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目的:尝试用可视喉镜辅以细导丝进行鼻插管,并与传统喉镜辅以插管钳做比较。方法选择口腔颌面手术患者40例,张口度均2 cm以上,随机分成可视喉镜组( A组)和传统喉镜组( B组)。 A组管内放入导丝,前端塑形约120°,经口放入可视喉镜,明视下经鼻送入导管,如果导管位置不正对声门,可旋转导管或调整头位,将导管送入;B组经口放入普通喉镜,在插管钳的辅助下插入导管。观察插管时间、首次成功率,喉部暴露Cormark-Lehane分级情况,分别于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 min(T4)记录两组的SBP,DBP和HR。术后随访咽痛情况。结果插管时间A组(28.32±11.25) s 明显少于B组(56.28±16.83)s,首次成功率A组(75%)明显高于B组(45%),喉部暴露Cormark-Lehane分级A组优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咽痛发生率A组25%,B组3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T3时A组SBP、HR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结论可视喉镜与传统喉镜比较,喉部暴露好,辅以细导丝调节导管角度,缩短插管时间,提高了首次成功率,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预引导管在经鼻气管插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经鼻气管插管的病人,在直接喉镜显露C-L分级中C-L2~3级时,随机使用预引导管(A组)和插管钳(B组)辅助插管,观察两组插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一次性插管成功率A组也明显高于B组(P〈0.01),而且A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使用预引导管辅助插管损伤小,速度快,成功率高,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倪明  黄磊 《重庆医学》2011,40(24):2450-2451
目的对比经鼻气管插管时,采用插管钳协助明视插管法和采用气管气囊充气法明视插管的时间与成功率。方法 100例需经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气管插管钳法(A组)和气管气囊充气明视法(B组)两种不同方法经鼻插入气管套管,观察每组的一次插入成功率和消耗时间,并进行分析。结果 A组与B组在成功率和消耗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气管插管时采用气管气囊充气法明视插入气管导管,具有一次成功率较高、消耗时间短、简单可行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气管导管旋转法引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口腔颌面部择期手术且均需行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盲探插管组(Ⅰ组)和导管旋转盲探插管组(Ⅱ组),每组20例。记录规定时限内成功插管的例数(n1),计算插管成功率(R1);同时记录一次插管成功的例数(n2),计算一次插管成功率(R2);记录所有病例插管次数(N)及所需时间(T)。结果:Ⅱ组的n1、R1、n2及R2高于Ⅰ组(P〈0.05);Ⅱ组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采用气管导管旋转法引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有一定的临床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可视喉镜在清醒经鼻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择期手术需经鼻插管的患者,年龄15岁~60岁,随机将其分为普通组(P)和可视组(K).2组均给予1%丁卡因麻黄碱混合液鼻腔黏膜及咽喉部表面麻醉处理,2%利多卡因环甲膜穿刺麻醉.记录2组喉镜下声门暴露情况、完成气管插管的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咽喉部出血,并记录是否使用插管钳.结果 插管完成时间K组明显少于P组,K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咽喉损伤率低.结论 可视喉镜在清醒经鼻气管插管中较普通喉镜具有明显优势,完成时间短、成功率高、对咽喉部黏膜损伤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一次性头部可控气管导管在颈椎骨折手术麻醉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全麻下行颈椎减压融合术的颈椎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一次性头部可控气管导管组(Ⅰ组)和普通气管导管组(Ⅱ组)。患者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失败均改用纤支镜下完成经鼻气管插管。记录两组麻醉插管各时间段患者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气管插管所需时间和成功率、气管插管相关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率、血压值较基础值无显著差异(P〉0.05),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术后随访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Ⅰ组28例患者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成功率为96.4%,1例失败改用纤支镜下完成经鼻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所用的平均时间为(92±12)s。Ⅱ组20例患者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成功率为70.0%,6例失败改用纤支镜下完成经鼻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所用的平均时间为(121±17)s。结论一次性头部可控气管导管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不加重患者脊髓损伤,优于普通气管导管,可广泛应用于颈椎骨折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经鼻气管插管中比较加强型气管导管(Reinforced Endotracheal Tube,RETT)与普通型气管导管(Endotracheal Tube,ETT)的差异.方法 60例急诊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需行血肿清除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RETT组用加强型气管导管行气管插管,ETT组用普通型气管导管.采用静脉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后插入气管导管.观察并记录一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幅度、鼻咽黏膜损伤出血例数及程度.结果 RETT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ETT组(P<0.05),而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ETT组(P<0.05).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幅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例数ETT组多于RETT组(P<0.05),而出血程度两组分布构成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辅助经鼻气管插管,选用加强型气管导管较普通型气管导管可明显缩短插管时间,提高一次成功率,同时减少鼻咽部出血的发生率及降低出血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与常规法比较,评估改良法GlideScope~(R)视频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在操作和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上有无优势.