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江龙中  陈亮 《当代医学》2014,(24):133-134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 将安徽省铜陵市有色职工总医院60例经干扰素α抗病毒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2)和对照组(n=28)。联合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口服,1次/d,继用干扰素α500万单位隔天1次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1次/d,2组治疗观察均为12个月。结果 治疗6、12个月时治疗组ALT复常率分别为50%和96.9%。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3.7%和87.5%,HBV-DNA转阴率分别为53.1%和87.5%;对照组治疗6、12个月时,ALT复常率分别为39.3%和50.0%,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2.1%和46.4%,HBV-DNA转阴率分别为39.3%和、46.4%。2组治疗6个月时ALT复常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与干扰素α联合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拉米夫定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2.
姚玲 《西部医学》2017,29(5):698-701
【摘要】 目的 探讨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51例,按照完全随机比法分为干扰素组48例实施干扰素治疗;核苷(酸)类似物组49例实施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联合组54例实施干扰素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于治疗后4、12、24、48周测定患者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肝病毒基因(HBV DNA)水平、ALT复常率及乙肝病毒(HBV)抗原抗体相关指标值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HBeAg和HBV DNA检测值均不断减小,第4、12、24、48周,联合组患者的HBeAg和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比率均高于干扰素组和核苷(酸)类似物组(P<005);治疗4、12、24、48周三组患者ALT的复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ALT恢复情况优于干扰素组和核苷(酸)类似物组患者。治疗后三组患者的HBV抗原抗体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组、核苷(酸)类似物组、联合组的HBV抗体抗原检测结果依次升高(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显著促进HBeAg、HBV DNA和ALT的复常,使HBV抗原抗体水平恢复,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们选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经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于替诺福韦酯(TDF)的联合治疗对既往核苷(酸)类似物(NAs)应答不佳/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NAs应答不佳/耐药的CHB患者予以入组,给予以TDF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一组为NAs组,给予TDF+拉米夫定(LAM)、TDF+恩替卡韦(ETV);另一组为干扰素(IFN)组,给予TDF+IFN、TDF+LAM+IFN、TDF+ETV+IFN。预计疗程48~96周。比较两组患者抗病毒的疗效。结果 入组68例(NAs组41例,IFN组27例)患者基线耐药检测阳性率为77.9%。治疗48周,NAs组和IFN组乙肝病毒(HBV)DNA下降分别为(3.52±2.42)lg IU/ml、(3.62±1.29)lg IU/ml(P=0.832),HBV DNA转阴(〈20 IU/ml)率分别为73.1%、96.3%(P=0.043)。IFN组较NAs组e抗原(HBe Ag)下降更明显[(1.07±1.30)lg COI vs.(0.35±0.98)lg COI,P=0.017]。NAs组和IFN组表面抗原(HBs Ag)下降分别为(0.09±0.61)lg IU/ml、(0.54±1.05)lg IU/ml(P=0.015)。48~96周的延长疗程中NAs组和IFN组分别有1例、3例患者出现HBs Ag转阴。结论 以TDF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在HBe Ag及HBs Ag转阴/转换率方面,IFN组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陈新月  金怡 《北京医学》2014,(12):993-995
随着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抗病毒治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核苷(酸)类似物(nucleotide and nucleotide analogs,NAs)抗病毒治疗。虽然NAs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HBv)DNA复制,但其难以达到免疫控制的停药终点,患者需要长期用药。而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HBV发生NAs相关耐药的几率增加,针对耐药患者制定能够停药的治疗方案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继旺  李用国  兰英华 《医学综述》2012,18(14):2168-2171
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是较理想的目标。干扰素治疗一年仅有约1/3的患者发生HBeAg的血清转换,对血清转换的预测很重要。研究发现,影响CHB患者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因素有HBV-DNA水平、HBeAg定量、HBsAg定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病毒基因型、病毒变异和肝组织的炎症分级等方面。研究相关的预测因素,以利于对干扰素治疗患者的选择和评估。  相似文献   

7.
