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在高血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两肾一夹型高血压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肾细小动脉平滑肌细胞中ERK-2、c-jun和bax及bcl-6表达。结果:实验期间,高血压大鼠血压从112±18mmHg升高到实验结束时的198±33mmHg;高血压组肾小叶间动脉ERK-2染色阳性率(16.8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VSMC中ERK-2染色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和弓形动脉VSMC中c-jun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肾弓形动脉及叶间动脉VSMC中bax染色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肾小叶间动脉bcl-6染色阳性率(12.9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球动脉、小叶间动脉VSMC中bcl-6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肾一夹型高血压时,少数肾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ERK-2过表达,使得转录相关基因c-jun等活化,凋亡基因抑制,最终使VSMC增多导致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受体与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在再狭窄血管中的表达及川芎嗪(TMP)对其的影响,探讨TMP防治血管再狭窄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血管再狭窄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川芎嗪干预,观察颈总动脉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颈总动脉PDGF-β受体与ERK1/2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动脉各层结构正常、清晰,无明显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颈总动脉损伤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大量增殖,内膜显著增厚,川芎嗪处理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程度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再狭窄大鼠颈总动脉PDGF-β受体与ERK1/2表达显著增强(P<0.01),中、高剂量川芎嗪明显降低PDGF-β受体及ERK1/2的表达(P<0.01,P<0.05)。结论:TMP抑制血管再狭窄,其机制与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PDGF受体及ERK1/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血管重构的特点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观察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小动脉形态学变化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磷酸化特点。结果:SHR16周龄和24周龄血压(分别为201±21mmHg和204±16 mmHg)明显高于4周龄和8周龄SHR组(P<0.01)。对照组和SHR4及8周龄组肾小动脉结构未见异常。SHR16周龄组少数小动脉管壁可见增厚。SHR24周龄组可见个别小叶间动脉细胞数目增多,并可见弓形动脉和小叶间动脉有内弹力膜增厚、分离及断裂现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HR16周龄、24周龄组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小叶间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ERK1/2明显增加,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16周龄以后出现少数肾小动脉血管的重构改变,可能与ERK1/2磷酸化导致的级联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肥厚心肌缺血后适应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缺血后适应(IPost)在离体小鼠肥厚心肌缺血再灌注(L/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在此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2周龄C57/BL小鼠通过主动脉弓缩窄4周建立心肌肥厚模型,利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建立小鼠肥厚心肌I/R模型,30 min全心缺血随后再灌注120 min.分为4组,I/R组、Ipost组(采取缺血10 s及再灌注10 s的3次IPost周期)、I/R+PD98059组(ERK1/2抑制剂)、Ipost+PD98059组,进行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肌梗死范围检测,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Bcl-2、Bax、细胞色素C(Cyt.c)蛋白表达水平,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结果 与I/R组比较,IPost组小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压力变化最大速率显著改善[(85±4)mm Hg比(68±5)mm Hg,(3811±230)mm Hg比(2830±230)mm Hg,均P<0.05],IPost组心肌的ERK1/2磷酸化水平、Bcl-2、线粒体Cyt.C表达显著增加,Bax、胞质Cyt.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凋亡指数显著降低,心肌梗死范围减小(均P<0.05).与I/R组比较,I/R+PD98059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Post+PD98059组显示在再灌注的最初15 min使用PD98059能消除IPost对肥厚心肌的上述保护作用并显著增加心肌梗死面积,与I/R组水平相同.