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和三苯氧胺对70岁以上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96例70岁以上原发性乳腺癌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患者资料,肿瘤性质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是ER阳性,其中57例接受三苯氧胺资料,39例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经行ER、PR和HER2检测。随访时间15~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结果: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组完全临床应答率35%,部分应答率为16%,疾病稳定为81%,3年生存率为78.3%;三苯氧胺治疗组完全临床应答率28%,部分应答率11%,疾病稳定为69%,3年生存率为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芳香化酶抑制剂对70岁以上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疗效好于三苯氧胺。  相似文献   

2.
王坤  杨学宁 《循证医学》2003,3(3):160-162
在3S技术支持下,通过利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分析参数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21世纪初两个时期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7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比较大的地区是石羊河流域的东部和北部.整个流域湿地、冰川、耕地、裸露地、草地、盐碱地等都发生了变化.研究实践表明,利用3S技术进行国土资源调查,建立国土资源环境数据平台,每5~10年进行一次数据更新,可以很好地反映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更好地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规律,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肿瘤。全球每年约 13 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 ,美国 2 0 0 0年统计数据表明 ,乳腺癌发病率占全部肿瘤的 3 0 % ,排第一位 ,死亡率 15 %排第二位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 ,但亦是高发肿瘤、且呈上升趋势 ,上海 1972年发病率为 17.7 10万  相似文献   

6.
1982年,NSABP(National Surgical Adjuvant Breast and Bowel Project)启动的一个随机临床试验(B-14)评价三苯氧胺辅助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的疗效,初步结论认为,接受三苯氧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接受安慰剂治疗组。1988年,NSABP义启动了另一个随机临床试验(B-20)同样对雌激素受体阳性、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评价三苯氧胺加化疗的疗效是否优于单药三苯氧胺,  相似文献   

7.
李今  雷莹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130-130
乳腺癌细胞中的ER、PR表达用于指导辅助内分泌治疗和评价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三苯氧胺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效降低了乳腺癌患者的复发率。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出现使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93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三苯氧胺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来曲唑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8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肿瘤临床分期情况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来曲唑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疗效更为满意,安全性好,是临床首选的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地孕酮与三苯氧胺联合应用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近几年该院绝经前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三苯氧胺治疗,研究组加用小剂量甲地孕酮治疗.对比(1)两组手术后6月乳腺癌治疗疗效.(2)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3)两组不良反应对比.结果:(1)两组手术后6月乳腺癌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有差异(P<0.05).(3)研究组出现5例潮热、2例多汗、1例关节痛、4例乏力、3例面部潮红等,均为 1 级,未出现停药;对照组出现4例潮热、3例多汗、2例关节痛、6例乏力、4例面部潮红等,均为 1 级,未出现停药;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乳腺癌时,添加小剂量甲地孕酮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的增生,减少子宫内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癌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术后服用三苯氧胺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3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服用三苯氧胺(TAM)3~5年,随访5年,记录服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发生子宫内膜癌2例,卵巢囊肿1例,18例月经量减少,周期紊乱,1例原子宫肌瘤明显缩小.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服用三苯氧胺每日20mg,服用时间2年,宜与孕激素合用,服药期间应进行子宫内膜B超监测及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11.
1986年以来,三苯氧胺已经成为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首选.有资料显示[1],三苯氧胺辅助治疗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连续5年,肿瘤复发率和患者死亡率都明显减少,在50~59 岁、60~69 岁和70岁以上3个年龄组,其相对应的复发风险率分别减少34%、44%和51%,相对应的死亡风险率分别减少24%、35%和3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床对ER阳性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案全程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我中心对ER阳性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案全程管理模式前后,随机选择100名ER阳性乳腺癌患者,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此模式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估和比较,观察其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完全依从者比例为91.0%(91/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7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9.0%(99/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1/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案全程管理模式是具有针对性、人性化的高级护理干预模式,对ER阳性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起到积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前言 很久以来,术后服用5年三苯氧胺一直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金标准”,它能使乳腺癌的复发和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降低47%和26%。随访15年的资料显示,乳腺癌的年复发危险性每年可以下降13%,乳腺癌相关性死亡危险度在15年末也能降低4%-9%。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0岁以上绝经后期乳腺癌患者术前行内分泌治疗对ER、PR、C—erbB-2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本组36例每日口服三苯氧胺两次,一次10mg,疗程60~90d。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后均行ER、PR、C—erbB-2测定。结果36例ER、PR阴性表达率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分别为16.78%、11.11%;治疗后分别为50%、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后表达率分别为13.89%、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三苯氧胺可下调ER、PR的表达,抑制肿瘤生长,使部分病例获得缓解。  相似文献   

