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炎症的诱导和进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斑块内积聚的巨噬细胞逐渐增多。在人体斑块和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损伤中,均可以观察到巨噬细胞表型的复杂性。不同亚型的巨噬细胞作用不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血脂、血清蛋白及各种有促/抗炎性质的刺激物,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物活性小分子等物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巨噬细胞的表型改变。因此,进一步研究巨噬细胞可塑性的机制和不同巨噬细胞表型的功能特征,有望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巨噬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其广泛参与全身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修复等多个病理生理过程。肾脏巨噬细胞从肾脏发育初期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持续参与到之后的炎症浸润,组织损伤、修复及纤维化等过程,影响了肾脏应对缺血、炎症等打击的远期预后。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在特定的微环境中可以分化为2个独立的表型,分别是经典活化巨噬细胞(M1)和替代活化巨噬细胞(M2)。M1型巨噬细胞由T辅助淋巴细胞(Th1)、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细菌和真菌壁成分如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等诱导产生,并通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反应。巨噬细胞在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等作用下,转化为M2型,并发挥抗炎作用。前期已有研究显示巨噬细胞的表型及功能与其能量代谢模式息息相关,且巨噬细胞能量代谢模式的变化会进一步影响到其生物学功能,从而影响肾脏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进程。因此,研究肾脏巨噬细胞不同表型及不同能量代谢模式下发挥生理作用的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肾脏在炎症及损伤等病理状态下的转归,从而为将来进一步发展免疫治疗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全忠  孙婧 《医学综述》2013,19(7):1157-1159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而炎症是A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其中单核巨噬细胞极性的改变又是该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亚型的巨噬细胞相互转化可为As治疗提供新靶点。该文就As的发病机制以及M1、M2型巨噬细胞相互间的转化在As斑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等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机体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主要调控途径是影响参与炎症反应的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炎性因子分泌。单核/巨噬细胞是参与体内炎症反应的主要功能细胞,而MSCs可以通过前列腺素E2、吲哚胺-2,3双加氧酶、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0等多种中间途径来调控单核/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表型和作用,将促炎的M1型巨噬细胞转化为抑炎的M2型。MSCs在心肌梗死、急性肺损伤、皮肤切口愈合、肾损伤等多种疾病模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为MSCs治疗多种炎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塑性强,参与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肿瘤组织内血管形成、细胞外基质重塑等多个与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相关的过程.多年来,基础及临床研究均发现,肿瘤组织中浸润的巨噬细胞的数量及表型与移植瘤动物模型和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且最具有侵袭性的炎症相关性恶性肿瘤之一,远处转移是HCC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来源、功能及在肝细胞癌转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巨噬细胞在不同环境因素刺激下可极化为M1和M2两种功能截然不同的表型,其机制是刺激信号通过膜受体启动胞内信号转导通路,通过激活转录因子启动不同基因表达以实现表型特征.巨噬细胞极化类型在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深入了解与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的转录因子,以针对转录因子设计相应的干预策略,是控制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基本的病理改变之一,贯穿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并与急性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M1/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及其对炎症的调控作用,直接影响着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进程.本文对M1/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影响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8.
巨噬细胞作为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发挥关键作用。巨噬细胞极化是其根据周围环境转变不同表型的动态过程,一般分为两个表型:经典激活的M1型巨噬细胞和替代激活的M2型巨噬细胞。当巨噬细胞极化为M1型时,炎症反应启动,介导组织损伤;当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时,发挥抗炎、修复组织损伤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状态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巨噬细胞不同的极化表型是炎症发展与转归的"风向标",而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无疑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中之重。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乃溃疡性结肠炎基本病机,故治疗上,当寒热同用、疏理气机、调和阴阳,代表方半夏泻心汤、乌梅丸。半夏泻心汤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乌梅丸不仅可以减少M1型促炎巨噬细胞,同时增加M2型抗炎巨噬细胞的表达,恢复促炎/抗炎轴的平衡。通过中医寒热并用法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的动态平衡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条可行之径。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多种细胞及其组分参与哮喘发病。肺组织巨噬细胞是呼吸道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在不同疾病环境下具有不同的表型与生物学功能。目前针对肺组织中巨噬细胞不同表型及其功能分析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发生哮喘时肺组织巨噬细胞会发生表型改变。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介质调节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数条信号通路与这一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是病因不明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其癌变风险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巨噬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在炎症时发挥积极的免疫作用;但在肿瘤微环境中出现表型及功能的改变,其释放的大量细胞因子作用于结肠癌细胞,能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促进血管生成等。