结论 IPost能有效地减轻离体小鼠肥厚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ERK1/2细胞信号途径参与IPost对缺血再灌注肥厚心肌保护作用并可能通过其抗凋亡的机制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背角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中的作用。方法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n=8):假手术+5%二甲基亚砜(DMSO)(S组)、CCI+5%DMSO(C组)、CCI+U0126(ERK上游激酶抑制剂)0.2μg(U0.2组)、CCI+U01260.5μg(U0.5组)、CCI+U01261μg(U1组)、CCI+U01265μg(U5组),分别鞘内注射5%DMSO或U0126。记录注射后0.5,2,6,12,14h大鼠机械缩爪阈值(MWT)和热缩爪潜伏期(TWL)。另取50只CCI5d大鼠随机分为5组:G1、G2、G3、G4、G5组,鞘内注射U01265μg后0.5,2,6,12,24h取材,免疫组化法(n=6)和免疫印迹法(n=4)检测脊髓背角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含量。结果U0.5组给药后0.5,2,6hMWT为(12.3±2.8)g、(11.9±3.3)g、(9.5±2.7)g;U1组给药后0.5,2,6,12hMWT为(12.6±2.6)g、(13.3±3.2)g、(11.4±3.3)g、(10.5±3.7)g;U5组给药后各时点MWT分别为(14.6±1.1)g、(13.4±1.6)g、(12.3±2.8)g、(11.7±2.7)g、(10.8±2.5)g,与C组相比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U0.5组0.5、2hTWL为(15.8±2.6)s、(15.8±2.4)s;U1组0.5,2,12hTWL为(17.7±3.8)s、(16.9±4.2)s、(15.6±5.3)s;U5组各时点TWL与C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G1、G2、G3组大鼠脊髓结扎侧背角浅层pERK阳性神经元细胞与CCI组(23.8±4.2)比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G1组胞浆与胞核pERK1分别为(0.6±0.2)、(0.88±0.3),与CCI组(1.97±0.3)、(2.03±0.6)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G1组胞浆与胞核pERK2分别为(0.83±0.5)、(0.92±0.3),与CCI组(2.92±1.1)、(2.63±0.8)相比均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脊髓背角ERK级联系统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信号转导过程。  相似文献   

6.
Wang X  Lu R  Fang J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4):982-986
目的探讨野生型RAF和MEK持续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蛋白激酶信号通路(ERK-MAPK)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结肠癌细胞系SW1116,脂质体介导RAF、MEK基因和空质粒转染,G418筛选阳性克隆。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生长曲线和软琼脂集落形成检测细胞增殖,实时定量PCR检测p21^WAF1和p16^INK4A及癌基因c-myc转录水平。结果建立稳定表达RAF或MEK的细胞系,RAF或MEK高表达均能明显降低G0/G1期细胞百分比,促进细胞周期由G1向S期进行,增加DNA合成的S期细胞百分比,细胞活力和增殖力升高3—4倍,细胞分裂增殖旺盛。转染RAF/MEK质粒后,细胞均呈现p21^WAF1和p16^INK4A转录水平降低,c-myc转录水平升高。结论ERK-MAPK信号通路激活可下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21^WAF1和p16^INK4A表达,并上调c-myc表达,减少G0期时相,加速G1/S期转化,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脊髓背角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n=8):假手术+5%二甲基亚砜(DMSO)(S组)、CCI+5%DMSO(C组)、CCI+U0126(ERK上游激酶抑制剂)0.2μg(U0.2组)、CCI+U0126 0.5μg(U0.5组)、CCI+U0126 1μg(U1组)、CCI+U0126 5μg(U5组),分别鞘内注射5%DMSO或U0126.记录注射后0.5,2,6,12,14h大鼠机械缩爪阈值(MWT)和热缩爪潜伏期(TWL).另取50只CCI5d大鼠随机分为5组:G1、G2、G3、G4、G5组,鞘内注射U0126 5μg后0.5,2,6,12,24h取材,免疫组化法(n=6)和免疫印迹法(n=4)检测脊髓背角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含量.结果 U0.5组给药后0.5,2,6hMWT为(12.3±2.8)g、(11.9±3.3)g、(9.5±2.7)g;U1组给药后0.5,2,6,12hMWT为(12.6±2.6)g、(13.3±3.2)g、(11.4±3.3)g、(10.5±3.7)g;U5组给药后各时点MWT分别为(14.6±1.1)g、(13.4±1.6)g、(12.3±2.8)g、(11.7±2.7)g、(10.8±2.5)g,与C组相比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U0.5组0.5、2hTWL为(15.8±2.6)s、(15.8±2.4)s;U1组0.5,2,12hTWL为(17.7±3.8)s、(16.9±4.2)s、(15.6±5.3)s;U5组各时点TWL与C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G1、G2、G3组大鼠脊髓结扎侧背角浅层pERK阳性神经元细胞与CCI组(23.8±4.2)比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G1组胞浆与胞核pERK1分别为(0.6±0.2)、(0.88±0.3),与CCI组[(1.97±0.3)、(2.03±0.6)]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G1组胞浆与胞核pERK2分别为(0.83±0.5)、(0.92±0.3),与CCI组[(2.92±1.1)、(2.63±0.8)]相比均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脊髓背角ERK级联系统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信号转导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ERK1/2)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探讨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塑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消化法培养大鼠PASMC,WST-8测定不同浓度UⅡ诱导的大鼠PASMC的增殖活性及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对UⅡ诱导的大鼠PASMC增殖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UⅡ诱导的PASMC胞内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及PD98059对UⅡ诱导的ERK1/2蛋白磷酸化的抑制作用.