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1(11-βHSD1)在肥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饮食诱导的肥胖(DIO)大鼠模型,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织11-βHSD1的蛋白表达,同时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LPL、re-sistin、FAS等肥胖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TNFα等指标。结果:DIO组大鼠体重、体脂明显高于正常组,DIO组大鼠脂肪、脑、骨骼肌的11-βHSD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肥胖相关基因LPLr、esistin、FAS等在DIO组内脏脂肪的表达高于正常组,外周血脂、胰岛素DIO组高于正常组,但血糖、TNF-α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11-βHSD1在饮食诱导性肥胖大鼠相关组织的表达高于正常组,具有组织特异性;11-βHSD1在内脏脂肪组织的高表达促进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内含子4内高杂合度微卫星DNA多态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讨这一微卫星多态在中国南京汉族人群121例正常健康者和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结果:该多态位点存在8种等位基因,CA重复序列分别重复13、14、15、16、17、18、19和20次,病例-对照群体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8.9944,Ρ=0.253)。但(CA)15等位基因糖尿病组频率高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χ2=4.990,P=0.025),可以初步认为(CA)15等位基因可能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11β-类固醇脱氢酶Ⅰ型基因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代谢综合征(Met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糖皮质激素失调是MetS的重要特征,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在体内主要负责活性糖皮质激素向其无活性前体转换,调节局部糖皮质激素浓度。11β-HSD参与了包括胰岛素抵抗、肥胖、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在内的MetS的病理生理环节,11β-HSD抑制剂在MetS中的应用将为治疗MetS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其不同临床表型患者的关系.方法 选择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345例,根据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的不同,将2型糖尿病分为单纯空腹高血糖(110例)、单纯餐后高血糖(127例)和空腹并餐后高血糖(108例)三种不同临床表型,同时选择96名健康体查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改良碘化钠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应用套式PCR进行目的片段扩增,通过基因测序检测11β-HSD1 5’端-2940多态位点rs846910-G/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2型糖尿病不同临床表型患者及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结果 rs846910-A/G的AA、AG、GG基因型以GG较常见,AA较少见.单纯空腹高血糖者的AA、AG、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5.0%、16.0%和84.0%,单纯餐后高血糖者分别为4.0%、16.6%和80.0%,空腹并餐后高血糖者分别为4.7%、15.8%和79.2%,对照组分别为5.9%、32.9%和61.2%,四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种不同临床表型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和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主要以G等位基因为主.单纯空腹高血糖者的G和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85.2%和14.8%,单纯餐后高血糖者分别为83.5%和16.5%,空腹并餐后高血糖者分别为85.4%和14.6%,对照组分别为75.9%和24.1%,四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种不同临床表型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11 β-HSD1基因多态性与健康对照者分布不同,但在不同临床表型患者之间相似,11β-HSD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小莉  任伟 《重庆医学》2007,36(19):2016-2018
糖皮质激素在糖、蛋白质、脂肪、水盐代谢及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过多或者缺乏都会给机体带来异常.糖皮质激素可以诱导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局部组织器官中糖皮质激素的水平与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的活性及2种亚型的比例有关.其中1型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活性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IR)、2型糖尿病等的发展有密切联系.本文就11β-HSD1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张爱萍  张木勋 《医学综述》2006,12(3):134-136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在体内主要为还原酶,负责活性的糖皮质激素向其无活性前体的转换,调节局部糖皮质激素浓度,是糖皮质激素受体前调节,并决定糖皮质激素流向其受体而发挥作用。代谢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敏感性增加,11βHSD1调节异常,可能是肥胖、糖耐量低减、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综合征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选择性11βHSD1抑制剂有望成为其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11β-HSD1)基因敲除对小鼠整体代谢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为遗传背景的野生对照组及11β-HSD1基因敲除组各15只小鼠高脂喂养20周,代谢笼评估能量代谢,行为学评估观察小鼠认知功能,电镜评估海马体的线粒体结构,免疫荧光及PCR确定其认知功能、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及炎症基因的变化。结果:11β-HSD1基因敲除能够提高高脂喂养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改善握力,改善海马体的微结构、线粒体含量变多,认知相关基因、线粒体呼吸功能相关基因上调,炎症相关基因改变。