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一直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几十年来,中药药效物质研究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明显不足,符合中药特点的药效物质研究关键技术体系尚不完善。作者及其研究团队针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集成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在学术思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近十年的系统研究,建立了基于整体观、符合中医药特点和具有普适性的中药复杂药效物质研究关键技术与方法学体系,包括中药多组分表征技术、中药生物体内动态药效物质研究技术、生物捕集化学集成表征新技术、中药多成分整合作用研究技术、适宜于中药特点的多指标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成果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方剂组织药理学新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的作用特点是多成分、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其所含药效物质是方剂研究的核心,探索中药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之一。中药血清药理学、方剂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以进行体外研究为主,也没有深入到病变靶组织层次。以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与方法检测模型动物口服或灌肠后胰腺组织内的有效中药成分谱,进而提出方剂组织药理学的理论假说,即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用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中药(方剂)有效成分对病变靶组织的影响及其作用原理的科学;建立其实验方法学,寻找中药方剂靶组织作用的基础、原理和直接药效物质基础;可能产生新的相互有效方剂,并开辟中药方剂研究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对阐明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即利用拆方、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指纹图谱、药物动力学和代谢物组学等方法,对单体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进行研究,为探讨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新方法:"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逸  文爱东  杨志福  肖芬 《医学争鸣》2008,29(8):673-675
中药现代化研究是促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制约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瓶颈之一是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迄今仍然没有一个方剂、甚至没有一味中药能被阐明药效物质基础,阻碍方剂药效物质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研究策略和方法,我们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新观点,即"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在此方法的指导下研究方剂药效物质基础,希望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的应用能进一步阐明药效物质基础,对中医药现代化及天然药物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药物质成分调理寒热病证的起效途径和中药物质成分调理寒热病证机制的共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药寒热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重点方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基于相同类别中药组群,探寻其可能存在的相对统一的可有效表征中药寒热属性的物质成分组群。②同一种或同一类中药表征寒性药性的物质成分组群和表征热性药性的物质成分组群的总体比例关系与寒热药性的相关规律。③炮制、配伍等制剂过程对中药寒热药性属性的影响及其规律。④通过研究中药机体代谢过程,探讨寒热药性-药效-物质作用的基本规律,归纳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药质量的整体评价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的瓶颈之一,其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药效物质基础的整体发现.中药普遍具有多重功效,化学成分是体现中药功效的物质基础,故通过对多重功效的药效物质基础同时进行监测,可实现中药质量的整体评价.既往多采用"以一代全"的单功效研究模式辨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中药多重功效的特点不相符,难以实现中药质量的整体评价.目前,同种中药的不同功效是由不同成分所体现的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故应加强基于不同功效对应不同药效成分理念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即加强中药多维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以推进中药质量的整体评价,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奠定基础.结合中药自身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以能体现中药整体观的网络药理学和成分敲除/敲入技术分别对中药不同功效所对应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预测和验证,发现中药的多维药效物质基础,以推进中药质量的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7.
寻找物质基础非当前中药现代化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寻找药效物质基础是否可能是必要以及成分不明能否实行中药质控三方面论述了寻找物质基础非当前中药现代化关键。指出成分清楚,机制明确及高效,速效等并非是现代中药所必需的特征,分离寻找药效物质基础不是当前中药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在成分未完全明了的基础上进行中药质控和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药效评估体系是中药现代化关键,中药质控应强调多环节,多手段和整体特征性模糊识别,而药效评估应在方法学符合现代科学基础上,注重体现中药整体多系统调整,温和缓效,证效相关的作用特点,并与质控相联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药发展完成现代化、走向国际的核心一环是探明中药复方药效背后的物质基础,已有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投身于该方向的科研中,中药复方本身拥有繁杂的物质组分,其在制备过程及人体内又会发生复杂变化,中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起到防病治病作用,使得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异常艰巨,但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有多种研究方法被应用于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该文通过回顾近年来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文献,为该研究方向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依据,整合了近年来的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科研方法,并对现存方法存在的问题做以阐释。  相似文献   

9.
