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旁组织中VEGF-C的mRNA表达与血管、淋巴管密度的关系以及在胃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取62例胃癌标本的癌旁组织,用RT-PCR法检测VEGF-C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05和VEGFR-3,计算新生微血管和淋巴管的密度.结果: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VEGF-C mRNA阳性表达88%,高于阴性组的21%(P<0.05);阳性组淋巴管密度6.15±1.61也高于阴性组的3.93±1.76(P<0.05);新生微血管密度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VEGF-C mRNA表达阳性组淋巴管密度6.03±1.73高于阴性组的4.05±1.71(P<0.05);而新生微血管密度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VEGF-C能提高胃癌侵袭力、促进癌旁淋巴管增生,并介导癌细胞主动进入淋巴管,向全身转移.是影响胃癌预后、危害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RhoC GTP酶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半定量RT-PCR法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RhoC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人宫颈癌细胞株SiHa、HeLa和C33a中RhoC mRNA和蛋白的表达,基质胶粘附实验、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分别比较3株宫颈癌细胞的粘附率、侵袭能力和运动能力.结果 RhoC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逐渐增高,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IN组织;RhoC在C33a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SiHa和HeLa细胞,C33a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粘附率、体外侵袭能力和运动能力明显低于其它2种细胞.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RhoC GTP酶的表达与宫颈癌的进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在宫颈癌细胞中,RhoC GTP酶的表达与细胞的粘附能力、侵袭能力和运动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VEGF-C反义寡核苷酸(VEGF-C,ASODN)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黏附、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VEGF-C基因编码区为靶点合成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介导转染.MTT法检测卵巢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能力;利用transwell小室,检测卵巢癌细胞侵袭人工基底膜的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中VEGF-C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MP-2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正义序列转染组相比,ASODN组对细胞外基质黏附率明显降低(P<0.01),穿透重组基质膜数目明显下降(P<0.01),细胞中VEGF-C、MMP-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VEGF-C ASODN可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体外实验中的黏附和侵袭能力,下调MMP-2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4.
VEGF-C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VEGF-C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选取2007年12月至2008年8月在本科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82例,于术中切取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组织,进行VEGF-C的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各组VEGF-C的表达情况. 结果 VEGF-C的表达在直肠癌的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明显递增趋势;其表达与肿瘤分化、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VEGF-C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C的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可能成为抗直肠癌淋巴道转移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VEGF-D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和VEGF-D在35例鼻咽癌组织标本及20例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计数微淋巴管密度(MLD),分析VEGF-C和VEGF-D表达及MLD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和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VEGF-C和VEGF-D的表达率分别是77%(27/35)和82%(29/35),肿瘤组织MLD(5.387±4.98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1.901±1.455)(P<0.05)。VEGF-C和VEGF-D的表达成正相关关系(r=0.786)。结论:VEGF-C和VEGF-D在鼻咽癌中可能通过增加肿瘤周边区域的淋巴管新生,促进肿瘤经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VEGF-C及其受体Flt-4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9例肺鳞状细胞癌原发灶组织、癌旁组织中VEGF-C、Flt-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VEGF-C和Flt-4在癌组织中和转移的淋巴结转移组中高表达(P<0.05);(2)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Bcl-xl和VEGF-C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1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cl-xl和VEGF-C蛋白的表达.结果 Bcl-xl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VEGF-C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腺癌中表达率最高(P<0.05);在术中淋巴结检测为阳性的病例,VEGF-C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两个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Bcl-xl和VEGF-C蛋白的检测对肺癌患者的诊疗和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TLR4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细胞的表达及对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收集和分离了80例SCC患者和70例鲍温病(Bowen disease, BD)患者的病变组织样本,同时收集40例正常健康受试者的皮肤组织样本作为对照,统计分析各组患者临床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各组织样本中TLR4的表达情况。以SCC细胞系(A431、HSC-1和HSC-5)为实验细胞系,正常的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cCaT作为对照细胞系。根据细胞系转染对照siRNA或si-TLR4,A431、HSC-1、HSC-5和HcCaT细胞系均被分为对照组和转染组。蛋白质印迹和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A431、HSC-1、HSC-5和HcCaT细胞中TLR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分析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变化。结果 SCC临床特征结果显示,SCC患者中病变位于面部和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为45%,BD患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邻近的正常表皮组织相比,BD和SCC病变组织中TLR4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VEGF—C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25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VEGF—C蛋白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46例,阳性率为61.33%;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7例,阳性率为2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C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的生存期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均异常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NSCLC诊断的标志物。联合检测VEGF—C表达对于临床选择高危复发病例,给予积极治疗,提高预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作为建立NSCLC预后模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鼻咽癌患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的表达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6例为鼻咽癌组,选择同期收治的鼻咽癌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42例为颈淋巴结转移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组织中VEGF-C的表达。结果颈淋巴结转移组患者VEGF-C表达阳性者34例,阳性率达到80.95%,而鼻咽癌组患者中VEGF-C表达阳性者20例,阳性率仅为43.48%,组间对比发现,颈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鼻咽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04,P〈0.05);此外,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VEGF-C表达呈阳性者15例,阳性率为57.69%,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0%(2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6,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组织中VEGF-C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行,其检测可用于临床诊断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nm23-H1基因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21例大肠癌手术根治标本进行VEGF—C和nm23-H1基因蛋白测定。