8.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6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郭雅玲  李素云  马夏琴 《医学争鸣》2002,23(11):F002-F002
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9- 0 4 / 2 0 0 0 - 0 4门诊及住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患者 192 (男 10 4 ,女 88)例 ,年龄 2 4~ 4 8岁 ,其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按随机分配表将患者分为 3组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 (简称联合组 ) 6 6例 ,干扰素组 6 2例 ,拉米夫定组 6 4例 .各组间在年龄、性别、病程、血清 AL T均值及HBV- M和 HBV- DNA阳性率方面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联合组 :拉米夫定 (由英国葛兰素威康制药集团生产 ) 10 0 m g ,1次· d- 1 ,po,疗程 6 mo;干扰素 (由深圳科兴生物…  相似文献   

9.
刘晓彦  刘娅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1):1015-1016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抗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56例,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血常规、肝功能、HBV-M、HBV-DNA变化情况。结果56例患者完成治疗,HBeAg阳性组肝功能恢复(完全应答)为83.3%,HBV-DNA完全应答为77.8%,血清HBV-M的转换率为55.6%。HBeAg阴性组肝功能恢复(完全应答)为80.0%,HBV-DNA完全应答为55.0%。结论HBeAg阳性组较HBeAg阴性组应答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sAg和HBcrAg水平的变化。方法:108例CHB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HBeAg阳性患者分别进入抗病毒组46例和非抗病毒组20例,HBeAg阴性患者进入抗病毒组31例和非抗病毒组11例。血清HBsAg和HBcrAg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法和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结果:无论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抗病毒组与非抗病毒组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组随访起点与终点血清HBsAg和HBcrA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抗病毒组随访起点与终点血清HBsAg和HBcrA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病毒组与非抗病毒组从随访起点到终点血清HBsAg下降幅度和下降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从随访起点到终点血清HBcrAg下降幅度和下降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能导致显著的血清HBsAg和HBcrAg下降,但只能获得显著的血清HBcrAg下降幅度和下降比例。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余  周智  任红 《重庆医学》2011,40(12):1147-1149
目的再评价干扰素(IFN)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探索预测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严格按入选标准选择HBeAg阳性CHB患者,以常规IFN 500~600万单位治疗,据随访结果及患者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等确定疗程和调整治疗方案。结果完成疗程者206例,128例(62.1%)在治疗结束前达到了eAg-eAb血清学转换。其中16~25岁者优于26~35岁者,非母婴垂直传播者优于可疑母婴垂直传播者;谷丙转氨酶(ALT)在治疗前5~10倍正常值上限(ULN)者,治疗早期(前3个月)较基线升高大于或等于5倍者,治疗6个月降至正常者对IFN反应更好;HBV-DNA定量在治疗前低水平者,治疗早期(前3个月)下降大于2个对数级者有更高的eAg-eAb血清学转换率。结论 ALT、HBV-DNA在治疗前的水平及治疗中的变化对IFN疗效有较好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锋  朱利红  张玲玲  孔亚兰 《西部医学》2012,24(10):1978-1980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对阿德福韦单药治疗应答不佳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共25例经过阿德福韦单药治疗1年而HBV DNA仍大于1000拷贝/ml的慢性乙肝患者被纳入,并且采用阿德福韦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作为优化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治疗开始后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HBV DNA阴转率分别达到68%和92%,生化学应答率分别达到76%和96%,E抗原消失率分别是8%和12%,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分别是4%和8%。在6个月的联合治疗观察期内,所有患者耐受良好,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结论采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进行优化治疗对于阿德福韦单药治疗应答不佳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普通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及其预测因素。方法选择近年收治的未应用过抗病毒药物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给予普通干扰素抗病毒治疗48周,随访24周,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预测因素。结果持续应答率为23.28%,HBeAg血清转换率为34.48%,持续应答组HBeAg血清转换率为63.04%。性别、是否母婴传播与抗病毒效果无关,基线HBV-DNA、ALT、AST、TBIL、GGT水平与抗病毒效果相关。基线HBV-DNA、ALT、GGT水平可以作为普通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效果的预测因素。结论普通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疗效确切。持续应答的患者能够获得较高的HBeAg血清转换率。根据患者基线HBV-DNA水平及肝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患者是提高应答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文斌  王伯良  周小平  仲月霞 《医学争鸣》2005,26(21):1978-1980
