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MAA和^32P胶体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瘤内注射MAA和^32P胶体治疗不能手术肝癌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方法:B超引导下瘤内注射MAA和^32P胶体治疗30例原发性肝癌(PHC),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灶体积变化,血清AFP水平以及肝肾功能,血常规和免疫指标。结果:治疗后,96.7%PHC临床症状减轻,血清AFP水平明显下降;肿块缩小率 ≥50%者占75.6%,平均肿块缩小率53.3%,彩色多普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内肿瘤穿刺注射无水酒精(PEI)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肝内肿瘤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50例肝癌,每周1-2次,4-6次为1疗程,并对肿瘤大小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3月彩超检查,其中3例肿块完全消失,23例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另24例肿块无变化或增大。治疗后肿块中央回声增强,周边呈低回声,境界清晰,肿瘤内血流消失或减少。病人治疗后全身情况好转,症状减轻或消失,饮食明显增加,生活质量提高,甲胎蛋白(AFP)8例转阴,16例下降50%以上,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酒精介入治疗对肝癌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3.
董进英 《当代医学》2014,(31):25-26
目的探讨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瘤体内注射无水酒精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治疗的肝癌患者中,共73例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内肿瘤穿刺注射无水酒精(percutaneous ethanol intratumoral injection,PEIT)治疗,4-6次为1个疗程,每次间隔1周,3个疗程以后整理数据分析该治疗方案对肝癌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中,5例肿块完全消失,33例肿块有不同程度的缩小,35例肿块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增大。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检测有12例转阴,另有53例有不用程度的下降,最高者下降63%,临床症状缓解显著,患者医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超声下引导注射无水酒精针对肝癌尤其是小肝癌的治疗效果确切,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终点及疗效。方法104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2例注射次数不限,注射量以达到不能注射为限;对照组32例注射次数按瘤体直径cm2计算,注射量以瘤体大小与回归方程系数乘积来确定。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AFP下降明显,肝区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重要脏器功能明显异常和邻近组织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年治疗组肝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乙醇消融治疗肝癌疗效明显,安全可靠,在瘤体部位注射无水乙醇达到最大量可提高肝癌AFP阴转率、降低复发率、可使肿瘤病灶达到最大限度的缩小,患者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瘤内注射^90钇-玻璃微球(^90Y—CTMS)治疗肝癌的疗效,以寻求一种更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方法对33例共40个肿瘤在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入核素^90Y—CTNS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0个肿瘤中有36个缩小,24个缩小明显;91%的患者AFP不同程度下;随访至48个月,14例病例存活。结论瘤内注射^90Y—CTMS对治疗肝癌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双重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E)加B超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同位素^32P内照射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对sIL-2R,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首先用TAE治疗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1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引导在肝脏瘤体内注射同住素^32P内照射,观察双重介入治疗后免疫功能sIL-2R,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Th细胞比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sIL-2R,Ts细胞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双重介入治疗后原发性肝癌患者Th细胞明显增高(P〈0.05),sIL-2R,Ts细胞非常显著降低(P〈0.01)。结论双重介入治疗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sIL-2R对判断疗效、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晚期肝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人 p53 腺病毒治疗晚期难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超声导入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57 例晚期肝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重组人 p53 腺病毒(rAd-p53),每次剂量1×1012VP或2×1012VP,每周 1 次,4 次 1 疗程,治疗后选择完成 1 个疗程及以上,并符合基因治疗入选标准者 38 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及病理学检查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 彩超结果示:肝脏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 4 例患者肿块缩小明显(>50%);16 例患者肿块周边和内部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大部分患者病情稳定,症状好转,一般状况改善,Karuafsky 评分明显提高[术前(55.79±11.30)vs术后(61.05±21.64),P<0.05].11 例患者行肝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7 例可见肿瘤组织纤维化伴淋巴细胞浸润及肿瘤组织明显变性坏死.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一过性自限性发热.结论 超声引导瘤内注射既能控制肝癌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又能对基因药物疗效进行影像学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荷Lewis肺癌C 57小鼠动物模型,对瘤内注射32 P-磷酸铬胶体治疗肺癌的疗效进行初步研究,并观察大分子聚合白蛋白(MAA)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组进行32 P-磷酸铬胶体(32 P-CP)内照射治疗,计算肿瘤缩小率;韧致辐射显像观察肿瘤组织的放射性潴留情况;放射免疫法测定肿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32 P-CP内照射治疗使瘤组织明显缩小,韧致辐射显像结果显示32 P-CP聚集于肿瘤组织局部.MAA对肿瘤缩小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肿瘤内SOD含量明显增加.结论:32 P-CP瘤内注射可使放射性长时间聚集于肿瘤内,肿瘤组织明显缩小.MAA并不能增加肿瘤内放射性聚集.SOD可用于评价32 P-CP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手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观察宫体和肌瘤体积,内部血流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后6个月、12个月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分别缩小为64.3%,67.6%和71.9%,73.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肌瘤内部以及周边血流明显减少,月经明显减少,贫血症状显著改善.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完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对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治疗情况分析。方法:9例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造影、成形术以及股动脉插管溶栓术后穿刺部位发现搏动性肿块或者听诊有血管杂音的患者,临床诊断为假性动脉瘤并经加压治疗失败的病例,首先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股动脉及病变周围组织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动脉瘤瘤腔,向瘤腔内注射凝血酶进行治疗。结果:9例假性动脉瘤明确诊断后,再在彩色多普勒引导下注射凝血酶后瘤腔内彩色血流信号消失,被类实性中等回声所充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很有临床实用性,且该微创方法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加温是一种对放疗中射线抵抗性细胞增敏的有效方法。加温是否对机体有损伤目前很少有人探讨。本文利用微波辐射、恒温水浴为热源对小白鼠加温,观察细胞染色体的改变,判定热疗过程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B超图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常规B超检查,并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两组B超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7例肌瘤(94.0%)有假包膜或界限清楚,。28例腺肌病(93.3%)界限欠清;41例肌瘤(82.0%)探及栅栏样图像和后方回声衰减仅各有2例(6.67%)、18例(60.0%)呈高回声,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B超对子宫肌瘤和腺肌病的  相似文献   

13.
