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异位成骨修复上颌骨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建立兔上颌缺损模型,取自体脂肪干细胞进行异位成骨修复,活体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观察修复效果。结果:活检结果显示,实验动物新生骨组织血管化良好,为成熟骨组织结构。重建术后2个月,腹直肌基本上完全萎缩,上皮化良好。丙烯酸固定桥修复成功,修复功能良好率为95.0%。术后6周,常规下颌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实验动物新生骨量明显,缺损边缘及中央均有明显新骨生成,术后8周,缺损已经完全修复。结论:脂肪干细胞异位成骨修复兔上颌骨大面积缺损无明显排斥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随着骨组织工程研究取得较好的发展,涌现出各类种子细胞。脂肪干细胞,来自脂肪组织,具有诸多的优势,成为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种子细胞之一。本文综述了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诱导方法、过程、验证方法、影响成骨分化的供体因素和实验因素,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兔不同部位来源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分化成骨的能力。方法分别从一只新西兰兔的腹股沟、腹膜后、颈背部取出脂肪组织并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传至第5代,加入诱导剂分别进行成骨诱导,不加入诱导剂的为对照组。观察通过钙钴染色、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细胞成骨能力。结果经钙钴染色及茜素红染色后,诱导组大部分细胞呈阳性反应,以腹股沟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结节体积最大,对照组未见明显阳性细胞。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表明诱导组比对照组ALP活性明显升高(P〈0.05);腹股沟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LP活性较颈背部及腹膜后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背部与腹膜后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兔ADSCs经过体外诱导后,具有成骨能力;腹股沟部脂肪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的较佳取材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在大鼠脂肪干细胞内过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后成骨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成骨能力的变化。方法 通过电转染Bmp2至大鼠脂肪干细胞内,以空白组作为对照,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空载组(Vector组)、成骨诱导组(Inducement组)、过表达组(Bmp2组),采用Western blot、qRT-PCR及免疫荧光对比成骨基因表达情况,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与茜素红染色观察硫化钴沉淀及钙盐沉积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与qRT-PCR检测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Bmp2组的Bmp2、Bmp4、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矮小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磷酸化大鼠信号转导分子1/5(P-Smad1/5)、远端缺失同源框2(Dlx2)、骨涎蛋白(BSP)表达显著增高(P<0.05),而Smad1/5的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Bmp2组的OPN、Runx2荧光强度显著增高(P<0.05);茜素红染色及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Bmp2组细胞周围钙盐沉积增多,硫化钴...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自体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对比格犬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体外增殖及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比格犬脂肪组织进行分离、培养ADSCs并鉴定其多向分化潜能,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将ADSCs分为CGF组及对照组,对两组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后分别检测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RT-PCR法检测I型胶原(Col-I),Runx2等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CGF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成骨诱导的ADSCs在CGF作用下ALP活性明显增强(P<0.05),Col-I,Runx2等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CGF能够促进ADSCs体外增殖和成骨向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年龄段ADSCs进行培养及传代,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细胞培养至第3代进行诱导分化,各年龄组细胞均在成骨诱导分化后进行检测。观察其形态变化、细胞凋亡率、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钙离子浓度测定。结果体外培养的ADSCs呈梭形,诱导条件下,各年龄组细胞形态由梭形变为立方形、多角形;经检测,随年龄的增长细胞的凋亡率在不断增大,幼年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较老年组高,钙离子浓度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ADSCs成骨分化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年龄因素对大鼠脂肪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年龄因素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年龄段ADSCs进行培养及传代,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细胞培养至第3代进行诱导分化,各年龄组细胞均在成骨诱导分化后进行检测.观察其形态变化、细胞凋亡率、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钙离子浓度测定.结果 体外培养的ADSCs呈梭形,诱导条件下,各年龄组细胞形态由梭形变为立方形、多角形;经检测,随年龄的增长细胞的凋亡率在不断增大,幼年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较老年组高,钙离子浓度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 ADSCs成骨分化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兔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体外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为牙髓组织的损伤修复提供新线索.方法:采用酶解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健康新西兰兔的DPSCs,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及生长变化.将培养的第3代DPSCs分为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雌马酚(Equol)对体外原代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a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以无酚红(α-MEM,含活性碳吸附过的10%胎牛血清)培养小鼠BMSCs,同时分别给予雌马酚(10^-8mol/L~10^-6mol/L)、雌马酚(10^-6mol/L)合用雌激素受体(ER)拮抗剂ICI 182 780(10^-7mol/L);测定[^3H]-甲基胸腺嘧啶掺入率反映细胞增殖情况;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钙沉积量反映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状态.结果:雌马酚呈剂量依赖性(10^-8mol/L~10^-6mol/L)增加[^3H]-甲基胸腺嘧啶掺入率、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钙沉积量;合用ER拮抗剂ICI182 780(10^-7mol/L)可拮抗雌马酚(10^-6mol/L)刺激BMSCs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结论:雌马酚可能通过作用于ER而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2.