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1~53岁、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施择期腹部外科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每组30例.常规全麻诱导,常规组按照先置入GlideScope~(R)视频喉镜镜片,再置入气管导管的顺序经口气管插管,改良组按照先置入气管导管,再置入GlideScope~(R)视频喉镜镜片的顺序经口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操作时间,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时和插管后1、3 min的血压及心率变化.结果:改良组的操作时间短于常规组;两组在气管插管时均引起血压和心率的上升,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法能改善GlideScope~(R)视频喉镜经口气管插管的操作简便性,但还不能改善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ICU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支镜引导下的经鼻气管插管对ICU严重呼吸衰竭的诊治价值。方法ICU中48例危重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组(纤支镜组)和喉镜经口引导气管插管组(喉镜组),每组24例,分别在纤支镜和喉镜引导下按常规进行气管插管术。结果纤支镜组和喉镜组一次获得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和83.3%,插管时间分别为(3.84±2.02)min和(9.36±3.56)min。纤支镜组无患者出现并发症,喉镜组共有5例发生并发症。纤支镜组较喉镜组插管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在ICU中应用纤支镜经鼻引导气管插管是一种快速、安全、并发症少和成功率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钢丝加强型导管和普通气管导管进行气管插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0 例入急诊室需要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钢丝加强型导管组(A组)和普通导管组(B组),每组50例,均采用经鼻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插管一次成功率、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B组比较,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鼻出例数明显降低(P<0.01)、插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鼻气管插管时,应用钢丝加强型导管较普通型气管导管可明显提高一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同时减少鼻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俞宁  黄秀荣  唐宇涛 《中外医疗》2010,29(36):15-16
目的探讨光纤引导技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有效方法,评价光纤引导技术在快速建立人工气道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12月在我院急诊科紧急建立人工气道的所有患者(共60例),并分为光导组(n=30),常规盲插组(n=30)比较2组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间、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光导组及常规盲插组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间有显著差异性(29.1±4.8)svs(41.8±9.9)s,P〈0.01,光导组减少相关并发症(6.7%vs20%,P〈0.05)方面显著优于常规组。2组插管成功率(90%vs83.3%,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光纤引导技术应用于快速建立人工气道具有操作迅速,相关并发症少,成功率亦高的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86例达到有创通气治疗指征的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43例)通过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照组(43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比较两种治疗手段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达到撤机条件所需的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增高(93.0%vs74.4%,P〈0.05),操作用时少[(3.06±0.87)min vs(4.22±0.91)min,P〈0.01];患者耐受率高(76.7%vs51.2%,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32.6%vs 58.1%,P〈0.05);血气分析(SaO2、PaCO2)首次达标所需时间[(25.38±10.15)h vs(32.12±11.62)h,P〈0.01]及达撤机条件所需时间[(3.22±1.46)d vs(4.37±1.61)d,P〈0.01]均较短。结论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通气治疗重症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对治疗有更好的耐受性,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ASAⅠ-Ⅱ级拟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80例,年龄18~64岁,以芬太尼2μg/kg或瑞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mg/kg静脉诱导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异丙酚4mg/(kg·h)(P4)组、异丙酚6mg/(kg·h)(P6)组、异丙酚8mg/(kg·h)(P8)组和异丙酚4mg/(kg·h)+瑞芬太尼5μg/(kg·h)(R)组,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行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观察各组患者麻醉诱导插管过程中循环、呼吸(MAP、DBP、SBP、HR、ECG、RR和SPO2)改变及盲探气管插管的第1次成功率;记录插管过程中知晓发生率和后鼻孔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结果各组循环稳定,但P8、R组插管时循环变化较小,R组插管时部分患者HR较慢;各组呼吸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但P8、R组最明显,R组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其它3组,吸氧后各组SPO2均能维持正常;P8、R组盲探气管插管的第1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其它2组。结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更安全、可靠,诱导后异丙酚维持量以8mg/(kg·h)为宜。  相似文献   

14.