结果VEGF—C和nm23-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和48%。VEGF—C高表达与大肠癌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nm23-H1基因蛋白的低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大肠癌中VEGF—c和nm23-H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VEGF—C和nm23-H1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有显著相关性,同时检测VEGF—C和nm23-H1蛋白表达状况,可作为预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以探讨其在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和VEGF-C在66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2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6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OX-2和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0%和39.4%,而正常肺组织中无表达。COX-2和VEGF-C的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COX-2和VEGF-C的表达之间存在明显关联性(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OX-2和VEGF-C的表达均增高并且呈正相关,两者在肺癌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肺癌的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 ,MMP 9)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的关系。方法 :3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为实验组 ,慢性宫颈炎及正常宫颈组织各 30例为对照组。明胶酶谱法测定活性型MMP 2及MMP 9蛋白的含量 ,RT PCR技术检测MMP 2及MMP 9mRNA表达水平。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中MMP 2及MMP 9酶活性和MMP 2及MMP 9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及正常宫颈组织 (P均 <0 .0 1)。结论 :MMP 2及MMP 9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宫颈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表达水平,探讨宫颈癌患者VEGF-C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Quantitative PCR,FQ RT-PCR)技术定量检测60例宫颈浸润癌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VEGF-C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同一患者血清VEGF-C浓度。结果宫颈癌患者组织标本中VEGF-C mRNA水平及血清中VEGF-C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宫颈者(P〈0.01),并且随着临床期别的升高依次升高(P=0.000),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肿瘤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宫颈癌患者组织中VEGF-C mRNA表达量与血清中VEGF-C浓度呈正相关(P〈0.01,r=0.517)。结论 VEGF-C可以成为宫颈癌术前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及预后评估的一个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内的表达,探讨VEGF-C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分为有淋巴转移和无淋巴转移两组,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VEGF-C蛋白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浆内,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癌组织中有淋巴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5)。结论VEGF-C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管生成和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VEGF-C在浸润性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 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各病理、临床参数的关系 ,为预测宫颈癌转移、评价预后及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5 7例浸润性宫颈癌、1 0例正常宫颈组织、1 2例宫颈原位癌、8例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分别检测 VEGF- C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 C在浸润性宫颈癌、宫颈原位癌和上皮不典型增生、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5 0 .9%、1 5 %、1 0 % ;VEGF- C的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为 85 % ,无淋巴结转移组中为 32 .4% ,差别有显著性 ( P<0 .0 5 ) ;在有深肌层浸润组的宫颈癌中 ,VEGF- C阳性表达率为 68.7% ,浸润深度未达到深肌层者的表达为 40 .6% ,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VEGF- C的表达与浸润性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明显相关 ,而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瘤体大小、患者年龄等无关 ;VEGF- C表达异常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况、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VEGF-D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这3个因子与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60例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VEGF-C,VEGF-D及MMP-1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VEGF-C,VEGF-D及MMP-12蛋白在NSCLC组织中呈高表达(96.7%、93.3%及91.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VEGF-C,VEGF-D及MMP-12蛋白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显著高于没有转移的病例(χ2=13.237,χ2=6.960,χ2=9.870;P=0.000,P=0.008,P=0.002).VEGF-C,VEGF-D及MMP-12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以及组织学类型无关(χ2=0.472;P=0.244),但与病理TNM分期(PTNM)有关(P=0.01).在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VEGF-C,VEGF-D与MMP-12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0.850,P=0.000;r=0.787,P=0.000;r=0.914,P=0.000).结论 VEGF-C,VEGF-D及MMP-12蛋白在有纵隔淋巴结转移NSCLC的高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C,VEGF-D及MMP-12蛋白有成为NSCLC治疗中新靶位点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在结肠原发癌与相应淋巴结转移癌中VEGF-C、PDGF-BB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结肠癌组织50例、淋巴结转移癌30例及癌旁正常组织15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C,PDGF-BB在癌旁正常组织、结肠癌和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VEGF-C的表达与结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与病人性别、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PDGF-BB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PDGF-BB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病人的性别、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DGF-BB、VEGF-C2者之间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72,P〈0.05)。PDGF-BB、VEGF-C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率均高于其相应的原发癌组织,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EGF-C表达与结肠癌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DGF-BB的表达与结肠癌浸润有关。PDGF-BB、VEGF-C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肿瘤原发癌与淋巴结转移癌中VEGF-C、PDGF-BB的表达无异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 C)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的水平,探讨其与OSCC病理学改变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91例OSCC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中VEGF、VEGF C和uPAR的水平。结果OSCC患者血清VEGF、VEGF C、uPAR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VEGF、VEGF C和uPAR水平与口腔癌患者的病理分级、浸润方式和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清VEGF、VEGF C和uPAR水平可为监测口腔癌的发生发展提供实验依据,但对判断OSCC的转移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抵抗素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增殖、黏附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及细胞黏附能力,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MP-2、MMP-9及TIMP-1、TIMP-2的表达。结果10、50、100和150 ng/ml的抵抗素均能促进Ishikawa细胞的生长,并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以100 ng/ml作用48 h的增殖作用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能增强细胞黏附能力,4个浓度的细胞黏附率分别为67%、69%、75%和98%,与对照组0%的黏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能促进MMP-2、MMP-9的表达,使MMPs/TIMPs的表达失衡,增强细胞侵袭能力。结论抵抗素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的增殖,增强细胞的黏附及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