结果 UⅡ在一定浓度范围(10-9~ 10-7mol/L)能浓度依赖性提高大鼠PASMC的增殖活性,并且能促进细胞内ERK1/2蛋白磷酸化.PD98059可阻断UⅡ诱导的PASMC增殖及PASMC胞内ERK1/2蛋白磷酸化.结论 UⅡ可促进大鼠PASMC增殖,ERK1/2通过磷酸化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于大鼠两侧背海马注射6-OHDA,损毁其中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研究肾上腺素能末梢在穿梭箱条件回避行为获得和保持中的作用。结果:(1)海马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显著减少(P<0.01);(2)条件回避行为的获得受到损害;(3)加压素易化条件回避行为的效应被阻断。提示:海马中去甲肾上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小鼠十二指肠纵行肌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小鼠十二指肠纵行肌条,放入盛满Kreb’s液的灌流肌槽中,加入药物,记录其收缩活动的变化。结果:氯胺酮作用下,十二指肠肌条收缩幅度变化百分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氯胺酮可减弱乙酰胆碱对十二指肠肌条收缩幅度的增强作用;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与氯胺酮有协同效应。结论:氯胺酮可抑制十二指肠肌条的收缩,其作用可能由M-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多次氯胺酮麻醉对未成年大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21日龄筛选合格SD大鼠64只,分为氯胺酮组(包括k1和k7两个亚组:氯胺酮75 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注射7d,分别于第8天和第14天进行首次训练,一部分训练结束1 h取材,一部分3d后再次训练)、生理盐水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假训练组(取生理盐水组平均训练时间、次数训练,训练结束1 h取材)、正常组(迷宫中适应5min取材).采用Y型迷宫进行记忆能力测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磷酸化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表达.结果 k1组学习次数、时间[分别为(51.88±15.93)次,(53.38±19.03)rain]高于生理盐水组[分别为(25.50±6.78)次,(21.88±8.11)rain](P<0.05),k1组记忆保持率、p-CREB蛋白阳性神经元[分别为(61.25±6.41)%,(28.62±2.92)个]低于生理盐水组[分别为(87.50±13.89)%,(71.13±7.23)个](P<0.05);而k7组[分别为(22.75±7.65)次,(24.13±9.01)min,(87.50±10.35)%,(71.00±6.93)个],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p-CREB蛋白阳性神经元[(7.75±1.28)个]低于生理盐水组和氯胺酮组(P<0.05),但与假训练组[(7.75±1.49)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次氯胺酮麻醉可短期影响未成年大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p-CRE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神经兴奋性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兴奋性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每天以2μg/kg,4μg/kg,8μg/kg咖啡因和1.25μg/kg,2.5μg/kg,5μg/kg氯丙嗪的剂量对小鼠连续腹腔注射3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采用跳台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每天5μg/kg氯丙嗪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每天2μg/kg咖啡因组和5μg/kg氯丙嗪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第二次错误次数(EN2)明显减少(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适度增强和氯丙嗪导致的一过性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功能阻断可改善学习记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脓毒症大鼠肝线粒体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制作脓毒症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盐水组(NS组)、氯胺酮组(K组),模型制作12h开始分别给予盐水和氯胺酮,在给药前和给药4h后分别取静脉血,并在给药4h后制备肝线粒体和组织匀浆,分别采用Clark氧电极技术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ELISA法检测IL-1β和IL-6,分光光度法测定NO水平。结果:尽管K组的RCR和ADP/O明显低于C组,NO、给药前后IL-1β和IL-6水平明显皆高于C组;但与NS组比较,K组RCR和ADP/O升高,NO、给药4h后的IL-1β和IL-6水平降低。结论:氯胺酮能通过降低IL-1β和IL-6水平,减少肝组织NO的产生,保护线粒体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5.
