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甲乙经指出:“上髎一在第一空,腰眼下一寸,侠脊陷者中。次髎一在第二空,侠脊陷者中。中髎一在第三空,侠脊陷者中。下髎在第四空,侠脊阶者中”。八髎穴即骶骨之骶后孔,孔巾有骶神经后支穿出。正确寻找穴位位置并刺到预定的深度,可使疗效更佳。如何正确定位,不少作者已做了工作,笔者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观察,为临床针刺八髎穴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采用23具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男21具、女2具)及42块游离骶骨进行测量。先切开尸体骶部软组织,暴露八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骶部穴位注射治疗早泄效果.方法 16例早泄患者穴位注射维生素B1 、普鲁卡因.将维生素B110ml、普鲁卡因10ml、灭菌用水20ml吸入专用穿刺注射器,分别注入八髎、上髎、次髎、上中髎、下髎、长强穴等穴,每 5天穴注一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 16例治疗2疗程后,痊愈8例(50%),显效7例(43.75%),无效1例(6.25 %),总有效率93.75%.结论 骶部穴位注射治疗早泄效果良好,可作为治疗早泄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析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尿潴留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学术论文总库、维普网、Pubmed从建库至2016年,以针灸疗法为主的脊髓损伤尿潴留临床文献,进行描述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尿潴留以电针为主,常结合其他中西医康复疗法。使用频次高的临床常用穴为关元、中极、次髎、三阴交等16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四穴相关性最高。有效腧穴聚类群集为下髎、上髎、中髎、次髎,关元、中极、气海,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肾俞、膀胱俞,水道、曲骨、命门、会阳。结论 针灸治疗(尤其是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尿潴留在临床日益受到重视。临床治疗和选穴思路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穴名穴 位主 治穴名主 治睛 明攒竹眉 冲曲差五处承光内眼角上1分,靠近眼眶骨内缘。眉头边缘凹陷处眉头直上、神庭穴旁神庭穴旁开1.5寸处上星穴旁开1.5寸处五处穴后1.5寸处通天l承天穴后1.5寸处络郄(却)l通天穴后1.5寸处玉枕天柱大杼风 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脑户穴旁开1.3寸处哑门旁开1.3寸,入发际5分凹陷处。第一、二胸椎棘突间旁开1.5寸处。第二胸椎下凹陷处旁开1.5寸处,第三胸椎下凹处旁开1.5寸处,第四,五胸椎棘突间旁开1.5寸处。第五胸椎下凹旁开1.5寸处。第六、七胸椎棘突问旁开1.j寸处。第七、八胸椎棘突间旁开1…  相似文献   

5.
夹脊穴系经外奇穴,最早载于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因穴名源于华佗,故又称华佗夹脊.针灸书籍将其定位于第一胸椎起至第五腰椎止,每椎棘突下离旁开0.5寸,但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发现颈椎夹脊及骶椎夹脊(膀胱经八髎穴)的治疗作用类似夹脊穴,故列入夹脊穴范围,所以夹脊穴共56穴.  相似文献   

6.
家父用推拿及家传秘方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卓著,现将其26年来治疗的600例乳腺炎整理如下: 1 一般资料 600例中,初产妇417例,经产妇183例;发于单侧者397例,双侧者203例;年龄24—28岁;病程长者7天,短者1天。 2 治疗方法 抓弹肩胛处的足太阳膀胱经,点揉膏盲穴(平第四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神堂穴(平第五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譩譆穴(平第六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 抓弹患侧腋部的手少阴心经,点揉极泉穴(上臂外展,在腋窝正中,腋动脉内侧取之)。 病程短者抓弹点揉7下,长者11下,拿单不拿双,  相似文献   