徐纪英  张罗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5):122-123,126
目的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在清醒镇静表面麻醉下经纤维喉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方法选择于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巍山分院择期全麻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中重度OS-AHS患者90例,将90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5例患者采用盲探经鼻气管插管,B组45例患者采用纤维喉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监测并记录患者基础值(T0)、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2 min(T3)、3 min(T4)时刻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于各个时刻取血检测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记录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插管成功情况和插管间心血管反应及插管并发症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在T2、T3时的MAP水平较A组明显降低[(116±8)mm Hg比(130±6)mm Hg,1 mm Hg=0.133 kPa;(108±10)mm Hg比(121±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T2、T3时刻的血清E浓度较A组明显降低[(145±34)ng/mL比(174±37)ng/mL;(137±29)ng/mL比(154±3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T2、T3时刻的血清NE浓度较A组明显降低[(153±31)ng/mL比(184±23)ng/mL;(135±19)ng/mL比(149±2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的插管时间明显缩短[(72±11)s比(91±14)s],且插管成功率高(100.0%比86.7%),高血压反应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较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喉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减轻了清醒镇静表面麻醉下OSAHS患者插管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成为临床OSAHS患者较适宜的经鼻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困难气管插管时用气管插管引光器(引光器)结合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经右侧磨牙气管插管的效果及心血管应激反应.方法 选择42例AS合并困难插管拟施全身麻醉患者,入选AS均伴有颈椎侵犯、颈椎前屈后伸受限符合困难插管,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21例,Ⅰ组为引光器插管组,Ⅱ组引光器联合PetCO2插管,两组均用镇静慢诱导方法,咽喉部表麻用气管插管引光器插管引导配合PetCO2经右侧磨牙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等情况.结果 Ⅰ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0.48%,二次插管成功率为9.52%,Ⅱ组一次成功率为95.24%,二次插管成功率为4.76%.插管时间Ⅰ组(45.43±5.23)s,Ⅱ组(40.62±4.75)s,两组插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即刻收缩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插管引光器用于AS困难插管具有良好的插管效果,引光器加PetCO2比单独用引光器更适合于困难插管中,并可缩短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镜辅助下鼻空肠直管插管法和非胃镜辅助下螺旋形鼻空肠管置管法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疑诊小肠疾病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B组胃镜引导下,行鼻空肠直管行空肠置管,比较两者的置管成功率、小肠病变检出性率,并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结果:A组检出率84%,B组检出率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胃镜辅助螺旋型鼻空肠管行插管法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操作简便、安全、患者痛苦小而易于接受,对小肠病变有较高检出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临床中胃镜胶在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8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方法进行插管,而观察组40例患者在插管前给予口腔注入胃镜胶后进行插管处理,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值、心率和呼吸变化次数分别为(8.9±1.1)、(14.7±1.4)mm Hg、(12.7±1.2)、(4.2±0.4)次/min,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值、心率和呼吸变化次数分别为(2.3±0.8)、(4.2±0.7)mm Hg、(2.4±0.7)、(1.1±0.1)次/min,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11、8.3021、7.4021、6.4034,均P<0.05).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85.0%,重插成功率为15.0%,失败为0.0%,对照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50.0%,重插成功率为10.0%,失败为40.0%,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x2=8.36,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依从性与插管满意度分别为92.5%、92.5%,对照组患者插管依从性与插管满意度分别为75.0%、77.5%,观察组患者插管依从性与插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插管依从性与插管满意度,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x2=7.13、7.46,均P<0.05).观察组刺激性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刺激性反应发生率为85.0%,观察刺激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8.31,P<0.05).结论 临床中对于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留置胃管的过程中,给予口腔注入胃镜胶能够有效地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并减少患者的痛苦与刺激性反应.同时,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插管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从而有效地维持血压和心率以及呼吸的稳定,减少波动,使用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更简单有效的大鼠气管插管方法。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经额镜辅助组和经颈透照直视组两组,比较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插管一次成功率及拔管1周后存活率。结果经颈透照组的插管操作时间、插管次数、一次插管成功率均优于经额镜辅助组(P<0.05),拔管1周后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器材的经颈透照直视插管法优于经额镜辅助插管法,自制器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七氟烷在口腔手术患者无肌松药麻醉诱导插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口腔手术的患者(ASAI~Ⅲ级)随机分成对照组(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和试验组(七氟烷吸入诱导气管插管)。观察诱导插管过程中躁动发生率、插管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均能顺利完成气管插管,从开始吸入七氟烷到意识消失的时间为(78.9±7.7)s。一次操作插管成功率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93.75%和79.17%(仕:0.011)。试验组发生屏气、轻微呛咳、体动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时间也明显延长[(4.96±2:13)minvs(6.92+3.20)min,P=0.001],但插管过程中保有自主呼吸率为77.08%。试验组插管后即刻MBP和HR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七氟醚用于口腔科患者麻醉诱导,麻醉深度可控性好,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无严重呼吸道并发症,虽有一定比例躁动但均能顺利完成插管,对于困难气管插管患者是个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与分析鼻胃肠管置管方法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90例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治疗组给予改良后的鼻胃肠管置管方法进行置管,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置管,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插管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X2=8.6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人均插管所需时间为4.68±1.63min,对照组人均插管所需时间为14.73±2.12min。治疗组人均插管所需时间、痛苦表现及鼻粘膜受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意识障碍患者给予改良后的鼻胃肠管置管方法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置管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