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脐环穴隔姜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普通针刺及脐环穴隔姜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1个疗程(4周)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相关炎性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变化情况,并评价其治疗的安全性。【结果】(1)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在相关炎性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血清TNF-α、 IL-8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3)在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脐环穴隔姜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温补止泻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温补止泻汤,对照组给予补脾益肠丸,每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用两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补脾益肠丸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补止泻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周海峰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9):110-110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结肠炎采用中药治疗,并与26例采用西药柳氮磺嘧啶(SASP)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近期治愈率与有效率两组分别为66.7%、96.7%和30.8%、80.0%。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张琛  ;邹益友 《湖南医学》2014,(4):696-698
【目的】从临床表现、肠镜及肠道菌群变化多方面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本院92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肠道菌群、肠镜分级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13%;对照组总有效率58.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肠镜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加,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明显下降( P <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助于患者肠道菌群的平衡,从而达到抑制炎症的目的,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针刺加隔姜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用针刺加隔姜灸治疗3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主要症状体征量化指标与西药治疗对照观察针刺加隔姜灸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平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44.44%和3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83.33%(P〈0.0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刺加隔姜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隔姜灸治疗外感寒湿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医辨证为外感寒湿型泄泻患者178例,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隔姜灸治疗组90例和中药对照组88例.隔姜灸治疗组选用神阙、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等穴,隔姜灸疗,2次/天,3d为1疗程,共1~2个疗程;中药对照组口服霍香正气散,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d为1疗程,共1~2个疗程.结果 治疗第1个疗程后隔姜灸治疗组痊愈率60%,总有效率91.1%;中药对照组痊愈率40%,总有效率82.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后隔姜灸治疗组痊愈率84%,总有效率97.8%;中药对照组痊愈率71%,总有效率92.0%.两组痊愈率差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隔姜灸治疗组痊愈率明显优于中药对照组,且第1疗程的差异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荣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159-160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加生理盐水作保留灌肠;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方式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保留灌肠,同时口服中药汤剂。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3.33%(33/45)高于对照组显效率48.89%(22/4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45/4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39/4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外敷联合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脾肾阳虚型)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封包外敷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6水平优于对照组,且能降低复发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中药封包外敷联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型),效果明显,是治疗本病的一种有效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观察中药汤剂口服联合中药煎剂加入康复新液保留灌肠、隔姜灸多法并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辨证施护。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中药汤剂口服联合中药煎剂加入康复新液保留灌肠、隔姜灸多法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3g/d口服,配合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及利多卡因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1l%。结论:中医多法联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避免了西医治疗带来的较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隔姜灸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41例,其中96例采用隔姜灸和中药治疗(治疗组),45例在急性期用西药治疗,急性期过后用中药治疗(对照组),观察面部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优于对照组的84.3%(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有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夹脊穴深刺结合灸法治疗肾虚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肾虚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夹脊穴深刺结合灸法,对照组仅给予相同灸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VAS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均明显降低,夹脊穴深刺结合灸法治疗组积分下降更明显,且与灸法组治疗后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夹脊穴深刺结合灸法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灸法组为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夹脊穴深刺结合灸法治疗肾虚腰痛疗效肯定,且优于单纯灸法,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研究并建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方法 通过灌服大黄水煎液、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并结合TNBS(2, 4, 6-三硝基苯磺酸)混合乙醇灌肠建立脾肾阳虚型UC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肾阳虚型UC模型7天、14天及21天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FT3、FT4、T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脾肾阳虚型UC模型7天、14天及21天组大鼠血清中FT3、FT4、T的含量均有程度的降低(P<0.05);尤以模型21天组差异显著。结论 FT3、FT4、T是脾肾阳虚的敏感指标,检测血清FT3、FT4、T可以更好的佐证脾肾阳虚;证明了脾肾阳虚型UC动物模型复建成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临床调研的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病房及血透室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运用医学统计学的方法,研究慢性肾衰竭的中医各证型分布规律。