结论:11β-HSD1敲除后高脂饮食喂养小鼠认知功能显著改善,握力显著提高,可能是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抑制剂对饮食诱导肥胖(DIO)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24只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1β-HSD1抑制剂组(n=12)和对照组(n=12);每组再按食物不同分为普食组(n=6)和高脂组(n=6)。DIO造模成功后,抑制剂组大鼠予11β-HSD1抑制剂(20 mg/kg)灌胃,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0 mg/kg),2次/d,持续10 d;抑制剂组在灌胃前后分别称体质量,之后分别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采血时间点分别为0、15、30、60和120 min,观察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测定肝脏11β-HSD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α)、PPAR-γ和葡萄糖激酶(GcK)mRNA的表达。结果 11β-HSD1抑制剂灌胃后结果显示:抑制剂高脂组大鼠的体质量、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较灌胃前均有下降;抑制剂普食组大鼠肝脏11β-HSD1的表达上调;抑制剂组和对照组的PPAR-α、PPAR-γ、GcK mRNA的表达均升高,与普食组比较,高脂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 11β-HSD1抑制剂可减轻大鼠体质量、改善DIO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这可能与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脂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王兴友  陈杭薇  钱桂生 《医学综述》2007,13(14):1050-1051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为糖皮质激素的代谢酶,它催化糖皮质激素C11位的酮基与羟基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使有生物活性的皮质醇与无活性的17羟11脱氢皮质酮(可的松)相互转化(人类)。在啮齿类,它催化皮质酮与脱氢皮质酮之间的转化。该酶分为11β-HSD1和11-βHSD2两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11-βHSD基因的成功克隆,有关其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尤其是遗传性表观盐皮质激素增多症(AME)已阐明是该酶缺乏所致。新近还发现其与肿瘤学及炎症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 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 1 型(11β-HSD1)在 C57BL/6J 小鼠胰腺组织和胰岛β细胞系 NIT-1 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以11β HSD1 肝脏组织中的表达为阳性参照,RT-PCR 法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小鼠胰腺组织中 11βHSD1 mRNA 和蛋白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 NIT-1 细胞中 11β-HSD1 的分布与表达,RT-PCR 法和Western blot 法检测 NIT-1 细胞中 11β-HSD1 mRNA 和蛋白表达.结果 ①在正常 C57BL/6J 小鼠胰腺组织中有 11β-HSD1 mRNA 和蛋白表达,其表达量均低于肝脏组织(均P<0.01).②细胞免疫化学染色示 NIT-1 细胞胞质见棕黄色染色阳性颗粒,同时 NIT-1 细胞中有11β-HSD1 mRNA 和蛋白表达.结论 小鼠胰腺组织和胰岛β细胞系 NIT-1 中有11β-HSD1 基因表达,为研究糖皮质激素代谢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其它潜在的生理功能,提供了一条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对氧磷酶1基因(PON1)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PON1基因附近高杂合度微卫星DNA多态标志,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察这一微卫星多态在正常对照组与2型糖尿病组中的基因频率分布。结果:该多态位点存在4种等位基因,GT重复序列分别重复12、15、17、20次,病例与对照分析结果表示,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14.10,P<0.01)。两组间基因型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12.72,P<0.01)。结论: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对氧磷酶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号染色体上F11R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14例健康对照1号染色体F11R基因上的一个SNP进行基因型检测,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等位基因A和G的频数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无统计学意义 (χ2=0.498, P>0.05);AA和AG两种基因型频数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533,P>0.05)。结论:1号染色体上的F11R基因可能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醛固酮合酶(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及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96例CHF患者和160例健康对照的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醛固酮水平,分析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CHF及醛固酮水平的关系。结果:CHF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0,P=0.287;χ2=2.31,P=0.129),CHF组TT、CT、CC三组基因型血浆醛固酮水平分别为(181.49±46.23)、(160.31±28.82)、(148.02±24.39)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T与CC比较,t=1.99,P=0.029;TT+CT与CC比较,t=1.71,P=0.043)。结论: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不相关,CHF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与CYP11B2基因-344C/T多态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采用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各患者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患者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并分析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72例患者中52例UGT1A1*6基因为野生型G/G,占比72.22%;17例UGT1A1*6基因为杂合突变型G/A,占比23.61%;3例UGT1A1*6基因为纯合突变型A/A,占比4.17%。