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射干、马齿苋对绿脓杆菌 ( PA)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取射干、马齿苋水煎剂对4 6株PA进行 MIC试验 ,统计 MIC50 和 MIC90 。结果 :射干水煎剂对 PA MIC范围为 31.2 5~ 3.90 g/ L,MIC50 为 7.81g/ L,MIC90 为 15.62 g/ L;马齿苋水煎剂对 PA MIC范围为 31.2 5~ 7.81g/ L,MIC50 为15.62 g/ L,MIC90 为 31.2 5g/ L。结论 :射干、马齿苋于体外对绿脓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射干和马齿苋对46株绿脓杆菌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射干、马齿苋对绿脓杆菌(PA)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提射干、马齿苋水煎剂对46株PA进行MIC试验。统计MIC50和MIC90。结果:射干水煎剂对PA MIC范围为31.25~3.90g/L,MIC50为7.81g/L,MIC90为15.62g/L;马齿苋水煎剂对PA MIC范围为31.25~7.81g/L,MIC50为15.62g/L,MIC90为31.25g/L。结论:射干、马齿苋于体外对绿脓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环丙沙星及亚胺培南体内、外诱导铜绿假单胞菌交叉耐药的耐药诱导性.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敏感株PA5,利用含药琼脂平板法(MH琼脂)及小鼠铜绿假单胞菌腹膜炎动物模型,研究两药体内、外诱导交叉耐药情况.结果:体外环丙沙星及亚胺培南在1×MIC、2×MIC浓度可诱导耐药菌产生,交叉耐药率9.2%及20.8%.体内环丙沙星诱导产生交叉耐药率为3.8%.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交叉耐药菌均可经环丙沙星或亚胺培南在体内、外诱导选择产生.体外环丙沙星与亚胺培南诱导选择耐药突变频率及交叉耐药率无明显差异,体内交叉耐药菌的产生与药物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4.
铜绿假单胞菌普通菌毛与耐药性R质粒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铜绿假单胞菌PA38耐药株的耐药性R质粒与普通菌毛及粘附性的关系。方法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试验、电镜照片制备、粘附试验及质粒消除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PA38菌株含有一条相对分子质量是3.3×106的R质粒;电镜下观察该菌株具有周毛型菌毛:粘附试验可见该菌大量粘附到脱落的尿道上皮细胞上;该R质粒消除后该菌株的耐药性与普通菌毛一起消失,粘附性明显减弱。结论铜绿假单胞菌PA38菌株编码普通菌毛、决定粘附性的基因主要是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3×106的一个R质粒上。  相似文献   

5.
宋美英  曹延萍 《黑龙江医学》2004,28(11):831-831
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带有耐药质粒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大量存在 ,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1〕。用人工方法使R质粒从宿主菌中消除 ,使其恢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是临床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思路。本文用苍术提取液做消除剂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进行体外消除实验 ,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菌种 :铜绿假单胞菌为本组自临床绿脓杆菌感染患者体内分离并经系统鉴定的菌株 ,对GM、KM、TC均耐药。1 1 2 培养液 :营养琼脂为上海医学化验所产品。LB培养液每升含蛋白胨 10g ,酵母抽提物 5g ,葡萄糖 1g ,氯化钠 …  相似文献   

6.
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1,带有耐药质粒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大量存在,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2。用人工方法使R质粒从宿主菌中消除,使其恢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临床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思路。本文用五倍子提取液做消除剂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进行体外消除试验取得可喜进展。  相似文献   