受肿瘤影响的巨噬细胞,还通过与其他炎症细胞相互作用,改变机体的免疫功能,形成免疫抑制。故巨噬细胞的改变与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过程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炎性反应对骨折愈合初期血肿形成、组织碎片清除及纤维组织生成具有重要作用.M1、M2型巨噬细胞分别通过促炎、抗炎作用参与骨折愈合过程.巨噬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可调节成骨/破骨细胞活性.骨组织生物工程学研究通过功能型组织工程调节骨折局部炎性反应,可促进血管新生及骨折愈合.因此,探究巨噬细胞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为促进骨折愈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巨噬细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与广泛的生命活动,包括组织重塑、伤口愈合、炎症、调节免疫及抵御肿瘤、凋亡细胞清理等。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累及多个脏器、病死率高的外科急腹症。SAP的发生与促炎因子和抑制因子网络平衡失调有关,促炎因子的过度释放是SAP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其中作为“扳机事件”的巨噬细胞浸润与激活启动了SAP的发展。本文针对巨噬细胞活化与SAP促炎反应关系的研究新进展做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胸主动脉夹层与动脉瘤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胸主动脉夹层与动脉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差异并探讨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的发病机制。 方法 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切除标本20例、胸主动脉瘤手术切除标本38例制成石蜡组织切片,将切片以抗TGF-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单克隆抗体按双抗免疫荧光法处理,观察两组病例主动脉壁中TGF-β1的分布,并通过荧光定量法做TGF-β1表达的定量分析。同时将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特征,采用Verhoeff氏弹力纤维染色及Masson三色法染色观察细胞外基质的分布。并参照TGF-β1表达水平对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主动脉手术史、病因诊断和主动脉最大直径等临床指标进行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两组动脉病理结果均以动脉中膜变性伴弹力纤维断裂为主要特征。TGF-β1在主动脉壁内分布不均匀,在中膜平滑肌层中表达水平最高,内膜表达低于中膜,外膜表达水平最低。两组间比较,夹层组TGF-β1平均值70.71±9.70,低于动脉瘤组平均值77.66±10.93(P<0.05)。按主动脉壁分层比较,内膜层夹层组为62.54±8.81低于动脉瘤组的72.14±5.85(P<0.05);中膜层夹层组79.26±12.77低于动脉瘤组的86.82±13.47(P<0.05);外膜层夹层组60.04±12.07与动脉瘤组的61.52±18.29表达水平无差异。危险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动脉直径等因素与TGF-β1表达水平无相关性。 结论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组织TGF-β1表达水平低于胸主动脉瘤组织,TGF-β1在动脉壁内不同层次中表达失调对主动脉夹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姜黄素对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总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肺组织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姜黄素治疗组(C组)各12只,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大鼠哮喘模型,观察三组动物哮喘发作症状、肺泡灌洗液总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情况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肺组织中GM-CSF mRNA含量变化。结果 B组大鼠哮喘发作症状最明显,C组大鼠症状轻,A组无症状。B组肺泡灌洗液总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C组明显少于B组;A组最少。肺组织中GM-CSF mRNA表达A组微弱表达,C组较强,B组表达最强。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GM-CSF的表达而导致嗜酸性粒细胞生成减少及存活时间缩短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炎症因子,主要由炎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等分泌,在组织的纤维化、血管内皮重构及细胞外基质重构等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YKL-40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巨噬细胞有着较高的含量,它与动脉粥样硬化有高关联性.同时研究表明YKL-40对他汀类药物的疗效也有一定的评估作用,能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的进展及严重程度和远期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6.
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具有可塑性和异质性,在机体的免疫应答、组织稳态、重塑等多方面发挥重要功能。根据功能极性可分为M1(促炎)和M2(抗炎)2个亚型。M1/M2巨噬细胞在响应局部微环境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通过改变其功能极化,获得特定的功能表型并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巨噬细胞通过改变代谢重编程以适应其功能变化。M2巨噬细胞以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为能量代谢的主要方式,而M1巨噬细胞为无氧糖酵解。目前研究发现在心血管疾病中,巨噬细胞可能通过其功能极性变化引起巨噬细胞激活、组织浸润、释放促炎性细胞因子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对巨噬细胞功能极化、代谢重编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对14例病理诊断为急性肾间质小管性疾病的肾活检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肾间质细胞浸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肾间质小管性疾病病因可多种多样,损害程度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肾间质中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为CD68和CD45RO阳性细胞,也可见CD20阳性细胞。表明浸润的巨噬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可能在急性肾间质小管性疾病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鼻咽癌不同部位组织相关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鼻咽癌癌变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基因。方法应用显微切割和荧光标记探针基因芯片杂交技术,检测鼻咽癌、癌周组织、癌旁组织及鼻咽炎症组织的基因差异表达,扫描仪扫描荧光芯片,图象处理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在检测的3组标本中,存在大量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基因包括信号与蛋白传递、癌基因与原癌基因、免疫相关基因、凋亡基因,以及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等范围。结论鼻咽癌癌变过程中有多个多种类基因参与,说明鼻咽癌癌变过程是一个复杂、多通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IL-17及其与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L-17是最近新发现的具有强大促炎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有Th17细胞分泌。IL-17能有效地介导中性粒细胞动员的兴奋过程,从而有效地介导了组织的炎症反应。大量研究表明,IL-17与多种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就IL-17的基本生物学性状及其与某些疾病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