实验表明,伤立效对肾上腺素所致的小白鼠骨骼肌微循环障碍具有扩张微血管口径、加快微血管的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1988-1993年30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因素,包括剂量因素,边缘因素,病情估计不足及设野不合理等,其中病情估计不足造成的复发,占33.3%(10/30),克服病情估计不足,改进放疗设野布局,有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的可能,CT检查应列为鼻咽癌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及时机。方法:对1994-1999年收治的14例女性外阴部血管瘤和7例海绵状血管瘤,分别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毛细血管瘤全部治愈,海绵状血管瘤复发率为28.6%(2/7),1例出现部分皮拉坏死并发症。结论:女性外阴部毛细血管瘤不宜在观察中等其自然消退,应积极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单纯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效果不佳,宜采用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6.
手部屈肌腱Ⅱ区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Ⅱ区屈肌腱断裂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8例(219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显微无创技术对断裂屈指肌腱手术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肌腱吻合技术。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TAM系统评定法对两组随访资料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者60指,良45指,可5指,优良率达95.45%;对照组:疗效优者38指,良52指,可14指,差5指,优良率为82.57%。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4.7,P<0.01)。结论应用显微无创技术高质量缝合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预防屈肌腱术后粘连,促进患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某些疾病是有季节性的。某些有昼夜变动的周期性或一些角度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不能用传统的几旬构成比或月旬相对比的方法,应该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圆形分布法目前在国内应用尚不多,其应用的原理是通过三角函数的代换,对季节性或周期性资料分布及高峰期所在时间提供较确切的吋点,对疾病的预防和死囚分析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潍坊地区城市汉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厚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①目的 了解山东省潍坊地区城市汉族青少年皮下脂肪发育现状及规律。②方法 对潍坊地区1274名(男649名、女625名)7~19岁城市汉族学生的身高、体质量以及肱三头肌位、肩胛下角位、髂前上棘位和腓肠肌位皮褶厚度进行了测量分析。③结果 皮褶厚度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女生皮褶厚度大于男生。男女生肱三头肌位皮褶厚度分别在17岁(13.2mm)和18岁(17.7mm)达到高峰;肩胛下角位、髂前上棘位皮褶厚度分别在16岁(13.7mm、13.5mm)和18岁(17.5mm、17.1mm)达到高峰;腓肠肌位皮褶厚度分别在13岁(19.5mm)和14岁(21.4mm)达到高峰。除腓肠肌位皮褶厚度外,其他3项皮褶厚度从10岁起开始出现性别差异。④结论 在生理因素的决定作用下,物质生活水平、体育锻炼等因素影响皮下脂肪的沉积和厚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调查了荷泽医专一年级大学生244人(男159,女85)的身高、体重、胸围、最大胸围和腹围,并计算了有关指数,依其指数大小做了体型分类和体质分型。调查结果表明:1.身高、胸围、体重、最大胸围和腹围男均大于女,性差明显。2.体型分类,男廋长型占50.49%,中间型占48.1%,矮胖型仅占0.63%;女瘦长型占41.18%,中间型占58.5%,无矮胖型。3.体质分型,男性强占11.32%,好占18.24%,中等占53.46%,弱占16.89%,女性强占2.35%,好占31.77%,中等占45.88%,弱占20.00%。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小儿结核性脑膜炎130例,其中误诊20例,误诊率为15.4%。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6例,病毒性脑炎5例,手足搐搦症3例,不明热6例。误诊主要原因为中枢神经症状不明显,小婴儿症状表现特殊,脑脊液改变不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