氯胺酮对SD幼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7d龄SD幼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和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方法7d龄SD幼鼠共3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注射氯胺酮25mg/kg(K1组)、50mg/kg(K2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50ml/kg(K0组),24h后取材,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SD幼鼠海马突触素的表达,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注射氯胺酮后24h,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计数K0组(5.3±1.7)、K1组(9.5±4.2)、K2组(23.4±7.6),免疫组化染色突触素灰度值:K0组为(174.11±4.68),K1组为(181.36±4.17),K2组为(198.25±3.06)。Westernblot突触素蛋白电泳条带积分光密度值K0组为(4007±758),K1组为(2621±465),K2组为(987±183)。结论注射氯胺酮后24h,SD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大量凋亡,突触素表达减少可能和氯胺酮神经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EA)对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s,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海马神经元Bcl-2和Bcl-x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EA对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的影响;通过病理形态学观察EA对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EA对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和Bcl-xl的表达的影响。结果EA(20、40、80mg/kg,ig×5d)能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增强受损海马神经元Bcl-2和Bcl-xl的表达。结论EA能通过增强Bcl-2及Bcl-xl的表达,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严重烧伤大鼠脑组织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氯胺酮对烧伤后脑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1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n=20), 烧伤对照组(B组)(n=52)和烧伤氯胺酮组(BK组)(n=52)3组。其中B组和BK组分别于给药3、6、12、24?h后处死大鼠,采集脑组织,每组各时间点8只。用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HSP70的表达。其余的大鼠分别在3、6、12、24?h,2、4、8、10?d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率。结果BK组和B组的HSP70表达在3、6、12、24?h强于N组(P<0.05),12?h达高峰;BK组HSP70表达在3、6?h强于B组(P<0.05),BK组第10天的存活率也高于B组(P<0.05)。结论氯胺酮可增强严重烧伤早期大鼠脑组织HSP70的表达,这是氯胺酮保护烧伤后脑组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电磁脉冲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李静  郑振兴 《医学争鸣》1999,20(1):74-75
目的:研究双次核电磁脉冲(NEMP)照射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先用Y迷宫训练照射组(n=6)和对照组(n=6)大鼠,使之形成条件反射,以形成条件反射时每只鼠跑迷宫总次数(MT)、条件反射形成次数(CT)、分辨学习成绩(RS)、条件反射百分比(PC)等为指标,记录每只大鼠原有学习记忆能力,之后用NEMP模拟器重复两次全身照射照射组大鼠,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于照后24,48和72h测试学习记忆能力.结果:照射组和对照组的MT和PC在照后的3个时间点均与照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对应时间点之间相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在照射组照后72h与照后24h相比MT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CT仅在24h时间点和照前有显著差别(P<0.05),照射组CT24h时间点与照射前相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48h和72h时间点与照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各对应时间点之间亦未见显著差异;对照组和照射组RS在24,48,72h时间点与照射前有显著差别(P<0.05),各对应时间点之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复两次NEMP照射可使大鼠学习记忆力在第1日抑制,  相似文献   

19.
银杏总内酯对老龄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银杏总内酯对自然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然衰老小鼠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跳台实验判定并取小鼠血液和脑组织测定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 银杏总内酯可减少训练和测验时小鼠跳台错误次数,提高血和脑组织中SOD活性,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结论 银杏总内酯具有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