15.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主要表现为对化疗的不敏感和对激素的依赖,因此对于局部晚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来说,单纯新辅助化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现有临床指南也不推荐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作为常规治疗方案。为进一步提高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阶段的临床疗效,有研究者对新辅助化疗联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进行探索,但研究结论存在争议,其中该方案的适宜人群也是难点之一,本文拟围绕月经状态以及Ki-67指数两个角度对该方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美国2000年统计数据表明,乳腺癌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0%,排第1位,死亡率占15%,列第2位。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已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尽管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但死亡率已开始下降,主要得益于更多患者被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以及更多有效治疗手段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晚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检测与内分泌治疗相关性。方法 80例为围绝经期病人,通过卵巢功能检测,E2、FSH达到绝经标准者其中20例采用阿那曲唑1毫克每日1次口服,其中20例采用三苯氧胺20毫克每日1次口服;未达到绝经标准者其中20例采用三苯氧胺20毫克每日1次口服,另外20例皮下注射戈舍瑞林3.6毫克(诺雷得)每月1次药物去势治疗,同时口服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瑞宁得)1毫克每日1次治疗,1个月后观察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肿瘤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结果绝经后阿那曲唑组优于三苯氧胺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绝经后阿那曲唑组和绝经前药物去势组均分别与绝经前组总有效率及PFS有显著性差异(P〈0.05);绝经后阿那曲唑组与绝经前药物去势组总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相近;绝经后三苯氧胺组优于绝经前三苯氧胺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获益率及中位生存期四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绝经期病人通过检测卵巢功能判断是否绝经可能成为选择内分泌治疗手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8例晚期乳腺癌患服用三苯胺(TAM)10mg,每日2次口服,服用至肿瘤进展停止用药。治疗前、治疗后4个月分别通过影像学检查或体表直接测量肿瘤,记录肿瘤转归。结果 三苯氧胺服药4个月后,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10例,肿瘤进展(PD)6例,总有效率42.9%,临床获益率(CR PR SD≥4月)78.6%,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三苯氧胺对晚期乳腺癌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轻,患易耐受,是较好的肿瘤内分泌治疗剂。  相似文献   

20.
保留乳房的早期乳腺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卫平 《医学综述》1998,4(8):412-413
<正>自从1894年Halsted建立的乳腺癌根治术以来,一直作为治疗乳腺癌的标准术式.但近20年对乳腺癌的手术及其它治疗有着许多更新,尤其随着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发展,提出了对早期乳腺癌进行保留乳房的术式治疗,其长期的总生存率、无癌生存率和根治术相同,但可保持患者良好的美容、上肢功能和心理状态.1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概念及适应征乳房保留治疗包括肿瘤及其周围部分正常乳腺组织的局部切除,加上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术后根治性放射治疗.切除范围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病理性质来决定,最少距离肿瘤边缘1cm以上.为不影响美观,不宜超过乳房1/4象限,否则应放弃保留乳房手术.针对保留乳房治疗的适应征,较大家所接受的为:①发病灶,肿瘤直径≤3cm的Ⅰ期、Ⅱa期乳癌;②肿瘤位于乳晕以外周围型肿瘤;③乳房应足够大;④患者愿意接受手术,有条件进行术后放疗和长期随诊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