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鼠咬热特征性表现报道如下: 1病历资料患者,男,66岁。主因鼠咬伤右手指30d,发热伴咬伤部位疼痛6d,排尿后晕厥2次于2005年12月2日入院。  相似文献   

2.
报告鼠咬热 8例 ,发热最早为伤后第 5天 ,最晚为伤后第 36天 ,平均为 16天 ;入院时最低体温 38.7℃ ,最高 41℃ ,平均40 .4℃。被鼠咬伤后应立即作伤口冲洗消毒、包扎 ,出现临床症状时应住院治疗 ,首选药物是青霉素G钠盐。预防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防鼠灭鼠。文章对引起鼠咬热的病原体和临床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1病例 患者,男,14岁,因鼠咬伤5d,双下肢痛4d,发热2d入院,入院体查:矗7.8℃,神志清,腹部散在淡红色皮疹,双下肢多处圆形皮损,直径0.3cm,双侧腓肠肌有压痛,左腰肌处软组织肿胀,压痛、叩击痛明显。心肺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4.
鼠咬热     
鼠咬热是一种由念珠状链杆菌或小螺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大多数鼠咬热病人是通过与被感染动物的分泌物如唾液、鼻腔分泌物、尿液接触时感染的,其中以鼠咬伤最常见。该传染病可损伤多种组织和器官,高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本文通过介绍鼠咬热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和治疗等方面进展,使人们对该病有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5.
李井泉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0):810-810
病例简介:患者,男,47岁。左侧肩部疼痛、发热1周。自述全身关节不适,以左侧肩部、足趾为著。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后效果差。家里有跳蚤,2周前购买1只宠物鼠。  相似文献   

6.
陆兴权 《右江医学》2001,29(2):107-107
报告鼠咬热8例,发热最早为伤后第5天,最晚为伤后第36天,平均为16天,入院时最低体温38.7℃,最高41℃,平均40.4℃。被鼠咬伤后应立即作伤口冲洗消毒、包扎、出现、临床症状时应住院治疗,首先药物是青霉素G钠盐。预防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防鼠来鼠。文章对引起鼠姿势挛病原体和临床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通过对一株念珠状链杆菌及其引发的鼠咬热病例的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微生物室和临床医生提供诊治经验。方法 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因被老鼠咬伤左手拇指引起发热就诊,入院后进行血培养,并用美华Ma120、梅里埃Vitek 2细菌鉴定系统、杭州滨河微量生化管、梅里埃TM质谱仪和16SrRNA基因测序进行细菌鉴定。临床给予阿莫西林氟氯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12 d。结果 血培养分离出革兰阴性呈链状、菌体有念珠状肿胀的L型细菌;该菌用美华Ma120、梅里埃Vitek 2细菌鉴定系统、杭州滨河微量生化管、梅里埃TM质谱仪均无法鉴定;16s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菌与念珠状链杆菌的相似度为100%;临床确诊为念珠状链杆菌型鼠咬热,用阿莫西林氟氯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有效。结论 念珠状链杆菌能引起人类鼠咬热,该菌用16sRNA基因测序能准确鉴定,常规细菌鉴定仪和质谱仪均难以鉴定。临床医生对于有鼠咬史的患者,血液中检出革兰阴性呈链状、菌体有念珠状肿胀的L型细菌时需考虑念珠状链杆菌引发鼠咬热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鼠咬热:(Rat-bite fever),又称小螺菌感染(Spirillum minusinfection)1],鼠咬热是一种被鼠咬伤后,病原体(小螺菌)通过伤口经淋巴管侵入机体而引起的急付传染病,在我国福建、广东、台湾、云南、钳州等地均有报告[2],笔者于1997-1999年,对7例确诊为小螺病菌性鼠咬热患者应用普济消毒饮加味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病例简介 7例病人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为70岁-7例平均年龄17岁,以儿童居多,病人均有被鼠咬伤史,…  相似文献   

10.
11.
青霉素G与药物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祥 《中级医刊》1992,27(4):47-48
  相似文献   

12.
13.
对50例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分析证明,本病多发于男性婴幼儿,胃肠炎型居多。主要有发热、大便性状多变、腹泻次数频繁且持续时间长等临床表现。33%以肺炎发病。抗生素治疗本病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4.
鼠咬热1例     
患者,男,42岁。入院前11天,左足拇趾被鼠咬伤,曾立即用碘酒擦伤口。入院前8天出现伤口红肿疼痛,畏寒发热,体温在39~40℃,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经某院诊断为“上感”,口服“复方新诺明片”及“抗病毒冲剂”,体温降至37.5℃。入院前5天,又出现发热(39℃),伴畏寒头痛,肌肉酸痛麻木,四肢关节疼痛,行走困难,四肢及足底出现皮疹,不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正> 近年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有增长趋势,尤其在新生儿和婴幼儿中易造成流行。临床上分胃肠炎型、败血症型、局灶型和无症状带菌者4型,其中以胃肠炎型最多见,但新生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多表现为败血症型。我院1984年6月至1988年12月收治新生儿鼠伤寒  相似文献   

19.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近年来逐渐增多,其多侵犯新生儿和婴幼儿。临床上以胃肠炎型多见,败血症型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致漏诊或误诊。本文仅就栽院近年来所确诊的17例鼠伤寒沙门氏菌败血症做一临床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7例中男11例、女6例,年龄最小1例为生后20天、最大年龄2岁,1岁以内共16例(占94%)。一年四  相似文献   

20.
敌鼠钠盐是一种常用灭鼠药 ,该药毒性低 ,病人中毒后症状轻 ,往往得不到重视而引起死亡。新泰市卫生防疫站门诊部自 1999年 5月至 2 0 0 2年 3月共收治敌鼠钠盐中毒病人 2 2例 ,其中有 2例因就诊时间长而死亡。现就临床资料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性别与年龄 :男 10例 ,女 12例 ;17~ 3 0岁13例 ,3 1~ 5 0岁 9例 ;2服毒至就医时间 :2~ 17h 8例 ,8~ 14d 6例 ,15 d以上 8例 ;3服药量 :(均为患者及其家属口述 ) 0 .5g2例 ,1.0~ 2 .0 g者 11例 ,4.0 g以上者 9例。1.2 临床症状 服药后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恶心、呕吐、腹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