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整体作用的特点, 网络药理学具有与中药作用类似的特点, 选择网络药理学技术来研究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分子机制成为一种趋势。网络药理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聚焦所需要研究的蛋白、基因和通路, 成为研究人员常用的筛选工具。主要介绍了网络药理学常用研究方法, 常用数据库和工具, 对网络药理学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中药药性理论和中药的毒性作用机制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并对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及展望进行总结, 以期为后续网络药理学在中药中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药及其复方发挥疗效具有整体性、多靶点和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基础,是诠释中药作用奥秘的关键。生物活性筛选/化学在线分析技术是由生命科学与色谱、质谱分离鉴定技术交叉形成的一种综合技术,在国内外取得了瞩目的进展,当前已逐渐发展成为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近年来生物活性筛选/化学在线分析技术的发展做了简要综述,主要介绍了生物色谱法、脂质体平衡透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细胞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微透析生物取样/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原理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肿瘤在化疗中原发和获得性耐药现象很普遍,肿瘤耐药是癌症患者生存率低的重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新型有效的化疗方案。从蔬菜水果中发现的抗肿瘤生物活性成分一直是研究热点。genistein是一种异黄酮类的植物雌激素,广泛存在于大豆中,具有预防肿瘤和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转移等作用。近来研究表明,genistein还可以增强多种耐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减少肿瘤化疗的耐药性,其分子机制涉及细胞增殖、凋亡、血管发生以及核因子κB、苏氨酸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多条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可以预见,随着genistein研究的深入以及临床应用,将使肿瘤的临床治疗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张晓林 《医学综述》2011,17(3):432-434
大蒜及其制剂现已成为重要的保健食品和药品,但其真正的生物活性成分并不十分清楚。大蒜加工过程中可产生多种有机硫化物,不同的大蒜制品含有不同的有机硫化物,这些有机硫化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血栓、抗肿瘤和调节脂代谢等多种功效,是大蒜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深入研究各类有机硫化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理作用及其机制是大蒜研究与开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索金银花-黄芪药对治疗骨髓炎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TCMSP平台内检索金银花、黄芪的生物活性成分并进行筛选,同时在蛋白质数据库和相关基因数据库中检索骨髓炎的潜在靶点,构建Venny图寻找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复杂网络关系图,通过Bisogenet软件、CytoNCA软件和Metascape数据库等进行蛋白互作关系分析、靶点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并使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将核心靶点与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使用绘图软件Pymol将结果可视化。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金银花的有效成分236种,黄芪有效成分87种,预测出可能的共同靶点21种。通过富集分析,显示金银花-黄芪药对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影响多种蛋白质的表达,这些蛋白质又与骨髓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金银花-黄芪药对的有效成分和靶点蛋白能够自发结合。结论 金银花-黄芪药对可从抗氧化应激、提高免疫力、减少细胞凋亡、抗炎抗菌4个途径发挥治疗作用,为治疗骨髓炎和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展望从天然产物创新药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展望从天然产物创新药物的研究。创新药物研究关键切入点和前提是发现活性先导物,从天然产物中发现生物活性先导物必须更新观念,用创新思维改革传统天然产物研究模式,采用高效快速分离和高通量活性筛选的组合天然产物化学研究路线。我国丰富的天然资源蕴涵无穷尽的结构多样性,因而是发现特异生物活性先导物,进而创制新药的最佳来源。对具已知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或类似物合成是创新药物研究的另一重要途径。研究代表性常用中药及其复方的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对实现中药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甘草因疗效显著、药理作用明确,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有20个黄酮类化合物和6个三萜类化合物被陆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16个新的黄酮类化合物和3个新的三萜类化合物。细胞培养是获得甘草有效成分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应用细胞培养技术主要生产甘草黄酮类成分。综述了近年来从甘草中提取的黄酮类、三萜类化合物,细胞培养方法对甘草黄酮类成分的影响,以及毛细管电色谱法、HPLC法、免疫测定法等检测甘草化学成分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丹参及复方制剂复方丹参片有效成分组合活性评价为切入点,通过已经建立的多种抗氧化微孔板试验方法,探讨多因素、多水平均匀设计-高通量筛选中药研究新的模式。