7.
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带有耐药质粒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大量存在,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用人工方法使R质粒从宿主菌中消除,使其恢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是临床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思路.本文用五倍子提取液做消除剂对铜绿假单胞菌R质粒进行体外消除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株PA36的耐药性R质粒与菌毛及粘附性的关系。 方法: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试验、电镜照片制备及观察、粘附试验及质粒消除试验。 结果:PA36含有一条相对分子质量是3.3×106的R质粒;电镜下观察PA36具有周毛型菌毛;粘附试验于光镜下可见该菌大量粘附到脱落的尿道上皮细胞上;该R质粒消除后该菌株的耐药性与菌毛一起消失,粘附性明显减弱。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菌株PA36编码普通菌毛、决定粘附性的基因主要是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3×106的一个R质粒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抗药性(resistance)和耐药性(tolerance)机制,并予以区分。方法分离养殖场和医院铜绿假单胞菌33株,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筛选喹诺酮抗药菌5株;体外连续培养诱导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P.aeruginosa ATCC27853,得到对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的高抗药性菌株PA34。检测及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的基因突变;荧光比色法检测不同抗药性表型的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活性;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跨膜转运蛋白及喹诺酮靶酶编码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临床分离的5株喹诺酮抗药表型的铜绿假单胞菌,其外排泵活性均显著高于标准菌株(P<0.01),外排泵、喹诺酮靶位酶编码基因的mRNA的表达量上调、跨膜转运基因表达量下调,DNA旋转酶A亚基gyrA基因均发生点突变Thr-83→Ile。PA34和这5株抗药性菌株表现一致,但其MIC远高于这5株抗药性菌株,主要由于PA34除了gyrA基因发生点突变Thr-83→Ile外,parC基因发生多点突变Glu-84→Gln、Gln-91→Lys,且跨膜转运基因表达量极低。结论 在喹诺酮类抗生素选择压力下,铜绿假单胞菌能发展多种可能的机制以消除抗生素对细菌代谢的损伤,对类似gyrA、parC基因突变称为抗药性,其他生理性适应机制称为耐药性,其抗药性突变和耐药性调节共同决定了抗药性表型,但对其加以区分并分别研究,更容易集中研究单纯的抗药性突变机制,采取相应的用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假单胞菌感染的不同血清型、细菌素型、噬菌体及质粒的耐药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性。方法:耐药谱选用K-B法和MIC;血清学分型采用国际抗原分型系统(IATS)20种标准血清;细菌素分型指标P1/1-P1/18,鉴定试剂采用AP20NE或VITTYEK-IMSGNI卡;噬菌体分型采用琼脂平板点滴法;质粒提取参照BIRBOIMTAIAHASHI介绍方法。结果:64例肺心病患者假单胞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43.75%),并对第一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明显增加,对氧哌氢青霉素和氯哌酸敏感;28株PA血清分型以PA6型居多(32.3%),其次为PAI(28.6%);PA噬菌体分型率为63.3%,一菌一株型8株,二菌同型4株,三菌同型4株;PA细菌素分型,121111细菌素最为多见(42.9%);并分离出4.0modol、2.0modol、1.8modol、1.7modol质粒带。结论:PA耐药型与其血清型和细菌素型无相应关系,不同血清型PA同源性不同;PA血清型与细胞素型亦无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中药“口康”含漱液的抑菌作用及毒性 ,为临床治疗口腔感染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口康”含漱液对 4 9株口腔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并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4 9株口腔致病菌中 ,2 7株革兰阴性杆菌最低抑菌浓度 (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范围 0 .0 3~ 1.0g·ml-1,抑制 5 0 %被试菌株的MIC(MIC50 )均为 0 .12 5g·ml-1,抑制 90 %被试菌株的MIC(MIC90 )为 0 .12 5~ 0 .5g·ml-1;2 1株革兰氏阳性球菌MIC范围0 .0 0 8~ 0 .5g·ml-1,MIC50 为 0 .0 15~ 0 .12 5g·ml-1,MIC90 为 0 .0 15~ 0 .5g·ml-1;1株白色念珠菌MIC为 0 .0 15g·ml-1。急性毒性试验显示 :最大耐受量为生药 4 17.6g·kg-1,达到临床日剂量 2 10倍 ,未见动物死亡和明显毒性反应。结论 :“口康”含漱液对各类不同口腔致病菌株均有抑菌作用 ;对革兰阳性球菌抑菌作用更佳 ,为革兰阴性杆菌的 2~ 8个对比倍数 ;对念珠性霉菌抑菌作用较强。该制剂毒性较小 ,可供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2.
陈迁  王睿 《中华医学杂志》1999,79(10):757-760
目的 研究罗红霉素(RXM)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BF)形成的抑制及其对氟罗沙星(FLRX)杀灭BF细菌的增效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平析增减法建立BF模型,经不同浓度RXM和FLRX合用后,进行银染法鉴定、扫描电镜(SEM)观察、多糖蛋白复合物(GLX)含量测定、噻唑兰试剂盒(MTT)法测定BF存活细菌数。结果 1/16倍最低抑菌深度(MIC)、1/4MIC RXM可非常显著地抑制BF多糖蛋白复  相似文献   

