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诊断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且成功行PCI的患者176例,所有研究对象于术后均随访12个月,据随访期间是否使用替格瑞洛分为替格瑞洛组(n=55)和氯吡格雷组(n=121),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及手术指标、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等资料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实验室指标、药物使用及PCI情况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23.94±3.87)%]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21.14±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12.7%vs 21.5%,P<0.05)。结论:替格瑞洛可有效应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并可有效降低术后MACE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替罗非班、阿司匹林联合用于PCI术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替格瑞洛观察组100例,氯吡格雷对照组100例。所有患者入院均给予阿司匹林负荷剂量300mg,随后100mg,1次/天;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负荷剂量180mg,随后90mg,2次/天;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mg,随后75mg,1次/天;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替罗非班持续泵入36h。研究的主要有效终点为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主要安全性结果为出血、血小板减少、心动过缓与呼吸困难。结果 观察期间对照组发生1例支架内急性血栓事件,观察组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主要及其他主要出血事件发生,次要出血和轻微出血观察组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观察组多于对照组,血小板减少事件对照组多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与替罗非班、阿司匹林联合用于PCI术后患者不增加主要及其他主要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 nary intervention,PCI)中使用替格瑞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择期行PCI的1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分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1)。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均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替格瑞洛,对照组增加服用氯吡格雷,联合使用6个月。观察指标包括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和TIMI(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出血分级以及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常规及血脂指标。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其中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血常规及血脂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常规及血脂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降低了出血风险及优化了生理指标,更加有利于保障择期行PCI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辅助应用替格瑞洛在治疗老年冠心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将入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每组60例。两组病人PCI术后均口服阿司匹林;对照组给予替格瑞洛180 mg/d,分2次口服;低剂量组给予替格瑞洛90 mg/d,分2次口服。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凝血功能状态、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低剂量组治疗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水平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病人发生出血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90 mg/d替格瑞洛口服辅助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有效预防出血事件发生,且未增加MACE风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对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脉微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替格瑞洛)与对照组(氯吡格雷),每组38例。两组入院后均进行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住院期间均给予扩冠、他汀类药物、B他受体阻断剂、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两组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加入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观察组加入替格瑞洛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元时间(PT)、血小板聚集率(PAgT)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循环抵抗指数(IMR)、冠脉血流储备(CFR);观察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电话和门诊随访治疗后6个月、1年、2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T、PAgT和Fbg值(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MR值为(26.80±5.97),显著低于对照组(29.87±6.14),CFR值为(2.23±0.51),显著高于对照组(1.84±0.44)(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1年、2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26%、10.53%、13.1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1.05%、28.95%、34.21%(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可获得优于氯吡格雷对凝血功能与冠脉微循环功能的改善效果,并降低短期、中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应用于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主要药物。由于氯吡格雷体内代谢过程复杂引起个体抗血小板差异大,而标准剂量90 mg替格瑞洛抗血小板作用强常导致出血风险增高,并且在“东亚人群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缺血风险低,出血风险高”的东亚悖论(East Asian Paradox)的背景下,低剂量替格瑞洛的应用成为一种选择。本文从标准剂量替格瑞洛临床应用的困境至降级抗血小板治疗的兴起,以及低剂量替格瑞洛降级治疗现状等相关循证证据做一阐述,并对低剂量替格瑞洛的临床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CI治疗的220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术后持续口服阿司匹林6个月,观察组术后持续口服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D-二聚体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64%(92/110)、93.64%(103/11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D-二聚体、cTnT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可有效提高PCI术后ACS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9.
观察阿司匹林分别与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联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后抗凝疗效和防治心血管意外效果,初步探讨这两种药物联合在PCI术后的治疗价值。结果显示,两组联合用药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心输出量(SV)、中心静脉压(CV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治疗前。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对 LVEF、SV、CVP、PT、APTT、PLT、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高于联合氯吡格雷,在预防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出血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差异不显著。结果提示,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抑制能力,而且临床不良事件少、出血风险小,是PCI术后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沁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TIMI)分级、心肌灌注分级(TMPG)、校正TIMI帧计数(CTFC)]、心肌损伤情况[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钙蛋白T(cTnT)]、血小板聚集情况[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_2(TXB_2)及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及无复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IMI、TMPG分级及6-keto-PGF_(1α)水平高于对照组,CTFC、CK、CK-MB、cTnⅠ、cTnT、PAF、GMP-140及TXB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无复流发生率[3.77%(2/53)]低于对照组[16.98%(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PCI治疗老年STEMI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减轻患者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无复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陈宇  冯俊  周振宇  杨楠  乔丽娟  黄兴 《西部医学》2020,32(3):391-394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炎症因子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均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改善情况及1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4 h、术后1周、术后1个月,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轻微出血事件以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双抗血小板方案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但其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故临床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合理选择个体化的双抗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再狭窄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瑞昌市中医医院2018年5月-2020年2月接受PCI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术后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PCI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两组术后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血小板活化因子CD63]变化及预后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CD62p、CD63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研究组CD62p、CD63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小板活化因子有较好抑制作用,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药物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实用全科医学》2007,5(10):879-880
目的 评价高龄冠心病(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CAD年龄〉70岁82例(高龄组)和年龄〈70岁78例(非高龄组)行PCI患者的临床病变特点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近中期临床疗效。结果 高龄组行PCI的总成功率与非高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死亡率(1.21%)与非高龄组死亡率(1.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并发症无明显差异;高龄组冠状动脉病变较非高龄组重,支架置入率高于非高龄组,随访24月,2组间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龄CAD患者行PCI是安全的,其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及近中期疗效与非高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同样是高龄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5例,以治疗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n=68)与参照组(n=67),参照组行常规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行PCI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9%,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60%(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血管再通率分别为97.06%、94.1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3.58%、77.61%(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2.94%,低于参照组的16.42%(P<0.05);研究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7.35%,参照组为17.91%,两组相比研究组相对更低(P<0.05)。结论:对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而言,应用PCI治疗效果显著,可提升血管再通率与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仲伟智 《当代医学》2021,27(4):108-110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本院接收的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薄膜衣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为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表明,采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且不会加重患者的出血率,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均接受PCI术,术后给予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观察组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57/60)]高于对照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5.08%(3/59)]低于对照组[18.3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降低IMT,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8-10+14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就诊奇偶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LVEF、LVEDD水平均有不同改善,观察组的LVEF(61.28±4.23)%高于对照组(50.78±5.02)%,LVEDD(40.13±4.14)mm低于对照组(46.98±4.30)mm(t=4.702、3.166,P=0.009、0.018);观察组的PT(21.78±4.01)s、TT(18.64±2.01)s、ATPP(83.45±7.98)s、D-D(2.39±0.27)μ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7.46±5.11)s、(16.42±2.02)s、(73.66±7.13)s、(2.04±0.20)μg/mL(t=2.028、2.118、2.368、2.523,P=0.048、0.037、0.028、0.01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4.00%)(χ2=4.762,P=0.029)。结论 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其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与凝血功能,还能减少用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