结果:在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正虚证型以脾肾阳虚证患者最多(38.0%),其次为脾肾气虚证(26.0%),气阴两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患者接近(15.0%),肝肾阴虚证最少(7.0%)。邪实证型以湿热证患者出现频率最多(51.0%),湿浊证及血瘀证次之,分别占43.0%和49.0%,水气证和风动证较少(35%)。在中医各虚证证候与肾功能衰竭各期的关系统计中,脾肾气虚证主要见于肾功能代偿期、失代偿期及衰竭期,在尿毒症期降低(P0.05);脾肾阳虚证中尿毒症期为最多,代偿期、失代偿期和衰竭期均较少(P0.05);气阴两虚证主要见于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代偿期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证散在见于肾功能衰竭各期中,无明显差异;阴阳两虚证主要见于肾衰竭期和尿毒症期,尿毒症所占比例较大(P0.05)。在中医正虚与邪实兼夹的分布中,纯虚证未兼挟邪实者以脾肾气虚证为最多;湿浊证在脾肾亏虚证中出现最多,湿热证在气阴两虚证中出现最多,水气证在脾肾阳虚证出现最多,在肝肾阴虚证出现最少,血瘀证主要在脾肾阳虚和脾肾气虚证出现最多,风动证在各虚证中较少见,缺乏统计学意义。慢性肾衰竭不同证型之间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将为今后的临床中医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脾肾阳虚型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脾肾阳虚型尿毒症患者50例,随机分成A常规透析组治疗组及B金匮肾气丸加透析组,每组患者25例。A组给予以常规透析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口服金匮肾气丸,连续治疗给药30d。观察2组患者治疗透析后,血液中小分子毒素(BUN、Scr)和中、大分子(β2-MG、PTH)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BUN、Scr和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β2-MG和PTH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能抑制脾肾阳虚型尿毒症患者体内小分毒素的形成,以此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缓解期血清TNF-α水平与复发的相关性及三七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UC缓解期患者60例,检测其血清TNF-α值,并以30例健康受试者为正常对照。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嘧啶治疗,试验组联合中药三七治疗,3个月后统计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TNF-α值分别为(18.5±9.6)pg/ml和(8.8±5.3)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NF-α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5.29%和11.54%(P〈0.05);TNF-α水平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分别为(26.3±8.7)pg/ml和(14.7±7.4)pg/ml(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3.33%和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缓解期UC患者的血清TNF-α水平与其后一定时间内的复发率呈正相关,可作为UC缓解期的监测指标,中药三七具有预防UC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肉桂粉治疗脾肾阳虚证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脾肾阳虚证中风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肉桂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肉桂粉治疗中风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中医证候证型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随机调查患者211例,比较中医证型及慢性肾脏病(CKD)原发病种、分期与中医证型证候间的相关性。结果 211例患者共涉及7个中医证型,其中单纯气虚(定位肺脾肾)52例,气阴两虚75例,单纯阴虚(定位肝肾)32例,为慢性肾脏病的主要3个证型。共涉及3类原发疾病,其中:气阴两虚在肾小球肾炎中表达率最高(40.84%),脾肾气虚在肾小管间质病中表达率最高为(28.78%),高血压相关肾损害组多表现为气血两虚(32%)。本虚证中,阳虚多见于高血压相关肾损害组(88%);标实证中肾小球肾炎易出现浊毒证(75%),高血压相关肾损害组易出现血瘀证(75%)。随着CKD分期及病情的不同,CKD4期的患者最容易表现为气血阴阳虚证,浊毒证及血瘀证逐渐加重,气滞证表现不明显。结论肾小球肾炎与气阴两虚证、浊毒证、血瘀证相关;肾小管间质病与脾肾气虚、浊毒证相关;高血压相关肾损害与气血两虚(阳虚)—血瘀证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符合中医证候特点的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大鼠模型。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sulfonicacid,TNBS)模型组,内外因加TNBS模型组及健脾化湿防治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喂养;TNBS模型组采用TNBS与乙醇复合物进行造模,内外因加TNBS模型组大鼠给予环境与饮食因素干预结合TNBS与乙醇复合物进行造模,健脾化湿防治组在内外因加TNBS模型复制过程中给予参苓白术散煎剂灌胃。观察各组大鼠症状、体征、病理改变,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的浓度。结果:内外因加TNBS模型组大鼠出现嗜睡懒动、蜷缩,饮少纳呆,精神萎靡,毛发疏松粗糙、晦暗无光泽,腹泻及黏液血便症状;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摄食饮水量明显降低,小便量明显减少,大便湿重增加,自发活动次数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观察黏膜见水肿、充血、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伴有溃疡灶形成;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及IL-6、IL-8和TNF-α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脾化湿防治组大鼠经治疗后体质量明显增加,摄食饮水量明显增多,小便量明显增加,大便湿重减少,自发活动次数明显增多,与TNBS模型组及内外因加TNBS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黏膜见轻度充血、水肿,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其结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及IL-6、IL-8和TNF-α的浓度与内外因加TNBS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境与饮食因素干预结合TNBS与乙醇复合物建立的脾虚湿困型UC大鼠模型,符合人类自然发生的UC病变特点和中医证候特点,是较理想的脾虚湿困型UC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雷火灸联合柳氮磺吡啶(S_ASP)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雷火灸组(SASP和雷火灸)和对照组(SASP),每组30例,治疗结束时评估和比较2组的疗效,活动指数、镜下黏膜表现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雷火灸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P〈0.05;2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3.33%,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雷火灸组患者活动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雷火灸组患者镜下黏膜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雷火灸组3.33%优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sAsP治疗UC其机理可能与调整人体异常的系统免疫功能有关,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滋水分清饮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在糖尿病肾病各证型组的治疗规律。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治疗组66例进行治疗观察,其中治疗组按中医证型进一步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气虚和阴阳两虚组进行观察。对照组在控制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西药降糖、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滋水分清饮;观察周期为3个月。观察中医症状积分、血β2微球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治疗前后差异,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根据中医症状积分评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治疗组中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均显著降低,分别为(2.14±1.59)mg/L、(0.36±0.56)mg/L、(73.80±47.89)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4个证型分组治疗后,血β2微球蛋白在各组均有降低,阴虚燥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组、脾肾气虚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尿β2微球蛋白在阴虚燥热组、气阴两虚组、脾肾气虚组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滋水分清饮能显著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早期肾损害血、尿β2微球蛋白等指标,对于气阴两虚、脾肾气虚患者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