得到人参白虎汤中知母、甘草和人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物靶点,在BATMAN-TCM中得到粳米的化学成分和药物靶点,在HTDocking中得到石膏的靶点;利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筛选糖尿病的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 3.7.1构建“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运用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运用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构建出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对核心蛋白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分析和通路分析。结论本实验利用网络药理学对人参白虎汤和其治疗的糖尿病进行了分析,探究其共性作用机制及高频共性靶点,高频共性基因,高频共性GO功能和高频共性KEGG通路等,为人参白虎汤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五苓散治疗心力衰竭(HF)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五苓散进行活性成分及靶点筛选,检索与疾病靶点有关的数据库TTD、Pharmg KB、Dis Ge NET筛选HF的作用靶点,构建韦恩图得到五苓散治疗HF的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7.1建立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基于TCMSP得到五苓散治疗HF的30种活性成分和58个潜在靶点,构建韦恩图得到交集核心靶点26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163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118个、细胞组成条目15个、分子功能条目30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条目46个,主要包括细胞凋亡、钙离子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并验证了五苓散治疗HF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调节作用特点,预测了五苓散治疗HF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研究与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与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进行应用分析比较,优化调剂方法。方法统计并分析本院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数据(调剂出错率、处方数等),并随机抽取180例于该院就诊的患者及12名在该院从事配药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在患者选择和工作人员选择等方面对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与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传统中药饮片调剂方式相比,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在出错率、取药方便程度、药品剂量准确度、卫生、食用方便程度、携带存储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减少药物浪费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P<0.01)。结论中药配方颗粒调剂方式具有明显优势,但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中医药工作者的不断完善与改进,发挥中医药优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药物动力学研究50年发展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回顾了该学科的世界发展,分析了这门较年轻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临床治疗学、临床药理学、实验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和毒理学等多个医学领域的应用,在药物设计、药物制剂、药品质量控制等药物研究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回顾了国内的发展历程,列举了国内学者的一些药物动力学著作和论文在该学科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贡献。中草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为药物动力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中药特别是中药方剂十分复杂,其药动学的研究较通常的化学药物的药动学更为困难,因此其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新理论、新方法的涌现使中草药药动学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0年)主要进行活性成分的体内过程研究,第二阶段(1970--1990年)中药的药代学得到了迅速发展,第三阶段,1990年以来,一门新的中药药动学正在形成。近几年来.国内代谢组学的研究引起了极大的重视,也获得了可喜的发展。在分析中药药代动力学的难点和热点的基础上,认为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能为解决复杂体系的中药研究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药物动力学研究50年发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回顾了该学科的世界发展,分析了这门较年轻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临床治疗学、临床药理学、实验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和毒理学等多个医学领域的应用,在药物设计、药物制剂、药品质量控制等药物研究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回顾了国内的发展历程,列举了国内学者的一些药物动力学著作和论文在该学科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贡献。中草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为药物动力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中药特别是中药方剂十分复杂,其药动学的研究较通常的化学药物的药动学更为困难,因此其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新理论、新方法的涌现使中草药药动学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0年)主要进行活性成分的体内过程研究,第二阶段(1970--1990年)中药的药代学得到了迅速发展,第三阶段,1990年以来,一门新的中药药动学正在形成。近几年来.国内代谢组学的研究引起了极大的重视,也获得了可喜的发展。在分析中药药代动力学的难点和热点的基础上,认为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能为解决复杂体系的中药研究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药饮片组方是中医治病防病的物质基础,中药饮片既用于中医临床配方,又用于中药制剂生产,其质量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笔者结合近五年市场流通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以及在药品技术审评过程中有关中药饮片标准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梳理了中药创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中药改良型新药及同名同方药、已上市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现状的研究,从药材品种、产地、采收时间、产地加工、炮制、储存养护等方面,分析各因素对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影响,论述中药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近况,为保证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青  修勇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5):136-137,171
探讨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剖析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完善中药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与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标准,构建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中药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实施中药饮片质量监管链监控,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可控,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医膏方在上海光明中医医院院的发展状态与特色优势。方法:利用医院HIS系统,获取2010-2012年冬季膏方的全部中药饮片处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膏方发展速度较快、服用人群满意率较高、专科特色明显。结论:基层中医院可以充分利用膏方特色,打造中医院特色品牌,提升膏方在中医药防治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成都市温江区中药饮片中二氧化硫(SO2)残留情况,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酸蒸馏碘滴定法.结果 大部分检测样本均有SO2残留,部分SO2残留超过国家药典标准;同药房不同品种中药饮片SO2残留量差别较大,最低未检出,最高为1904.0 mg/kg;不同药房的同种中药饮片SO2残留量差异也较大,有的高达1184.0 mg/kg,有的未检出.结论 成都市温江区部分药房所售部分中药饮片SO2残留量过高,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中药药理数据库表和中药性能表,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来研究中药药性与药理作用之间关系,首次从整体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富有启发性。作者认为用中药药理作为工具研究中药药性理论具有较广阔的前景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药抗病毒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现代中药药理实验研究已从机体水平、细胞水平深入至分子水平。现就有效部位、单味药及复方制剂3个方面对中药抗病毒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