方法:选择具有药理活性的丹参有效成分11种(其中脂溶性成分4种,水溶性成分7种)及复方丹参片有效成分6种,通过均匀设计,进行各种成分及不同浓度之间相互配伍组合,以抗2,2-二苯基-1-苦肼基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氧化活性、邻二氮菲-Fe2+氧化法、还原能力测定及抗脂质过氧化法,评价各种有效成分组合对药效的影响。结果:经过初筛和复筛,初步得到了丹参最佳水溶性配伍、水溶性+脂溶性配伍及优化组合配伍的组合样品。结论:丹参各有效成分不同浓度均匀设计配伍,结合抗氧化高通量筛选技术可适用于传统多因素多水平组合特点的大规模药效筛选研究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Natural products are great treasure troves for the discovery of bioactive components. Current bioassay guided fractionation for identification of bioactive components is time- and workload-consuming.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d a robust and convenient strategy for deciphering the bioactive profile of natural products by mass spectral molecular networking combined with rapid bioassay. As a proof-of-concept, the strategy was applied to identify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 inhibitors of Fangjihuangqi decoction (FJHQD), a traditional medicine clinical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The chemical profile of FJHQD was comprehensively reveal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tandem mass spectral molecular networking, and a total of 165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With characterized constituents,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FJHQD were predicted by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 range of cardiovascular related diseases were significantly enriched. ACE inhibitory activities of FJHQD and its constituents were then investigated with an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based fluorescent probe. FJHQD exhibited excellent ACE inhibitory effects, and a bioactive molecular network was established to elucidate the ACE inhibitory profile of constituents in FJHQD. This bioactive molecular network provided a panoramic view of FJHQD's ACE inhibitory activities,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flavones from Astragali Radix and 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saponins from Astragali Radix, and sesquiterpenoids from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 were principal components responsible for this effect of FJHQD. Among them, four novel ACE inhibitors were the first to be reported. Our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proposed strategy offers a useful approach to uncover the bioactive profil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 and provides a pragmatic workflow for exploring bioactive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系统药理学多维阐释探寻透解祛瘟颗粒(TJQW)治疗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药效物质基础,并筛选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数据库搜寻、文献挖掘与类药性指标筛选确定TJQW化合物、疾病阳性药物及作用靶点,基于活性成分-阳性药物-疾病潜在靶点交联互作明确关键节点靶标,并对其进行 GO 生物过程分析和 KEGG 通路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核心靶标对TJQW组分进行虚拟筛选,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效应图,最后对活性成分分子结构特征进行阐释。结果 从TJQW组方中得到159个化合物,基于活性成分-阳性药物-疾病三者交联得到18个核心节点蛋白,结合新近报道的4个COVID-19相关蛋白共22个靶标构成了COVID-19靶标。虚拟筛选结果显示每个靶标蛋白有14个及以上化合物与其应答,其中与NR1I2蛋白结合效应的分子多达64个,多途径、多成分、多靶点阐释了TJQW抗COVID-19物质基础,共筛选得到与疾病核心靶标结合较好的前30个分子,黄酮类起主导作用。结论 从“关键活性药效分子-疾病关键节点靶标-相关生物学通路”角度来揭示TJQW多个成分、多个靶点和多条通路机制治疗 COVID-19的作用机制药效物质基础,并筛选出前30个活性先导物,为该组方的临床应用和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偎脓长肉是中医治疗疮面的特色外治理论之一。邪腐已去应用生肌类药物外敷疮面促使"脓"生,可保护疮面、促进愈合。中药偎出之脓属"津液"范畴,在药偎脓生过程中药物和疮面充分作用,药物有效成分主动促进疮面发生一系列的微环境改变。药物作用于疮面后,疮面产生脓,使得药物与疮面形成了温度、湿度适宜的微环境,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释放及疮面对药物有效成分的主动摄取,并可能通过脓的化生作用改变药物性质,共同作用促进疮面主动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