兔脂肪来源干细胞表面标记分析及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兔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rn cells,ADSCs)表面标记并且对其进行体外诱导,观察其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能,探讨脂肪来源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酶消化法获得兔ADSCs,并在DMEM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取第二代细胞以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标记。第二代细胞经5-AZA(浓渡为10μmol/L)处理24h,第2天更换新鲜培养液,以后每3d换液1次,诱导3周后,应用RT-PCR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性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基因及免疫荧光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TNT)。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Sca1、CD44、CD117高表达,CD34和CD45低表达。诱导后细胞表达cTNT。RT—PCR显示与正常心肌组织*MHC阳性条带对照,诱导后ADSC也在相同位置出现α-MHC的阳性条带,而未诱导ADSC没有阳性条带出现。结论ADSC具有间质干细胞的特征,ADSC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向心肌样细胞分化,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移植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地塞米松联合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以第三代BMSCs为实验材料,分别给予10%FBS的DMEM培养基,含80μg/LbFGF的10%FBS的DMEM培养基,含bFGF80μg/L+地塞米松10-8mol/L+β-甘油磷酸钠10mmol/L+维生素C50mg/L的10%FBS的DMEM培养基处理,通过计数BMSCs细胞数评价其增殖能力,同时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及茜红素染色评价其成骨分化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bFGF可以显著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bF-GF和地塞米松联合不仅促进了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增殖,而且促进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和钙结节的形成。结论:bFGF和地塞米松联合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fully evaluate the osteogenic potential of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 isolated from rabbit 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Methods Rabbit ADSCs (rADSCs) were prepared by collagenase I digestion of subcutaneous fat from the suprascapular site of Japanese white rabbit after being excised and finely minced. Meanwhile, the bone marrow stem cells (BMSC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ventral ilium by bone marrow aspiration from the same rabbit as control. The in vitro cell proliferation of rADSCs and rabbit BMSCs (rBMSCs) were firstly examined. After which, the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rADSCs and rBMSCs were identified by von Kossa staining after cultured under osteogenic medium for 28 days. During the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the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ase) activity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mineralization of rADSCs was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rBMSCs. Results The in-vitro cultured rADSCs assumed similar fibroblast-like morphology similar to rBMSCs, but have a higher proliferation rate. The von Kossa staining indicated that calcium nodules were formed in both rADSCs and rBMSCs after having been induced under osteogenic medium for 28 days. Furthermore,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ALPase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mineralization implied that the rADSCs have a favorable osteogenic potency similar to that of rBMSCs. Conclusion The rADSCs have excellent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capacity and can be used as seed cells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so as to provide valuable data for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human ADSCs in clinical area.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 (adipose stem cell,ADSC) 的表面表型及向成骨、成脂和成神经多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SD大鼠的腹股沟、附睾垫和腹膜后脂肪,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ADSC,检测第3代ADSC的CD29、CD44和CD45的表达情况.将ADSC加入成骨诱导剂,通过茜素红S染色鉴定成骨细胞;成脂诱导剂利用油红O染色鉴定脂肪细胞;神经干培养基诱导,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诱导的神经元.结果 ADSC表达CD29(99.07±0.12)%、CD44(95.82±0.68)%和CD45(0.11±0.12)%.其经成骨诱导4周,茜素红S染色显示聚集的细胞团中央形成红色钙化结节,碱性磷酸酶染色可见到细胞的胞质内有紫红色颗粒;成脂诱导1周,油红O染色可见细胞质内有橙红色脂滴;经过神经干培养基诱导6 d后,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诱导的细胞Nestin、NF-200及GFAP阳性表达.结论 ADSC表达间质干细胞的表面表型,体外经诱导培养后可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元多向分化,表明 ADSC具有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豆苷元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第3代SHED用浓度分别为0.1、1、10、100 μM的大豆苷元培养基进行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通过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放免法和TGF-β1 Elisa试剂盒检测大豆苷元对SHED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OCN)以及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 0.1 μM的大豆苷元能够显著促进SHED的增殖,而高浓度(100μM)的大豆苷元则对SHED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豆苷元剂量依赖性地促进了SHED ALP、OCN和TGF-β1的表达.结论 大豆苷元对SHED的增殖和成骨分化具有促进作用,其促成骨分化机制可能与增加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赵微  刘艳翠  安宁 《医学综述》2012,18(16):2661-2663
目的分析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移植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探讨ADSCs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均进行颅脑损伤模型制作,实验组移入ADSCs,对照组移入等量的培养基。比较两组大鼠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都不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SCs对颅脑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脂肪基质干细胞(ADSCs)分离培养的方法,探讨大鼠ADSCs在体外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从成年SD大鼠腹股沟处获取脂肪组织后进行体外培养,并通过骨诱导培养基使其分化成成骨细胞,通过碱性磷酸酶(ALP)v、on Kossa染色鉴定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采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成骨细胞的标志基因。结果大鼠脂肪组织能够分离培养出ADSCs;向成骨细胞诱导,ALP、von Kossa染色阳性,RT-PCR检测有ALP、osteocalcin及osteopontin表达。结论成功从大鼠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出ADSCs,其生物学特性与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相似,能够向成骨细胞分化,有希望成为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球形和方形两种碳酸钙微米粒对大鼠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等的影响。方法制备球形和方形碳酸钙微粒并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通过MTS法检测微粒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检测微粒在细胞表面的吸附以及引起的ROS反应,评价微粒的细胞毒性。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评价两种碳酸钙微粒对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两种碳酸钙微粒高浓度下造成一定细胞增殖抑制,方形微粒抑制作用更显著。微粒的细胞增殖抑制主要由微粒与细胞表面接触引起,但两种微粒均不引起细胞ROS水平升高。同时两种微粒高浓度下也可通过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抑制成骨分化,方形微粒同样更明显的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结论高浓度下碳酸钙微粒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造成抑制,方形碳酸钙微粒具有更明显抑制现象,生物相容性不如等粒径球形微粒。因此球形微粒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更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