7.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科从七○年五月以来,用小剂量链霉素穴位注射治疗各型肺结核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前后有胸部X线平片对照的100例,从形态学改变对疗效作粗浅分析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一、取穴:第一组:结核穴——大椎穴旁开3.5寸处;肺俞穴——第3~4胸椎棘突间距脊柱中线旁开1.5寸处。第二组:肺热穴——第3~4胸椎棘突间距脊柱中线旁开0.5寸处;膏盲穴——第4~5胸椎棘突间距脊柱中线旁开3寸处。先采用第一组穴位经治疗一疗程(18天)后休息7天,再采用第二组穴位治疗一疗程。在每组的两个穴位中,每日一次交替注入药物。二、药物配法:取链霉素1克,用5-10%葡萄糖液16毫升溶解后,每次抽2毫升(含链  相似文献   

8.
膈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第十七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正中线旁开1.5寸处,因本穴内应横膈,故名膈俞,又因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故又名七焦之间.该穴疗效明显,刺灸该穴可起到养血和营、理气止痛作用.现结合临床简述其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巨刺八髎穴治疗骶髂关节错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针刺实验组)30例,采用巨刺八髎穴的方法,B组(手法对照组)30例,采用侧卧单髋过伸复位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骶髂关节错动指数的变化。结果 A组痊愈13例,显效16例,好转1例,无效0例;B组痊愈11例,显效6例,好转9例,无效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骶髂关节错动指数均降低,其中A组比B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巨刺八髎穴治疗骶髂关节错动疗效优于手法复位治疗。  相似文献   

10.
重新认识八髎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近年来临床深刺八髎穴治疗盆底病症所显示的疗效优势,分析八髎穴在定位与深刺方面的难点;指出重新认识八髎穴,包括重新认识八髎穴的临床作用和操作关键技术。介绍了八髎穴的定位方法,指出深刺八髎穴、使针尖顺利进入骶后孔的关键在于认识八髎分别有不同的进针角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该院1999年-2001年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7例临床经验。结果:合并其他腹部脏器损伤86%(6/7),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4%(1/7)。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为多占71%(5/7),水平部和球部各占14%(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2/7)、病死率14%(1/7)。结论: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诊断、早手术、术中认真探查,掌握好检查指征,选择合理恰当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浅谈影响放疗摆位精度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以经验交流的方式,阐述影响放疗摆位精度的各种相关因素,以最大努力去消除或减少放疗摆位误差,提高放疗摆位的精度,同时达到与放疗界其他同行的共勉的愿望。  相似文献   

16.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7.
儿童龋病易患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清  张碧芬  李碧玉 《西部医学》2011,23(6):1175-1176
目的调查儿童龋病的易患因素,为防治儿童龋病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1880例儿童吃零食和平时刷牙的习惯,并分析其与龋齿发生的关系。结果不爱吃零食和爱吃零食儿童的患龋有显著差异(P〈0.005),刷牙和不爱刷牙的儿童患龋二者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5)。结论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及不爱保持口腔清洁的习惯是儿童患龋的重要因素之一,医务人员及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都有责任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和宣传指导,及早预防儿童龋病的发生,以有效降低儿童龋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对我院近十年的103树新生儿尸检结果进行死因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占61.17%,颅内出血占29.13%。7天内死亡者占90.29%,出生低体重儿占死亡者的76.70%,出生时系难产者占死亡者的60.19%。出生后有窒息者占死亡者的69.90%,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占25.24%。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枳壳提取物对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不同肠段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肠平滑肌实验方法,利用BL-410生物机能分析仪记录给药前后大鼠各肠段平滑肌的收缩幅度和频率,探讨不同浓度枳壳提取物对各肠段收缩的影响。【结果】随着枳壳提取物浓度的不断增加,对正常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平滑肌的自发性收缩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够拮抗乙酰胆碱所致的平滑肌收缩功能的亢进,使阿托品所致平滑肌的舒张作用进一步增强。而枳壳提取物对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4个肠段平滑肌的舒张作用的强度不同,其中对回肠的作用最强。【结论】枳壳提取物对大鼠离体肠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强弱表现为回肠>空肠>结肠>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对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变性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变性的子宫肌瘤与非变性的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红色变性除外),其症状与肿瘤生长部位及大小有关。结论变性子宫肌瘤的特殊临床症状,结合超声检查的声像图分析,总结出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要点及手术方法,提高了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