13.
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抗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 (1 ,2 :5 ,6 -Dianhydro - 3 ,4-diacetylgalactitol,DADAG)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MTT法观察DADAG对人肿瘤细胞株的抗增殖作用 ;以小鼠脑内移植艾氏腹水癌 (Ehrlichascitescarcinoma,EAC)和DBA/ 2小鼠脑内移植白血病L1 2 1 0为移植瘤模型 ,观察DADAG的体内抗瘤效果。结果 DADAG对HL60细胞和K562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IC50 值分别为 3 .7μg·ml- 1 和 2 5 .5μg·ml- 1 。DADAG的高剂量(1 0 .0mg·kg- 1 )对小鼠脑内移植EAC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对小鼠的生存期延长率 (increaseoflifespan ,ILS)是 30 % (P <0 .0 5) ;而DADAG的低剂量 6 .4mg·kg- 1 、中剂量 8.0mg·kg- 1 和高剂量 1 0 .0mg·kg- 1 对小鼠脑内移植白血病L1 2 1 0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ILS分别为 35 %、47%和 55 % (P值均 <0 .0 1 )。结论 DADAG有较强的体内外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唐明  肖晓蓉  章锦才  朱珠 《重庆医学》2004,33(3):410-411
目的测定茶多酚对口腔牙周分离的4种共66株优势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茶多酚对实验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茶多酚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和具核梭杆菌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125~250、125~250,125~250、125~250, 125~500、250~500mg/L,对变黑普氏菌的MIC为125 mg/L.结论茶多酚对牙周优势病原菌有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凤仙花水提物的体外、体内抑菌活性,为寻找新的抗菌药物提供药理学参考依据。方法:体外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青霉素对照组(B组)、链霉素对照组(C组)和凤仙花水提物的不同浓度(0.01、0.10、1.00和10.00 g/mL)组(D~G组),浸渍法制备凤仙花水提物,沟槽法和纸片法检测凤仙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体内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和凤仙花不同浓度(0.5、5.0及50.0 g/kg)组(B~D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种,小鼠灌胃给予凤仙花水提物7 d后,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通过观察小鼠死亡率衡量凤仙花水提物的体内抑菌活性。结果:体外抑菌实验,当凤仙花浓度高于1.00 g?mL-1时,凤仙花水提物对上述7种致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抑菌环直径均明显大于阴性对照组(P<0.05)。体内抑菌实验,小鼠灌胃给予5.0 g?kg-1的凤仙花水提物后,具有抑制体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作用,与阴性对照组小鼠死亡率(88.9%)比较,5.0 g?kg-1凤仙花水提物组小鼠死亡率(55.6%)明显下降。结论:凤仙花水提物中含有抑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罗红霉素干混悬剂体外抗菌作用及体内保护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罗红霉素干混悬剂体外抗菌作用及体内保护作用 .[方法 ]测定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及ED50 .[结果 ]罗红霉素对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的MIC50 分别为 0 .78,0 .78,1.5 6 ,1.5 6mg/L ,MIC90 分别为 6 .2 5 ,12 .5 0 ,6 .2 5 ,12 .5 0mg/L .对金黄色葡萄菌ED50 为 116 .9mg/kg ,对照药罗力得干混悬剂ED50 为 10 9.8mg/kg ;对流感杆菌ED50 分别为 5 5 .7mg/kg和 5 1.9mg/kg .[结论 ]罗红霉素干混悬剂与同类进口药罗力得干混悬剂体外抗菌实验及体内保护实验结果无显著差异 .  相似文献   

17.
复方斑蝥胶囊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体内外抗肿瘤实验观察复方斑蝥胶囊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移植性肝癌(H_(22))和白血病(L_(1210))荷瘤动物模型,观察药物对荷瘤动物的抑瘤作用和生命延长作用,对环磷酰胺(Cy)的协同抑瘤作用;采用染料排斥法检测药物在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下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测出其半数杀伤浓度(IC_(50))。结果:复方斑蝥胶囊对H_(22)可产生显著的抑瘤作用;高剂量可明显增加环磷酰胺的抗癌效果,但对L_(1210)荷瘤动物的生存时间无显著延长。体外对H_(22)及L_(1210)的IC_(50)分别为(21.83±6.14)μg·ml~(-1)和(100.23±30.3)μg·ml~(-1)。结论:复方斑蝥胶囊在体内及体外均对H_(22)表现出明显的抑瘤作用,对L_(1210)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主要致龋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稀法药敏敏感试验,测定桂皮醛对主要致龋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jmal inhibitive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ec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桂皮醛能明显抑制分离的50株临床株,其MIC值在(32-256)mg/L之间,微荣球菌(V.parvula)的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139.000±0.026)mg/L;丙酸杆菌(P.propionicum)的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128.000±0.000)mg/L;颊纤毛菌(L.buccalis)的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213.000±0.027)mg/L;变形链球菌(S.mutans)的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213.00±0.021)mg/L;粘性放线菌(A.viscosus)的平均最低抑菌浓度为(148.00±0.021)mg/L.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亚胺培南等10种抗菌药物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所有菌株用VITEK2-compact分析仪鉴定到种,药物敏感试验用E-Test法进行,结果按照CLSI(2010版)推荐标准进行分析。结果收集2009~2013年临床非重复分离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101株,2012年该菌的检出与前三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胺培南等10种抗菌药物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体外抗菌活性显示:亚胺培南的MIC50/MIC90最低,分别为0.25/0.38(mg/L);其次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MIC50/MIC90分别为0.38/0.5(mg/L);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多西环素、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哌酮/舒巴坦的MIC50/MIC90分别为0.5/0.75、1.0/2.0、0.5/4.0、1.0/2.0、0.5/8.0、0.5/8.0、1.5/8.0、4.0/6.0(mg/L)。结论海南地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呈逐年增加趋势,亚胺培南是治疗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最佳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