57例UGT1A1*28基因为野生型TA6/6,占比79.17%;14例UGT1A1*28基因为杂合突变型TA6/7,占比19.44%;1例UGT1A1*28基因为纯合突变型TA7/7,占比1.39%。72例接受伊立替康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各UGT1A1基因型疗效和肿瘤进展时间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UGT1A1*6突变明显增加3级以上腹泻(χ2=11.71;P=0.00)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χ2=8.66;P=0.01),而UGT1A1*28突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3级以上血小板减少的风险(χ2=16.26;P=0.00)。结论: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并没有相关性,但是UGT1A1*6突变明显增加3级以上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而UGT1A1*28突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3级以上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进行UGT1A1基因多态性检测能够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周毅  刘卫红  侯梅荣 《安徽医学》2020,41(7):773-777
目的 分析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基因多态性与小儿哮喘的关系。方法 抽取2018年2~10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哮喘组),另选取同期50例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对照组)。均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CPCR-RFLP)方法分析TRPV1基因rs222747、rs222748、rs8065080位点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并对小儿哮喘基因型的危险度进行分析。结果 在哮喘组、对照组中,rs222747、rs222748、rs8065080位点均可检出3种基因型(即rs222747基因型包括CC、GC、GG,rs222748基因型包括CC、TC、TT,rs8065080基因型包括CC、TC、TT)。哮喘组TRPV1基因rs222747位点的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s222748、rs8065080位点的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在显性模型、隐性模型、共显性模型中均未发现rs222747位点与小儿哮喘有关联(P>0.05)。在显性模型、隐性模型中均未发现rs222748位点与小儿哮喘有关联(P>0.05),在共显性模型下,rs222748位点携带基因型TT的小儿患哮喘的风险是携带基因型CC小儿的5.926倍(P<0.05)。在显性模型下,rs8065080位点携带基因型TC+TT的小儿患哮喘的风险是携带基因型CC小儿的5.233倍(P<0.05);在共显性模型下,rs8065080位点携带基因型TT小儿患哮喘的风险是携带基因型CC小儿的7.058倍(P<0.05)。结论 TRPV1基因rs222748、rs8065080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小儿哮喘的易感性有关,未发现rs222747位点多态性对小儿哮喘的易感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KPNA1基因上rs376263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精神 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检测101个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包括患者、父母)的基因型。结果:rs3762637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1.431,df=1,P=0.232; χ2=1.212,df=1,P=0.271);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频数分布在父母组和患者组中的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957,P=0.328; χ2=3.547,P=0.170);传递不平衡检验(TDT)显示,杂合父母传递给患病子女与未传递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χ2=1.469,P=0.225)。结论:KPNA1基因上的rs3762637位点可能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R219K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寻找冠心病的易感因素.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27例冠心病患者和162例非冠心病患者的ABCA1基因R219K位点G→A (Arg219Lys)进行检测,分析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点,以及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RR基因型频率(42.3%)明显高于对照组(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KK型频率(10.6%)显著低于对照组(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KK基因型携带者的三酰甘油(TG)水平(1.43±0.597) mmol/L低于RR基因型携带者(1.87±1.34) mmol/L(P<0.05),KK型基因携带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为(1.34±0.35) mmol/L高于RR基因型携带者(1.09±0.1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R219K多态性与血脂水平有关,是冠心病发病的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YP1B1基因外显子3密码子432(C-G)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7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83例对照者的CYP1B1基因密码子432(C-G)位点多态性,并分析CYP1B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CYP1B1基因密码子432中等位基因C、G在子宫内膜癌组和对照组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等位基因G使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增加2.24倍。CYP1B1基因密码子432C/G各基因型分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合突变(G/G)基因型、杂合突变(C/G)基因型与野生(C/C)基因型相比,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度分别提高了5.62倍和2.04倍。结论CYP1B1基因Leu432Val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突变基因型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