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脑血管病后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60例,对各血管性危险因素因素对于认知功能障碍的最终影响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临床比例的分析研究发现,在引发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血管性危险因素中,血压异常、高脂血等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在脑血管病中,脑小血管病变也极易引发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结论对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着重注意,能够有效减小脑血管病后发生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概率,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3年05月存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脑血管病患者50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选择同时期无认知障碍的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体年龄分布高于对照组(P0.05),底节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66.0%VS 45.0%,P0.05),两组脑血管病面积、损伤半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病变及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的脑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较差,可将大面积病变及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看成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认知损害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滕丹阳  郑健 《重庆医学》2006,35(4):371-373
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综合征。1995年Bowler等首次提出VCI的概念,认为VCI必须具有认知功能损害和血管性疾病因素,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VCI的提出是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概念的修正和扩展,避免了VaD定义上的狭隘和对不同程度认知损害的人为忽略。目前普遍认为VCI包括: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伴有血管性因素的混合性痴呆。与VaD概念相比,VCI的含义更加宽泛包括了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认知改变。尤其是VCIND概念的提出,为血管病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为脑卒中的242例患者,对其可能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为24.4%,卒中类型、发病次数、大面积及多发性梗死、糖尿病、白质疏松症是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结论血管性痴呆是脑卒中后常见的表现。它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尤其是卒中的类型、多次发病、大面积、多部位病变、合并糖尿病、白质疏松症与血管性痴呆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颅脑MRI显示的病变部位对认知功能的损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筛查选出VCIND患者32例,脑血管病无认知障碍组(CVD组)16例、无脑血管病对照组14例。统计分析血管性危险因素对认知障碍的影响,通过MRI检查获取颅脑病变部位对认知功能的损害。结果:VCIND组白质疏松明显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干预护理能够使VCIND患者认知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王元伟  陈孝东  王光胜 《医学综述》2008,14(21):3269-3271
卒中后记忆障碍时程呈非线性化,远期发展不良。有或无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卒中症状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联,且认知损害随着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出现而加重。无痴呆、轻度认知障碍的个体,既往卒中史可能使痴呆的风险增高。本文对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V-MCI)与血清胱抑素C(Cys C)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V-MCI组)和67例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非V-MCI组)进行详细临床评估和血清Cys C测定。结果 V-MCI组Cys C水平明显高于非V-MCI组(P〈0.05),其Cys C水平与MoCA评分中的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与计算力、语言、延迟回忆各亚项的评分及其总分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高Cys C可能是V-MCI的独立危险因素,Cys C水平可能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以下简称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55例,依据智能评估结果分:认知正常对照组、血管性认知障碍无痴呆(CIND)组及血管性痴呆(VD)组;分别行生化、胸片、心电图、头颅CT/MRI检查及相关神经心理量表检查。结果:卒中后有认知功能损害者呈高龄、低文化水平,血管性危险因子、卒中次数、内科并发症比认知正常组增多(P〈0.05,P〈0.01),影像显示左侧病灶,病灶大小、脑萎缩、脑白质病变、陈旧/静息病灶数目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急性期及3个月后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血管性危险因子在卒中后认知障碍者更普遍,陈旧病灶/静息病灶数目、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是卒中后3个月发生痴呆的强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在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a M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2例患者,其中脑梗死组31例,相关危险因素组51例,均接受Mo CA量表测试,统计得分,比较2组在认知子领域的差异;对脑梗死组进行认知损害子领域的主成分分析。结果 2组Mo CA总分均低于正常值,脑梗死组更低。2组在注意力、定向力这两项认知领域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脑梗死组认知损害子领域主成分分析提取出2个主成分。结论 Mo CA量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评估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48例因慢性肾衰竭而需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分析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48例患者中,有102例是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患病率高达6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高龄患者45例,占30.4%,男性患者51例,占34.4%,受教育时间小于等于6年的患者29例,占19.5%,高血压史患者23例,占15.5%,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中最独立危险的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认知功能方面损害的患病率极高,其中男性、高龄、受教育时间小于等于6年和高血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