目的:了解拉米夫定(LAM)和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的疗效,为慢性乙肝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方法: 将HBV DNA和HBeAg均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80例,1∶ 1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LAM 干扰素)为:INFα1b,隔日5 MU,im,及LAM 100 mg/d;对照组(LAM组)为LAM 100 mg/d,口服,共12 mo. 结果: LAM和干扰素(治疗组)对YMDD变异株的治疗作用初步结果明显高于LAM单独作用(对照组)(P<0.01). 结论: LAM和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的初步结果显示出有较好的疗效,为临床进一步验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Currently available monotherapies of oral nucleoside/nucleotide analogs or interferon are unable to achieve a sustained and effective response in mos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CHB).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 alpha-2b plus adefovir dipivoxil combination therapy versus Peg-IFN alpha-2b alone. Sixty-one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Peg-IFN alpha-2b alone(1.5 μg/kg once weekly) or Peg-IFN alpha-2b plus adefovir(10 mg daily) for up to 52 weeks. Efficacy and safety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on all participants who received at least one dose of study medication. The rate of HBeAg seroconversion and undetectable HBV-DNA were evaluated after 52 weeks of therapy.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11 of 30(36.7%) patients receiving combination therapy achieved HBeAg seroconversion versus 8 of 31(25.8%) in the monotherapy group(P=0.36). In contrast, the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ith undetectable serum HBV DN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than in the monotherapy group(76.7% vs. 29.0%, P〈0.001). Thyroid dysfunction was more frequent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than in the monotherapy group(P〈0.05). In HBeAg-positive CHB, combination of Peg-IFN alpha-2b and adefovir for 52 weeks resulted,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in a higher virological response but without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ate of HBeAg seroconversion and possibly an adverse effect on thyroid func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经综合保肝治疗,对照组加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中rtA181T预存耐药突变的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2a,PegIFNα-2a)与恩替卡韦临床治疗效果有无差异。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14年7月1日-2015年12月1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诊及住院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rtA181T预存耐药突变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PegIFNα-2a组(A组)20例和恩替卡韦组(B组)20例。分别在治疗开始第12、24、48及72周时进行疗效、安全性评估。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38例被纳入分析,其中A组剔除2例。48周,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HBV DNA<20 IU/mL)的病例数A组(66.67%,12/18)高于B组(25.00%,5/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BeAg血清学转换病例数在A组为3例,B组为4例。观察72周时,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病例数A组(72.22%,13/18)高于B组(25.0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BeAg血清学转换在A组为5例,B组为4例。A组、B组在治疗期间各个时间点的血清学应答、生化学应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rtA181T预存耐药突变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第48及72周时的病毒学应答率优于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BsAg定量监测对干扰素个体化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指导作用。方法: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本院就诊的62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α-2b干扰素500万IU,皮下注射,隔日1次治疗。抗病毒治疗至24周时根据HBsAg定量下降情况进行分组。 HBsAg定量下降≥1 lg IU/mL的患者纳入A组,HBsAg定量下降〈1 lg IU/mL的患者随机分成B1组和B2组。 A组和B1组继续给予α-2b干扰素治疗,B2组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共48周。所有患者随访24周。结果:A、B1和B2组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88.2%,22.7%和59.1%。 A组和B2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明显高于B1组。随访24周时A、B1和B2组HBV DNA较基线下降幅度分别为[(5.00±1.62)、(2.70±1.52)和(4.13±2.00)] lg copies/mL, B2组HBV DNA较基线下降幅度与A组接近,明显大于B1组。 A组患者HBsAg平均下降幅度高于B1组和B2组,最终A组有2例(11.8%)HBsAg消失,B1和B2组均为0。结论:HBsAg水平变化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持续应答相关。干扰素治疗24周时HBsAg下降≥1 lg IU/mL的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显著高于HBsAg下降〈1 lg IU/mL的患者,对干扰素治疗24周时HBsAg下降〈1 lg IU/mL患者可联合阿德福韦酯以提高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或核苷类药物均通过抗病毒治疗抑制或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延缓疾病进展,降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几率。笔者应用二草清肝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前者是否有助增强干扰素的抗病毒、保肝护肝、抗纤维化等作用,并减轻后者的毒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